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107章

汉末之奇谋-第107章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溪:“哦?此言何意?”

    贾诩:“主公且细想,抛开其他各路诸侯不论,且说这荆州的三方势力,在这场争夺中,谁最得益呢?”

    姬溪:“当然是我方。”

    贾诩:“不,是刘备,表面上看,他只是暂时驻扎在樊城,但只要刘表在此战中失利,实力大损,那么这暂时便变成了永久。徐元直深知,若刘备应刘表之情进攻南阳,则必败于主公之手,反之,若以当下局势对刘表婉言推脱,时事如此,刘表没有强行要求的理由,如此一来,刘备便不费吹灰之力的的了樊城。”

    姬溪:“这刘备的运气,真是太好了。”

    贾诩:“樊城只是小城,但却是重镇,西接汉中,粮草兵甲源源不断,北视南阳,南俯南郡,进可攻,退可守,乃兵家之必争之地,可却这么轻易的被刘备得到,刘备的运气是一方面,但徐元直一针见血的谋略却是令人生畏。”

    姬溪:“这么说,刘表若是在汝南失利,刘备便很有可能趁虚而入喽?我们要不要做些防范?”

    贾诩:“臣以为不然,刘表不会在汝南失利,先不说刘备以仁义为立身之本,若是见死不救,则刘备名声尽毁,得不偿失,且说徐元直也不会允许刘表大败于汝南。”

    姬溪:“何解?”

    贾诩:“刘表若败,袁术必危,其时,孙坚得扬州以南,曹操得其北,孙坚偏居一隅,急切难求,曹操若在用兵,必指荆州,到了那时,不论是刘表还是刘备,唯有退入汉中一途。所以,淮南虽是弹丸之地,但对这天下大势来说实乃举足轻重,对刘表和刘备二人来说更是唇亡齿寒,故而二人定当全力以赴,背水一战,而这,也是此二人对南阳视而不见的原因。”

    姬溪:“这么说,若是我大军南下,使刘表刘备首尾不相顾,岂不是大有可为?”

    贾诩:“非也,且不说樊城城坚,又有刘备的五万大军驻守,攻取不易,便是攻下了樊城,那么接下来主公将面对的,将是万劫不复的结局。”

    姬溪:“有这么严重吗?”

    贾诩:“是的,若主公取了荆州,那么袁术必亡,可接下来,主公将面对孙坚和曹操坚不可摧的结盟,其二人兵分两路,一取汉中,一取荆州,到那时,首尾不能相顾的便是我方,若再加上西凉马腾,汉中刘备,便真是四面楚歌,我等将死无丧身之地。”

    姬溪:“唉,这么说的话,我还要相助刘表喽。”

    贾诩:“局势使然,如今,我方的敌人已经不是刘备之流,而是曹操。若刘表在汝南当真失利,主公必须出兵援助。不过,想来是不需要主公出兵的,因为樊城刘备尚有五万兵马,若局势紧张,刘备必率兵东进。”

    姬溪:“刘备就不怕我发疯吗?”

    贾诩:“主公会吗?”

    姬溪:“确实挺想的,不过还是算了吧。现在,我军是要静默喽。”

    贾诩:“然也。”

    贾诩再一次向姬溪展示了他卓越的战略眼光,战局的发展与他所想的并没有太大的出入。

    四月二十日,袁绍再次在并州失利,彻底了放弃了并州,全军退至河南,开始严防死守,曹军再也难进一步。

    四月底,袁绍曹操罢战,双方各依险要,开始了对峙阶段。而曹军的行动却没有停止,其第三次增兵汝南,淮南全境皆成战场,在曹操和孙坚的双重压力下,袁术和刘表不堪重负,纵使有吕布这个纵横无敌的猛将在彼,亦岌岌可危。

    五月初七,樊城的刘备出兵,其并没有进军汝南,而是顺襄江直下江夏,竟是直接去打孙坚,想要围魏救赵。

    五月十日,姬溪两路军齐动,一路子上郡进河西,一路自宛城攻洛阳。

    大家都预料到姬溪会参与进来,但谁都没有想到,姬溪的进攻尽然如此的决绝及不留余地,这不像是救援,反而像是侵略。

    短短十余日,曹操三面受敌,在这个关头,徐州牧陶谦好死不死的,不知死活的竟然也加入了进来,其率领徐州五万大军直向青州打去,明显是看如今的曹操已经是疲于奔命,想要从中取利。

    可曹操是何等人,郭嘉又是何等人,他们又怎么会对陶谦没有地方呢。果不其然,其刚出徐州,便被曹操账下大将乐进迎头痛击,损兵折将,不得已偃旗息鼓,在昌卢安营扎寨,还妄想着有所作为呢。

    陶谦那不切实际的幻想很快破灭,因为曹操开始收缩兵线,不在图谋进取,开始巩固战果。而后,袁术率先从汝南回军,反扑孙坚,孙坚两面受敌,江夏已经报急,无奈之下舍弃了所有战果,退回江东之后,刚想一举歼灭刘备,却不料刘备在孙坚之前退回了荆州,根本就没有与孙坚照面。

