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174章

汉末之奇谋-第174章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裁挥腥鲜兜健

第329章 退出中原另觅乾坤() 
战争在继续。

    荆襄境内,胡轸、郝昭在贾诩的出谋划策下正和刘表与程普进行了一场拉锯战,形势一片片大好,没有给姬溪添任何的麻烦。

    豫州境内,姬昀和周瑜仍在极有默契的彼此消耗着时间,一步步的逼近姬昀的最终目的。姬昀却没有认识到,来自郭嘉的危险正在逐步接近。

    天水秦州境内,刘备和刘璋的联军对徐荣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徐荣守的很是艰难。这里也是姬溪最担心的地方。

    魏郡,袁绍已经苦守两月,接近油尽灯枯了。当他知道二子袁熙的所作所为后,当场被气的吐血昏厥,醒来之后却只能将全部的希望放到袁熙的身上,期待着姬溪会撤兵,从而能让他又逃脱的机会。

    然而左等右等,姬溪就是不撤兵,袁绍愁的头发都白了,却无济于事。

    曹操的进攻在加紧,他期望着歼灭袁绍的同时并州会落到袁熙的手上,如此一来,他在此次战争中的获利将会远远超过最初的预想。

    然而从并州的探报得知,曹操的期望似乎要落空了。谁也没有想到,黄忠竟然这么生猛,率领五万兵马抗击敌军二十万兵马,竟然毫无败绩,愣是将袁熙和乌桓的二十万兵马逼的龟缩在雁门关不得寸进。

    如此一来,曹操在意兴阑珊的同时也消除了对姬溪那点可有可无的怀疑,毕竟郭嘉的话对他还是有些惊醒作用的。

    而并州的战局却没有消除郭嘉的怀疑,他绝不相信姬溪能在视线笃定黄忠能斩断袁熙和乌桓的脚步,他断定姬溪在进行一场豪赌,姬溪无疑是赌赢了,但郭嘉却不在乎姬溪有没有赌赢,他在乎的是姬溪豪赌的出征。

    战局在胶着着,然而改变却似乎随时回来。

    终于,初冬的时候,袁绍账下一将主动找上了曹操,要为曹操策应,曹操在一番试探之后相信了他,而后一举攻破了魏郡的防守,血战三日夜,袁绍大败。

    曹操得到了所有的战利品,收降了麴义,颜良,文丑等人,而袁绍和袁谭却不见了踪影。

    袁绍和袁谭哪里去了呢?他们被姬溪放走了。

    不错,姬溪是有机会活捉袁绍和袁谭的。当日,姬溪率兵追杀一股逃兵,本是寻常的一次追杀,姬溪本也没有太过在意。无惊无险的将这近千逃兵追进了绝路,照正常情况发展的话,这股逃兵应该缴械投降了。

    谁承想,这股逃兵却相当的顽强,竟抵死不降,姬溪这才对这股兵马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细心的观察。这一观察,姬溪立刻发现了不寻常。首先,这近千兵马的装备非常的精良,其次,这近千人中既看不到帅旗也看不到主将,这种情况一般只会在散兵游勇中出现,可看这千人的阵势,却绝对不是没有主将。

    既然有主将,又不设帅旗,那么结论便很容易推断了,这千人里面,一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一个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身份的重要人物,这个人物可以是袁谭,当然,更大的可能是袁绍本人。

    怀着这个揣测,姬溪登高而望,果不其然的看到了袁谭的身影,姬溪是认识袁谭的。而后,姬溪发现袁谭正在拼死护卫着一个留着长须,神情狼狈的中年人,不用问,这人一定是袁绍无疑了。

    姬溪想要活捉袁绍和袁谭非常的容易,他甚至一度按捺不住活捉他们的冲动,必定雁门关还在袁熙的手中,捉了袁绍总会有些作用的。但姬溪却没有这么做,他认为,捉了袁绍不见得能让袁熙将雁门关送还给自己,而若是放了袁绍,则又两个益处。其一,袁绍必然会和袁熙反目,势必杀之,此后袁熙必乱,黄忠的压力会减少很多。其二,袁绍的根基还没有损失殆尽,待其回到信都乃至幽州之后,他还是有崛起的机会的,而在姬昀的布局中,只要曹军过了魏郡,那便是大功告成之时。

    如此一来,留下袁绍对曹操来说,乃是后患无穷,而姬溪在短时间内还没有那个实力图谋幽冀二州,所以,能给曹操树敌的机会怎么能够放过呢。

    主意已定,姬溪果断的撤兵,留下了一头雾水的袁绍和袁谭。

    袁绍和袁谭心惊胆颤的逃出生天,往后的路竟然一片坦途,直让二人又上天眷顾之感,却不知,这全是姬溪在暗中放行的原因,且因为这一番事情,姬溪又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追杀的力度,以至于袁绍逃到信都的时候,身边竟聚集了近三万兵马。

    这一切,姬溪谁都没有说,曹操显然是不可能知道的。

    此时的曹操,已经有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了,在他的眼中,幽冀二州已经近在咫尺,此时,袁绍已经够不成任何的威胁,而姬溪却成了曹操收获胜利果实的又一拦路石。

