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176章

汉末之奇谋-第176章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了将士们对姬家的忠心。而也正因为如此,朝中才会有那么许多人和姬家作对。无他,军队是大汉的军队,是刘家的军队,可现在却变成了姬家的军队,这是不合规矩的,而所有不合规矩的事情便必然会有人挺身而出加以抗争。

    一顿晚饭,宾主尽欢。谁为主呢?姬家人没来之前所有人都可以自以为主,而姬家人来了之后,所有人便会自然而然的尊姬家人为主。这便是姬家的威势。便比如今日,姬昀年纪尚轻,处于后辈,且在朝中没有任何的官职,但自他入宴,便自然而然的走上了诸位,而对此,没有任何人心有不满。

    酒宴上的人,都是姬溪的心腹,姬昀本除了胡轸之外谁都不认识,但只这一次酒宴,姬昀便和宴会上的所有人全部认识了,不仅认识,他甚至能够如数家珍的道出所有人的一切,所以,一场酒宴之后,姬昀和所有人熟识,也得到了所有人的忠心。

    酒宴过后,回到住处,姬昀由衷的对吕浅叹道:“世言我姬昀天赋之姿,然,没有我大哥,没有我姬家,我姬昀什么都不是。”

    吕浅凝着毛巾,对姬昀说:“我兄长曾说,世人往日看错了大哥,今日又看错了大哥,来日可能还会看错,但,千百年后,史书上将为大哥设本纪。”

    何为本纪?本纪出自《史记》,乃为影响天下格局的人而设,自夏商周开始,能入本纪者只十余人耳,而在吕春话中的意思是,姬溪的功业足以列入此等。

    姬昀叹道:“吕先生的话,一针见血,鞭辟入里。遍观当世,所谓英雄者,多如猪狗,能与我大哥相提并论者,唯曹操也。”

    对曹操,在许昌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吕浅有过多次的接触,她不得不承认,曹操确实是个举世难觅的雄主,客观的说,曹操的雄才大略比之姬溪犹有过之,但在吕浅看来,曹操永远无法战胜姬溪,因为姬溪的身边聚集了吕春,贾诩,姬渊,黄忠,赵云等人,如今又加了一个姬昀,在吕浅的心里,她坚信世间没有能够战胜姬昀的人,要知道姬昀的背后,站着整个姬家。

第334章 一代枭雄() 
贾诩和胡轸没有在洛阳多待,给姬昀留下了两万兵马后第二日便启程赶回了南阳,毕竟那里的战事还没结束。

    姬昀暂时驻守洛阳,账下五万兵马虎视龙盘,冷眼旁观着豫州郭嘉和周瑜的战局。

    姬溪平定了并州,也选择暂时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战局发展到现在,毫无疑问的是,姬溪获得的利益最大。

    却说兵临巨鹿的曹操,当得知奚渊便是姬昀,且洛阳已经丢失之后,阴寒着脸愣了半响,而后,竟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曹操这一笑,却把身边的程昱和诸将笑的毛骨悚然,只以为曹操被气的得了失心疯了。

    程昱劝解道:“主公切勿心优,此番虽中了姬昀的奸计,但我军根基未失。”

    曹操笑道:“仲德多虑了,我曹操不是输不起的人。输便输了,我曹操心服口服。我笑,乃是为有了这么好的对手而笑。匡扶天下的道路上,若是没有姬溪这等对手,岂不是太过无趣。你们觉得呢?”说完,兀自大笑不止,看样子,竟真的是开怀大慰。

    众人见此,也只得干笑着陪衬。虽是干笑,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心中的阴霾瞬间消散了许多,曹操的风范,激发了众人的傲气和信心,之前的忧虑烟消云散后,诸将义愤填膺,纷纷要令军令状,以身家性命作保要去夺回洛阳并将姬昀的项上人头取来。

    瞧,这就是一代雄主的风范,他只需要稳稳当当的坐在那里,便能给予部下无尽的勇气和信心,让部下产生一种一切皆不是问题的错觉,不可否认的是,这错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胜利的前提。

    见部下们的士气再次激发,曹操的目的达到,于是收回了笑,开口道:“洛阳于我等而言,可有可无也,姬溪想要,给他便是,何必如此小气。再者说,人家帮了我们大忙,拿洛阳做酬劳也不为过。”顿了一下,见诸将兀自义愤填膺,曹操继续说:“姬溪之患,乃小疾耳,待我等收复幽冀二州,随时可战姬溪,现如今,我命令你们,倾巢而出,半个月之内,我要将袁绍所属全部赶出幽冀二州,现在,即刻出兵,不可延误片刻。建功立业,正在此时。”

    曹操的豪气,激起了众将的冲天壮志,是以众将即刻领命,雄赳赳气昂昂的离开了大帐。

    待众将离去,程昱立刻谏言:“主公,此时当速退,安能进军。”

