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三国之坐断东南 >

第327章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327章

小说: 三国之坐断东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逃到曹操治下,仗着曹操的威慑,赌一把袁术不敢在此情况下与曹操开战,臧霸才有喘息之机,能再次恢复过来。

    袁术果然如其所料,在臧霸被夏侯惇接应入泰山之后,没有继续将战火烧到兖州,而是转头折向琅琊,清理臧霸留下来的残余势力,夺取徐州这最后一国。

    ……

    事情的变化是如此的迅速,甚至陶谦都没能及时反应过来,还在和自己的部下商量应该怎么办,忽然间一切就已经结束。

    臧霸就这样被袁术上千万的大军围住,苦苦支撑,然后又迅速败逃。在这同时,袁术也没有放弃对郯城的进攻。等最后的消息传来之后,陶谦一瞬间仿佛苍老了许多,那落寞的神情,就连他手下一向看不惯他的人也为之惋惜。

    但这一切又能怪得了谁呢?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

    陶谦自知已经无力回天,如今的情况,就算他想撤都不太容易了,四面被围,就算逃出去了,也不一定有人愿意接纳。毕竟接纳了陶谦这个失去一切的诸侯,就等于和袁术为敌,这种出力不讨好的行为,不是什么人都愿意做的。

    所以陶谦一边下令严守城池,一边开始和自己的手下商量何去何从。

    就在同一时间,吕布抵达了安邑,见到了朝廷百官。

    时间已经进入了冬季,虽然还未下雪,但天气已经很冷了,尤其是在北方。这个时候,该停歇的战争已经停歇了,比如之前再次进攻长安的韩遂和马腾,在李傕、郭汜等人的联合狙击之下啊,再次罢兵,返回凉州。

    战争刚一停息,他们的目光就又回到东归的队伍里来,然后他们后悔了,觉得自己上当了,似乎不应该放天子东归。但是当他们想要夺回天子的时候,却发现已经不可能了,东归的队伍离开了他们的势力范围,天子銮驾进驻安邑。

    河东郡,虽然依旧是属于司隶,在董卓死后,就已经脱离了西凉军的控制,拥护大汉天子,否则的话,杨奉独自一人护送天子,怎么可能安然进驻城池坚固的安邑。

    再后来,杨奉出身的白波军李乐、韩暹、胡才等相继带兵前来,安邑的防御力量再次增强,李傕等人就算想要进攻,也不得不掂量一下了。这不仅仅是杨奉等人的关系,还有河东所处的位置有关。

    河东郡如今比邻的是孙坚和吕布,这两人可都是西凉军的大敌,一旦李傕等人北上河东,放弃了地利,就算刺史孙坚忙着中原的战事,也可能抽调兵马将西凉军葬送在这里。

    所以李傕等人只能后悔去,然后相互埋怨当初同意这个主意的人,相互之间的矛盾再次升级,然后在有心人的挑拨下,再次爆发战争。

    这次再不是争权,而是涉及到生死存亡。

    安邑城中,杨奉等人自吕布打起迎驾的旗号,内心就不想吕布前来。这些人反贼出身,说白了这次前来保驾,就是为了洗白自己的身份,一个个混成了将军,而作为诸部之首的杨奉,由之前的义兴将军,一跃而为车骑将军(袁绍那个是不是朝廷任命的)。

    但是他们又不能阻止吕布的到来,毕竟他们护送天子,就是为了寻找一个稳定的地方,拒绝吕布,明摆着就是告诉别人自己的目的,这就让别人有攻击河东的借口。尤其是孙坚,河东就是他身边的一块肥肉,若非刚刚夺下河内还未休整过来就发生了袁术东征的事,说不定现在河东已经是孙坚的地盘了。

    天子幸安邑,让孙坚感叹失去了夺取河东的机会,若是这个时候孙坚敢进攻河东,根本就不用朝廷出手,各路诸侯铁定会将其打成反贼,群起而攻。因为一个强大的江东猛虎,对各路诸侯的威胁太大了。

    吕布同样不是弱者,就凭借天下第一人的名头,身在老家并州,吕布就不乏簇拥者,杨奉也曾在西凉军待过,自然知道吕布的厉害,根本就不敢说不让吕布进城的话。朝廷诸公对吕布也还算熟悉,毕竟是诛董的关键人物,算得上“心系朝廷”,所以吕布才一到,就被请进城,到安邑的临时行宫中去朝见天子。

    他们对吕布的印象还留在长安时期,殊不知经过数年的漂泊历练,吕布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武夫了,虽然智商依旧有待提高。

    更何况,他们不知道,吕布麾下已经有了一个顶级谋士。

    所以,吕布在见了什么都不懂的天子之后,在随后面见太傅刘虞和杨彪等三公时,第一句话就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迁都晋阳。

第五百六十九章 、郯城破() 
如今的天子,还只是个什么都不动的孩童,任何事情都要经三公之手来办。虽已是进入寒冬,但在听到吕布的建议后,几人还是觉得浑身发虚,大汗淋漓。

    迁都对大汉朝廷来说,绝对是不光彩的一面。因为上一次迁都,是董卓胁迫朝廷迁到旧都长安,从此开始了大汉朝庭屈辱的历程。

    而如今,天子依旧年幼,百官依旧无权,若再次迁都,也只能是以吕布为主。

    更不用说吕布所建议的地方,那可是晋阳城,再往北,就是鲜卑的游猎场雁门,西面,则是白波军起家的西河,全都是混乱之地。天子銮驾至此,真的没有什么问题吗?

