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225章

汉末之奇谋-第225章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刹磺傻脑诓荽灾蟹⑾至送杳圆恍训募гā

    对姬渊,甄宓是感激的,是以虽然知道姬渊是敌人,也知道姬渊出现在这里必然有蹊跷,可还是选择将姬渊救起,带回了府中疗养,连带着,将姬渊怀中的两只凤凰也带了回去。

    姬渊醒来后,甄宓很快的便发现了姬渊失忆的事实,更发现姬渊对自己非常的亲近。当然亲近了,甄宓又怎能知道,姬渊可是对她念念不忘了十年。

    很快,袁熙知道了这件事情,当确定姬渊确实失忆了之后,其瞬间起了收服的心思,可姬渊从始至终都对袁熙爱搭不理,令袁熙很是恼火,然而很快,袁熙发现姬渊对甄宓的话言听计从,便计上心头,要甄宓去劝说姬渊为自己效力。

    有甄宓在中周旋,袁熙终于间接的控制住了姬渊,并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姬渊的骁勇。

    正当曹魏兵临城下之际,曹仁账下兵强马壮,典韦,许褚更是无人能敌,袁熙派出了姬渊迎战,结果令袁熙大喜过望,之间姬渊连斩曹魏十余将,而后在典韦和许褚的联手中尚还取得了胜利,且伤了许褚,令其短时间内不能再战。

    而姬渊的绝世骁勇,也瞬间为袁熙赢得了绝大的话语权,兴安岭之西的战败对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随着姬渊的投诚,立时抵消了大半,且被倚重的地方越来越多。

    如此种种,袁熙意气风发,却没有察觉到甄宓的黯然神伤。

第447章 夫妻本是林中鸟() 
袁熙对姬渊真是太好了,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姬渊但凡露出喜欢的迹象,袁熙便竭尽所能想方设法的去为姬渊达成,好到姬渊爱慕甄宓,袁熙便不止一次的暗示甄宓,适当的时候可以牺牲一些色相。

    袁熙是甄宓从小爱慕的对象,她的心中从未装下过除袁熙以外的任何一个男人,在甄宓的眼中,袁熙是个顶天立地的盖世大英雄。之前的袁熙具体如何且不论,或许真是英雄,然而英雄也有气短的时候,当人生的磨难冲垮了心中的堤坝时,这个人便变了,他会变的毫无底线。正如袁熙这般,让自己的妇人去牺牲色相,想来古今中外都是了了,当然,我们鄙视这种人,我们不承认他是人。

    袁熙毕竟还是要些脸的,是以他没有明说,但当他发觉甄宓并没有如他所暗示的那般做的时候,他直接付出的行动。他的行动简单而粗暴,搬出了甄宓的住处,却安排姬渊住了进去。瞧,当一个人再也不顾及自己的底线时,他确实是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出来的,这样的人,有怎么会不成功呢?又怎会成功呢?

    不知那想象中的干柴烈火有没有令袁熙兴奋,姬渊看向袁熙目光中的感激却是令袁熙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振奋,却丝毫没有察觉,当一个女人感到自己丧失了一个男人的关怀,并受到了这个男人的侮辱时,她们心中的恨意同样可以促使她们改天换地。

    不知不觉中,胸中滔天的恨扭曲了原本美好的灵魂,世界在眼中变的昏暗,而当自身觉得这个世界不再美好时,这是世界也不再对其展示美好。甄宓开始怨恨身边的所有人,而首当其冲者,却是姬渊,如她所想,自己之所以会有今日的这般伤,全是由姬渊带来的,如果没有姬渊,或许一切都会恢复如常。

    所以,当得知姬溪兵临城下后,她瞒着袁熙,请求姬渊出城杀了姬溪,如她所想,姬渊此去,要么被姬溪刺激的恢复记忆,要么被姬溪杀死或者擒住,而不论怎么样,姬渊总能消失在她的生活中了,她的生活也终于能步入正轨了。很显然,她考虑的并不周全,她又覆灭一切的野心和欲望,却没有相应的智慧和实力。

