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227章

汉末之奇谋-第227章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昀复杂的看着甄宓,客观的说,甄宓长的极美,但比之貂蝉还是有所不如,然而姬昀也知道,感情这东西,向来是没有道理可讲,便如姬渊,家中放着一个天下顶尖的大美人,心中却始终对数年前的匆匆一瞥念念不忘。

    甄宓的死志,姬昀看在眼里,却没有阻止的意思,在姬昀看来,甄宓是必须死的,她自杀,总比死在他姬昀的手中好。于是,姬昀一句话也没有对甄宓说,只是拿莫名的目光紧紧的盯着甄宓,那莫名中,带着鼓励。

    甄宓凄惨的一笑,这般被人鼓励着去死的感觉,非常的不好,而后,不甘随之涌起,最终却化作彻骨的悲哀。怀中有匕首,取出来,刺入了自己的心窝。

    于甄宓而言,一切都结束了,而于姬昀而言,事情远未结束。只见那边在人群中冲突的姬渊,咋见甄宓身死,立刻陷入了疯狂的状态,霎时间战力升腾,无人能够招架。

    姬渊嘶吼着向甄宓靠近,姬昀寒着脸,阴沉的站在甄宓的尸体旁,冷酷而无情。姬渊用尽了本事,可与甄宓却始终是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针对姬渊的抓捕持续了三个时辰,人力终有时尽,少了蹑影和兵器的姬渊,此生第一次落败,被黄忠一刀砍中后颈,陷入了昏迷的状态,而此时,已经有数百人伤在了姬渊的手中,死者亦有上百人。

    姬昀走上前来,心疼的令人查看姬渊的伤势,得到并无大碍的回应后方才略微放心,继而,姬昀一边安排人救助伤亡,一边令人取来了铁链,由赵云和黄忠亲自动手,将姬渊捆成了一个铁疙瘩。又遣人将甄宓送往其娘家,令其妥善安葬。一切准备就绪后,城中的搜刮也进行完毕,而后,姬昀即刻下令班师回洛阳、

    回洛阳的路途中,必然要经过混乱的战场,在这个过程中,姬昀的行军速度极快,且极为铁血,其体现在不论是谁阻拦在姬昀的前方,都只有一个字,杀。不论是鲜卑,还是袁熙,连曹魏的兵马都照杀不误。这般的敌我不分,清晰明确的告诉了所有人,我现在要走了,谁也不许拦我,更不许打我的注意,否则,我将披荆斩棘。

    这般的雷厉风行,使得姬昀行军的速度极快,只用了十日便彻底的脱离了战场,而后跨过兴安岭,进入自己的领地,便到这是,姬昀仍旧毫不放松,继续催促着兵马火速行军,又用了十余日,终于抵达了洛阳。如此,姬昀方才放下重负,长舒了一口气。

    二十余日急行军,最令姬昀煎熬的不是每日的艰苦,而是来自姬渊的挣扎与怒吼。姬渊看向姬昀的目光中,带着刻骨铭心的仇恨,那仇恨是一把把的利刃,不间断的对姬昀千刀万剐,姬昀却只能独自忍受,无法宣泄胸怀。

    顺利的回到洛阳,看起来事情已经盖伊段落,但对姬家人而言,磨难似乎才刚刚开始,无他,因为姬昀的关系,姬渊将整个姬府的所有人全都恨上了。

第452章 低谷的反弹() 
对错,实乃是上天的恩赐,对与错,给了我们方向和底线,它清晰时,常使人心怀坦荡,无所畏惧,然而当它不清晰时,则往往令人忧虑的神伤。

    貂蝉为了孩子声嘶竭理,她错了吗?当然是没有错的,为了自己的孩子能有什么错呢?然而,姬溪的重伤和姬渊的失忆,都是她所造成的,从这个角度看,她却无疑是错了的。

    姬渊将甄宓埋在心底十余年,他错了吗?当然是没有错的,喜欢或是暗恋一个人,能有什么错呢?然而,世间的因果却总是那么的巧妙和恰当,若不是因为再见到甄宓从而引出了内心的伤感,或许貂蝉还是感觉不到什么,那么接下来的事情便不会再发生,从这个角度看,姬渊无疑是错了的。

    姬昀逼死了甄宓,他错了吗?当然是没有错的,为了姬家的稳定,为了斩断姬渊的羁绊,为了姬渊不再被人利用,能有什么错呢?然而,失忆的姬渊却因为此事而仇恨着整个姬家,从这个角度看,姬昀无疑是错了的。

    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令整个姬家布满了阴霾,连带着整个洛阳都阴沉沉的。

    姬渊一直被铁链捆绑着,在他仇恨的目光中,谁都不敢放开他。家中的女人整日围绕在他的身旁,然而先入为主的他,却硬起了心肠否定着一切。

    姬溪的身体状态仍旧不见好转,华佗已经绞尽了脑汁,却对灵魂的奥秘知之甚少,爱莫能助。再见到姬渊的现状,姬溪更加的苦不堪言,每时每刻都处于极大的痛苦之中,为了不让家人们为自己操心,还要强忍着不露出分毫,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家中诸事不顺,再有姬溪灵魂之故,对外自然无暇他顾,于是乎,一切的重担便落到了姬昀的身上,他默默的忍受着来自家人的埋怨,埋怨他太过急于求成逼死了甄宓。可姬昀却不后悔,更不认为自己错了,在姬昀想来,似这般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就应该快刀斩乱麻,虽然斩了之后便是最坏的结局,但总比一步步的走向最坏的结局去好。

