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三国之坐断东南 >

第253章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253章

小说: 三国之坐断东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致远客气了,这是老夫应该做的,只可惜,老夫实力不济,否则就能早点出手,也不至于死了那么多人了。”蔡邕感叹道。

    “蔡中郎在我们异人心里,那是值得敬重的人,为蔡中郎而死,也是我们心甘情愿。再说了,身为异人,死亡也不算什么!”刘风说道。

    “话虽如此,但这不是老夫心安的理由。”蔡邕叹道,“若非有这张琴,老夫对此也无能为力。”

    “这张琴,莫非就是传说中的焦尾琴?”刘风看着蔡邕手中的琴问道。

    “什么传说中的,前些年在吴地,从火灶中抢出的一截桐木,制作成琴,名为‘焦尾’,被人以讹传讹,其实也就质量好些,没有那么神奇。”蔡邕说道。

    说起来,蔡邕和江东,还是挺有缘分的。蔡邕在朝的时候,以忠直著称,数次得罪宦官。为了生计,不得不亡命江海,远迹吴会,也就是江东地界。据史料记载,焦尾琴就是蔡邕在吴地得到的。而所谓的吴地,大概也是泛指,据后世人考证,焦尾琴的制作大概是在溧阳一带,这里现在是属于丹阳郡的。

    蔡邕的焦尾琴,与齐桓公的“号钟琴“、楚庄王的“绕梁琴“、司马相如的“绿绮琴“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琴,流传千古的存在,蔡邕虽然说的轻巧,但刘风能听出来他语气中的自信。

    这张古琴,就算不是神器,也绝对不会差,否则,蔡邕不可能一曲将数十万人瘫痪那么长时间,让他们这些仅存的数千人逃出来。

    想想现在那些人的表情,刘风就觉得好笑,废了这么大劲,眼看就要成功之际,煮熟的鸭子飞了,没有比这更令人郁闷的事了。他们聚集数十万人,是绝不敢距离武关太近的,否则让武关的守军感受到威胁,出兵剿灭他们,那乐子就大了。

    ……

    和蔡邕打过招呼,又一一看过了众人,蔡邕的核心家眷倒是没什么损失,只死了一些外围的族人,蔡家的私兵到是所剩无几,但这没什么,只要到了刘风的地盘,私兵也就没什么用了。而会稽盟,这次的损失就大了,8万人活到最后的不足5000人,还个个带伤。

    但事实是,即便脱离了玩家的堵截,刘风他们一行,距离安全也十分遥远。

    这最近的一关,就是如何出了武关。

    过了武关,就是南阳地界。武关的守将,叫做杨定,字整修,历史武将,名气不大,但历史上级别不低,官居后将军。当然现在级别也不高,只是一个校尉,但实力绝对不弱,高达6阶,握有数十万兵马,驻守武关,为董卓守着这东南面的大门,防止袁术来犯。

    此刻杨定已经收到了董卓身死的消息,但是长安之前封锁消息,他不了解具体的情况,朝廷诏书未下,西凉军群龙无首,他不知道何去何从。

    所以,在收到刘风一行抵达的消息之后,他立即下令将人带进关里。

    在武关内扎下大营,这样,只要杨定不下令因战闭关,那些会稽盟的成员可以选择复活在大营中,再度聚集起来。

    学霸在大营里陪着蔡琰,刘风就和蔡邕一起到杨定的府上。刘风不知道杨定心里怎么想的,对他是什么态度,但入眼的是,杨定没有倨傲,亲自在门前迎接。

    一番客气话之后,几人入内就坐。

    “蔡中郎,太师不幸罹难,不知长安现在是什么情况?”杨定问道。

    “老夫刚刚得知太师身死,即被下狱,若非刘将军搭救,或许就身死狱中了。这才出狱,就离开了长安,实在不知长安情势,若是杨将军想知道什么,问刘将军就是。”蔡邕自知不擅长这些,直接推得一干二净。

    “刘将军是吧,你所发的那檄文我也看了,写的不错。听你的意思,是想把我们西凉军一网打尽吗?还是说,太师之死,你也有份参与其中?”杨定闻言,转向刘风冷冷道。

    “即便我说没有,你也不会相信,所以我有没有参与其中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该作何选择?”刘风丝毫没有因为杨定的态度而生气,“没有了董太师这个靠山,万一袁术想不开派人来攻,杨将军觉得自己能支撑多久?”

