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172章

汉末之奇谋-第172章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相比于荀彧的泰然自若,江东军中的程普却焦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程普是一个老成持重的老将,可面对姬昀这般铁桶似的防守,他却不由得焦躁异常。在这个时候,年纪尚轻的周瑜却非常的沉稳。己方寸步不能进,这周瑜尚还有闲心喝茶。

    大帐中,程普有些生气的对周瑜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喝茶?”

    周瑜笑说:“奚渊乃无敌之统帅,我等皆不敌也,既明知不敌,又何必自寻烦恼。”

    程普立刻吹胡子瞪眼,怒声道:“你不是自命不凡吗?这就认输了?”

    此话本是激将,不成想周瑜竟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道:“我已绞尽心思布局,可无一能够逃出奚渊法眼,且观其对分寸的把握,奚渊游刃有余。奚渊乃真龙也,我乃小蛟也,不服不行。”

    “既如此,你还在军中作甚,快快回家吟诗作画吧。”程普更怒。

    周瑜毫不着恼,温和的摆了摆手说:“不,不,我还有一份大礼没有受到呢,焉何能退,不只我不能退,将军也不能退。”

    程普一头雾水,问是什么大礼。周瑜却说:“不可说也,说了,这份大礼就收不到了。”

    对周瑜的本事,程普还是认可的,这数日来,所有的布局都是周瑜在进行谋划,其布局之精巧令程普叹为观止,虽然局局被破,虽然在与姬昀的对抗中每每处于下风,但是,在程普看来,这是顶尖高手之间的对决,程普有时候会想,若是自己对上了这二人其中之一会如何,光是想想,程普便不寒而栗。

    所以,程普虽然在嘴上埋怨周瑜,实则心中对其时很是信服的,对周瑜口中的大礼也是相信的,见周瑜不想说,便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是以不再多问,转而开始与周瑜商量接下来该如何做。

    程普说:“我军数日不曾寸进,主公那里已有微词,昨日又发来急报,令我等速战,公瑾,可有良策?”

    周瑜沉吟道:“便是主公不催,这两日我军也该再次行动了,既然要接奚渊的大礼,理应要极力配合他。这样吧,我再设一局。”

    如此如此,又是一精妙的棋盘浮现,程普大喜曰:“此次定能大胜奚渊。”

    周瑜不做声,不置可否,实则心里对此局能够战胜姬昀一点信心都没有。谁也不知道的是,姬昀在周瑜的心中,已经上升到了此生头号大敌的地步。

    周瑜的惺惺相惜,姬昀感同身受。姬昀非常庆幸遇到了周瑜这么好的对手。

    姬昀营救姬蔓四人的计划已经接近尾声了,在这个尾声上,有两处关键,其一,曹操要攻破朝歌,向冀州长驱直入,其二,姬昀要在这淮河北岸稳扎稳打,在曹操攻破朝歌之前,不能胜也不能败,且要打的风生水起,精彩万分,如此才能掩人耳目。

    姬昀生怕孙坚派个蠢材过来,那样的话姬昀这场戏是无论如何都做不下去的,要知道,荀彧的眼睛不是瞎的,姬昀尽没尽力绝对瞒不过荀彧,若是荀彧生疑,则万事皆休。如此一来,姬昀便迫切需要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

    在姬昀看来,程普随时名将,可还满足不了他所需要的精彩,在开战之处,姬昀甚至已经安排好了人去向程普投诚,让程普钻个里应外合的空子,先输一阵给程普,然后在使出自己的真实本事,混淆视听。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甚完美,姬昀更是不满意,可这却是唯一的办法,万不得已之下,姬昀也只能勉强用上一用,说实话,对这条计策,一向追求完美的姬昀还是有些顾虑的。

    而周瑜的横空出世恰恰消除了姬昀的顾虑,二人刚一交手,姬昀便认识到周瑜是个了不起的人,周瑜足以做自己的对手。之后的几次试探,周瑜的几次布局,更是坚定了姬昀的推断。谁能想到,当时面色严峻的姬昀心里面早就乐开了花。

    于是,姬昀在经历了几次试探之后,对荀彧说:“周瑜虽名不见经传,实乃奇才也,为主公重托,我意以静制动,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当时的荀彧,早已被周瑜的韬略惊住了,姬昀的话正合心意。

第325章 赵茛的谢幕() 
自和荀彧达成共识之后,姬昀便果真不再主动出击,只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并在纤毫之际给周瑜一些小教训。

    期间有四次,姬昀本可以借一小胜而迅速扩大战局,但姬昀却像是没看见似的生生错过了。那几次机会,极为隐蔽,如荀彧这班人都没有察觉到那稍纵即逝,更别论等闲。

    然而,姬昀在四次小胜后虽没有选择扩大战局,可却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留下了一些暗示,姬昀相信以周瑜的韬略一定能看到这些暗示,而后,他会考虑到这是姬昀在故意放水。姬昀还相信,周瑜绝对不会将之公诸于众,一来,他拿不出足以令人信服的理由,二来,他会一边证实自己的猜测一边琢磨姬昀的用意。而在这证实和琢磨的过程中,不论周瑜得出了什么样的结果,他都必定会继续配合姬昀演好这场戏。

