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三国之坐断东南 >

第347章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347章

小说: 三国之坐断东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门外战事正酣,周瑜明白自己所统御的军队的实力,知道自己不可能一次将敌人击败,就算能一次将敌军击败,他也不能那么做,只能一步步来。用一个个小的胜利,来取得最终的优势。而在此期间,还能将将袁术的嫡系全都推出去送死,留下自己的簇拥者。

    所以,不似昨日全军出动的大战,双方拼的只是数千人数万人的小规模战斗,而毫无疑问,周瑜依旧是出于上风的,但优势却已经不比昨日明显。

    因为他的对手换成了鲁肃。

    凌操是一员骁将,张纮也是难得的谋主,但在统御军队指挥作战方面,还真比不过年轻的鲁肃。

    “伏路把关饶子敬”,毕竟历史上的名声在那放着,鲁肃虽然年轻,在刘风手下的资历尚浅,但毕竟是囊中之锥,终究是要显露自己锋芒的。

    ……

    “周瑜还真是个天生的统帅,看其表现,谁能想得到这是个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的手笔!”战场之外的大营中,刘风和荀攸登高观战。

    “这种天赋,想学是学不来的,大部分人还是需要学习、历练,最终才能有所成就。”刘风笑道,“相比起来,鲁子敬也丝毫不弱,这是我的幸运。”

    “看了这么久,主公可有所得?”荀攸笑笑,然后问道。

    “呃……士卒的折损率很高。”刘风想了想说道。

    “主公观察的还真细致!”荀攸感叹道。

    “好吧,我承认自己眼力不怎么样,公达,你有什么发现?”刘风尴尬的笑笑,这才问道。

    “主公还记得我们为什么而来吧?”荀攸没有直接回答刘风的问题。

    “你是说,有发现了。”刘风脸上一喜。

    “略有所得,有一点属下可以肯定,周瑜是在全力和我军作战。”在刘风的期待下,荀攸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第六百一十二章 、使臣() 
“就这?”刘风表示有些蛋疼。

    他还以为荀攸有什么大发现呢,已经做好了聆听长篇大论的准备,谁曾想荀攸跟他开了这么大个玩笑,让他一时无法适应。

    “怎么,难道属下说的有错吗?”看到刘风的表情,荀攸一头雾水。

    “呃,不是没错,但这个结论之前已经说过了吧!”刘风立即表现出一个合格的倾听者的样子。

    “是的,之前只是猜测,现在亲眼目睹后更加确定。”荀攸从刘风的反常行为中回过神,继续说道,“刘勋就在城楼上看着,由不得他不全力以赴。也正是如此,才表明他是真正将刘勋拉下马,自己来主导庐江大权了。”

    “那跟周瑜全力作战有什么关系?”刘风不明所以。

    “他要是不全力以赴,给舒城民众战胜敌人的希望,怎能得到舒城民众的支持,怎能携大胜之威逼迫刘勋放权?”荀攸解释道,“所以他才在政治上欺骗刘勋,在军事上展露实力。”

    “但是如此一来,我们岂不是要损失惨重?”刘风皱眉,“这小子到底怎么想的?早知如此,还不如在他带兵到来之前,抢先攻破舒城了。”

    “但如此一来,我们就会成为袁术的重点防备对象,孙坚、刘表都要放在后面,那样的损失更严重。”荀攸说道。

    “说到底,还是实力不足啊,江东的人口太少了。”刘风叹道,“还有什么发现吗?”

    “还有就是,周瑜或者不是不想联系我们,而是无法联系。他的身边,应该有袁术的人昼夜监视,所以他连我们的信使都不敢放回。不是被灭口,就是被秘密羁押了。”荀攸说道,“中军左方那个方阵,应该就是袁术派来制约周瑜的人了,从武器装备上就能看出来,明显不一样。”

    “需要这么小心……”刘风对此不可置否。

    “这才是做大事的态度啊,周瑜所谋划的必然不小。”荀攸说道,“虽然缺乏情报支撑,属下还猜不出来周瑜要怎么做,但是却可以适当配合一下。”

    “哦,公达准备怎么做?”刘风问道。

    “既然周瑜需要胜利,那就给他胜利,每天败退一点。”荀攸说道,“主公可以给子敬他们下令,让他们依计行事,看看周瑜最终想要做什么。”

    “这样一来,倒是委屈子敬了。”刘风笑道。

    “但在周瑜那里不会,他应该能感觉到我们的用意。”荀攸坚持道。

    “好吧,相信子敬会以大局为重的。”刘风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当第一天周瑜以微小的优势得胜回城后,第二天取得的优势就已经很明显了,到了第三天甚至将敌人的中军逼退数百丈……一天又一天,周瑜击破东城敌军的希望也越来越大。

