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229章

汉末之奇谋-第229章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溪仍旧一副嬉笑的模样:“兄长看来真是误会小弟了,不过,小弟奉天子之命前来,万不能无功而返,所以,还请兄长见谅,勿要为难小弟啊。”

    孙坚强忍着怒火,寒声问:“若我不许,又当如何?”

    姬溪继续笑着,说出的话却忽的变的强硬的刺耳:“如何?文台兄莫非当小弟是泥捏的,好惹不成?”

    孙坚怒曰:“你能奈我何?”

    姬溪扬声笑道:“文台兄何必动怒,逞口舌之力有什么意思,手底下见真章岂不更好?”

    瞧,论这嘴头上的功夫,孙坚远远不是姬溪的对手,逞口舌之利的明明是他姬溪,可好话坏话全被他一个人说了,孙坚顿时有种有口难言之感。

    这时,姬溪又说:“废话少说,你若要战,战便是。”说罢,竟打马往回走。

    姬溪如此说话,如此作为,几乎等于赤裸裸的打脸了。于是乎,这边,孙坚大怒,孙策更是怒吼一声,挺枪跃马,直奔姬溪杀来。

    姬溪连头都没回,因为他在转身的时候已经给黄忠使了个眼色,让其小心戒备,因为姬溪笃定孙策会忍不住的不顾规矩出手,就算孙坚阻拦都没用。

    小霸王孙策确实非同凡响,然而相比于老辣的黄忠还是有所不如,数十合后便露出败象,想退之时,已经安全回到阵中的姬溪的猛的大声唱道:“江东乔儿多妩媚,却是虞姬嫁霸王。不想霸王却无力,虞姬虞姬可奈何,乔儿乔儿奈若何。”

    世人皆赞孙策为小霸王,孙策一直引以为荣,后又娶了大乔,而大乔极为美貌,便被比作虞姬,与孙策珠联璧合,为世人所羡慕的对象。姬溪这前两句,也确实是在称赞,可后三句却急转直下,直接骂孙策空有霸王项羽的抱负却没有霸王的实力,更是露骨的揭示大乔嫁错了人,以为嫁了英雄,不成想嫁了个狗熊,甚者,这其中还隐隐含着羞辱孙策闺房秘事的感觉。

    姬溪唱完,把手一挥,立刻有传令官随之唱起,而后一传十十传百,片刻间便声震四野。所有人都听了个清清楚楚。

    何等的阴损,这般的阴损只怕这世间出了姬溪再也没人能说的出来了,而能够面对如此阴损还能淡然自若的,只怕也是凤毛麟角,而孙坚和孙策显然并不在此列。

    于是乎,孙策顿时抛弃了暂时退避的想法,受到了如此奇耻大辱的孙策,理智瞬间覆灭,狂吼着向黄忠进攻,而黄忠却在此时选择了暂避锋芒,有意的让孙策得了个空档,而后孙策不但没有退下,反而发了疯似的单枪匹马冲向了已经回归本阵的姬溪。

    孙策的做法,纯碎是找死,对面阵中的孙坚见状,顿时慌乱起来,冲过去的可是他孙坚的嫡亲长子,如何能够不管不顾,于是乎,孙坚仓促的下达了全军进攻的命令。

    而此时的姬溪呢,已经在己方阵中登上了高台,和贾诩并肩而立,俯瞰着整个战场。

    贾诩由衷的赞道:“若论阵前机变,这世间必然无人是主公对手。”

    闻言,姬溪哈哈大笑,连日来因为唐倩而来的纠结顿时烟消云散,意气风发的玩笑道:“孙坚骄子无妨,这么些年了,孙策还是这副莽撞的样子,今日合该有此一败。对了,我刚才随姓所作的那首诗如何。”

    贾诩摸着鼻子干笑了两声,没有回答,而姬溪见状,更加的兴奋了。

    再看战场,敌我双方已经接触,己方以逸待劳,早已布好阵型,东吴军队仓促进攻,本就乱了阵脚,一时间难以形成有力的冲击力,对己方而言,这的当然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这里的又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如何能把握不住,是以根本就不需要姬溪从中调度,大军便以团为单位,将敌军霎时间分出若敢小块,又或聚或离,交叉进攻,只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便锁定了胜局。

    若然就此发展下去,姬溪有把握将孙坚困死在这里,然而姬溪却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孙坚手下有能人,不可能给姬溪这个机会。

    果不其然,一个时辰后,正在孙坚做着最后的困兽犹斗之时,东吴的援军到了,为首一员白面短须将军,身侧一面大旗上书“周”字。姬溪知道,其人必是周瑜。

    周瑜只带来了八千兵马,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成为了一盘散沙的东吴军队之间的桥梁,将之一一联系在一起,再次形成有效的战力,而后稳扎稳打,打着退着,慢慢的稳住了阵脚。

    自始至终,姬溪都目不转睛的看着,而后不得不承认,周瑜确实是举世罕见的帅才,遍观自己手下诸将,若论临阵调遣,冲杀阵列,除了自己之外,无人是其敌手。而姬溪知道,若论智谋,自己怕不是周瑜的对手,所幸,自己身边有贾诩,所以,总的来说,姬溪并不惧怕周瑜,反而颇有些跃跃欲试。

    所以,姬溪沉声询问贾诩的意见,道:“文和,我军的援军已经在来的路上,我意合兵后趁胜追击,你意如何?”

