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三国之坐断东南 >

第292章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292章

小说: 三国之坐断东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逼凇!

    “就是,这事肯定无法长久保密的,若是传扬开来,直接派兵将豫章拿下就是,还有谁敢说什么?”蔡瑁也在一边说道,“敢有意见的,孙坚就是前车之鉴,就算过去了几年,他也只能龟缩在颍川。”

    “异度,你怎么看?”刘表看向在旁边沉默不语的蒯越。

    “主公,豫章不是什么大问题,若是全力全力出兵的话,自然能将豫章拿下,但这势必要得罪袁术,一旦让他感觉到我们的威胁,将注意力放到我们身上,那就不好了。”蒯越沉吟道,“这可不是当初鼓动孙坚的时候了,那时袁术是存心让我们两家相互消耗,一旦袁术亲自动手,可不是孙坚能比的。如今刘正礼都推病托辞,不敢前来上任,足见袁术对江东的野心了。”

    “那为什么刘风能独战江东三郡?”蔡瑁不服气了。

    “刘致远能安全存在,是因为他是个异人,无依无靠。”蒯越说道,“在袁术看来,刘风根本不是问题,没有和他相抗的实力,就等于刘风在为他清理地盘,解决江东地面上的大族。一旦他觉得时机成熟,进军江东,轻易就能将刘风逐走。”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蒯越看了看几人,“刘风和袁术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好。换了我们则不同,本来我们就和袁术为敌,而且南阳还在袁术手中,这是我们两家决裂的根源。因为袁术,是不可能将南阳还给我们的,而我们,也势必要夺回南阳的,所以矛盾根本无力调和。一旦我们占据豫章,袁术就会担心我们强大起来之后对他造成威胁,那个时候,就是我们和袁术之间的战争了。”

    “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不建议拿下豫章,除非有一天袁术无暇顾及我们。毕竟,主公是镇南将军,不是镇东将军,管不到扬州的事。”蒯越为自己的话做了结论。

    “那万一刘风占据了豫章呢?”蔡瑁继续问道,“刘风的实力可也不弱,是一点点扩张起来的。若是他提前占领了豫章,我们怎么办?”

    见刘表也是一脸赞同的望着自己,蒯越再次开口道:“那么,主公是想和刘风开战夺取豫章呢,还是想占领豫章后和袁术开战?”

    “好了,不用说了,异度所言极是,豫章的事缓缓图之即可,最好能说服华子鱼,在那些豫章世族的配合下投靠我们,不动刀兵拿下豫章最好。就算万一不成,让刘风先占据了豫章,那就等以后再夺回来,要知道,这世道,还是以实力说话。今后一段时间,在注意北方动向的同时,重点实施益州计划,解决西面的隐患。”刘表站起来,作了最后的决定。

    ……

    就在刘表放弃武力夺取豫章的同时,刘风也收到一个好消息。

    徐州乱了。

    等待良久的机会终于到了。

第四百九十六章、徐州人才() 
第四百九十六章、徐州人才

    徐州,古彭城国的别称,相传是大尧时期,彭祖受封于此,此地为大彭氏国。禹分九州之时,定此地为徐州,距离刘风所在的时代,已经超过了6000年的文明史。

    西周时期,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为了延续殷商的祭祀,于是将微子启封于商丘,是为宋国,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宋国后来吞并了这里的小国,占据了此地,到了战国时期,更是将国都迁往彭城。但战国后期,却被魏、楚、齐三国联合灭掉。

    秦国统一之后,在这里设彭城县,属泗水郡,楚汉争霸的时候,彭城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大汉一统,刘邦封韩信为楚王,都于彭城。韩信死后,历代刘氏楚王也是都于此。汉武帝时期,分天下为十三部州,这里依旧沿袭上古,为徐州。光武中兴以后,楚国又延续了几代,后来因故废止,改国为郡。章和二年(公元88年),汉和帝遗诏徙六安王刘恭于彭城,改封彭城王,直至如今,彭城依旧是彭城王的封国。时至如今,作为大汉的十三部州之一,徐州领4国1郡,虽然相较其他各州不多,但却是不可多得的膏腴之地,只看大汉在这里有这么多王国、侯国就知道了。

    如今的徐州牧陶谦,是一个老成持重之人,但他却并不是一个老实人,守着徐州这富庶之地,却不能修武备战,开疆扩土,在这乱世之中,实属异类。

    陶谦这个人,在诸人的眼中,是个文人,曾经举过茂才,当过县令、刺史、议郎,但他也是个喜欢军事的人,少年时就和乡里少年以布为战旗,骑竹马追逐嬉戏。北宫伯玉等率领羌胡进犯三辅的时候,刘宏召拜陶谦为扬武都尉,随皇甫嵩一起出征,后来换成车骑将军张温统兵,陶谦素来不服张温,在得胜之后的庆功宴会上公然羞辱张温,张温大怒,将陶谦发往边关,经人劝说下才将改变主意将陶谦追回,还亲自出门迎接陶谦,但陶谦并不领情。