    袁术从汝南退走之后,刘表相继撤兵,不过,其并没有会南郡,而是统兵直接向南阳扑去,刘备当然响应刘表,不过,姬溪却明显感觉刘备没有用全力,是以姬溪将大部分兵力迎向了刘表,在刘表立足未稳之际便突然发起了大决战,只一战,将刘表打的丢盔卸甲,大败而回。刘备见此,自然顺坡下驴的跟着刘表撤退。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这场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姬溪孤注一掷,冒险奇兵出击,奔腾四日夜,兵临洛阳城下,他要奇袭洛阳从而彻底的立足中原。

    只是,当姬溪看到那个站在城头的书生时,他便知道,自己此次的奇袭注定失败。

第176章 故友相见已敌对() 
四年未见,郭嘉不复当年的书生意气,他的身上,被岁月染上了纤尘,他似乎有了沧桑,但却更加的沉稳,他站在那里,能主宰日月。

    姬溪列阵城下,遣探马喊话:“汉左将军,幽州牧姬溪,请郭奉孝阵前答话。”

    这洛阳守将,乃是曹操从弟曹洪,此人乃当世名将,屡有战功,姬溪兵临城下,理应是叫曹洪答话,可姬溪却偏偏叫了郭嘉,将曹操置之不理,轻视意味十足。

    于是,曹操大为恼火,账下诸将亦义愤填膺,有请战之意,这个时候,郭嘉笑着对曹洪说:“姬溪确实是个了不得的帅才,将军,你应该向他学习。”

    曹洪对郭嘉很尊敬,不仅是因为曹操对郭嘉的倚重,郭嘉本身的气度和智慧也深深的折服了他,所以,他虽然对郭嘉的话很不满意,可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说:“姬溪只不过是个跳梁小丑,能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郭嘉笑道:“跳梁小丑吗,或许是吧,但是,这个跳梁小丑却能一句话将你激的火起,这难道不是本事吗?”

    曹洪一愣,若有所思,郭嘉接着说:“世人大多认为姬溪能走到今日,靠的是其阴险毒辣,无所不用其极,却不知,此人对战争的把握,堪称登峰造极,战场上的他,一言一行都值得深思,将军,这是忠告,绝不是危言耸听。比如现在,他视将军如无物,表面上看是想与我叙旧,实则是想激怒将军。这是最简单的激将法,将军身经百战,难道瞧不出来吗?”

    闻言,曹洪豁然一惊,他还真的没有觉察出来这是激将法,他问:“他激我何用?莫不是想与我决战不成?洛阳城内有五万大军,我若倾巢而出,谁胜谁负尚未可知?他这般激将,岂不是不给自己留后路吗?”

    郭嘉道:“一者,姬溪最喜欢的战斗方式便是正面决战,关中军之勇猛举世无双;二者,主动出击与被动出击,对士气的影响天差地别。将军,你觉得可对。”

    经郭嘉提点,曹洪终于开始正视姬溪,而后问:“先生认为,我等现在该如何?”

    郭嘉笑道:“今日必有一战,请将军速速整军,某去城下与故人叙叙旧,待某回来,痛痛快快的打上一仗。”

    曹洪疑惑的问:“我军有坚城驻守,何必与姬溪硬碰硬呢?”

    郭嘉道:“将军,我军拖不起了,所以,必须速战速决,此战,必须打出我军的雄风,必须让姬溪知难而退。”

    曹洪道:“看样子,姬溪不像是个知难而退的人。”

    郭嘉笃定的回答:“他会的。”说罢,迈步向城下走去,边走边说:“将军,以我对姬溪的了解,他绝对不会信奉什么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所以,请多给我指派些守卫,否则,我很有可能回不来。”

    曹洪立刻道:“先生放心,我的亲卫队会随将军出城。”

    郭嘉说:“不够,姬渊的勇猛,无法想象,再多派些人吧。”

    最终,郭嘉在上千人的护卫下出了城,在密密麻麻的人群拥簇下,在离城百丈处见到了姬溪。

    相比于郭嘉这边的声势浩大,姬溪却只带了姬渊一人前来,见郭嘉带来了这么多人,姬溪莞尔一笑,对姬渊说:“你可能是郭嘉最怕的人了。”

    姬渊却笑不出来,他问:“大哥,郭先生当年与我们有大恩啊。”

    姬溪叹道:“怪只怪,他抛弃了我等,选择了曹操。”

    姬渊沉默,姬溪也不再说话,待郭嘉临到近前,姬溪策马前走两步,笑道:“奉孝,一别四年,别来无恙否。”

    郭嘉亦前走两步,稍稍离开了人群,在马背上拱手道:“嘉庸碌无为,苟且残生罢了,倒是姬将军,风采更甚往昔。”

    姬溪:“奉孝可愿随我回关中,曹操能给你的,我必十倍给之。”

