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三国之坐断东南 >

第227章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227章

小说: 三国之坐断东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的兵力北上讨董,就是为了积攒自己的声望。杀了荆州刺史和南阳太守之后,他就得罪了整个士族阶层,不得已才投靠袁术,引为靠山。长沙太守一职被取代后,他就更只能依靠袁术了。但要是他对荆州没有野心,那是不可能的,但这野心还未能等到实施,就胎死腹中。”

    “讨董一战,孙坚一路精兵猛进,直接把西凉军赶出了颍川,一度逼近洛阳,可谓是无人能及。可结果呢,会盟之后,区区百里之地,袁术就敢断了孙坚的粮草,导致孙坚几乎全军覆没,这种仇怨,可不是轻易就能化解的,想必孙坚记在心里呢。”

    “战后孙坚欲回江东募兵,可是却被刘表截住,几乎再次把稍微恢复点元气的孙坚打垮,难道这仅仅是因为子虚乌有的传国玉玺?不,刘表当时连南郡、江夏都没有完全掌控,之所以这么做,还是害怕孙坚恢复实力之后再来夺荆州。而袁术救下孙坚之后,并没有让他回去,而是让他屯驻于颍川,一方面是为了帮他抵御西凉军可能的进攻,另一方面不也是害怕孙坚实力壮大吗?”荀攸分析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七章、越来越乱() 
“公达的意思是,吴景虽然被袁术任命为丹阳太守,但这是袁术的策略,短时间里袁术还不会进攻扬州,至少不会过江?”刘风有些明白了荀攸的意思。

    “不错,孙坚是什么人,可以说是一代枭雄,怎么可能甘心居于袁术这种人之下,一旦有机会,孙坚必会自立。但现在,孙坚名为豫州刺史,但却只能屯驻于阳城,周围有颍川太守盯着,还要防备着西凉军可能的进攻,孙坚岂能没有怨气?”

    “所以孙坚只能压制自己的怒火,违心跟着袁术,为其卖命,顺便恢复自己的实力。一旦他现在就表露出对袁术的不满,不用找借口,袁术直接会出兵将其灭掉。现在的袁术,可是名副其实的关东第一诸侯。”

    “而袁术呢,也知道孙坚的心思,但他自信能压得住孙坚,所以才容忍他继续存在。颍川虽曾遭劫难,但毕竟是豫州大郡,人口众多,如今一年过去,孙坚也恢复了一些实力,所以袁术就有动作了,派人将吴景调离孙坚周围。”

    “吴景是孙坚的妻弟,也是孙坚最忠心的追随者,长年跟谁孙坚征战,对于孙坚来说,地位十分重要(不要吐槽以前没有提及过)。袁术将其任命为丹阳太守,显然是要削弱孙坚的实力。丹阳出精兵,若是能由自己人拿下丹阳,对孙坚来说,也是一个后路,而吴景要拿下丹阳,至少要带走一部分孙坚的兵力作为亲信,不可能只依靠袁术提供的军队,否则拿下了丹阳,跟孙坚也没关系。”

    “如今,袁术正在巩固新得到的豫州,壮大实力,那可能渡江来犯,就算他要扩张,江东也不是首选,毕竟这里是中原士族眼中的蛮夷之地。所以,吴景想要带兵跨过庐江、九江,难上加难,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只能继续当他有名无实的丹阳太守,跟在袁术周围。”

    “而这,也是袁术故意为之,否则他完全可以让吴景领九江太守。所以说,主公完全不必担心,只要我们先准备好了,就算吴景前来,大不了战上一场。难不成袁术还真敢不顾中原的安危倾巢而来?”荀攸自信的说道。

    “听了公达这番话,我算是明白了,感情之前是白担心了。”刘风笑道,“很好,那我们就先安心休养,顺便派那些山越兵入山剿匪,锻炼军队,也省的吴郡人说我们不作为。等到休整好了,再进丹阳。”

    ……

    刘风这边停滞不前,整日忙着训练,甚至刘风还不时返回山阴溜达一圈,惊掉了玩家们一地眼球。原本他们还以为,刘风会一鼓作气,直接将吴郡拿下呢?

    不管再怎么轰动,当刘风停驻钱塘月余不前时,玩家们的焦点也散去,投向正发生大事的冀州、中原。

    初平二年五月,李傕、郭汜等西凉军,终于将兵出关,过洛阳而欲击屯驻于中牟的朱儁,荣耀九州没奈何,只能放弃荣耀城,将人口全部迁入河南尹的边界阳武,以避开战争,留给西凉军一个空城,这在玩家中引起了热议,甚至有人说这是华夏区的耻辱。曾经的天下第一镇,就这么被放弃了,但很快,这种言论就被淹没。

    面对双方数百万人的战争,一个小城还真无法参与其中。

    河南尹几成废地,百里无人烟,就连驻守的县令、长,也都是强行聚集于此的,实力还真不如一个公会的小城。但即便这样,也没有人敢去夺城,自己当个县令。河南尹太过多灾多难,没什么好处,就算占有了,成为诸侯,也会被原住民夺回,得不偿失。