    但相应的,袁术军死去的人也越来越多,周瑜逐渐掌握住军队的大权。

    是的,虽然当初带来的兵马,大部分都是周瑜自己训练出来的,但事实上,他们多数是从属与袁术,周瑜只是他们的上司而已。若是周瑜真的背叛袁术,恐怕没有多少人愿意跟他一起。更何况周瑜带的人虽然大部分是淮陵的县兵,但袁术却在其中参插了许多将领,以防备周瑜反叛。

    这些天,在战场上,利用江东军,周瑜坑死了一位位袁术派来的将领,用一次次的胜利,逐步取得东城军队的实际控制权。当然,他做的很隐秘,就算刘勋每天在城楼上观战,就算袁术派来的将领每天都在周预算身边贴身保护,依旧没能发现其中的猫腻。

    而在南门,刘风则是按照荀攸的建议,大张旗鼓的做攻城的趋势,但最后却往往虎头蛇尾,让南门敌军疲于应对,无暇顾及东城的战斗,以配合周瑜在东城的攻势。

    随着一次次的大胜,周瑜的脾气也更加“大”了,在一众同僚面前,公然不给刘勋面子,强行插手晚上的防务安排。甚至在私下里公然嘲讽刘勋,说“屡战屡败的人有什么资格当太守”、自己很快就将“取而代之”之类的话,明显就是想要刘勋听到。

    刘勋暗自冷笑,周瑜已经被塑造成一个仗着有点小聪明而嚣张跋扈、不将上司放在眼里的狂悖形象,就达到了他的目的,于是趁着一次议事的时机,借着自己庐江太守的身份,狠狠的将周瑜训斥了一顿,将自己与周瑜的矛盾公开化。

    周瑜自然“大怒”,毫不给刘勋面子,在一众同僚面前和刘勋吵起来,最后拒绝服从刘勋的命令,带着自己的拥护者离开,显得嚣张至极。

    达到目的的刘勋很开心,一纸书送到了彭城袁术的案头。他没有向袁术诉苦,在陈述了“事实”之后,以自己才能不足为由,请求致仕,“恳请”袁术另行委派他人担任太守或者直接迁少年英杰周瑜为太守。

    刘勋的奏疏只是一面之词,但袁术在周瑜身边的耳目可不少,定期要向袁术汇报情况的,舒城发生的事袁术一清二楚。

    所以他才感觉到为难。

    “当初召见周瑜的时候,看着也是个温尔雅的士子,怎么才一离开,到了战场上,就成了这个样子?”袁术问自己的尚书令阎象。

    “属下不知,或许他本就是如此,在陛下面前才表现的安分一些。”阎象说道,“但臣却在想,是不是周瑜故意如此,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毕竟他的表现太过反常,与之前大相径庭。还有就是,他们周家,为什么对此毫无反应?除了给周瑜增加了一些私兵归其统率之外,依旧是像之前一样闭门不出。”

    “故意倒是有可能,但应该不会和江东刘风有勾连。”袁术表现着自己的“睿智”,“若是周家真和江东有联系的话,里应外合治下,舒城绝对支撑不到现在。但据朕的心腹汇报,周瑜统军出城厮杀是真实的,到目前为止,倒在他手下的江东军已多达数十万,其中还多是精锐,谁会放着简单的计划不取,偏偏选这个两败俱伤的计策?”

    “这也正是臣所不明白的地方,所以很是为难。若非前方到了紧要关头,属下还真想亲自前往舒城看看。”阎象说道。

    “现在正是多事之秋,很快就要下雪,爱卿怎能离开!”袁术说道,紧接着声音变得有些恼怒,“可恨那些所谓的名士,虽屈服于朕,被委任显赫之位,却不肯为朕做事,全都是在应付。等周边战事平息之后,再好好跟他们算账。”

    “陛下,现在不是时机。”阎象提醒道。

    “朕知道,所以一直忍着。”袁术说道,“还是说说庐江吧。刘子台和周氏矛盾已经公开化了,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刘子台虽然请求致仕,但其隐晦的意思朕还是明白的,他是让朕在其和周瑜之间选一个啊!”

    “周瑜能力强,能打胜仗,但其太过暴躁,不服从命令,不可作为一方守将。”阎象分析道,“而刘子台显然无法让周瑜心服,按说将其调走最好。但在这个时候,却是不能如此做,否则舒城将会人心惶惶,对守城不利。为今之计,陛下可派出使臣,前往舒城主持防卫。”