    面对程昱,曹操不必装腔作势,是以面色平静的说:“仲德所虑者,我已尽知。若豫州兵败,我等便无退路,数年基业一朝尽毁。你会这么想,天下人都会这么想。但,我曹操偏不这么想,也不屑这么做。我相信郭嘉能够替我守住江东之兵。我相信我的部下能替我消灭袁绍,我相信我能化险为夷,反败为胜。”

    曹操的话,像极了一个输急了眼的赌徒,所以程昱急不可耐的想要再劝,却不料曹操接着说:“仲德,我意已绝,休要再劝。若觉得我曹操不堪为主,仲德可自随意,我曹操绝不相阻。”

    程昱还能说什么呢,他只能跪下说:“臣愿同主公同生共死。”

    一句话,表达了程昱的心意,也得到了曹操的感激。亲自扶起程昱,曹操说:“愿拖仲德重任,替我守住邯郸。”

    程昱点头,凝重的应允,并说:“程昱在,邯郸便在,姬溪想过邯郸,除非从程昱的尸体上跨过去。”

    曹操凝重的道:“我军之成败,在乎先生一身也。”

    第二日,曹军的反扑惊呆了无数人,普天之下,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曹操竟会如此的疯狂,这是彻彻底底的背水一战,赌上全盘身家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荀彧没想到,也不认同,但他却硬生生的从荣阳守军中挤出了一万五千兵马由曹仁率领前去助战。

    郭嘉没想到,但郭嘉非常的认同,并适时以此布下了一个陷阱,大胜了周瑜一阵,而后,他没有继续扩大战果,反而收缩了防线,挤出了三万兵马由徐晃率领前去助战。

    周瑜没想到,所以他一时间乱了方寸,错误的估计了曹操的决心,使得在于郭嘉的对弈中输了一子,从而使得曹军获得了更多的可乘之机。

    姬昀没想到,但姬昀的反应却非常的迅速,他没有任何的迟疑,几乎是立刻点兵并随之遣人去南阳向胡轸借兵,一日急行军兵临荣阳。阔别数日,再见荀彧,针尖对麦芒,再无往日情分,攻城战即刻打响。

    姬溪呢?可以说想到了,也可以说没想到,只不过是并不意外罢了。姬溪觉得如果他和曹操易地而处,或许他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姬溪的反应同样不满,即刻自虎牢关挥师东进,在那里遇到了程昱,遭到了程昱的殊死抵抗。

    袁绍更加想不到,得知姬昀的消息及洛阳被攻占的消息后,袁绍万分的庆幸,庆幸于曹操马上就要撤兵了,他甚至已经开始准备反补,准备借着这个机会将失去的领地夺回来。然而,他的反补还没有准备好,曹军的疯狂便降临到了袁绍的头上。

    曹军的疯狂,已经到了不考虑任何行军准则的地步,当一只军队不在乎伤亡得失之后,这支军队会爆发出怎样的威力,再次之前没人亲眼见过,而现在,大家知道了,其将所向披靡。人命在这种时候是最不值钱的,以命换命的战争也是最残酷的战争,它烧烤着身处战争中的每一个人,就看谁先油尽灯枯。

    袁绍没有玉石俱焚的决心,所以他的军队也没有同归于尽的狠辣,于是,袁军的一退再退三退便成了正常。

    面对曹军的疯狂,袁绍和袁熙不得已再次团结在一起,可就算是这样,仍然抵挡不住曹军疯狂的反扑,只是能稍微拖延些时间而已。而时间,显然是袁军最需要的,因为任谁都知道,曹军正在同时进行着四个战场,这四个战场只要其中之一出了问题,曹军便将注定全军覆没,回天乏术。

    所以说,袁绍虽然被逼的很是狼狈,但他却从未放弃过希望,否则的话,或许他早就投降了。

第335章 自家有颗老鼠屎() 
全天下的目光全部关注在曹操和袁绍的决战上,大家都知道,此战曹军若是能先一步消灭袁绍,则自此后曹操独得中原,成为诸侯中的霸主,便是姬溪也只能屈居次席。而若袁绍坚持到了曹军其余战场任何一处失利,那么袁军便能反败为胜,且曹军将全军覆没,曹操自此后在诸侯中除名,而中原将成为其余诸侯逐鹿的战场。

    没有人看好曹操,曹操似乎注定要退出时代的舞台了,然而,战争实在太过千变万化,短短几日间,局势再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数来自关中。固若金汤的八百里秦川,竟然被攻破了。

    先是徐荣被关羽斩落,重伤垂死,昏迷不醒,军队没有了主心骨,便自然而然的出现了乱象,虽有姬渊,黄忠,赵云等人在那里压阵也无济于事。

    徐庶又怎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刻巧设连环计,汉中军四面出击,硬生生的将关中军逼近了河西走廊。

    之后,徐庶分出七万兵马将河西走廊的出口牢牢堵住,不为杀敌,只为困敌,令姬渊等人的十余万兵马不得回返。如此一来,关中的守备便只剩下第五师和第六师合计五万兵马了。而秦川至长安,一片坦途,根本无险可守。