    姬渊出城之后,袁熙立刻得到了消息,继而大惊,显然,袁熙最怕的便是姬渊再次见到如姬溪这般的亲人受到刺激从而恢复记忆,可想要阻拦已经为时已晚,盛怒下的袁熙找到了甄宓,本想毒打一顿,却不敢下手,因为他怕姬渊与他反目。看着自己的丈夫竟然是因为别的男人从而不敢对自己发怒,甄宓心中的怨念更深了。

    姬渊终究没有如甄宓所期望的那样一去不返,他还是回来了,且还满面愧疚的来告诉甄宓,说自己此次没有杀了姬溪,并保证来日一定会替甄宓杀了姬溪。

    甄宓因为袁熙的所作所为而阴沉的脸,令姬渊误以为自己没有办好事情从而让甄宓不高兴了,于是乎心急如焚,并暗下决心明日一定要取了姬溪的性命,让甄宓高兴起来。

    殊不知,此时此刻,城外大营中的姬溪已经开始制定活捉姬渊了。拖着沉重的病体,姬溪艰难的谋划着,天下间应该不会再有人能比姬溪更了解姬渊了,而姬渊虽然记忆不在,但姬溪相信其脾气秉性不会变,所以,虽然姬溪的状态不佳,可针对姬渊的计划还是很快便制定完毕,姬溪预估,只要能将姬渊引进自己的陷阱,当有九成以上的把握活捉姬渊。

    第二日,姬溪兵临城下,擂鼓挑战,本意引姬渊出战,却不料姬渊迟迟不出,原是城内再次发生了变故。

    袁熙能有今日,必然是敏锐的人,自昨日甄宓擅自做主让姬渊出城劫营之后,袁熙若是还反应不过来那便妄为人主了。因为姬渊的缘故,对甄宓,袁熙不敢骂不敢打更不敢杀,可对付甄宓显然还有别的办法。

    昨夜里,甄宓的父亲和兄弟找到了甄宓,以全家老小对甄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用想也知道是袁熙指派的,而袁熙的用意也不难猜,无非是要用家人的性命威胁甄宓而已。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多么赤裸裸的,自然而然的现实啊。

    甄宓的心还是不够狠,所以,她妥协了,当姬渊对她说要为了她去取姬溪的人头时,她多么想答应,却只能无奈的摇头。

    如此一来,倒是让姬溪疑惑了,昨日初到此地,姬渊便来劫营,按理说应该是袁熙急不可耐的表现,怎的今日便坐起了缩头乌龟呢。

    姬溪不得其解,便派人出阵叫骂以作试探。这骂阵的功夫,姬溪自认第二,普天下没人敢称第一,是以只一炷香后,城门便开,一将奔出溺战,视之,却不是姬渊,令姬溪大失所望。寒着脸一挥手,身后立刻有一将奔出,直奔来将,十余合后斩杀敌将,得胜而回。

    再骂,再战,姬溪每战皆胜,敌军损失数将却始终不见姬渊出战。

    没等来姬渊,却等来了袁熙手下第一大将麴义。说起来,这麴义虽是个无谋的蠢材,却当真有难得一见的骁勇,起战力当世一流,在袁熙没有得到姬渊相助之前,全是由麴义充当着袁熙的门面,可自从袁熙得到了姬渊,对麴义不知不觉间便怠慢了很多,这让麴义心中颇有怨念,是以此次出战,乃是抱定斩将立功的决心的。而偏偏,姬溪身边还有个赵云,赵云出战,麴义的决心便注定成了泡沫。