    既然已经到了最坏的境地,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倒是简单了,无非是一步步的再走上去而已。至于怎么走呢?似乎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转机肯快便到来了,姬月忽的想起了无忧丹,那得自唐倩的神奇丹药,先前本想给姬蔓用却因为芙儿的点醒搁浅,此时一比一时,此时用在姬渊的身上再为恰当不过,忘忧丹不能使姬渊恢复记忆,却可以使之忘记甄宓,忘记对姬家的仇恨。

    相比于现状而言,此举虽然无奈,却无疑是最好的手段。于是乎,姬家人一致同意,给姬渊服用忘忧丹。

    常人只需要一颗忘忧丹便可以忘记前尘,而姬渊显然不是常人,一连给姬渊服用了全部的两颗之后,姬渊目中的仇恨方才消失殆尽,可也正因为用量过度,洗掉了仇恨的姬渊,彻底的变成了一张白纸,据华佗估计,他只剩下了七岁孩童的智力行为能力,至于之后能不能慢慢成长起来,只能再观后效。

    而后,姬家多了两个孩子,一个是姬渊,一个是姬渊的女儿,取名姬秋,小名碧螺。

    瞧,当人生已至低谷之后,便是走上坡路的时候,姬渊虽变成了一张白纸,但总归还是姬家人,和自己的女儿一块长大,虽诡异,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变成白纸后的姬渊,纯良憨厚的本性未变,他笑的天真烂漫,是个极为省心的孩子,他最喜欢的便是他的女儿碧螺,和其玩耍,终日不倦,哦,还有已经两岁的寒衣。

    对这个结果,姬家人是痛惜的,但时间总能悄无声息的改变很多的东西。时日久了,大家也就慢慢习惯了,而当习惯了之后,却也能享受这一个两小间的两小无猜,他们带给了姬家人许许多多的快乐。

    姬昀想要封锁消息,但无事于补,于是乎,在姬溪的建议下,也就顺其自然了,而后,姬渊疯了消息没用多长时间便传入了许多有心人的耳中,惋惜者有之,但更多的却是幸灾乐祸。无他,姬渊的存在,始终是各路诸侯的眼中钉肉中刺,如今姬渊再无上战场的可能性,对各路诸侯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

    在各路诸侯眼中,姬渊已经废了,但无人知道的是,姬溪实则也已经废了,他的灵魂状态支撑不了他再处理诸多的军事国事,所有的一切,都交给了姬昀打理。而针对这个事实,姬昀倾尽了全力将这个事实埋藏的极深,除了少数的几个人之外,无人知晓。

    对内,姬家的首要任务也从姬渊的身上转到了姬溪的身上。华佗开出了很多安神养神的药方,然而收效甚微,过了许多时候,姬溪偶然间在姬家的一角听到了轻轻的诵经声,竟忽的发觉精神为之一震,虽不知何故,但没有放弃这个得之不易的发现。

    走进了小院,见到了曹清。一身素袍的曹清面色平静,搭着眼皮似乎没有看到姬溪进来。当诵经完毕后方才站起身来向姬溪行礼。

    姬溪灵魂中的痛苦依旧,但连月来的忍受磨合还是有成效的,最起码已经能够做到面色平静坦然。他问曹清:“可还住的习惯?”

    曹清:“谢秦王挂念,每日青灯古佛相伴,倒是清幽的很。”

    姬溪:“枯海今日未来?”

    当日唐震大闹姬家的事情,姬溪早已知晓,知道若不是枯海最后关头赶来,只怕姬家危也。姬溪为了报恩,答应帮枯海在洛阳兴建一座寺庙,并许诺将倾尽全力帮枯海弘扬佛法,而后,枯海便留在了洛阳,且时常来到姬家和曹清探讨佛法。

    因曹清的诵经声而精神一震的姬溪,敏锐的察觉到或许自己恢复的契机便在这佛法上面,而姬溪来到这个时代这么多年,所见过的诸多人等中,枯海的佛法无疑是最精湛的,所以,此时的姬溪迫切的想要见到枯海,又恍惚间想起自己已经数日不曾见到枯海,便怕枯海又离开了洛阳。

    所幸,姬溪的担忧是多余的,从曹清的口中得知,枯海并没有走,此时应该在洛阳府的监牢之中。

第453章 白马寺() 
人间有善,善,萦绕在我等身侧,片刻不离,然而,我等普罗大众庸庸碌碌,总是感觉不到善的存在,又或者,我等感受到了,却对之置之不理,理所应当,或许,这也是一种恶。恶念,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有的人置之不理,或努力压制,有的人放任自由,任其生根发芽,更是雨露灌溉,终成恶人。

