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136章

汉末之奇谋-第136章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从未提过报仇,更是刻意的避开班锐的逆鳞,她默默的忍耐着,忍耐的越久,她的心里便越加扭曲,她越加扭曲便越加强大。

    但她的强大,终究比不上班锐祖上留下的底蕴,她和班锐之间,仍是天差地别,可她从未想过放弃,她一直在等待机会。

    直到她遇到了姬溪,得知了姬溪的身份,她知道,她的机会来了。

    她只对姬溪说了自己的要求,却没有对姬溪解释,她心中的执念只有她自己知道,而且她从不打算告诉任何人。

    她不解释,姬溪也没有问,到这最后的关头,姬溪仍是不打算问,如今,姬溪也说不清楚到底对林鸾是个什么感觉,林鸾在姬溪的心中,已经成为了一团迷雾。

    姬溪不想解开这迷雾,却想看到这迷雾消散,所以,他在这最后的关头,一直留在林鸾的身边,他认为自己必须看到结局,否则自己将终生遗憾。他这样的做法无疑是不理性的,但他有他自己的坚持。

    终于,林鸾终于行动了,这天,她毫无征兆的下达的攻城的命令,这天,她给姬溪的感觉是,她终于积蓄够了足够的怨恨,她终于想要将心中的怨恨发泄出去了。

    此时的阿克萨城内,早已粮尽,班锐手下的兵马早就错过最佳突围的良机,此时的他们,就是待宰的猪羊,而他们期待的救兵,却永远也不会来了。

    林鸾用破城后,用三千兵马围住城池,而后,只带着剩下的一千多兵马杀进城内,开始无情的收割城内所有的生命。

    整个过程中,她一直带着他的夫君和大黑,这一人一狗,是她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一个破灭了她所有的期望,一个带给了她片刻的光明。

    她没有知会姬溪,但姬溪却一直跟在她的身边,除了姬溪之外,还有和尚枯海。

    和尚的面上布满慈悲,口中不断的念着往生,然而他却一句阻止的话都没有说,姬溪问他为什么,他说:“贫僧找不到任何箴言能够渡化她,就算是佛祖在世,只怕也渡不了她,能渡她的,唯有尊驾给她的尸山血海。”

    闻言,姬溪叹了口气,神色沉重,却再也没有多言。

    入夜时,城中战火刚歇,千余人屠杀了数千人之后围住了城中心的一座府邸,这里,是班锐最后的阵营,它早就该被屠灭,但却被林鸾留到了最后。

    林鸾目光悠悠的盯着府邸的大门,她确信,班锐就在里面,她盯了很久,却迟迟没有迈步,直到姬溪走到她身旁,对她轻声的说:“走吧,我送你最后一程。”

    姬溪所说的最后一程,是亲自进去将除班锐之外的所有人全部杀了,而后,他退出了府邸,将这座府邸留给了那三人一狗,或者说,是四个人。

第241章 杀与不杀难两全() 
他们走进了这座府邸,再也没有出来,一个时辰后,里面起了火,姬溪没有下令去救活,任由那火势漫天。

    透过那漫天的火光,姬溪似乎看到,那里有一只凤凰在涅槃。

    没有人知道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许,那个目光呆滞的男人终于战胜了他一生的懦弱,勇敢的挡在了林鸾的前面,或许,黑子会在火光中安静的守在林鸾的身边,陪她度过最后的安宁,或许,在那最后的时刻,林鸾终于得到了解脱。

    姬溪静静的看着,看着他们走进去,看着火起,看着火灭,看着眼前的灰烬。

    他久久不语,直到第二天早上,他扫落眉梢的露水,对身边的和尚枯海说:“此间事了,我要走了,你呢?”

    枯海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尊驾且自先行,贫僧向留在这里为亡魂祈福一月,一月之后,贫僧会去寻尊驾的。”

    姬溪颔首,不再强求,坚定的转身,向城外而去。

    他再次回到了土城,释放了所有的奴隶,而后,他站在了城头,对土城中的所有人说:你们都自由了,愿意随我走的,各去打点行装,不愿意的,我会给你们一些盘缠,各寻生路去吧。

    三日后,多数人选择继续留在这里,他们自发的形成了一个新的部落,守望相助,呼吸着自由的空气。

    愿意随姬溪走的,只有一千马匪。除这千人外,姬溪还带走了薛武,柳眉,飘雪和小黑。

    他们日夜兼程,抵达玉门关时,已是五日之后,而此时,赵云已经在这里坚守了半个月。

    好巧不巧的,领兵前来攻打玉门关的,是马超。

    时隔四个多月,姬溪再次出现在了世人的眼中,当他站在城头出现在马超的视线中时,马超神色巨变,扬声道:“姬溪,你果然没死。”

    姬溪笑道:“孟起,可还记得当日之赌约?”