    赵云年少成名,历经战火数年,更显老辣,早已能独当一面,这几年来,却是很少亲自冲锋陷阵,然鹅让姬溪却知道,赵云的武艺一点也没有落下,反而日渐精进。年前初至洛阳之时,姬溪曾趁着各师将帅前来述职朝拜的机会,兴起的组织了一场小范围的比武,参与者几乎囊括了军中大部分公认的猛将。其结果,姬渊自然独占鳌头,而赵云和黄忠联手却可以和姬渊针锋相对,且在和黄忠的较量中,赵云虽未得胜,可还是略占意思上风的。

第448章 偷梁换柱() 
赵云和麴义的大战,凶险异常却精彩绝伦,百余合后,麴义不敌,败逃而去,赵云雄姿英发,紧追不舍,与千钧一发之际斩了麴义,赢得了三军喝彩。

    回归本阵,姬昀夸奖了赵云几句,然而却实在高兴不起来,无他,直到此时,姬渊都没有丝毫出来的迹象,而麴义一死,袁熙再没有可堪一战之将,一时间偃旗息鼓,彻底的做起了缩头乌龟。姬溪无奈,只能暂且退军,另做他途。

    一连数日,姬溪日日溺战,然而城门紧闭,再无一人出城。在这个过程中,曹魏方面一直按兵不动,处于观望状态。这一日,正当姬溪无计可施之际,荀彧请求面见姬溪。

    姬溪连日来的种种作为,令荀彧相信了姬溪最开始那荒唐的解释,事实摆在眼前,虽然荒谬,但由不得荀彧不信。找到姬溪,荀彧为姬溪设了一计,即可攻占扶余城,又可如姬溪所愿活捉姬渊。

    对荀彧的建议,姬溪当然是有戒心的。荀彧的计策虽然绝佳,但内中的虚实太多,且那虚实不仅是针对扶余城的,若然自己不能全盘知悉,那虚实便很有可能是针对自己的。所以,姬溪虽然心急的想要将姬渊带回去,但在没有参透荀彧计策中的虚实前,姬溪不敢同意,而后便只能推脱。

    糟糕的是,姬溪的精神状态非常不好,是以总觉得自己没有把握,情知事不可为,姬溪果断的没有逞能而放弃亲自去与荀彧周全,而是写了封信传回了洛阳,召姬昀前来救急。

    不得不说的是,姬溪因为灵魂之故,统筹能力大不如前。便如召姬昀之举,以往的姬溪是绝对不会做出如此糊涂的事情的,无他,姬家三兄弟是己方大业的支柱,三大支柱全部离开洛阳,其造成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若然有变,后果不堪设想。

    心绪大乱的姬溪,显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姬昀却显然是能够认识到的,然而,姬昀还是来了,且来的速度极快,算上送信的时间,也只不过用了十余日的功夫便抵达,且还带来了黄忠。

    见到姬溪的憔悴,姬昀痛彻心扉,紧握着姬溪的手,双目通红,强忍着不落下泪来。

    姬溪宽慰的拍了拍姬昀的手,温和的笑问:“家中可好?”

    姬昀点头:“万事皆好,二嫂身体大好,胎儿稳固,大哥勿要担心。”

    虽然早已知晓,但从姬昀的口中听到,其意义自然不同寻常,是以长舒口气,笑道:“如此甚好。”接着,姬溪屏退了所有人,将自己和姬渊离开洛阳后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的告诉了姬昀,没有丝毫的隐瞒,而后在姬昀的沉思中笑道:“大哥累了,此地之事就交给你了,把你二哥带回来,我们一起回家。”

    姬昀笃定的点头,却说:“大哥,洛阳不可无主,你需要即刻启程返回洛阳。”

    姬溪自然不愿,他不放心姬渊,可姬昀的态度坚决,到最后,姬溪只能无奈的答应。而后,姬昀即刻开始安排,为了确保姬溪的安全,姬昀竟从此地的五万大军中足足分出了两万护送姬溪,且,高顺以率十万大军再度跨过兴安岭,兵峰直指龙城,其目的便是想曹魏方面宣告己方的决心,若敢在姬溪的归途中使诈,那么便是玉石俱焚的结局。