    自姬溪入主关中以来,关中从未遇到过这般强烈的危机,此次危机,甚至比当年姬溪失踪时还要危险。

    朝堂一片乱象中,吕春再次挺身而出,一方面拍快马分三路,分别通知南阳贾诩,洛阳姬昀以及虎牢关姬溪,同时,即刻汇集

    此一去,明眼人来看无疑是忌惮碰石头,纯碎是去找死,要知道,敌军可是有十五万大军正在向长安急速移动的。五万对十五万,且是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谁都知道这是一场必定会输的战斗,而输了便等于死。

    这一点,吕春是知道的,他也确实是报着必死的决心去的,不止是他,全军五万兵马全都知道此去必死,但却无人退缩,也退无可退,这不是在外征战,在外征战及时败了还可以回家,可现在呢,关中就是全军将士的家,在自己的家里败了,哪还有什么退路呢?

    临行前,蔡邕对吕春说:“大丈夫死得其所,无须有后顾之忧,去吧。”

    蔡琰对吕春说:“你若死了,我绝不独活。”

    姬月对吕春说:“你若死,元状和浅浅的孩子,将姓吕,传你衣钵。”

    吕春慷慨赴死,领军而去,此一去,必须要为姬溪争取到最起码十日的时间,只要姬溪能够及时赶回长安,则关中无忧,己方这五万人也算是死得其所。

    谁能料到,敌军根本就没有留给长安十日的时间,吕春出征仅五日,咸阳却沦落了,原来敌军竟走了姬溪当年的老路子午谷,三万奇兵宛若天降,只用了一夜的时间便攻占了咸阳,而此时,吕春已经在咸阳以西一百五十里的地方和刘备亲自率领的十五万大军交上了手,根本抽身不出。

    咸阳距离长安不过五十余里,是以消息很快便传到了长安。刘协立刻召集了长安城内的文武百官建章宫议事。

    朝会上,刘协面色不改,从容不迫,以一股远超其年龄的沉稳气度问:“咸阳已丢。贼子吕布领兵三万不日便达长安,诸位爱卿可有退敌之策?”

    一名叫黄正的议郎立刻义愤填膺的站出来,张口斥道:“姬溪误国啊,其狂妄自大轻敌太甚,已至今日之危,陛下当治姬溪诛九族之罪啊。”

    闻言,满堂臣工具皆面色怪异的看向这黄正,目光宛若在看着一个死人。

    刘协的面色阴沉,喝道:“来人,推出去斩?朕要的是退敌之策,不是乱嚼舌根,再有胡言乱语者,皆斩。来啊,持我天子剑立于殿中。”

    这般杀伐果断,在刘协的身上还是很少见的,虽让臣工们有些不适应,但效果却很好。

    满堂臣工立刻噤若寒蝉,许久没有人敢开口。之所以不开口,大部分人是因为怕开口出错乃至步了黄正的后尘,另外一小部分却是非常想要开口可是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退敌之策。

    良久,无一人发言,刘协兀自面不改色,可心里却已经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刘协忍不住的再想,难道自己将再次步入董卓的魔爪吗?或许,他还会忍不住的想:我贵为天子,难道此生注定要受权臣摆弄,先是董卓,再是姬溪,还要有个刘备?

    人的思想啊,向来是因势利导的,或许,这是人的本性吧。

    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够认清自己的本性,人们啊,总是不自觉的将自己往好的方面想,趋利避害,似乎是人的本能,殊不知,趋利避害,乃是原始的罪。

    没有人知道刘协在想什么,他或许认同黄正或许不认同,然而在现今来说,认同或者不认同都无关紧要,眼下的当务之急是,保长安五日不失。然而,谁又能保长安五日不失呢。

    见满堂臣工噤若寒蝉,刘协不得已而问:“蔡尚书,可有良策?”

    问的是蔡邕,得到的回答是蔡邕跪地俯首不起,显然,蔡邕无计可施。

    刘协问黄琬、问种拂、问淳于嘉、问马日譂、问李肃、问华歆,问等等,具皆如蔡邕一般跪地不起,显然毫无建树。刘协问到了六部尚书中除去姬溪和吕春外唯一可称得上名将的赵谦。赵谦答:“唯一死耳。”这个回答,看似有一个军人的壮烈,实则说与没说一样。

    刘协深深的叹了口气,将目光放到了吴震身上。吴震,乃第六师旅长,直属张统。张统率第六师随吕春征战,独留吴震一人率领其旅驻守长安,可以说,此时的吴震,乃是长安城内的军事最高统帅。

    不管这么说,吴震是姬溪的部下,所以刘协自然而然的将最后的希望放到了吴震的身上。刘协认为,吴震纵使没有退敌之策,也应该做出最起码的表态,必定会视死如归。然而,事与愿违,吴震却说:“汉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