    马超当然记得姬溪口中的赌约,当日姬溪坠崖之前,曾与他定下赌约,说姬溪若能不死,且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马超必须投降姬溪。

    可现在,姬溪还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所以,马超说:“我马超顶天立地,言出必行。你若能胜我,我降你又如何?不过,你能胜我吗?”

    姬溪:“孟起,何必苦称呢?你看,这玉门城坚,我弟子龙只用了一千兵马便可阻你半月,如今我既到此,你觉得你还有机会吗?”

    马超喝道:“废话少说,可敢出城与我一战。”

    姬溪大笑:“孟起,你觉得我姬溪是笨人吗?”

    马超的脸色阴沉,不再多言,直接下令攻城。

    徐荣正在疯狂的攻打酒泉,酒泉早已捉襟见肘,所以,能抽调出来收复玉门关的兵马并不多,马超只带来了七千兵马。

    在姬溪到来之前,赵云无疑是守的极苦的,但随着姬溪的到来,又带来了一千生力军,如此一来,马超更是彻底没有机会了。

    事到如今,大家都知道,姬溪的胜局已定,除非刘备能够从东面冲破吕春的防线,否则,姬溪只需要守住玉门关,扼住西凉军的粮道,则此战将以极快的速度以姬溪的胜利而告终。

    在这样的情况下,姬溪当然不会出战,他做起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缩头乌龟,死死的缩在玉门关中,静等徐荣的捷报传来。

    又十日后,酒泉终被徐荣攻破,马腾韩遂穷途末路却兀自不肯认输,他们知道再也冲不破东面的徐荣,于是,他们率领着手中仅剩的两万兵马疯狂的扑向玉门关,他们的作战意图非常明显,冲进西域广袤的土地,蛰伏起来,伺机再动。

    姬溪当然不回允许马腾韩遂入主西域,如今班锐新灭,西域正处于无主状态,若是真的让马腾还随进去了,假以时日,他的实力将更胜班锐,介时,他完全可以再度对姬溪用兵,还不知会再生出什么样的乱子呢。

    于是,姬溪知道自己必须守住玉门关,他还知道,自己不需要守住多长时间,只需守住两个时辰,徐荣便会领兵赶到。

    这两个时辰,姬溪亲自站到了城头,眼看着身边的将士们一个个倒下,他神色严峻,却终究半步不让。

    姬溪挺到了最后,徐荣率军赶到的时候,玉门关内只剩下不足五百将士,即便如此,姬溪依然向马腾发动了冲锋,与徐荣一起对马腾前后夹击。

    姬溪再胜,马腾再败,徐荣入驻玉门关,马腾兵败逃入残破不堪的肃北。

    经此一战,天下所有人都知道,马腾再也咩有任何机会了。

    直到这个时候,姬溪才向马腾下了劝降书。

    劝降书的内容不必细数,二日后,马腾携韩遂,马超,马岱,庞德等人开城投降。

    至此,河西之战终于结束。

    至此,关中的西面危局彻底解决。

    又因为河西走廊乃西域的必经之路,至此时候,西域的物资将源源不断的流入关中,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但假以时日,西域对关中的发展将会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

    诸事已定,然而对马腾韩遂等降将的处置,却一直悬而未决。

    吕春和贾诩的上书中,明确的建议姬溪留用且重用马腾韩遂等人,他们的出发点中肯且有理,那就是,欲得天下,须有海纳百川的气概和胸襟。

    而后,黄忠,胡轸,郝昭,张统等人的奏章接踵而至,他们无一例外的建议姬溪处斩马腾韩遂等人,以儆效尤。

    于是,姬溪陷入了两难之境,本质上,姬溪是倾向于杀了马腾韩遂等降将的,原因很简单,姬溪从不相信降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子弟兵。可是,从大局出发,姬溪又无法否决吕春和贾诩的建议,因为他们站在了大道上,他们认为,姬溪若不杀马腾韩遂,那么天下英雄便有可能闻风而降,可若是杀了马腾韩遂,那么天下人只会认为姬溪容不得他人,必定誓死抵抗。

    姬溪想了很久,还是无法做出取舍,于是,他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暂时将此时按了下去。

    他让马腾做了名副其实的槐里候,赐居槐里,又上表天子封韩遂为始平候,赐居始平,二人相隔三百余里,算是将他们给软禁了。而对于马超,马岱,庞德三人,姬溪将马超留在了第七师,将马岱配给了徐荣做副将,至于庞德,姬溪将其分给了胡轸。