    局势发展到这个地步,曹魏方面已然相信姬溪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就是为了姬渊,虽然荒唐,但却没有其他的解释。值得一提的是,曹操确实动心了,他想将姬溪留在塞北,而后趁关中政局不稳直接入侵关中,他甚至愿意为此放弃塞北的既得利益。然而,对此郭嘉,程昱,荀攸三人具皆不赞成,认为其中的风险太大,若然失败,姬曹联盟瞬间瓦解,而孙刘联盟必将闻风而动,解释风雨飘雨,局势的走向会如何,谁也无法预料。于是,曹操不得不放弃了截杀姬溪的想法,令姬溪安然无恙的跨过了兴安岭,而后折道抵达洛阳。

    且不说姬溪回家后与家人们的互诉衷肠,将视线再度放回扶余王城。彼时,因为分出两万兵马护送姬溪之故,姬昀手中便只剩下了三万兵马,而且,观姬昀的架势,也并没有继续增兵的打算。

    相比于曹魏的十余万兵马和扶余王城内的十余万兵马,姬昀的势力无疑是弱不禁风的,然而,却没有任何人敢小觑,因为在这三万将士中,武有赵云,黄忠,文有姬昀,此三人,任何一人都不可小觑,赵云和黄忠早已是天下闻名的无敌统帅,而妖孽般的姬昀,更是让天下人恐惧。

    送走姬溪的当日晚间,姬昀便请荀彧前来相见。二人本是旧时,再次相见时却是各为其主。姬昀面色坦然,荀彧有些复杂但更多的却是慎重,三年未见,姬昀给荀彧的感觉更加的深不可测了。

    二人寒暄毕,姬昀首先同意了荀彧针对扶余王城的计策,并在几个点上加入了一些建议,看似无足轻重,但荀彧细思之后,将骇然发觉只是加了这几个小点,其计策已经截然不同,最显著的变化是,先前荀彧的计策是以曹魏为主,而现今却俨然变成了由姬昀主导,且,成功的可能性增加了数倍。

    此时,姬溪当初面对荀彧计策的困扰出现在了荀彧的身上,如姬溪一般,荀彧看是看不透个中的虚实,所以他不敢答应。这时,姬昀适时的说出了荀彧心中的犹疑:“先生无须多疑,昀绝无二志,且,难道先生认为,只凭昀手中这三万兵马,便能威胁到先生吗?”

    姬昀的话说到了根本上,不管怎么说,与此地的形势而言,姬昀的实力过于弱小,堪称在走钢丝,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丈深渊,于姬昀而言,为了一个扶余王城不值得冒这么大的危险。且,最重要的是,在姬昀的计划中并没有刻意耗损己方实力的痕迹,所以,仗着己方的实力优势,荀彧虽然觉得有些冒险,但长久的拖下去也不是办法,便与姬渊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第449章 天罗地网() 
扶余王城内,已经数日静默,袁熙不敢战,因为他怕姬渊恢复记忆,而久不出站显然也不是办法,随着时日迁延日久,城中的鲜卑王族已经对其产生了不耐。袁熙说到底还是寄人篱下,虽因为姬渊之故再次得到了鲜卑王族的仪仗和重视,但总这么拖下去显然不是办法。

    恰此时,探报得知姬溪离开了扶余城,将姬昀留了下来。据袁熙所知,姬昀乃是姬家捡来的孩子,有自小出门求学,七年未曾回家,所以,袁熙理所当然的认为姬昀在姬渊心中的分量远不如姬溪来的重。所以,在征得了逢纪和沮授的同意后,袁熙试探性的将姬渊派出城去挑战。

    却不料,两路敌军竟然具皆不敢应战,且耍起了无赖手段,只要姬渊出城溺战,敌军便大军压上,其目的不言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