    “主公还在犹豫什么?河东四面皆敌,不是就留之地,只有选择一个安定的地方,才有机会重振朝廷。”面对杨彪等三公以及太傅刘虞,吕布侃侃而谈,“若是先帝在时,即便大汉已经没落,也没有人敢如此不恭,但董卓进京之后,一下子将大汉的威望降到最低,所以才形成如今的诸侯割据局面。挡住銮驾在函谷关内逡巡不前,没有人愿意迎驾,不正是因为如此吗?现在,除了晋阳,还有什么地方能够让天子銮驾停驻?”

    “说句不客气的,如今的天子,是让人避之不及的,因为有董卓的操纵朝堂的教训在前,谁也不想别人挟天子以令诸侯,给自己带来麻烦,除非有绝对的实力,能不惧周边人的觊觎。但这种人,除了袁氏兄弟,还能有谁,就连孙坚、曹操、刘表都不行,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不大,袁氏兄弟是不会接纳天子的。其他诸侯,最有机会迎接天子的是孙坚,但过去那么久,孙坚没有任何董卓,足以说明问题,在袁术倒下之前,孙坚是不敢彻底得罪他的,所以才有了天子在这里的事实。”

    这些话当然不是吕布能说出来的,而是陈宫的话,董卓操纵朝堂也让入今的诸侯警醒,虽然都知道掌控朝廷对自己有很大的好处,但又都害怕被人围攻。

    不提别人,若是袁绍掌控的朝廷,袁术岂能安稳,难道不怕袁绍将豫州之地交给刘表或曹操的部下,到时候袁绍只是下一道诏书,曹操或刘表为了地盘,就会不断给袁术找麻烦,反之也是一样。

    这是实力强大的诸侯,实力弱一点的,根本就不敢迎接,即便他心中再想。

    这不是历史,而是游戏,聪明人太多了。

    所以吕布迎驾,只能将朝廷摆的远远的,不参合到中原富庶之地的争夺中,才能让朝廷站稳脚跟。

    除了刘虞,杨彪三人都是认识吕布的,毕竟当年董卓能够迁都长安,吕布在其中可是起到不少作用,很多人都骂吕布为虎作伥之类的。直到后来吕布和王允一起诛杀董卓,才让一部分人的感官好一些,不管怎么说,对大汉还是有功的。

    尤其有一点让杨彪等人比较满意,吕布从来没有身居要职,官位比较低,利于他们拉拢。从过往经历来看,吕布比较贪慕虚名和财物,只要给他个高官的虚名,就能将他拉拢过来。

    他们绝对想不到,吕布已经今非昔比了,手下有了陈宫这个谋士。

    “据我所知,太原郡好像不是全都在将军手中,晋阳也在将军的掌控之外,怎么迁都晋阳?”沉思之后,杨彪开口道。

    “下官原本是被西凉军驱逐,入丧家之犬,最终回到家乡,在张稚叔的帮助下,权掌上党一郡,至于进攻太原,也只是为了多给朝廷出力。那知对方不领情,竭力反抗,到如今也是相持。不过若是诸公统一移驾晋阳,晋阳守军自然会出城迎驾,否则就是反贼,人人得而诛之。”吕布大义凌然道。

    借口什么的,杨彪等人心知肚明,对此不可置否,在他们看来,吕布说的也有道理。

    “还有一点诸公要知道,王司徒就是太远人氏,若是天子幸晋阳,自然会得到祁县王家的支持。”吕布又说了一句,终于让杨彪等人下了决心。

    王姓司徒不止一人,但提及王司徒,最有名的,还是巧使连环计诛杀的董卓的王允,而王允,正是太原郡祁县的望族。

    “好,那就依奉先所言,移驾晋阳,至于迁都一事,还是不提为好。”杨彪等人商议了一下,同意了吕布的建议,“将军觉得,第一步要做什么?”