    “你有什么条件?想要让我放你过关?”杨定问道。

    “当然,不然我何必大老远的跑到这里来。”刘风说道,“我是异人,即便你杀我一次,也改变不了既成的事实,那又何必无端交恶?长安虽未继续封城,但是来往的盘查却十分严格,你想要得到充分的情报,是十分困难和耗时的。我能给你提供足够的情报,给你分析出一条能让你保存下来甚至继续壮大的道路,只要你答应放我们过关就行。同不同意,你一言而定。”

    杨定沉默了,他知道刘风说的是事实,也知道他是为了蔡邕一家才如此。蔡邕受到董卓的器重,在西凉军的眼中,那就是自己人,就算他灭掉刘风把蔡邕一家留下,以蔡邕的身份地位,兼之因董卓身亡而差点身死,最后也落不到他手里。与其如此,还不如将让刘风将他带走,以免西凉军其他人因为得到蔡邕的支持而壮大。

    说来说去,还是董卓麾下的西凉军**性非常强。杨定知道,董卓一手打造出西凉军,在西凉军中声望十分高,但他死后,再也没有人能压制这些骄兵悍将,分裂是必然的。他杨定作为凉州大人,地方豪强,自然也不甘屈居人下。所以,他急需长安城的情报,以便做出正确的选择。

    “好,我答应你就是。”看着刘风一脸淡定的表情,杨定终于开口。

    “你们谈,老夫出去看看风景。”蔡邕适时退出,不影响两人的交易。

    “如今的长安城,兵力不是十分充足,所以王允急需兵力守卫长安,你若是现在投过去,王允肯定不吝给你升官。你又不是西凉军的主力,他也不会对你提防太过,如此,你就可以离开这个小地方,趁机发展壮大了。”花了一刻钟的时间,刘风给杨定介绍了长安的现状,然后建议道。(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七章、袁术的为难() 
杨定又是一番沉默,好一会才开口,嘲讽似的说道:“吕布、王允联手杀了太师,独霸长安城,你让我一个西凉军部将去投靠他们,是嫌我死的不够快吗?”

    “你这可就误会我的好意了。”刘风一点也不紧张,依旧在笑,“你如果仔细思量一下,就知道此事还是可行的。”

    “愿闻其详!”杨定冷冷道。

    “王允、吕布只控制一城,兵力严重不足,就算想迅速招募新兵,也来不及训练。”刘风分析道,“吕布有100多万并州军,加上徐荣的数十万西凉兵,也不过200万左右,其余的兵马根本不足为虑。而长安周围呢?陕县的牛辅实力最强,麾下有200多万大军;身在关东的李傕、郭汜等人,名义上还是牛辅的部将,又有三四百万人;华阴的董越也有近百万大军,再加上西部震慑韩遂、马腾的一两百万大军,你觉得吕布能抵挡得住?”

    “不能,只要他们及时反应过来,联合在一起,绝对能占据优势,击败吕布和王允,再度把持朝廷。王允和吕布对此十分清楚,所以,才容忍徐荣继续掌军,为的就是拉拢、分化西凉军。若是你此刻做出选择,投靠过去,想必王允会十分高兴,升职自然不在话下。”

    “就算按最坏的打算,吕布、王允对你没有任何好感,想要除掉你,但就算他们对你恨之入骨,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动手,至少会等到西凉军的威胁解除之后再行动。否则,如果真杀了你,你这数十万大军怎么办?谁来统率?吕布吗?要是他的话,他难道就不怕西凉军窝里反,还未和牛辅、李傕等人开战,就先和你麾下的这些西凉军先厮杀一场?这其中风一段时期,就是你的机会,你可以趁机升职,然后壮大自己的实力。”刘风给杨定分析道。

    “你也说了,吕布和王允抵不住我们西凉军的合击,我现在靠过去,岂不是自找死路?”杨定说道。

    “好歹你也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投机取巧难道都不会吗?”刘风故作讶然的说道,“你去投王允,要的是高官厚爵,谁让你真正甩开膀子厮杀了?还有,你觉得就算你投过去,王允和吕布会放心让你进城?难道他们就不怕你假意投靠,以便里应外合拿下长安?”

    “所以说,你就是去向王允表达个意向,得到朝庭的认可,然后升职,在长安城外驻扎,趁机招募士兵,扩充实力。然后等西凉军真的杀到之后,再投过来就是,难道牛辅、李傕他们还真的能狠心将你这西凉军元老剿灭不成?那样的话,会让多少西凉军将校寒心啊!”

