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131章

汉末之奇谋-第131章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小刀。

    和尚在自己的手腕处割了一道口子,开始往那钵盂中放血,和尚的体型大,自然饭量也得大,他的饭量大,自然他的钵盂也会比正常的钵盂大上一些,有多大呢,大概能盛三斤水。

    具姬溪目测,这和尚身材高大且壮实,应该有个三百多斤,按血液占体重的百分之八计算,和尚大概能有三十斤血。姬溪知道,人体的血液流失如果超过三成,便会有很大的几率死亡。也就是说,如果和尚用血把这个钵盂装满了,那么他便会面临死亡的威胁。

    于是,姬溪目不转睛的看着和尚一次次的割破手腕,不间歇的往钵盂中注血,他的脸色迅速的发白,他雄壮的身体开始颤抖摇晃,但是他的神色却越来越坚定,他的身上,竟隐约透出了身形的光芒。

    这个和尚让姬溪想起了一个佛家传说,传说中,释迦佛没有成佛之前,修菩萨道时,在森林里打坐。正在这时,天空有一只老鹰在追一只鸽子,那只鸽子在走头无路的情况下,就飞到了释迦的衣袖里。

    那只老鹰飞到释迦面前,让释迦放出这只鸽子,但释迦想救这只鸽子,就对老鹰说:“请放了这只鸽子吧”。

    但老鹰说:“如果我放了它,它活了,我就会饿死的,那么谁能救我啊?”

    释迦为了救这只鸽子,于是对老鹰说:“我用我自己的肉来代替这只鸽子。”

    老鹰说:“必须和这只鸽子同等的肉才行。”

    于是,老鹰从别的地方拿来一个秤,释迦将鸽子放在秤的一边,释迦用刀去割他身上的肉去放在秤的另一边,释迦这样不断的割,说来也奇怪,无论释迦如何割,但始终不能使这个秤平衡,释迦在这时,没有太多的犹豫,他自己跳进了秤里面,这时,秤终于平衡了。

    这时,老鹰与鸽子都变成佛的形象,原来是佛在考验释迦所幻化出来的。

    世间因果,是无人能够改变的,如果想改变一个生命的因果,得必须付出他所有的一切。

    眼前的一幕,与这个传说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是,释迦面临的是考验,而和尚面临的却是生死,和尚有释迦的慈悲与决心,却没有释迦那般的机缘和运气,因为林鸾不是那只佛所幻化的老鹰,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魔鬼。

    姬溪默默的看着,看着这个慈悲的和尚,看着变态的林鸾。

    自始至终,林鸾都在一边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她的神色兴奋,注视着那钵盂中越来越多的鲜血不断的舔着嘴唇,神色狂热。

    终于,钵盂即将住满,和尚已经站立不住跌坐在地,这时,林鸾才假惺惺的说:“哎呀,够了够了,快来人给大师包扎伤口。”

    这样的事情显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随着林鸾的儿话音落下,立刻有人转出来熟练的开始为和尚包扎伤口,甚至往他的嘴里塞些药草,姬溪大概看了一下,那些药草都是补血的神物,其价值不可估量。

    于是,姬溪终于知道这和尚为什么能活到现在了,因为林鸾不让他死。

    而这个包扎的当口,林鸾已经俯身从地上端起了和尚的钵盂。

    姬溪以为她会喝下去,然而她并没有,她只是陶醉的闻,却并没有喝。她闻了好一会,似是终于过了瘾。而此时,早有几个大汉搬了一盆硕大的花盆过来。

    那花盆,足有三尺大小,里面却只种了一颗低矮的植物,姬溪细观之,发现这竟是颗极为名贵稀有的黑色曼陀罗。

    姬溪又想起了一个传说,传说中,每一盆黑色曼陀罗花中都住着一个精灵,他们可以帮你实现心中的愿望!但是,他们也有交换条件,那就是人类的鲜血!只要用鲜血去浇灌那黑色妖娆的曼陀罗花,花中的精灵就会帮你实现心中的愿望!

    姬溪看着林鸾小心翼翼的将钵盂中的鲜血倒入盆中,那宠溺的样子,像是在呵护自己的孩子。姬溪轻叹一声,或许,林鸾真的相信那话中住着精灵吧,猜不透的是,她想对精灵许下什么样的愿望。

    姬溪沉默的注视了这么久,也终于理清了事情的脉络。

    显然,和尚很早以前便出现在这土城了,他或许是想自这里前往东土,但无意之间他发现了这个地域,发现了这个地域中的魔鬼。于是,他心中的慈悲将他栓在了这里。他或许曾向地藏王菩萨那样也曾许下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林鸾或许想过杀了和尚,可终究因为心中那变态的欲望留下了他,林鸾的心中或许想着,和尚是善良的,用善良的和尚的血去浇灌自己的希望,去浇灌那朵曼陀罗,那么,花中孕育中的精灵自然也会试善良的,她本身是邪恶的,但这并不妨碍她想要一个善良的精灵。