    “使臣?”袁术眼睛一亮,心里开始思考起来。

第六百一十三章 、多边溃败() 
使臣可以派,但派谁却是个大问题。

    这个人不但要有能力,而且还要有名望。光有能力还不行,还要真心为袁术这个朝廷做事。既要压服的住周瑜,也要让刘勋能够配合。

    哪怕袁术贵为“皇帝”,这样的人,朝廷里还真没有几个。

    周瑜的心态袁术是能体会到的,就像当年他自己一样,除了家中长辈,谁也不放在眼里。若是一个能力稍弱的人去了,根本就压服不了现在的周瑜。

    在刘勋方面就更为难了。

    刘勋年轻的时候就和袁术有交情,也是袁术创业的元老,资历太深了,没几个人能比得过他。找一个想要刘勋信服的人,比之年轻的周瑜更难。

    袁术麾下有不少名士,但这些人巴不得离开袁术统治的地域,根本不会为袁术尽心;能力差点的人压服不了周瑜,资历浅些的人无法让刘勋配合……实在是个难以决断的事。

    阎象倒是有手段,也够资格,但是阎象是袁术的智囊,根本无法离开;杨弘也勉强够资格,但杨弘在跟着桥蕤在征伐曹操;还有几个人也都有自己重任,无法前往舒城。除此之外,即便是留在彭城主掌大军的纪灵,也难以让刘勋主动配合。

    “要不,就让彭城尹去吧!”袁术纠结了半天,还是没想到合适的人,看着正在苦思的阎象,提出了一个人选。

    “这怎么行呢陛下,虽然周家臣服陛下,这些日子也没有什么异动,周瑜还在和江东军作战,但毕竟曾经和江东刘风有交情。周氏只有两叔侄出仕,如今周瑜已回到庐江,若是周尚再离开,我们就无法制约周家了。万一出了问题……”阎象立即反对。

    但他还没说完,就被袁术打断了。

    “没什么不好的,周瑜用实际行动向朕证明了他们周家的态度,朕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虽然阎象是袁术的智囊,但因为说话太直,有时候袁术还是会感觉没面子,就像现在,他的提议还没讨论就被阎象否决,袁术自然有意见了。

    “朕派周尚前去庐江,又不是没有准备,不允许他带私兵,在派十万禁卫军随行,贴身保护连带监视就是。周爱卿的能力很强,舒城又是周家的祖地,应该能很好的承担起防御大任。”袁术越说越觉得可行。

    “但是,刘子台那里怎么办?他可不只是和周瑜有矛盾,而是和整个周氏都有矛盾,他能配合彭城尹吗?他会甘心放权吗?”阎象问道。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朕会下命令让刘爱卿放权,主动配合周爱卿的。朕将会给其下密诏,等战事结束,朕就将其调回来,位列九卿。”袁术既然提了,自然就有对策。

    “主公,刘子台损兵折将,不追究责任也就罢了,怎么能继续升迁呢!”阎象谏道。

    “不是升迁,而是对其补偿。”袁术说道,“刘子台追谁朕二十年,原本登基时就想将其调回担任九卿,但因为庐江太过重要,没有合适的接任人选,这才一直拖着。江东军进犯却是意外,贼军势大,他也尽力了。再说了,等他们击破敌军,保住了城池,自然就有功了,调回来也没什么。”

    “……”阎象还能说什么,只能沉默,任由袁术施为。但在心里,他已经决定要好好叮嘱随行的禁卫军统领,让他时刻盯着周尚不放松。

    入宫觐见,对于突如其来的任命,周尚表现的极为惊讶,然后坚辞不受。用他的话说就是“尽管陛下信任臣,但臣却不能让别人说闲话,有损陛下威仪”。

    这种态度让袁术很满意,略带着得意的表情,挑衅似得看了一眼阎象,似乎在说“朕看人没错的”,然后回头,开口道“周爱卿的顾虑朕知道,但爱卿不要多想,争取早日完成任务,到时候就看谁还能说什么!还有,爱卿离家有些时日了,刚好也能回家看看。”

    “皇命在身,臣不敢因私废公。”周尚义正言辞,“既然陛下有旨,臣应命就是。到了庐江,定不负皇恩,击退江东贼子。”

    “爱卿真乃朕之股肱,庐江就拜托卿家了。”对周尚的态度,袁术十分满意。

    就这样,周尚被罢去彭城尹一职,带着十万禁卫军,以镇东将军职督战庐江,取得庐江最高指挥权。

    不错的,就是镇东将军,和刘风的将军号一般,只是诏书的签发人不同。这也赤裸裸的表明了袁术对刘风的态度。

    “有这么个妖孽般的侄子,压力还真是不一般的大呢!”领命而出的周尚,回想着袁术的刻意拉拢,以及阎象警惕的表情,心中暗自苦笑,“谁能想到,在那小子收到有可能带兵支援庐江之时,就已经定下了计策,如今的局面都在他的掌控中。袁公路这次,真要输的一塌糊涂了。但这样最好,我们周家也能趁机跳出这个泥潭。”

    “话说若是放弃我来成全家族的话,恐怕也无需这么大费周章了,那小子还真顾念亲情呢!”想到这,周尚不自觉漏出了一丝笑容。

    第二天朝会,袁术直接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没有任何私兵相随,周尚只带了几个照顾起居的随从,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