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142章

汉末之奇谋-第142章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条自阆中起,经剑阁,穿武都,直达天水秦州的康庄大路,其中的工程量难以计数,如今时间已过三年,饶是姬溪不断的往里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徐启更是殚精竭虑全身心的投入了进去,可到现在为止,也只不过是修了一半而已。

    不要小瞧这一半的路,他给西戎各族带来的便利是难以想象的。于是,西戎各族首领对姬溪再也没有任何的疑虑,他们全身心的依附着姬溪,甚至屡次主动请缨要替姬溪攻占巴蜀。

    巴蜀之事,姬溪心中另有计较,是以从未让他们轻举妄动,也从未在修路之外的任何事情上麻烦各部首领。对于各部首领每年的进贡,姬溪亦回以同等价值的回礼。

    可以说,西戎各族具皆欠了姬溪一个极大的人情,而人情欠久了,便成了友情,朴胡、杜濩等首领曾数次入长安找姬溪喝酒,一来二去之间,众人之间的感情极为深厚,虽谈不上生死之交,但也绝对不会轻易背叛,这可比诸侯之间的结盟要牢靠的多。

    朋友嘛,相互之间帮点小忙本就是应有之意,此次却确实需要西戎各部的帮忙,于是,姬溪并不如吕春所想的那般纠结,当下就写了几封信着人送往西戎。而后,对吕春说:“朴胡等人这点面子还是会给我的,不过,西戎路远,药材抵达长安最快也要半个月,这之间,先从关中各处抽调些应急吧,但是,不能扰乱市场,不能因为救灾影响关中的根本,这是底线,文封,这不用我提醒你把。”

    吕春点头,胸有成竹的说:“主公放心,春自有定数。”

    华佗却有些担忧的说:“南阳的难民已近两百万,需要的可不仅仅只是这点药材啊。”

    吕春:“无妨,昨日子龙传来捷报,淮南诸事已定,他今日便会班师,我已令他不必入关,直接穿过豫州抵达南阳,子龙的收获,应该足以支撑一段时间。另外,我早已派遣大批商队经河西走廊进入西域,等他们回来,又能缓解一下,再者,各路诸侯不会当真坐视不理,他们会故意错过最开始的艰难时期,但当大局已定,他们会急不可耐的站出来收买民心的,介时,虽然我们不愿,可我们的压力仍旧会很快的减小,别看现在南阳的难民越来越多,我估计,最多两个月,南阳的难民便会极具减少,最终能留在南阳的绝对不会超过五十万。所以,我们只需要撑过这两个月便好。”

    姬溪对华佗笑道:“瞧瞧,这些事情我等早就想好了,你只需要做好你的郎中就行了。”

    听了吕春的一席话,华佗目光有些扼腕的看着姬溪。如今的南阳,对姬溪的骂声已经滔天,连带着对姬府的态度也相当的不友好,那些难民们甚至认为姬府众人之所有出现在南阳是为了大发国难财。

    可是谁会知道,他们口中的国贼为他们殚精竭虑,将他们的一切都想到了,他们鄙夷的姬府在无止境的消耗着自家的钱粮,这才是实打实的出力不讨好,可不管是姬溪还是姬月,似乎都不怎么在意,饶是姬溪因为此事被自杀,可自醒来开始也没有对难民的丝毫怨言。

    感受到华佗目中的复杂,姬溪莞尔道:“行了,你的事情基本上了了,不用担心,先去休息吧,我们还要谈些别的事情。”

    姬溪不需要任何人劝慰,这一点华佗是知道的,是以不在多言,背起药囊出了这间房,将空间留给了姬溪、吕春和张统。

    华佗走后,姬溪的脸色阴沉了下来,问:“和尚呢?”

    张统答:“大师现居府中,我等不敢怠慢。”

    姬溪再问:“三水那厮呢?没找到?”

    张统单膝跪地,说:“属下无能,被那厮逃了,不过主公放心,属下当时便命令军队封锁了长安周边百里,量他能耐再大,也绝对逃不了。”

    吕春有些犹疑的说:“主公这次为何如此上心?”要知道,刺杀对姬溪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事后的姬溪虽然都很暴怒,但却从未下令高出如此大的动静,竟下令军队封锁了长安周边百里,这可是一个足以震惊朝野的动静。

    姬溪:“此二人的功夫已入化境,这样人若是与我为敌,必须灭杀,否则将士如鲠在喉,我寝食难安。再者,能让此二人前来杀我的人绝不寻常,他们口中说是为天下百姓除我,我呸,当老子使三岁孩子呢,修炼到他们那种程度,必是独善其身,哪还顾的上苍生疾苦,所以,他们必定是为了某一个人而来刺杀我的,而这个人的身份地位绝不会寻常,他既然动手了,便绝不会停下,所以,必须找到这个人。”

    听了姬溪的这番话,张统和吕春立刻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张统更是不敢耽搁,即刻退了出去,亲自前去搜捕三水。

    张统离去后,姬溪神色依旧阴沉,且似乎有些犹疑,见状,吕春问道:“主公莫非已有怀疑的对象?”