    可以说,当这场战争中出现了周瑜的身影后,姬昀在这边的额计划便基本上横行无阻了,接下来,便看朝歌到底能在曹操的狂轰滥炸下坚持多久了。

    袁绍很顽强,可曹操却很疯狂,古话说,一人拼命,百夫难挡,万人必死,横行天下,曹操二十万大军舍生忘死,其爆发出的能量死恐怖的。

    这是一场实打实的攻坚战,是血与火的较量,最终,曹军撞开了朝歌的城门,大军长驱直入,袁军再败一阵,仓皇逃出朝歌,曹军追杀百余里,将袁军赶进了魏郡方才罢休。

    经此一败,袁绍元气大伤,在魏郡收拢了八万残兵败将,复又幽州调来了五万兵马,如此才将将的守住魏郡,获得了喘息之机。

    然而还没有安歇两日,又一晴天霹雳降临,邯郸竟被姬溪攻破了。更令袁绍目眦尽裂的是,邯郸之败,竟还是因为赵茛的缘故,但袁绍却再也没有机会降罪赵茛了,因为城破之后赵茛被姬溪俘虏了。

    姬溪早有预言,赵茛会不断的将滔天的功业送给他。壶关如是,邯郸也如是。

    邯郸之败的起因还是因为孙坚和三刘的结盟进攻,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赵茛几乎瞬间笃定姬溪会撤兵,而后,又一个自以为是的完美计划在赵茛的心中呈现。从某一个方面说,赵茛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或许不是最好的谋士,但却是最自信的谋士,且在他的身上还有一个珍贵的品质,那就是从不言败,永不服输。

    然而,姬溪是注定吃定赵茛的,可以说,赵茛撅起屁股想拉什么,姬溪全都一清二楚,于是乎,赵茛之败乃至邯郸城破全是理所当然。

    这一次,赵茛没逃掉,被军士们押解这来到了姬溪的面前。

    看着神色灰败却兀自不服的赵茛,姬溪嘲讽的笑道:“说实话,我真的舍不得杀你。”

    赵茛扬起脖子,骂不绝口,姬溪笑嘻嘻的听着,也不做回应,只当做是一场枯燥乏味的军旅之中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戏。

    感受到了姬溪的鄙视,赵茛不骂了,转而喝道:“姬溪,要杀便杀,我当年不会降你,今日更加不会。你记住,我便是化作厉鬼,也必将生啖汝肉。”

    姬溪先前所说的不舍得杀赵茛是真心实意的,所以,他拔出湛卢剑,亲自走到赵茛的身边,在赵茛视死如归中扬首一剑,将之身上的束缚斩落,而后,轻声嘲笑说:“不,我不杀你,你走吧。不过我要劝告你,袁绍那你你还是别去了,否则必死无疑,要不我给你推荐个好去处,汉中刘备礼贤下士,声望正隆,你可以去汉中投靠刘备,我可以很富责任的告诉你,刘备绝对是比袁绍那厮强上很多倍的雄主。”

    得,这才刚祸害完袁绍,姬溪就想着让赵茛去祸害刘备了。

    姬溪的话,让赵茛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深埋心底永远不愿想起的那一幕,数年前,姬溪说了同样的话,做了同样的事情,那是赤裸裸的羞辱,比任何的酷刑都要折磨人,今日,姬溪又一次的这样羞辱他。

    赵茛受不了的,他的内心终于崩溃,于是,他的眼睛流出了血泪,疯狂的嘶吼着向姬溪扑了过来。姬溪随时可以杀了他,却实在不舍得,所以闪身一躲,正待下令拿下赵茛,却不料身边的赵云早已拔剑出鞘,一剑结果了赵茛的性命。

    看着赵茛那死不瞑目的眼睛,姬溪气的直跺脚,对赵云埋怨说:“你杀他作甚,这是功臣,这是对我大汉有大功的功臣,哎呀,我大汉顿失一臂啊。”

    赵云听的瞠目结舌,因为他发现姬溪竟然确实在痛心,那实实在在的惋惜是做不了假的,这一瞬间,赵云竟忽的觉得自己做错了,产生了后悔。可人死不能复生,再悔也是无用,于是乎,不管是姬溪还是赵云,都很快的不再提这件事情。

    姬溪派人去将赵茛厚葬,而后转身一坐,召集诸将入帐议事。

    接下来,摆在姬溪面前的有两条很是清晰的路。第一条,不去理会袁绍现今所在的魏郡,自邯郸直接北上,趁曹操无暇他顾之机,先夺了巨鹿,扼住幽冀二州的咽喉再说。第二条,回转南下,与曹操合围魏郡,先杀了袁绍,再行对幽冀二州进行分配掠夺。