第457章 诸葛孔明() 
贾诩沉吟半响,方才道:“主公可否觉得,周瑜来的时机太巧了?他早来一刻,孙坚尚能支撑,他晚来片刻,孙坚必然大败乃至身死,可为何其却在这将败未败的关键时刻赶到了呢?”

    闻言,姬溪也有些犹疑了,说:“根据时间推断,周瑜在荆州城,来往报信加上周瑜调集兵马的时间,这个时间点到此也是合乎常理的。”

    贾诩:“那么,主公可能确定周瑜一直在荆州城内呢?”

    姬溪摇头:“昨日能确定,今日嘛,倒真是确定不了。你的意思是,周瑜早就料定今日之战的结果,故而提前布置,甚至,已经在我追击的路途中设下了埋伏?不可能吧,今日之胜,纯属侥幸,周瑜虽然擅于用兵,可也是个凡人,如何能够如此精准的料事如神?”

    姬溪的疑问,代表着他追击的决心。贾诩听出了姬溪的决心,却还是持反对的意见,说出了一个新的猜测:“又或者,此一战,孙坚本就是要诈败,不过却因主公所激,故而诈败变成了真败,而只要其有诈败的想法,周瑜便必然早已设下埋伏。主公须当谨慎。”

    姬溪微微皱起了眉头,说:“兵者,险也,怎能做到万无一失,如此大好形势,当真便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猜测便放弃吗?我认为,这个险值得一冒。”

    见姬溪态度坚决,贾诩有些为难,却仍是凝重的阻拦:“主公,且不论东吴是否有埋伏,臣想问,主公为何如此急于求胜,此番之战,周瑜既来,毕其功于一役便是妄想,即便追击,无非是扩大些战果而已,并不能左右战争的局势。而若误入陷阱,则我军损失惨重,士气大跌,孰轻孰重,主公当能分辨。”

    贾诩的这番话,无疑是在指责姬溪有些贪功冒进了,如姬溪这般人,高高在上的时日久了,难免有些独断专行,不听意见,是以姬溪有些不高兴,不过,姬溪的长处便是能随时随地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他擅于从别人的话中听到自己的不足。而抛开贾诩的指责不谈,他的建议确实是中肯的,特别是那句孰轻孰重,瞬间将姬溪点醒,正如贾诩所说的那样,只要干不掉孙坚,那么就算今日的战果继续扩大,与东吴而言并不伤元气,而若己方受挫,则今日的这仗便会急转直下,由胜而败,对己方的士气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得不偿失。

    于是乎,姬溪呼出口气,一改方才针锋相对的气焰,嬉笑的说:“虽然我还是认为周瑜没时间设下埋伏,可文和你都开口了,这面子我总得给你,那就听你的吧,”继而,对贾诩的苦笑视而不见,直接下令道:“传令,不可追击,退军。”

    令行禁止,姬溪下令不再追击,使得东吴军队有惊无险的撤出了战场,撤的虽然慌乱,可在高台上的姬溪看来,似乎隐隐然由衷法度森严,这让姬溪无来由的觉得,或许贾诩的猜测真的是正确的,周瑜确实在前方设下了埋伏。

    事实却是如此。樊城内,帅府中。诸将议事,孙策被绑在堂中,正在受军法。也合该孙策受军法,此番战前便已定下计策,行诈败之计,而诈败却不是真败,可因为孙策的莽撞,己方损失惨重,当己方陷入重围之时,周瑜的部署便出现了漏洞。要知道,在周瑜的计划中,是没有援军的,而是又孙坚诈败后将姬溪引入埋伏,而周瑜的骤然出现,无疑是让姬溪起了疑心,是以并没有追击。己方损失惨重,没有丝毫的战果,乃是一场大败。而这一切,都是孙策的莽撞造成的。

    看着孙坚铁青的脸,诸将不敢相劝,而孙策也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所以虽受着军杖,却咬牙承受,一声不吭。受了军法之后,还顽强的不愿意退下,挺直了自己的腰板站到自己的位置。

    堂内的气愤很凝重,良久,孙坚阴沉的说:“姬溪辱我太甚,不杀之不足以平我恨尔等可有良策?”