    郭嘉摇头:“谢将军好意,只是握住曹操能给我的,姬将军给不了。”

    姬溪叹了口气:“说到底,你到现在为止还是看不起我。”

    郭嘉再摇头:“四年前的将军,所思所想,皆在苟活乱世,故而嘉不得不走。四年后的将军,已存苍生之念,嘉深以为喜,然,一臣不事二主,只能说,你我有缘无分。”

    闻言,姬溪似乎放下了一件心事,继而说:“说出来奉孝可能不信,姬某此来,就是为了你这一句话。”

    郭嘉莞尔,笑道:“既如此,将军且退。”

    姬溪话锋一变,说:“姬某当然想退,但我这数万儿郎却不大愿意。”

    郭嘉眯着眼睛,直言问道:“将军想斗兵,斗将,还是斗阵?”

    姬溪道:“斗将你必输无疑,斗阵呢我又没什么把握赢你,所以,还是斗兵吧。想来城内已经准备好了,奉孝且回。引兵来战吧。”

    郭嘉问:“何以为赢呢?”

    姬溪仰头看了看天色,而后说:“日落为止,互点伤亡。”

    郭嘉再问:“赌注几何?”

    姬溪笑答:“粮草五十万石。”

    郭嘉爽快的回应:“甚好。”

    郭嘉回城后,姬溪也回到本阵,赵云问:“大哥,是否太过儿戏了,这仗怎能这么打?这么打仗,又有什么必要呢?”

    姬溪叹了口气,说:“这仗必须打,且必须这么打。洛阳我们注定是攻不下来的,但我要用此战告诉曹操,乃至明告天下,我关中军不是好惹的,我要让各路诸侯,闻我关中军之名便退避三舍。尔等要知道,相比于城池,第一军的威名才是我等赖以生存的根基。故,此战,尔等当效死命,若大胜,可保关中和南阳三年的太平,这三年,对我等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郭嘉对曹洪说:“将军应该知道,此次与袁绍一战,我军虽胜,但底蕴已空,故而需要数年的休养生息,在这期间,必然会有宵小趁机作乱。我等该如何防范?唯有战,以战止战。眼下,便是我军的一个机会,只要我们能打退姬溪,那么,自此以后,天下诸侯闻我军之名,必闻风丧胆,不敢稍越雷霆一步,故,此战必战,尔等当效死命。”

第177章 鲜血横流震诸侯() 
姬溪与郭嘉,抱着一样的心思,两人都明白,今日过后,天下格局再变,势力最大的袁绍败象已露,曹操稳居第一,姬溪顶上,而后才能轮的上袁绍,刘璋,刘表之流。

    两人也明白,经此一役后,数年内两方无力再战,故而,两人不约而同的选择用这最后一战震慑天下,已达到先声夺人的目的。

    其实,二人也知道,此一战的胜负并不如二人口中所说的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惨烈,如何惨烈?死人。

    是的,就是死人,死的人多了,自然惨烈,战事越惨烈,各路诸侯便越怕,他们越怕,己方休养生息的时间便越长越平稳。

    正午过后,军将饭饱后,三通鼓罢,战争开始。

    这是一场看似全无必要但是意义深远的战争,如姬溪和郭嘉所期望的那样,此战非常的惨烈。而令二人没有预料到的是,此战太过惨烈。

    双方共计投入八万兵马,这偌大的战场宛若熔炉,每时每刻都在死人,血肉横飞中,染红了每个人的眼。

    后方,源源不断的有军事来报,所言着,皆是伤亡惨重,姬溪不为所动,只是不断的遣兵调将。

    城上,曹洪面沉似水,双目欲要滴血,眼看着日落过半,凝声道:“先生,我军已伤亡过半,不能再打了,快快退兵吧。”

    郭嘉眯着眼睛不为所动,沉声道:“不能退,城内还有一万兵马,派出去。另,传令全军,杀敌一人者,赏金十两,多杀多得,若战死,家眷尽皆由军方供养。”

    曹洪咬咬牙,心在滴血,可还是依令行事。

    同一时间,一团长快马赶到姬溪近前,此时的他,满身血污,盔甲碎裂,他哭叫道:“将军,不能再打了,我的团都快要打没了,暂且退兵吧。”

    姬溪翻身下马,走到他身边,阴森的对他说:“老子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老子现在就杀了你个龟孙,二,马上给老子冲回去,死在战场上,你的家小,便是我姬溪的家小。自己选。”

    此将诧异的抬眼望向姬溪,看到的,是一双血红的眼珠,他大叫三声,而后挺身站起,上马疾驰而去。

    姬溪复又上马,湛卢剑出鞘,对护卫在周边的三千中军暴喝道:“今日,我要这天下闻我姬溪之名畏若猛虎,见我关中军大纛心胆俱裂。今日,尔等若战死,是我大汉的英雄,尔等若活着,是我关中军的骨干。现在,随我冲进去,我等当勠力同心,与众兄弟并肩作战。”

    话毕,一马当先,姬渊在左,赵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