    “天子幸晋阳,必须有大军保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将那些白波军全部整编,变成我们自己的军队。”吕布沉声道。

    虽然回到并州已经有一段时间,但吕布的实力,其实还不是多强,毕竟他的底子太弱,而且拥有的地盘太少,并不足以支撑他迅速扩张。即便身在偏远的晋阳,迎驾之后,他也必须拥有足够的力量,抵挡来自周边的恶意。

    安邑的这些白玻军,他势在必得,这也是陈宫给他出的迅速提升自身实力的方法。

    “但他们毕竟是有功之臣,这么做不太好吧……”刘虞对此比较迟疑。即便是在刘备身上吃了大亏,刘虞也改不了他的性格。

    “下官可没有说杀了他们,朝廷那么多官职,也不差他们这几个,只是升了官,这兵就不用带了。”吕布笑道。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吕布的意思,虽然他们在心里也开始担心吕布会不会变成第二个董卓,但现实没有给他们留下太多的选择,只能接受吕布的意见。

    毕竟说到底,白波军他们也是信不过啊,不见现在的白波军首领已经换了几个领导了,跟吕布相比也好不到哪去。

    ……

    吕布要夺权,白波军的首领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自有一番争斗,暂且不说。

    在徐州,驱逐走臧霸后,袁术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陶谦身上,郯城所受的的压力明显大增。陶谦数次召集麾下众将议事,却仍然没有一个定论。

    这天,就在陶谦安排好防务之后,继续召集部分属下商议的时候,还没多久,忽然有快马来报——西门被攻破,袁术大军已经向着州牧府杀过来了。

第五百七十章 、鲁子敬() 
对于失败,陶谦早有准备,但是他从未想过,袁术军会这么快打进城来。

    郯城作为陶谦的老巢,自然被其经营的坚固异常,而且陶谦为这一站做了充分的准备,城内囤积的物资、器械多不胜数,而且有足够的军队守御城池。他也不奢望像某些先辈那样坚守数年、易子而食,但守住几个月还是没问题的。当然他也没想守这么久,但只要有这段时间作缓冲,足以让他把后路谋划好,并顺利撤出去。

    但千算万算,唯独没有想到袁术军这么快就进城了。

    数年以来,徐州一直被人攻城略地,到如今更是只剩郯城以东,而且东部还被敌人攻击着,就算是最底层的民众,也能看出陶州牧是坚持不了多久了,徐州马上就将易主。自然而然的,混乱滋生,士气下降。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陶谦无疑就处于这个关口。

    他知道,袁术军能在这个时候打进城,一定是有人叛变,里应外合打开了城门。

    但还好,一切都还不晚,他还有时间组织撤离。

    陶谦自己知道,时至如今,他的部属中,和袁术暗中联络的不在少数。他不在乎,因为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还没有直接投降,已经算是比较有良心了。如果陶谦是个疯狂的人,他会不顾一切将这些人杀掉,然后自杀,留给袁术一个烂摊子。

    但显然,陶谦不是。他没有自杀的勇气,那就只好宽恕这些人,依靠他们抵挡袁术军的攻击,以便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

    他知道,在袁术尚未亲自到来和他们谈判之前,他们是不会轻言投降的。徐州的世族,即便不比豫州,也绝不会差到哪去,袁术想要稳固徐州的统治,是绕不开这些人的。

    所以之前,陶谦一直很笃定,即便是郯城被围、臧霸逃走。

    但显然他料错了,有人已经迫不及待。

    情势至此,陶谦反而冷静下来,他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已经叛变,如今不用他再去吩咐,自有人会去拦截袁术军,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一边自己做好投降或者撤离的准备。

    此时,所有人都已无心再议事,陶谦于是顺势让他们离开,各自去坚守自己的岗位。这话说出来,也就代表着陶谦已经放弃,让这些人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而他自己,也将迅速收拾东西,准备逃亡。

    事情果然不出所料,袁术大军虽然进城,但徐州军却在城内大族的支持下,节节抵抗。城门虽然失守,但这面城墙却还在徐州军的手中,在守将的带领下继续顽抗,仅仅依靠一座城门,袁术军不可能迅速入城。

    徐州军是凭借着一口气坚持下去的,若放在别的城市,城门失守,瞬间士气全无,直接崩溃也说不定。但这里是郯城,徐州最后的堡垒,州牧府的所在地,他们退无可退。尤其是陶谦在这里经营多年,忠于陶谦的士兵也不在少数,如果没有意外的发生,至少阻挡袁术军数日还是不成问题的。

    西门被袁术军攻破的消息,很快就传扬开来,虽然城中依旧有军队在维持治安,但混乱的局面越来越明显,渐渐有弹压不住的趋势,等到那一天,就是徐州军奔溃的时候。

    陶谦将来议事的人解散之后,没有犹豫,直接来到后堂,安排自己的家人收拾东西,准备撤退。同时,他将自己的护卫秘密派出,前去联络依旧忠于自己的将领。

    说是秘密,其实已经算是公开的行动了,在混乱中,没有任何秘密可言,陶谦经营了数年,依旧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