    此后,曹军一路开进了魏郡,收剐了大量的民脂民膏,而后,第一件事便是令程昱再至邯郸,一方面运送先前许诺的报酬,另一方面嘛,当然是拐外抹角的提醒姬溪也该履行承诺,退出幽冀二州了。

    姬溪为了当然会退出幽冀二州,不过却不能退的这么轻易,为了把戏做的更逼真一些,他愣是和程昱扯了十余日的虎皮,然后才趁着黄忠的急报传来之机会,全军撤出了中原,邯郸教给了曹操,不过壶关却仍被姬溪牢牢的攥在手里,对此,不管程昱如何软硬兼施,姬溪就是不松口,对此,不管是曹操还是程昱,都无计可施,也不可能因为一个壶关就和姬溪翻脸,所以,姬溪顺利的扼住了幽冀二州的咽喉,这对以后的进军中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便利。

    姬溪撤回到并州后,便第一时间会和了黄忠。

    看着神色疲惫,满身伤情的黄忠,姬溪真诚的握住了黄忠的手,说:“汉升,此一战,你当头功,大汉有汉升,若有顶天之柱石也。”

    姬溪的话,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黄忠也确实当的起大汉柱石这个赞扬,要知道,用五万人逼的二十万大军足足一个月寸步不前,普天之下能做到的屈指可数。

    黄忠拜谢不敢当,后问姬溪之后该当如何。姬溪笑说:“我来了,袁熙也就该退了,汉升,今日好好休息,明日随我去取雁门关。”

第330章 接近了事实真相() 
姬溪之所以能够如此笃定,可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理有据的。一者,袁熙和乌桓兵数次失利于黄忠,此时已经是杯弓蛇影,己方再次增兵十万,敌军的压力必然数倍剧增,不敢再战。二者,袁绍已经逃出生天,而袁绍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幽冀二州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只需袁绍振臂一呼,袁熙在雁门关中的七万兵马必定军心涣散,哪还能有什么战力可言。三者,袁熙和乌桓的结盟完全就是不平等条约,而这合约是建立在取得预定战果的基础上的,如今,一切已成泡沫,乌桓眼见无法完成盟约,便只有两条路可走,其一,保存实力退回乌桓,将这一切当作没有发生,其二,调转矛头,舍弃袁熙,进攻幽冀二州。而在姬溪看来,乌桓不会选择第二条,因为如果此时乌桓退兵的话,对曹操造成的影响并不大,而若是进攻幽冀二州,便无异于虎口夺食,势必会惹怒曹操,从而招惹很大甚至会祸国殃民的灾难。孰轻孰重,姬溪相信乌桓还是能拎得清的。

    事实证明,姬溪的料想全部正确,第二日来到雁门关的时候,城内已经空空如也,袁熙和乌桓的十余万大军全部撤走了。据探报得知,乌桓脱身事外,撤回了塞外,而袁熙不敢直接去见袁绍,是以屯兵涿郡隐忍不发。

    如此一来,姬溪兵不血刃,轻松的解决了并州的隐患。而后,姬溪也没有闲着,开始重新布局,着重加强了天水秦州的防御,由赵云领兵五万前去增援。

    而此时的魏郡之内,曹操和郭嘉却产生了分歧,程昱在中间看似圆场,实际上话里话外的主见还是偏向于曹操的。

    郭嘉说:“臣闻,欲速则不达。袁绍已经没有了退路,势必会玉石俱焚。我军应该暂避其锋芒,一边休养生息,一边逐步蚕食,扩大战果。而不应轻敌冒进,深入敌境。再者,袁绍和袁熙不睦,我军若动,则其父子二人必定抱成一团,反之我军若不动如山,久之其父子二人必定兵戈相向,待其两败俱伤之际,我军再行挥师,乃事半功倍也。望主公三思。”

    说实话,这番话说的脸郭嘉自己都不怎么认同,因为照眼下的局势看,袁绍根本就没有了还手的力量,不管他能不能和袁熙冰释前嫌,其结局似乎是注定的。郭嘉相信只要曹操挥师继续北上便可一举剿灭袁绍,得到幽冀二州。但是,郭嘉的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隐患,他没有找到实证,却觉得这场战争进行的太过顺利了,总感觉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操控这这一切,而之前姬溪对雁门关的盲目乐观以及姬蔓四人的毫无作为更是加深了郭嘉的猜忌,只是苦于没有任何实证而已,更苦于他看不透这眼前的迷雾。

    可是,曹操和程昱显然并不这么认为,曹操说:“奉孝直言有理。但是,非常之人性非常之事,事急从权啊。我军征战数月,府库疲敝,百姓劳苦,此时必须要尽快蚕食掉袁绍,否则消耗下去,我军粮草不济,后果不堪设想啊。”

    曹操的话,有理有据,得到了程昱的赞同,郭嘉也无法反驳,只得换个方向阐述自己的主见,然而曹操却都没有采纳,因为所有的建议都是建立在保守的基础上,而此时曹操需要的并不是保守,而是勇猛精进。这是大局所需,所有饶是郭嘉又三寸不烂之舌,也无法说动主意已定的曹操。