    这样的做法,一方面遵循了吕春和贾诩的意见,另一方面将马腾韩遂等人分化,也算是能给诸将一个交代,虽是不得已而为之,总算是没处差错。

    连番的命令下达之后,姬溪终于得到了片刻的喘息,而后,他再也按耐不住自己心中的急迫,几乎是立刻启程自酒泉前往肃南,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家人正在那里等着自己。

第242章 杨柳岸晓风残月() 
再相见,自有百般衷肠,千般窃语,至于小别胜新婚,执手泪眼处,不足为外人道也。正如一首诗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雍和六年三月底,姬溪班师回长安。

    四月初四,天子携百官出长安十里相迎。

    姬溪下马疾行,依礼参拜,天子当场下诏:“兹太傅姬溪,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特许剑履上殿,赞拜不名。”

    这应该是为人臣者,最高的荣誉了,当年的董卓也有这个特权,只不过是他自己夺来的,而姬溪的这个特权,确是他用自己的功绩换来的,而这不可同日而语,便是这满朝诸公,谁也说不出个不字来。

    对这样的特权和荣耀,姬溪虽不在意,但他也知道,已他如今的声势,必须配上些无上的特权,否则便很有可能让属下寒心乃至觉得前途暗淡,所以,姬溪并未过多推辞便接受了天子的赏赐。

    进入长安,姬月等女眷自回姬府,姬溪却回不去,因为天子已在建章宫设宴,大宴群臣。

    宴会上,华歆在姬溪的指使下当庭指摘吕春妄用职权,残害同僚,犯下了滔天的罪恶,并建议陛下下旨斩杀吕春以儆效尤。

    见状,百官们的第一个反应是不可思议,这华歆可是姬溪的走狗,而吕春又是姬溪的左膀右臂,华歆此为,难道是要叛了姬溪吗?

    然而,大家都不是蠢人,短暂的诧异之后,大家就全然明白啦。好嘛,这才刚进长安,就急着替吕春洗清所有罪名了。

    大家都知道,姬溪刚失踪的时候,吕春的铁血高压政策虽然在极短的时间内稳固了朝局,但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当时到底枉死了多少人,到底给别人留下了多少把柄,恐怕吕春自己也不清楚。

    如此一来,有姬溪压着,短时间内当然不会出问题,可万一以后生出其他变故,吕春当初的作风便极有可能成为敌人攻讦的理由。

    所以,姬溪要在这如日中天的时候,彻底的堵死所有人的嘴。怎么堵呢?首先,老子自己把事情提出来,然后,你们可以补充也可以不补充,你补充了也行,老子当场杀了你,你不补充,那么你以后也不要补充了,为什么呢?因为你今天在天子面前没说,你以后再想说,你就是欺君。

    姬溪的做法,无疑是非常霸道的,可现如今的姬溪,无疑有霸道的本钱,因为他刚刚替大汉收服了河西,更再次打通了丝绸之路,不夸张的说,此一战,奠定了朝廷在这乱世中的霸主地位。

    于是,反应过来的百官具皆噤若寒蝉,不敢妄言,而华歆呢,他指责吕春的种种罪证具皆证据不全,有些还是莫须有。所以,华歆成为了众矢之的,姬溪阵营的官员们开始对华歆口诛笔伐,当然,这都是戏。

    最终,吕春什么事情都没有,华歆被天子口头责备了几句也不了了之,吕春的事情便这么解决了。

    宴席过后,姬溪和吕春立刻马不停蹄的前往天牢去请蔡邕,还带去了天子的圣旨。

    这老头是真倔,起初,吕春为了不让他碍事选择将他软禁在他自己的府邸,谁知这老头拾起把剑就冲出了府邸,直接干到了吕春的府上。

    当时的吕春,相当的无奈,气急败坏的着人去阻拦老头,可是,老头还是冲了过来。

    没办法,整个长安城敢拦着这老头的屈指可数,老头的威望摆在那里,谁也不敢对其不敬,更别说去与他冲突了,万一一个不小心伤了这老头,只怕有几条命也不够赔的。

    所幸,当时张统在吕春身边,看着吕春无奈的神情,张统无奈的咬了咬牙,上前夺走了老头手中的剑,而后,客气的将老头请回了他自己的府邸。

    谁知这老头第二天又冲了出来,一连几天,吕春实在没办法了,于是,终于下令将老头抓进了天牢,如此一来,老头立刻老实了,整日里优哉游哉的,不问世事。

    虽然进了大牢,可也不会有哪个不开眼的干怠慢他,吕春根本就不用吩咐,老头的一切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所以,当姬溪再次见到蔡邕的时候,这老头比之去年姬溪出征前还胖了一些。

    二人进入牢房的时候,蔡邕正在看书,他对二人的到来视而不见,理都不理。

    吕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