第255章 我从来不是个善人() 
姬溪犹豫片刻,意有所指的说:“或许是我想多了吧,不过,我还真希望是那个人,老子想把那个人踢下去很久了。”

    吕春沉吟,虽猜出了姬溪口中的那个人是谁,但却没有接话,实在是此时太大,不可轻易的下结论。

    见吕春不答话,姬溪也不再多言,转而问道:“听说吕布那厮逃到汉中去了?”

    吕春答:“是的,已有确切探报。吕布自当日率本部兵马突围后,看方向本是要投刘表,但却被刘备在半路劫了下来,也不知刘备用了什么什么说辞,吕布当即便跟随刘备入驻了襄阳,几日后,一道启程回到了汉中。主公,刘备有大才,谋有徐庶之智,武有关张二将,如今又添了吕布,其羽翼已丰,我等需早做打算了。”

    姬溪想起了后世史书中刘备和吕布的故事,那可是颇为精彩啊,是以莞尔道:“刘备沽名钓誉,吕布又非池中之物,此二人绝不会安生的。再者,刘备这等于是当着刘表的面劫走了吕布,不管刘表对吕布有意无意,刘备此举都太过孟浪,只怕如今的刘表应该也察觉出了刘备的狼子野心,如此一来,二人必生芥蒂,为了一个吕布而冒着得罪刘表的风险,真是太他娘的蠢了。”

    对此,吕春有不同的见解:“刘备此举,求贤若渴的名声更加广传四海,相比之下,是否得罪刘表似乎并不值一提。”

    “此言差也,刘备此时最需要维护的,绝不是什么劳什子名声,而是竭力维护三刘联盟的稳固,因为只有三刘联盟坚不可破,他才有抵抗我关中的可能。可看看他在做什么,他在主动引起刘表的芥蒂,这不是蠢是什么呢?”

    吕春沉吟道:“或许,刘备此举另有所图呢?”

    “哦?难不成他是想引起刘表的芥蒂从而诱刘表主动向他进兵,而后他顺水推舟的拿下刘表的地盘?不可能的,这不是刘备的做派,再说了,他哪来的底气?”

    “有可能的,刘表收成尚可,却无雄才大略,若与刘备交手,败多胜少,而反观刘备,虽经营汉中只有数年,但兵多将广,已成气候,他现在迫切需要的便是扩张自己的实力。他进不了关,刘璋的实力也很雄厚,且有大恩于刘备,所以,刘表似乎是刘备的唯一目标。”

    姬溪细想想,这种可能性还真不是没有,于是,姬溪的神色也认真起来,他说:“确实得防一下,这样吧,将放入汉中的哨探数量加倍,一旦刘备有任何风吹草动,即刻报我。”

    吕春颔首表示已经知晓,后说:“不管刘备存的到底是什么心思,此时谈论都为时尚早,我等坐观其变便是。如今,我们的当务之急只有三件事,只要做好这三件事,我等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姬溪不需要问也对吕春口中的三件事了然于胸。

    第一件,当然是南阳的难民问题,不仅要尽可能解决难民们的温饱,且要想办法尽可能多的将难民们留在南阳,要知道,人口,不管放在哪个时代,永远都是第一财富。

    第二件,按部就班的修完许诺西戎的那条路,只要路通了,就可以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同化西戎各部落,若此事功成圆满,将是一股难以想象的助力,不消说别的,最起码刘璋的川蜀之地唾手可得。

    第三件,重启丝绸之路,将这条黄金之路有效的利用起来,此举一来可以扩充大汉的影响力,二来将为境内带来无以计数的财富,将持续的增强境内的底蕴。

    这三件事情,乃是当前朝政中的重中之重,一切的政务都需要为此三者让路,由吕春主导居中调和,姬溪在幕后给予强力的支持。

    接下来,二人又简单的说了些事情,而后吕春便为了让姬溪好好养伤而离开。

    片刻后,姬溪先是听到了一声狗叫,接着,刘民和飘雪走了进来。

    昨日的凶险,两个孩子虽然没有受什么太大的伤,但总归是受了不少的苦,特别是亲眼见到那么多的死人和血腥,对他们的心灵冲击还是很大的,飘雪还好说,自小见到的变态事情太多,是以哪怕昨日亲手杀了人也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异常,刘民就不一样了,直到现在小脸还煞白煞白的,显然受到的不小的惊吓。

    咋见姬溪,刘民有些哭腔的说:“老师,那些坏人为什么杀你啊。”