    最后,曹操和郭嘉谁也没有说动谁,曹操仍旧坚持用兵,郭嘉劝无可劝,只得无奈离场。

    回到自己的住处,郭嘉辗转难眠,心中的忧患宛若一根刺如鲠在喉,憋的郭嘉颇为难受。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进行最后的梳理和求证。

    人在巨大的压力下能够爆发出的能量是不可想象的,这一夜的郭嘉,思维格外的清晰,他终于在那一片浓雾中找到了一点光,顺着这一点光,他渐渐看清了事情的整个脉络,当一张记忆中的脸和某一人的脸渐渐重合时,郭嘉豁然站起身来,身体瑟瑟发抖,脸色煞白的直冒冷汗。

    复又坐下,郭嘉深深的吸了几口气,又点燃了一支香,在那缭绕中放松着自己的思绪和心情,那支香燃尽,郭嘉恢复了宁静。叹道:“元状啊元状,你消失了数年,这刚一出世,便布下了这么大的一场局,了不起啊,了不起啊。”

    这一夜,郭嘉一夜未睡,他用了一夜的时间琢磨姬昀的布局,清晨时郭嘉从沉思中回转,心中已经有了九成的把握。他转起身,洗漱完毕后,片刻不停的找到了曹操。其时,曹操正在派兵遣将,准备继续向北进军。

    郭嘉面色凝重,请求曹操屏退所有人,曹操面色狐疑,不敢怠慢,依言让所有人退下。

    郭嘉直截了当的说:“主公可听说过姬昀之名。”

    曹操回:“姬家三兄弟,姬溪和姬渊闻名当世,三弟姬昀却颇为神秘,奉孝因何提起?”

    郭嘉说:“姬溪,姬渊,奚渊,主公难道想不到什么吗?”

    曹操默默的蔫了一遍这三个名字,而后豁然一惊,道:“奉孝是说,奚渊便是姬昀?”

    郭嘉郑重且肯定的点头,得到的却是曹操的摇头否认:“奉孝想多了,这只是巧合而已,以康长的聪明,若果真是姬昀,他又如何会用这等拙劣的化名。”

    郭嘉知道曹操不会这么容易相信的,于是便将自己的猜测以及如果猜测正确可能带来的后果详细的对曹操说了一遍,而后,隐含期待的看着曹操,等着曹操的决定。

    然而曹操的回答却让郭嘉颇为失望,曹操说:“奉孝,我知你所虑,但,凡事要讲证据,康长诚心待我,不必怀疑。”

    闻言,郭嘉苦笑,为曹操竟会如此信任一个人而苦笑,于是,郭嘉不得不用连他自己都不认同的观点来劝曹操:“主公,宁杀错,不放过。”

第331章 遥遥相望互敬肝肠() 
曹操确实有宁杀错不放过的决心,但这个决心却不会用在姬昀的身上,曹操是个多疑的人,却也是一个既有主见的人,他永远不会全身心的相信一个人,但却知道自己应该全身心的相信某个人,对郭嘉如实,对姬昀亦如是。

    他相信姬昀,正如他相信郭嘉,要说他毫不相信郭嘉对姬昀的猜测那是不可能的,可那点猜忌却不足以打消他对胜利的渴望,而他也知道,若想杀了姬昀甚至是撤了姬昀,他必须撤兵。

    而撤兵或者说固守不动,乃是郭嘉的方阵,所以说,当郭嘉拿姬昀说事的时候,也已经将自己推上了曹操的怀疑名单,曹操会不由自主的想,他郭嘉是不是想要以姬昀为借口来阻止自己进兵呢?

    再者,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曹操在潜意识中并不那么器重乃至依赖郭嘉了,这一点连曹操自己都没有发现,这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而形成的起因便在于姬昀取了吕浅,从那个时候,曹操和郭嘉之间便有了微不可闻的嫌隙,这嫌隙平日里看不出什么,但到了现在这等关键时刻,其终于发挥出了气应有的威力。

    曹操沉默不语,良久,郭嘉继续说:“主公,若我军再行向北突入,则对青、兖、豫三洲鞭长莫及也,彼时,若豫州兵败,主公根基尽失也。”

    曹操说:“以康长之能,豫州绝不会有失,再者,荀彧在那里,洛阳还有曹仁率领的五万兵马,便是果真兵败,我军也有足够的时间回撤。为这么一个小小的怀疑,而放弃眼下的大好机会,乃为不智啊奉孝。”

    说到底,曹操还是不相信奚渊就是姬昀,在不相信这个基本条件的情况下,郭嘉知道不管自己怎么说都是无济于事。对此,他在来之前便有预料,于是,他退了一步,建议曹操将姬蔓四人接来魏郡,以此来达成令姬昀投鼠忌器的目的,此时的郭嘉,早已笃定姬昀是为了姬蔓四人二来,只要将姬蔓四人掌握在手中,姬昀便不敢轻举妄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