    “即便如你所说,吕布是个武人,想不到情有可原,但王允老奸巨猾,岂会想不到这些?没准正如你说,王允对我等不满,我这一去,正中他们下怀,直接把我杀掉,减少潜在的敌人。”杨定想了想说道。

    “没错,王允确实老奸巨猾,而且我所说的这些,他都想得到。更重要的是,他在诛杀董太师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抱着必死之心。之前我所发的檄文你也看见了,王允是抱着一线希望,希望因为董卓身死,关东义士前来迎接陛下回洛。若是再一次招来联军,击败西凉军,就有可能继续维持大汉江山,多你一个也不多;若是招不来,以身殉国,少你一个也不少。这就是你现在去长安,会安全的理由。还有什么问题吗?”刘风都解释的不耐烦了。

    “那王允既然知道后果,为什么非要杀死太师不可?”杨定再次提出一个疑问。

    “董卓不死,大汉就没有一丝一毫的机会,只会在董卓的淫威下苟延残喘。只有董卓死了,庞大的西凉军才有可能瓦解,大汉才有可能焕发生机。你以为,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等悍将,会真的再服从牛辅的命令,甘心屈居牛辅之下吗?他赌的,就是这个渺茫的机会。”被问的多了,刘风对董卓也直呼其名了。

    之前刘风也没有猜到王允的想法,直到前几天才明白,或许之前对王允有些误解了,也许王允不自量力的诛杀董卓,还有这方面的原因。

    杨定想想也是,牛辅就是占了身为董卓女婿的便宜,论能力,他还真比不上李傕郭汜,也比不上樊稠张济,董卓已死、李儒失踪,当去了外患之后,西凉军分裂已死必然。而他作为其中一部,自然也要最大限度的攫取利益。

    “最后一个问题,身为汉室宗亲,为什么你会给我一个西凉军部将出这样的主意?这对大汉的江山可没有一点好处。”杨定的脸色终于缓和下来,问出最后一个问题。

    “因为我是异人,一切行动都要以利益为先决条件,仅此而已。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被纠缠不休解释了这么多,刘风也有些生气了。要不是为了蔡邕一家,他直接就自杀回去了,哪还会在路上耽误几个月的时间。

    “哈哈,没有了,多谢刘将军指教,在下不胜感激。”杨定哈哈大笑道,“走,酒席已经准备好了,叫上蔡中郎,这就去为你们接风洗尘。”

    刘风翻了翻白眼,懒得理他,反正只要这次过去,估计就没什么再见的机会了。

    在武关待了两三天,天天就是被杨定请着喝酒,让刘风实在厌烦。像这种吃喝,增加不了任何属性值,纯属过过嘴瘾,一点用都没有。等到8万人再次聚集之后,刘风一刻也待不下去了,立即出了武关。

    出武关不久,就正式进入了南阳地界,这里已经是袁术的底盘了。若是按刘风的计划行程,袁术是他最后要面临的一关了,直到回到自己的领地,他也不用再经过另一个诸侯的地盘。

    至于说袁术领地上的玩家,刘风暂时还不担心,他相信袁术的实力,像蔡邕这等人物出现在他的地盘上,是没有玩家插手的余地的。

    果不其然,才进入南阳地界没多久,早已得知消息的袁术使者,就带着当地的县军,十分客气的前来“迎接”。周围数十万玩家跟着,却压根不敢有任何异动。因为,袁术这次派来的人,是玩家公认的袁术麾下第一悍将——纪灵。

    “致远,给你添麻烦了,没想到袁公路也要拦老夫的去路。”蔡邕长叹道。

    “这不正说明蔡中郎德高望重吗,值得庆贺!无妨,也没什么大麻烦,正好也要去见见袁公路。”刘风笑道。

    虽然说的轻松,但刘风却知道,袁术这一关并不好过。他敢光明正大的来拦自己这个太守的路,就说明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甚至不惜撕破脸皮。

    “看来,是该好好想想,怎么应付过袁术这一关了。”刘风心里想到,“好在还有一段时间。”(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八章、袁术() 
武关距离宛城有很长一段距离,直到几天之后,才终于赶到宛城。

    袁术以高规格迎接了刘风一行,当然刘风只是陪衬,主要还是看在蔡邕的面子上。前不久刘风才将吴景从丹阳赶出来,算是扇了袁术一巴掌,袁术能忍住不找他麻烦,已经算是好的了。

    认识袁术也有七八年了,关系一直很一般,远不及同时认识的袁绍。说来还是袁术世家子的身份作怪,身为汝南袁家的嫡子,袁术有骄傲的资本,看不起刘风这个异人也是必然。刘风至今仍记得,当初第一次亲密接触,巧遇袁家兄弟的时候,双反还不认识,就被袁术嘲讽过。

    袁术的年纪,大概和曹操差不多,就算没有四十也不远了。野怪陈寿的记载太过简单,很多三国风流人物都没有留下出生的时间的记载,需要从别的地方推测,很多人小时候,也大都是一片空白。

    袁术也是如此,少年时就一句话的记载,“少以侠气闻”,也就是说,这人小时候还是比较讲义气的,当然前提是你得被他看上眼。别的事情一概不知,但想来,也是和袁绍、曹操一样,飞鹰走狗,典型的富二代纨绔的作为。

    长大之后,也许是懂事了,关心利益了,所以才有所收敛,按照世家子入仕的程序,举孝廉,除郎中,一步步往上升,直到最后的河南尹、虎贲中郎将。

    当然,这也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