    中平五年,陶谦出任徐州刺史,恰逢豫兖青徐黄巾四起,陶谦依靠徐州大族的支持,以收服的泰山臧霸为前驱,迅速将徐州的黄巾镇压下去,剩下的不是逃进了山里,就是远走青州,然后成功在青州打下两郡。

    如今陶谦在徐州,已经有数年之久,从当初参与讨伐董卓(历史上没有)算起,也已经有5年。但是他除了紧紧守住自己的地盘不出变故,别的什么都没有做。哦,不,有一件事他做了,那就是在董卓死后,在西凉军掌控朝廷之后,他派人去长安朝贡,结果被拜安东将军,加徐州牧,封溧阳侯,连带着手下帮忙劝谏的赵昱也挤走了张超,成为广陵太守,王朗虽然未到会稽任职,却成了彭城国相(记不太清前面的设置了)。

    其实不是陶谦不想对外扩张,实在是有心无力而已。当初他能在徐州站稳脚跟,一来是大汉的余威还在,刘宏也还活着,没有人敢违逆他的意思;二来也是他在家乡丹阳招募了一支军队,号丹阳兵,战斗力十分强悍;再有就是他得到了徐州世族的支持,而这也是他能在迅速主掌徐州的重要最重要因素。

    但刘宏死后,大汉的威慑力一点点降低,徐州的世族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对他唯命是从,而是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就连当初收服的泰山贼臧霸,对他也开始应付起来,和孙观几人盘踞在琅琊开阳一带,俨然一副土皇帝的模样。陶谦手上的实力不足,不足以在维护自己权威的时候向外扩张,就只能谨守地盘。

    此时的陶谦,年事已高,本来他以为自己的余生就会这样过去,但没想到,老天却给了他一次绝佳的机会。

    徐州居然有人造反了,还自称天子。

    造反的人是下邳阙宣,聚众百万,但地方却不是下邳国,而是在徐州的北部,东海国、彭城国和兖州泰山郡交界的地方。

    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当然不是阙宣这个底层人物能做到的,事实上,就是陶谦故意纵容,才让阙宣成长到如此地步。两地的官员又不是看不到阙宣的危害,若非陶谦从中斡旋,言不是什么大事,任由他聚集民众,否则的话,早就有人趁机将他解决了。

    阙宣的心思,陶谦也了解一些,之所以养着不动,就是为了今后给自己方便,虽然徐州世族事实上已经不再服从陶谦,但若是徐州发生什么大事的话,他们还必须以陶谦为主导,否则的话,一旦客大欺主,换了下一任接班,只要有了足够的实力,恐怕第一时间就要铲除这些不听话的家族了。

    阙宣造反,陶谦第一时间就召集麾下的官员前来议事,宣布自己将亲自带兵前去讨伐阙宣,保大汉江山稳固。

    之所以惊讶,是因为陶谦根本没必要大张旗鼓,徐州的悍将臧霸就在阙宣附近,还有王朗在彭城做好了准备,只要陶谦下令,随时都能进兵剿灭阙宣。但偏偏,陶谦要亲自出马。

    阙宣的举兵已经比历史上晚了一年,换成历史上这个时候,陶谦差不多都快病死了,但现在,拥有7阶的实力,陶谦的身体身体依旧硬朗。而且因为异人的原因,曹操他爹也没有避居徐州,而是一直和曹操在一起,因为曹操现在也不强大,对徐州的野心也不是那么大,陶谦的日子比历史上好过多了。

    徐州的战况变化十分之快,太史慈才刚刚进驻公主府,陶谦就带人到达彭城国北部,但他却根本不忙着剿匪,而是派人和阙宣联络,然后在双方小打了几次,阙宣直接就带着自己的“义兵”进入兖州泰山,之后是陶谦跟进。

    众人这才明白,陶谦这是不满他们这两年来愈加独立,不听从命令,想要借此扩大地盘了。有心反对,但现在阙宣头上还挂着“天子”的名头,将其剿灭是他们的义务,只能跟着陶谦。于是乎,泰山郡各县遭遇了一场劫难,被阙宣和陶谦连续洗劫。应劭虽然名声很大,治理一郡还行,但军事却非其所长,再加上上次对袁术作战损失惨重,根本无力制约,只能眼睁睁看着两只军队在南部肆虐,谨守郡城,一连几次向曹操发去求援的书信。

    也正是因为这个行为,让徐州的士人更加看清了陶谦的德行,对于自己的这个长官,也更加不认同。

    陶谦的为人,用史书上的话来说,就是“背道任情”、“信用非所,刑政不理”,亲小人,远贤臣,以致“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徐州自古出人才,在汉末也是一样,但陶谦的麾下,却没有什么像样的人才,徐州很多的大才宁愿逃离也不为所用。就算留下的,也不肯尽心为其卖命。