    于是,和尚诡异而尴尬的在这土城内留了下来,他竭尽所能的去救任何一个人,他成为了这个土城中的一朵奇葩,而这多奇葩却得到了魔鬼的保护。

    姬溪感受着,思考着,夕阳西下,他默然的挥了挥手,不再去理会林鸾和和尚,由飘雪推着回到了土城的中央。

第230章 盛世长安隐风云() 
自在坊市转了一圈后,姬溪便一直呆在这百丈方圆内,不曾外出。

    他用训练黑子和小黑以及飘雪来打发时间,闲暇的时候,姬溪总是会坐在太阳地里发呆,他的目光偶尔看不自觉的望向西方,这几日,他总会不自觉的想起一个人,一个叫安东尼的欧洲人,在姬溪的记忆中,他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人,只是不知他现在还活不活着。

    姬溪想见他,想与他聊聊天,向他请教一些问题,因为在姬溪看来,在眼下的这个时代,唯一算得上伟人乃至圣人的也就只有他了,不过,他远在丝绸之路的尽头地中海,姬溪不可能去走一趟,想来他也不会来东土,所以,这只不过是姬溪心中不切实际的野望罢了,而姬溪之所以会有这个野望,是因为这些日子来他有太多太多的事情想不透,看不清。

    不得不说,姬溪消沉了几天,而后,他强迫自己忘记心中的困扰,再次将目光着眼与当下,他的目光不再望向西方,转而望向东土。

    算算时间,薛武已经离开了大半个月,如果顺利的话,应该已经抵达长安了。

    如姬溪推算的那样,薛武此行还算顺利,他离开土城后,日夜兼程,只用了半个月的功夫便抵达了关中长安,这一路,虽然风尘仆仆,疲惫不堪,但他心中的急迫却一点也没有稍减,他急切的想要完成姬溪的嘱托,然后返回敦煌陪在柳眉的身边。

    他数年前来过长安,但跟当时落败相比,此时的长安却令他颇为震惊,他这一生去过数之不尽的地方,但却从未见过如此的繁荣。

    长安的繁荣和昌盛,给薛武一种身处太平盛世的感觉,然而当他真正的不足其中,他却立刻感受到了那繁花似锦下的波澜诡谲。

    薛武游走世间数年,早就养成了谨慎的性格,是以进入长安城没有多久,他便感觉到自己被跟踪了,准确的说,在他向第四个人打听吕春的住所之后,他便发觉自己被跟踪了。

    他想摆脱追踪,却遇到了高手,当他找到吕春府邸的时候,他被抓了。

    薛武被抓紧了刑部的监房,没多久,这间监房中便进来了一个黑面短须的中年人,他自称刑部尚书赵谦。

    薛武愤怒的指责其无顾抓人,赵谦不紧不慢的问:“你祖籍何处?”

    “我四海为家,居无定所。”薛武记得姬溪的嘱托,是以并不打算对赵谦说什么。

    赵谦不急不恼,却直截了当的问:“可见过国贼姬溪?”

    薛武心中大惊,自然矢口否认。赵谦不急不缓的说:“姬溪小贼失踪已近两月,算算时间,若是他还活着,怎么也应该有信了,而小贼在朝中最信任的便是户部尚书吕春,所以我料定,若是有消息,吕春肯定是要第一个知道的。我猜的对吗?”

    薛武佯装不懂:“你说的什么,我听不懂。”

    “看你的装束,应该是从自西域经巴丹吉林和腾格尔沙漠进入关中的吧,莫非,姬溪如今在西域?”

    赵谦显然是在诓薛武的话,可薛武也不是笨人,没有露出什么破绽。

    赵谦又说了几个地名,期望能从薛武的眼睛里面推算出一些什么,然而他注定要失望了,姬溪所在的地方,根本就没有什么名字,赵谦又怎能用这种方式套取到信息呢。

    自始至终,薛武都咬死不认识姬溪,赵谦也没有用刑,而是说:“好吧,既然你不愿意说,那我也不便强求。你知道,如果现在是姬溪在拷问你的话,他会怎么做吗?”

    薛武不说话,赵谦笑的阴森:“依姬溪的意思,他会毫不犹豫的杀了你,知道因为什么吗?因为只要他怀疑你会给他带来威胁,那么,你就得死。老夫对他的为人非常的不耻,可事急从权,老夫也不得不做一次小人了。”

    顿了顿,赵谦再次说:“在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吧,说出姬溪的消息,老夫饶你性命,还可保你加官进爵。”

    薛武心中开始了恐慌,他相信赵谦不是在开玩笑,他不怕死,可却怕他死了之后柳眉将无依无靠,他记着姬溪的嘱托,却更加牵挂柳眉,这一刻,他开始了动摇,他想着:看这赵谦的意思,若是知道了姬溪的具体所在,一定会派兵前去追杀的,到那时,姬溪或许必死无疑,可自己还是有把握救出柳眉的。