    姬溪少见的握住刘民的小手,温和的说:“你还小,不需要知道这些事情,你只须记住,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们,我们自己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刘民听的似懂非懂,姬溪也无法过多解释,只能轻言抚慰,最后对刘民和飘雪说:“这样吧,老师放你们两天假,你们可以随便去玩,但是不能出长安城。”

    孩子还是好哄的,听到姬溪给放了两天假,不用做功课了,立刻破涕为笑,将昨日的忧愁抛诸脑后,开始尽情于眼下的喜悦中。

    他们的开心感染了姬溪,身上的伤势似乎也不怎么疼了,于是乎,他让两个孩子搬来了轮椅,又在两人的搀扶下做了上去。

    便是姬溪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仅仅只是过去了几个月的功夫,他竟然又一次做上了轮椅,区别在于上一次伤的是腿,这一次伤的却是腹部,相同在于他都失去了行动能力。

    飘雪熟门熟路的推着他,刘民和小黑一左一右的跟着,三人一狗便在自己的庭院里散步,走不多时,姬溪在一颗老槐树下见到了和尚枯海。

    姬溪靠近他,对正在打坐的和尚说:“和尚,会下棋吗?”

    枯海的眼睛睁开,双目低垂的笑着:“略懂。”

    “来上一局如何?”

    “贫僧棋艺不佳,再者,施主伤重,还是不要在外闲逛为好。”

    姬溪笑道:“无妨,小伤而已。我这个人啊,闲不住,左右无事,你我来上几局打发时间吧。”

    枯海颔首,仆人片刻后便将棋盘送了过来,二人开始下棋,也只是下棋,至始至终言语甚少,而棋局散后,姬溪却理解了枯海的劝解,得饶人处且饶人,枯海也理解了姬溪的决心,事有可为有不可为,犯我者,虽远必诛。

第256章 两箱罪证引发的争论() 
朝堂上,从不缺阴谋诡谲。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为人知的野望或者说理想,而诡异的是,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理想是错误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人因为自身的但却、懦弱、无能等种种原因而选择将自己的理想深埋,坐那碌碌无为的芸芸众生,这种人占据了终生的九成九。而另一种人呢,他们有能力,有坚持,他们拥有远超常人的信心和力量,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付出一切,这种人太少太少,但他们无疑是可敬可畏的。

    当这些凤毛麟角的少数人聚集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呢?他们会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者,而后打压背道而驰者,从不会有人认为自己是错误的,因为如果他们对自己又丁点的怀疑,他们也走不到如今的这一步。

    当谁也无法说服谁的时候,矛盾便自然而然的发生了,既然说服不了对方,那便唯有消灭对方这一条路,而想要消灭对方,便要无所不用其极,欲成大事,当有舍弃一切的决心。

    不可否认亦无法调节的是,姬溪的存在阻碍了太多人理想的进程,只此一点,便是取死之道,所以,针对姬溪的刺杀从未断绝过。

    而这一次的刺杀,更是少有的凶险,这让姬溪不得不慎重对待,所以,他下了死命令,必须要揪出幕后主使。

    然而,这三山和三水便像是凭空冒出来的,查不到任何他们的线索。如果他们果真是江湖游侠的话,以他们的本事,必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诡异的是,张统派人百般打探,却从未有人听说过二人的名号,更未有人能根据描述出的容貌而辨认出别的姓名。

    如此一来便只有两个可能了,其一,三山和三水是隐士,其二,此二人是死士。只有这两种可能才能让他们不被世间所熟知。而如果他们是隐士的话,为了天下百姓而出山刺杀姬溪的可能性有多少呢?太过微乎其微了,所以,他们只可能是死士。

    能让如三山三水这等武艺达到化境的强者做死士的,能是普通人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姬溪着令张统严查长安境内的富户及百官。

    之所以不再继续向外探查,一来是因为范围太大,无法排查,二来姬溪总有种直觉,那个幕后的人就在这长安城内,就在自己的身边。

    三水已经了无音信,而且姬溪也知道,凭他的武艺就算还在长安城内,等闲之人也绝对发现不了他。不得已之下,姬溪只能选择最古老,最繁琐的排除法,排除掉所有的不可能,剩下的那一个就算再不可能也是唯一的可能。

    此次排查的范围极大,引起的轰动自然也很大,是以不几日便惹的长安城内怨声载道,于是,弹劾姬溪的奏章像雪花似的落满了皇帝刘协的案台,然而皇帝却置若罔闻,几次三番的前往姬府看望姬溪却一个字也没提。

    更有甚者,当一日的早朝上,数位官员联名上书,指责姬溪僭越朝纲时,刘协当场勃然大怒,喝曰:“姬太傅于朕,亦兄亦父,杀他如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