    众皆无语时,周瑜站出来说:“经此一战,双方已经撕破了脸皮,接下来双方再起兵戈,再无顾忌,臣以为,当此之际,应当速让西蜀介入战局,一者,避免其坐山观虎斗,二者,我军需要将战场搅乱,如此方能觅得良机。”

    周瑜的建议,说到了重点,确实应该将刘备拽进来,可具体怎么拽,却值得深究。孙刘虽然是联盟,可若论全身心的信任,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全无顾忌的让刘备率领大军进入荆州,那无异于与虎谋皮,而若不让刘备进入荆州,且不说刘备会不会眼馋与眼前巨大的利益而倒戈,就算其能够忍耐,可万一曹魏先一步介入战场,与姬溪达成攻守同盟,到那时,己方危机四伏,再让西蜀进入荆州,也将陷入被动。

    其实,既让刘备入荆州又可相信姬溪的方法是有的,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却没有人敢提,大家都知道,这方法孙坚自己也知道,而既然孙坚自己知道却不说出来,那么其他人也就不适合说了。

    正当这般愁眉不展之时,忽报说西蜀有使到,孙坚精神一震,即刻宣见。

    来者是个年轻人,不足三十岁的年纪,留着长须,长的俊朗,看起来像是个书生,又像是个道人,拿着个羽扇,自称诸葛亮。

    这个时代因为姬溪的到来,很多事情都改变了,如史书中的卧龙凤雏,在这个时代是不存在的,如庞统,早就跟随在刘备的身边,功成名就,而这诸葛孔明,却是至今为止名不见经传,唯一的可取之事便是前年的洛阳大会,凭借其和姬昀不相伯仲的治国韬略,其名字浮现在了世人的眼中,成为各方势力争抢的对象。姬溪与之失之交臂,却不成想其人最后还是归到了刘备的账下,不得不说,冥冥中自有天意,而刘备,确实是上天的宠儿。

第458章 以一敌三() 
且不说诸葛亮到了樊城见到孙坚后说了什么,却说当姬溪知道了诸葛亮进入樊城之后,立刻气的跳脚大骂,骂的当然是刘备的好运气,姬溪就想不通了,刘备什么都没有做,怎么这天下间的牛人就这么上赶着去找他呢,先是有了个徐庶,后徐庶远走,马上给他送去了个庞统,有了庞统还不够,又给送去了个法正,这还没完呢,诸葛孔明又被其招揽了,这他娘的,还有没有天理。

    羡慕嫉妒恨,种种情绪盘桓在姬溪的胸口,憋的姬溪来自灵魂的疼痛再次升腾起来,好不容易压制了下去,姬溪陷入了沉思。

    诸葛亮和刘备,乃是宿命,姬溪别无他法,眼下的党务之急不是去嫉妒,去咒骂,而是要着手准备因为诸葛孔明的出现而带来的变化。

    探报得知,诸葛亮不是孤身一人进荆州的,他带去了刘备的妇人甘氏及刘备的长子刘禅,其意是明显的,以家小为质,其诚意是明显的。姬溪鄙视刘备的做法,却也为刘备的心狠而震惊,姬溪永远不会这么做,可刘备可以,所以,刘备瞬间占据了上风。

    接下来,孙坚的举动再令姬溪震撼,诸葛亮如樊城的第二日,东吴的使团便向西蜀而去,东吴,送去了孙坚次子孙权。

    如此一来,孙刘在短短几日间便达成了坚不可破的同盟关系,而反观姬曹,却久久没有实质性的举动,曹操还在许昌按兵不动。

    姬溪知道曹操在等待自己的诚意,这诚意本不应这么厚重,这么突然,可刘备主动送去质子一法,瞬间让姬溪陷入了被动。

    当此局势,孙刘联盟坚不可破,剑指南郡,实在必得,若是姬溪没有足够的诚意,曹操势必作壁上观,坐视姬溪被两面夹击,而去暗中取利。诚然,曹操的儿子和女儿都在姬溪的手里,可姬溪知道,曹操的心狠不下于刘备,曹昂和曹清的性命与天下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而,家人却是姬溪的软肋,是绝对不可能送出去为质的,而也正因为曹操知道姬溪的这个软肋,所以,除非姬溪送出家小,否则曹操势必不会相信姬溪的诚意,二人间的联盟实在是岌岌可危。

    在出征之前,姬溪也全然没有想到刘备会这般的心狠,短短几日间便陷入如此困境,更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一时间,谁也找不到破局之法。

    大帐中,众将议事,眼下的局势是显而易见的,无需多说,而诸将都知道姬溪的底线,便没有人提议姬溪去仿效刘备,一时间陷入僵局,便是贾诩都无计可施。不得已之下,贾诩提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由他自己出使曹魏,到时随机应变,陈述利害,试试看能否说动曹操出兵。

    众人皆知道,此举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可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强,若然等到刘备自汉中出兵,与孙坚合兵一处,那时一切都晚了。所以,赞成贾诩出使曹魏者大有人在。

    姬溪始终都没有发表意见,就在众人以为姬溪已经意动的时候,姬溪却忽的站起身来,扬声道:“传我八百里急令,着郝昭领兵两万,再出子午谷,劫掠汉中。着姬昀起兵五万,再借西戎兵五万,直出祁山,进逼成都。着高顺陈兵并州,但凡曹魏有变,给我攻进去。再,尔等各自回去整军,自明日起,我要让这荆州,天翻地覆,血雨腥风。”

    这四道军令,一道比一道令人震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