    但是河南尹的很多县城,却成了散人玩家聚集的地方。原住民势弱,正是他们发挥的好时机。

    西凉军对空城没什么兴趣,也没有再去摧毁,过了荥阳直逼中牟。朱儁手里只有从袁术那里借来的一部分人和陶谦等人支持的一些人马,自知不是西凉军的对手,于是派人向袁术求救。袁术也不含糊,立即派身在阳城的孙坚去支援。

    于是,孙坚留下一部分人守城,自己带着数十万人马前去,驻军苑陵,和朱儁、李傕等人成鼎足之势,相互牵制。

    冀州,袁绍成为冀州牧后,日子可没历史上那么惬意,各郡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消化,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更何况有刘备和张燕这两人跟他抢地盘,而除去张燕的黑山军外,冀州、并州的交界处,还有大量不属于张燕的黑山贼,常常袭扰地方。

    可袁绍进邺城,不是先准备如何应对刘备、张燕等人,而是首先派人准备夺取豫州。现在的豫州是袁术的地盘,而袁术兵精粮足,刘风猜测,袁绍未必是想能够夺取豫州,而是要给袁术找麻烦。二人已经决裂,袁绍当然不想得到汝南袁家支持的袁术的实力过于扩大,他从来想的就是自己以河北之地,重新统一中原。

    于是乎,这边孙坚才离开,袁绍就派周喁带兵前来,借道东郡、陈留,前来夺取豫州,而且是直接指向颍川。

    周喁是不久前上任的九江太守周昂、丹阳太守周昕的弟弟,曾经给曹操当过军师,也是袁绍、曹操联盟中的一员。曹操实力弱小,现在袁绍入主冀州,在河内的曹操第一时间表示支持。

    刘岱任命的东郡太守王肱不敢得罪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也是站在袁绍这边的,所以袁绍此计得行。

    在北方,准备完毕的公孙瓒还未出发,却发现冀州已经易主,想到之前的协议,兴冲冲的遣人来和袁绍商议瓜分冀州之事。但是公孙瓒一兵未出,袁绍自己都闲地盘太少,哪里肯让?非要公孙瓒出兵剿灭张燕之后再议此事。公孙瓒当然也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他擅长的骑兵作战,而张燕盘踞的地区大部分是山区,有那个兵力,公孙瓒就直接攻取冀州郡县了。于是公孙瓒与袁绍决裂,恰好袁术派人来联结公孙瓒,于是公孙瓒派自己的堂弟公孙越到袁术那里商议联盟之事。

    然后,公孙越才和袁术商议好联盟之事,六月间,周喁就带人绕过陈留,突袭了颍川,直接打到阳城,将孙坚的老巢给抄了。这下不但孙坚大怒,袁术也是一样,他知道这是袁绍来给他捣乱,立即不管朱儁的死活,让孙坚回援,然后自己也派出人马支援,而公孙越也跟着行动。

    江东猛虎的威名不是吹的,周喁根本不是孙坚的对手,不出数日,就被孙坚攻破了阳城,把周喁逐走。周喁失败后,没有逃回冀州,而是一路绕过袁术的地盘,进入九江,投奔他哥哥周昂去了。

    孙坚撤离之后,李傕、郭汜等人立即抓住时机,攻破了中牟,朱儁逃向陈留,因为担心引发更大的战争,他们没有进入陈留,而是回师荥阳,坐看颍川之战。

    但在此之前,在孙坚攻城的时候,公孙越由于过于表现自己,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为周喁设计,被乱箭射死(不是误中流矢),得知消息的公孙瓒大怒,坚持认为这是袁绍的过错,以此为借口,向冀州进兵。

    袁绍大惊失色,他整顿州郡的计划还没有完成,无论军事还是经济实力,都还比不上公孙瓒,还有刘备和张燕的掣肘,哪敢现在就和公孙瓒开战。恰好这时,青州黄巾肆掠,大有进入冀州的趋势,所以在许攸等人的劝说下,七月份的时候,袁绍委任公孙瓒的另一个堂弟公孙范为渤海太守,以拖延和公孙瓒之间爆发冲突的时间。

    青州是黄巾军的多发区,中平元年的时候,朝廷剿匪多在豫州、兖州、冀州,青州黄巾虽然被镇压,但底蕴尚存,刘风就是亲历者之一。一批黄巾军骨干逃离,到如今再起,又有了燎原之势。

    北海国已经快要被黄巾军占领,孔融作战不利,退保朱虚,北海仅剩几个县城在支撑。其他如齐国、济南、平原、乐安,也到处都是黄巾,臧洪虽是能吏,但手中无兵,也只能干看着。

    青州的黄巾军,不只是青州一地的黄巾,豫州、兖州、徐州的黄巾,很多被驱逐的都进入了青州,还有主动避开强敌到青州的,因为这个时候,只有青州没有什么强大的势力。青州本就民风彪悍,再加上这些外来者,把整个青州折腾的不像样。