    佛家的宗旨,乃为引人向善,枯海经常做的事情,也是引人向善。这世间的恶人太多,枯海是渡不完的,然而他却从未认识到这一点,或许只是信奉着勿以善小而不为吧。

    洛阳的大狱中,关押着数不尽的天下穷凶极恶,都是将要被砍头的恶人,他们已经没有了回头路。他们可怜吗?单纯的看,他们没有了未来,他们只能等死,他们当然是可怜的。但要是思及他们之前所犯下的伤天害理,那么他们死一百次都不够,当然是没有必要可怜他们的。

    枯海可怜他们。他同情的方式不是一张自身与姬府的关系去给囚犯们求情,而是要在这些囚犯们生命的最后阶段引导他们向善,渡他们往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枯海见识到了宛若地狱般的洛阳大狱,之后便经常前来,为囚徒们讲法说道。效果微乎其微,多数囚徒们对枯海龇牙咧嘴,恨不得择人而噬,枯海满脸的悲天悯人,在他们的眼中却是无尽的嘲讽和耻笑。

    枯海并没有气馁,他一讲就是一天,宣扬着佛法的大义,也不知为了谁来。或许,便是为了姬溪吧。枯海并没有想过自身的佛法会有助于姬溪灵魂的恢复,但姬溪自从在大狱中听了一日枯海讲法后,便终日不离枯海的身边,沐浴在佛法中,洗涤,疗伤。

    于是乎,大狱中便多出了这两个奇怪的人,一个在讲,一个在听,身周婀娜地狱,遍布着时间极恶,二人身边却有阵阵暖风,支撑着枯海的慈悲,安抚着姬溪受创的灵魂。

    时间,便在这般一讲一听中,悠悠的渡过,雍和十一年过去。

    这一年中,神州浩土总体上是太平的,大的战事都是对外,且在秋天时便全部结束并各有所得。刘备和孙坚踏平了南蛮,解决了后顾之忧。姬溪和曹操扫荡了塞北,收服了塞北各族。最终,袁熙还是死在了曹操的手上,至此,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彻底湮灭在了历史长河中,成为了过往。

    雍和十二年,四分天下已达四年,四方诸侯休养生息,国力具皆强盛,谁都知道,再一次的四方大战为期不远了。

    雍和十二年夏,洛阳郊外,大河之畔,姬家人愉快的享受着这个悠闲的下午。

    姬溪慵懒的坐在河畔垂钓,面露嬉笑,眼睛中坚忍而璀璨。跟着枯海听法已经数月之久,姬溪来自灵魂的痛苦有所减轻却远未达到痊愈的程度,但姬溪却从佛法中学会了如何去观自在,观天地之自在,世事不盈于心,观自身之自在,苦痛过眼云烟,玄之又玄,不可为他人道也。也就是说,姬溪虽未痊愈,但已经恢复如前。

    身侧,姬渊傻傻的坐着,抱着碧螺,寒衣围绕着他们跑来跑去。三岁的寒衣,生的虎头虎脑,性子也是顽劣,却没有其父姬昀的狡诈,颇有姬渊的憨厚,其顽劣也多半是姬月几个女人惯出来的。相比之下,未满周岁的碧螺倒是性子恬静,很少哭闹,眼睛灵动至极,面目更是晶莹剔透,宛若这世间最璀璨的珍宝。而姬渊呢,仍是个小孩子,他或许已经察觉到了自己和其他孩子的不同,又或许有些自卑,但他纯良的性子却使他能够逆来顺受,甘之如饴。

    远处,飘雪在练剑,这孩子如今更加的勤奋了,他不喜欢读书,他喜欢练武。姬溪却强硬的要求他每日里必须要抽出两个时辰的时间去读书,剩下的时间方能去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懂事,有远超同龄人的坚韧,知道姬溪是为了他好,所以每日里两个时辰的读书时间虽然难熬,可他还是做到了,当然,效果不佳。而相比于读书的进展缓慢,其武学的进步速度却是令人咋舌,十四岁的年纪,已经俨然有大家风范。

    那边,姬昀在百无聊赖的教刘民下棋。刘民这孩子,若是在外,当为人中龙凤,可在姬家,却有些不显眼,若论文,他远没有姬昀的天赋,在姬昀这做大山前,他实在没有攀登的勇气,若论武,且不说姬渊,便是飘雪,他也远远不如。然而,姬家对他的教导是非常成功的,他能认清自身的现状,却没有自卑。他前进的脚步异常的坚定,他能忍受寻常孩子无法想象的艰难。所以,姬溪对其非常的满意。

    草地上,姬月,貂蝉,姬蔓,吕浅四个女人正在张罗着吃食,蹑影撒欢似的兜来转去,黑子一动不动的蹲在边上,双眼直勾勾的盯着正在烤着的羊腿,引得姬月娇笑着骂其吃货。

    这个午后的时光是清闲的,也是难得的清闲,一家人其乐融融,享受着这难得的天人之乐。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太阳落下了山头,一家人只能回返。

    翌日,姬溪天未亮便早早的醒来,沐浴更衣,焚香净身,而后来到了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