    广陵太守赵昱,之前是徐州别驾,虽然品秩不高,但权力很大,协理州牧治理一州,却因为为人忠直,被陶谦借着朝贡立功之机表为广陵太守,明面上是升职甚至是为了拉拢徐州世族,实际上就是一种疏远流放。还有徐州最著名的人物张昭,甚至因为拒绝了他的举荐而被投入监狱,后来经赵昱搭救才被放出来。

    而陶谦信任是曹豹、曹宏、张恺等谗慝小人,没有什么本事,却被陶谦重用。

    刘风所等待的,就是徐州的动乱,只有徐州经历了大乱,这几年逐步安稳下来的徐州才有有人因此离开,避乱江东,从而来带一批人才,充实自己的力量。而彭城张昭,就是刘风的所列的首选人才,用他来主持江东事务,是再好不过的。顾雍,毕竟年轻了些。

第四百九十七章、难民南下() 
第四百九十七章、难民南下

    历史上这个时候,也差不多是徐州最乱的时候。 曹操借口曹嵩之死,进逼徐州开始扩张,屠城数次,犯下了累累血案,激起来徐州民众的敌忾之心。于是他们先后支持刘备、吕布对抗曹操,直到吕布被曹操缢死,直到刘备投奔袁绍、关羽被俘,徐州这才完全安定下来,这一时期,持续了六七年,徐州人民深受其害,南下避难的人多不胜数,张昭、张纮、鲁肃等人都是这一时期到达江东的。

    游戏之中,虽然阙宣造反的时间延后了,徐州还没有乱起来,但只要有个有头,玩家们会不遗余力的推动战乱的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一步步损耗原住民的实力,达到增强自己的目的。而且,只有一个个势力的消失,他们才有机会去收服历史武将,虽然几率不大,但总比原先一潭死水的强。

    而因为刘风的缘故,曹操和袁绍的实力都比历史上逊色,尤其是袁绍,只剩下冀州和半个青州,还不及历史上全胜时期的一半,河北四庭柱也直接被刘备忽悠走了两个。不过好在,麯义应该不会像历史上那么骄横了,因为除了界桥大战伏杀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他再没有了对外战争的骄人成绩,颜良、文丑的功勋不再他之下。并且易县在关羽的驻守下,像根钉子死死的钉在冀州,对袁绍势力就是个威胁,不拿下这里他们也部好意夸耀。因此,袁绍唯一的一点好处,是手下这些人比历史上团结了许多。

    曹操虽然州内存有异心的太守不少,但到如今,已经只有东郡臧洪和泰山应劭两个人了,陈留在大战结束之后就又回到曹操手里,失地的张邈自然是不能再担任太守了。而就在前不久,顶不住曹操压力的山阳太守袁遗终于辞官,灰溜溜的跑到袁绍那边做学问去了,只有应劭还在泰山支撑。

    陶谦追着阙宣进入泰山,甚至在肆掠的时候进入曹操治下的任城国,这对曹操来说,无疑是个好机会,一个将泰山纳入自己手中的机会。

    收到应劭的求援信,曹操大笑不止,他当即派出了夏侯惇为首、程昱为军师的一支强军,进入泰山,很快就找到阙宣的主力,一战之下,阙宣大败而走,丝毫不再掩饰,直接奔向陶谦。

    但是,对于这个已经失去了作用的“反贼”,陶谦直接就下了狠手,趁其不备,突袭了阙宣的中军大营,将阙宣和其一干心腹杀死。虽然有玩家竭力想避免这一事情的发生,但还是实力弱小,无力阻止。

    这一举动,更是让徐州士人看清了陶谦的真面目,对其更加失望。

    夏侯惇进入泰山之后,毫不犹豫的按照曹操的吩咐,将泰山各地守将换成自己的人,守土不利,应劭就是想反对也没有理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泰山的控制权从自己手上流出。毕竟都是要脸面的,否则的话,曹操早就强行换人了,那还会等到现在。应劭也已经想好了,过短时间就辞官,省的夹在两人之间受气。

    陶谦遭遇夏侯惇之后,双方打了几仗,自知占不到便宜的陶谦,不多久就选择了停战,带着劫掠的财货离开了泰山,急于强地盘的夏侯惇也没有过多的追击,战争就这样停了下来。

    但梁子却因此结下,等到曹操稳固自己的地盘之后,就是向徐州进兵的开始,智脑也不会放弃这个让徐州回复到历史上那种状态的机会。

    ……

    豫章,建昌邑。

    太史慈和董袭带着两万精锐进驻建昌以后,豫章的局势骤然紧张起来。刘风在给长公主的信中,将自己的推测明白的告诉了长公主,并将自己的打算毫不隐瞒的说了出来。所以,太史慈进驻公主府之后,就接管了整个公主府的防御,开始对之前的那些护卫严格训练起来。

    除此之外,他还打着公主府的旗号,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