    时局动荡,对玩家来说再好不过。现在也没有了阵营的区分,跟着谁也没人管,只要领头的不拒绝。所以很多游侠玩家都主动跟着黄巾军,因为这样他们可以趁机劫掠。只要运气好干一票大的,死上两会也值了。而且在玩家的参与下,青州的玩家领地几乎被清洗,只剩东莱地处偏远,没有什么黄患,才让一些玩家幸免于难。

    北方局势混乱,但身在南方的刘风,却安然的休整了数月,直到完全将三县的民众纳入治下,这才准备进入丹阳。(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八章、入丹阳() 
刘风这边才一集结,扬州各郡的玩家就激动起来,高兴者有,担心者更多。

    尤其是吴郡的玩家,对他们来说,刘风征战吴郡是一种噩梦。

    时至如今,第一城主多次征战,除了在讨董之时损失惨重以外,其余的战斗都占据着优势。就算是讨董之战,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损失,而是所有参与的诸侯都一样。

    有会稽郡做为后盾,面对一盘散沙的吴郡,还有盛宪这个太守的呼应,没有人会认为第一城主做不到。

    从第一城主在三县的作为来看,也不是不知妥协的人,只要向吴郡大族示好,取得他们的支持,拿下吴郡根本不在话下。

    “既然都到齐了,那就说说,我们此行先从哪里开始?”钱塘县衙中,刘风召集众将议事。

    “启禀主公,占据三县之后,我们可选择的进军路线,一是正对面的于潜县,还有就是南下,沿浙水逆流而上,可到达歙县。至于故鄣的话,在更北面,与乌程相邻,我们还未拿下乌程,有所不便。”作为地头蛇,新任钱塘长全柔当先发言。

    他是刘风拿下三县后收服的两大英才之一,而且长于政务,又在刺史麾下担任过参谋,对扬州的地理很熟悉。而前任钱塘长,在投降之后,被刘风打发去了山阴城。至于另外一个英才,就是主动来投的凌****,他是武将,被任命为军司马,统军作战。

    “公达,这两个地方,你觉得先打哪个好?”刘风问道。

    “于潜道近,悄悄准备迅速进兵,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但弱dian是于潜距离周泰明所在的郡治苑陵较近,若是周太守强势来战,于后续进兵不利。”荀攸分析道,“而歙县处于丹阳南部,有浙水行军之便,远离苑陵,地广人稀,交通闭塞,就算拿下,也对丹阳局势没什么大影响,更可以以此为据dian,向北扩张。”

    这边是荀攸的倾向了,显然,他想的是不和周昕正面冲突。虽然周昕自己都没搞定几个县,而且是向北发展的,但有吴郡之事前车之鉴,那些丹阳大族未必不会跟周昕联合起来,一起将刘风驱逐。只有远离这里,才能在当阳站稳脚跟。

    “诸位以为如何?”刘风征询意见道。

    在场众人,有倾向于潜的,也有倾向歙县的,等众人发表过意见之后,刘风这才开口。

    “公达所言不错,攻打歙县,才更为稳妥。但是,本官还是决定,先下于潜,再往南发展,逐步占据丹阳南部。”刘风沉声道,“不是军师的建议不好,而是本官要以于潜一事,来试探身在苑陵的周泰明的动向。”

    刘风查过资料,记得在袁术任命吴景为丹阳太守来夺他的丹阳的时候,吴景下过命令,敢有相助周昕的全部处死。周昕不忍百姓无端遭屠戮,所以放弃抵抗,将丹阳白白让给了吴景。

    可以说,这人和盛宪一样,是个儒家君子,可欺之以方。当然,这也是身处乱世的缘故,朝廷大义不得声张,否则的话,他也有死节的可能。

    周家三兄弟,俱是人杰,归属于曹操、袁绍联盟,但这也只是他们更看好袁绍,算不得袁绍的心腹,否则攻击豫州这种看上去送死的任务,怎么偏偏落到了周喁的头上。

    现在周喁被孙坚击败,走奔九江,帮他兄长周昂整治全郡,周昕到郡两年,也未能整合全郡,虽只一江之隔,也无法给他们提供什么援助。

    说起来,还是因为这是游戏的缘故,原住民固然占据了很多的优势,但也不是说你上任太守之后,全郡都能玩得转的,所有的军队、官员都能掌控的。就算是袁绍袁术,出身四世三公自家,袁绍接管冀州之后,出去刘备、张燕占领的地方,还要花时间去将自己麾下的郡国纳入通知,袁术占据豫州,也是一样要花很长时间来安排自己人。

    相比起玩家,他们所需的时间就短的多了,换成刘风,当初担任会稽太守,手中无权,手下各县不买账,不也是当了一段时间的空头太守。

    对原住民更有利的,只要他击败了最强的势力,其他人就不敢抵抗,能自动归降。但是玩家,则需要一个县一个县的去攻取,才能将其变成自己的地盘。指望主动献城投降,概率实在太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