    看出了薛武眼中的动摇,赵谦适时的加了一把火:“你要知道,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你绝对走不出这间牢房。”

    薛武咬咬牙,终于,对柳眉的牵挂占据了上风,他的神态慢慢的变的坚决,他终于开口:“我有一个条件。”

    闻言,赵谦立刻神情振奋,激动的双手抓住薛武的肩膀,略有些急切的说:“如果我带你找到了姬溪,你要帮我救出我的妹妹,并且,我要一株天山雪莲。”

    赵谦答应的非常的爽快,爽快的竟有些失态,这爽快让薛武不得不怀疑赵谦能否履行答应他的事情,于是,他再一次的犹豫了。

    赵谦气急,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于是,他强迫自己平心静气,再次开始劝说薛武。

    薛武再一次的陷入了徘徊不定的局面,他的神色慢慢的焦躁起来,而与之相反的,赵谦的神色却慢慢的变的自信而笃定,因为他知道自己就要成功了。

    眼看着,胜利已经在望,然而偏偏在这个当口出了变故。

    忽的,赵谦听到牢房外传来一声暴喝:“放肆,我乃刑部侍郎华歆,你敢拦我?”

    有人小心的回答:“赵尚书交代过,这里面关押的是朝中重犯,除赵尚书外谁也不许见。”

    华歆再次怒吼:“笑话,我与赵尚书同掌刑部,有什么犯人是我不能见的,赵尚书又有什么权利阻止我见任何犯人,难不成,赵尚书请得了陛下的旨意,若如此,取来我看。”

    牢房内的赵谦神色阴沉,他知道,华歆之所以表现的如此盛气凌人,其目的便是逼迫自己停止暂停审问出去见他。

    赵谦有心想要不理他,可再看薛武的神色,又因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坚定起来,于是乎,赵谦无奈,只能起身对薛武说:“你再想想吧,我去去就回,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直到此时,赵谦的信心还是很足,他坚信,只要自己赶走了华歆,薛武必然不会再存有一丝一毫的侥幸心理,也必然会告诉他满意的答案。

第231章 一波三折终得志() 
深知成败在此一举,是以赵谦见到华歆的时候,态度相当的强硬。

    只见华歆抱拳施礼,赵谦不予回应,反而本着脸道:“华侍郎好大的官威啊。”

    “下官不敢。”这赵谦怎么说也是尚书,且还是阁老,所以华歆虽是站在他的对立面,但表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到位的。

    赵谦拿定注意要要身份压华歆,是以道:“本官正在审理要犯,华侍郎若无要事,先请回去,待本官审理完毕再行计较。”

    闻言,华歆越加肯定监房内的人与姬溪有关了,否则赵谦不会如此的急切,于是,华歆试探性的问:“下官听闻此人有姬尚书的消息,不知是否?”

    赵谦自然矢口否认:“哪来的流言蜚语?纯属无稽之谈。”

    “那么不知,此人犯了什么罪呢?”华歆步步紧逼。

    赵谦怒道:“本官问案,难道还要向你报备不成。”

    华歆和起了稀泥,不紧不慢的说:“赵尚书问案,自然不需要向下官报备,但是,下官甚为侍郎,应该有听审的权利吧。”

    见华歆如此一副纠缠不休的做派,赵谦寒声道:“华侍郎,不要自误。”

    这话,摆明了是在威胁华歆,可华歆却不为所动,因为他心里清楚,自己已经被牢牢的绑在了姬溪的战车上,姬溪若生,他一世功业唾手可得,可姬溪若死,那么他必然是个陪葬品,赵谦等人绝不会放过自己。

    如华歆这般的聪明人,自然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什么时候该卑躬屈膝,什么时候该态度强硬,是以,他抬首直面赵谦的威胁:“赵尚书此言何意,下官不懂。”

    赵谦的神色彻底的阴沉起来,华歆的强硬表现令他猝不及防。在他的认识中,华歆一直是一个谨小慎微,两面三刀的小人,他从不觉得华歆会对姬溪忠心耿耿的,他在此之前一直觉得,华歆面对一定的威胁或诱惑的时候,会毫不犹豫的舍弃姬溪。

    于是乎,当华歆表现出了相当的强硬之后,赵谦有些慌了,因为从官职权责上面来说,赵谦确实不能阻止华歆陪审。

    所以,赵谦便只剩下一条路了,那就是动用武力强行扣押华歆,先制住他,得到姬溪的消息,然后再行计量。

    所幸,姬溪失踪的这两个月来,赵谦一直在暗中准备着,如今,这刑部的里里外外,大多都已经是赵谦的人。

    于是,赵谦彻底翻了脸,喝道:“敬酒不吃吃罚酒,来呀,与我拿下。”

    华歆神色一变,惊曰:“我乃当朝侍郎,谁敢拿我。”

    “为国除贼,有何不敢?”赵谦话毕,华歆已被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