    说是两条路,其实只有一条,站在关中军的角度上,当然是直逼巨鹿最为划算,诸将们也不约而同的建议姬溪选择这条路,而姬溪却知道,曹操是绝对不会允许的,不出预料的话,曹操那边很快便会派来人,以姬蔓四人为要挟,让姬溪回转南下围攻魏郡。

    对于何去何从,姬溪心中早有定计,此番召集诸将议事,乃是为了总结壶关和邯郸之战的得失,说白了,就是一场检讨大会。

    会上,姬溪先是不吝赞美之词的表扬了诸将和全军将士,直到将诸将夸的飘飘然的时候,忽的话锋一转,破口大骂。在他的骂声中,这账内众人除了他姬溪之外,余者全是一无是处的蠢材,便是现今已经极有大将之风的赵云,都被他鸡蛋里面挑骨头,骂的抬不起头来。

    姬溪表扬了诸将一炷香的时间,却足足骂了一个多时辰,最后才做了总结性的发言:“尔等记住,为将者当狂,为将者当傲,但为将者更应该时刻谨言慎行,必须有危机意识,赵茛的例子近在眼前,尔等当引以为戒。”

第326章 袁绍已经山穷水尽() 
姬溪训话之后,军中因为连战连胜而浮躁狂妄的气愤迅速的冷却了下来。是以当程昱再次奉曹操之命来到姬溪大营的时候,不由得暗自赞叹。

    程昱没有领过兵,但却是知兵的,他深刻的知道一只优秀的军队应该具备一些什么样的素质,而所有他所直到的素质,眼下的这支军队全部都有,且样样都超出了他的预估。他不由自主的吧这支军队和曹军进行对比,而对比的结果却非常不如人意,他发现,若是两军在兵力上旗鼓相当进行对阵的话,他竟看不到曹军有任何获胜的希望。

    于是,程昱坚定了回去之后便向曹操进谏,提醒曹操这个危机。

    这是程昱第二次来到姬溪的大营,轻车熟路的见到了姬溪,双方寒暄毕,程昱适时的提起了姬蔓四人在许昌的现状。

    只不过是聊些无关紧要的闲篇,程昱的话语非常的平和也没有任何威胁的意思,因为彼此都心知肚明叹气姬蔓四人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姬溪已经习惯了曹操拿姬蔓四人作为谈判的筹码,他也一直在进行退让,之前的姬溪非常的窝火,可现在他已经知道了姬蔓四人归期不远,是以已经能够平心静气。

    于是,姬溪开口将话题拉回了正途:“魏郡战事如何?”

    程昱:“袁绍已是强弩之末,城破之日不远也。”

    姬溪不置可否,没有回话,淡淡的看着程昱,知道他还有话说。果不其然,程昱顿了一下继续说:“然,攻破魏郡不难,难在毕其功于一役。若能在此一战中生擒袁绍,则可一劳永逸也。故,我主曹公想邀明公合围魏郡,共创大业。”

    姬溪开门见山的问:“那么,我们现在该谈谈剿灭袁绍之后的事情了。”

    在盟约中,约定的是姬溪助曹操攻占幽州和冀州,而曹操则助姬溪打下川蜀和荆州,而后两方会猎江东。但此时姬溪的这句话,无疑是存着再行计较的意思,显然他对曹操独得幽冀二州心有不甘。

    姬溪的不甘乃是应有之意,若是他心甘情愿必会令曹操生疑。而程昱在来此之前,经过和曹操郭嘉的一番讨论,也对姬溪的不敢有了预料,也有了应对,于是,程昱照着准备好的说辞道:“灭袁之后,我主定助明公灭三刘。”

    这是官面上的话,说了跟没说一样,所以,姬溪根本就没有接口的意思。

    程昱见状,便只能继续说:“当然,曹公念及明公耗损巨大,愿资粮草五百万,金珠万颗以作明公强军之用。”

    姬溪呵呵一笑,简短而坚定的回:“粮草千万,战马万匹,金珠十万。”

    程昱咧了咧嘴,饶是有所预料,仍是被姬溪的狮子大开口所惊,不过,他还是有所预料的,是以说:“如此巨大的数额,我主着实没有,只能分作十年结清。明公若愿意,我可带主公与明公签订契约。”

    说罢,从怀中掏出两份布帛,上面一个字空空如也,却在下角有曹操的签名以及手印。

    见状,姬溪暗笑,知道这契约不过是个幌子,因为对他和曹操来说,所有的契约都可以随时单方面撕毁,不过虽然明知如此,可这契约该签还是得签,因为这代表着双方合作关系的继续,在翻脸之前,这些契约还是有效的。

    姬溪从未妄想过曹操会将许诺的粮草金珠战马如数给他,他几乎可以肯定,只能要到第一批的物资,且这第一批还必须在结束战事之前要到,否则,曹操一定会耍赖不认账,他什么东西都得不到。

    而这一点,程昱当然也清楚,所以,二人直到此时方才认真起来,就首批物资何时支付以及支付的数量进行了一场拉锯战,双方你来我往,讨价还价,最终约定,攻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