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28章

汉末之奇谋-第28章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溪想了想,道:“也不用甚多,只这一闾之地便足够了。而且要能连起来。”

    宋掌柜倒吸了口冷气,五家为比,五比为闾,这一闾之地,便是二十五家,乖乖,你这是要开个铁匠铺,还是要开个军功衙门?

    姬溪却不管宋掌柜的惊诧,追问道:“宋掌柜可有办法?”

    宋掌柜有些为难,但这是主家教给自己的第一件事情,断然不能拒绝,便咬牙道:“行,这事情交给小的了,小的就算跑断腿,也会为姬县令将这一闾之地买下来。”

    姬溪宽慰的一笑,接着对姬渊使了个眼色,姬渊却狐疑的看着他,一脸的懵懂,姬溪气急,斥道:“你个笨蛋,拿钱啊,你不给钱,人家怎么给你去买?”

    不是姬溪不想自己给,实在是自己随身的百片金叶子都孝敬给了胡轸那厮了,前两日去拜访吕家,又带去了千两黄金,于是乎,现在的姬溪一文钱都没有。可姬溪知道姬渊的身上有,而且有很多,姬月那娘们,自以为自己有多聪明,偷偷摸摸的把三百片金叶子全缝进了姬渊的衣服里,还嘱咐姬渊不要跟任何人说,可她也不想想,姬溪是何等的眼力,一件普通的衣服能重达三十多斤吗?

    姬渊明白了,可却为难的道:“阿姐不让花。”

    看着宋掌柜怪异的眼神,姬溪大怒,咬着牙说:“你不拿是吧,不拿我们就走,以后不要再跟我说什么开铁匠铺的事情了。”

    在姬月的威严与铁匠铺的诱惑之间,姬渊几经摇摆,决定违背姬月的命令,大不了挨一顿打骂,没什么大事,还是开铁匠铺比较要紧。

    于是乎,不断的从衣缝里面往外掏金叶子,当套了五十片的时候,宋掌柜赶忙道:“够了,够了,用不了这么多。”

    姬溪呵呵笑了两声,对宋掌柜说:“既如此,那就请宋掌柜多加操劳,我静待佳音了。”

    宋掌柜赶紧排着胸脯保证。

    接着,又闲谈几句,姬溪便要告辞离开,不成想,姬渊却不愿意走,对姬溪说:“哥,你先回去吧,我留在这里收拾收拾,要不先把锻造炉给砌好吧。”

    姬溪翻了翻白眼,道:“随你便。”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去。

    独自回到县寺,从西门进,穿过庭院,来到了前面的正堂。

    正堂的很热闹,十来个佐吏进进出出,将一筒筒竹简放到吕春和姬昀的案台上,看着那摞的高高的竹简,姬溪忽然想起来,这个时代应该已经有了纸啊,怎么来到这里一年了,从来没有见过呢?

    于是,便问吕春:“文封兄,可知道蔡伦?”

    吕春正在埋头整理着卷宗,改造蓝田可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其方方面面的细节更是浩如繁星,不得不聚精会神,是以骤然听到姬溪的问话,竟是没有回过神来,随口答道:“不知。”

    姬溪一愣,这么大牌的人物你竟然不知道,难道是我记错了,蔡伦不是东汉的人物?

    姬昀的话打消了姬溪的疑虑,他直接说:“可是明帝时期的龙亭候,蔡伦?”

    姬昀这么一说,吕春也回过神来,也问:“那个创了造纸术的蔡伦?”

    嘿,原来你们都知道啊,那就好办了,姬溪又问:“既然你们知道造纸术,为何不用呢?用纸张岂不是比用竹简方便快捷的多?”

    吕春疑惑的道:“只是听闻有造纸术这回事,却从未见过,更不知其制作方法,如何能用?”

    姬昀也问:“难道大哥见过那东西?”

    姬溪一听,顿时乐了,原来不是没有,而是还没有普及,或许已经普及了,可经过这些年的战乱,又失传了,这都无所谓,重要的是,姬溪决定把造纸术改良普及起来,也算是为文明的发展做些贡献。

    于是,姬溪说:“我当然见过,而且还知道造纸术的具体方法,你们放心,给我点时间,我定能把纸张造出来。”

    姬溪本觉得,这一大一小两个人听到了这个消息,一定会大喜的,可是,二人的反应却很是淡然,只是无所谓的说:“哦,好。”

    这般的反应,直接把姬溪给弄愣了,这就没了?又不死心的问:“你们难道看不出来造纸术的伟大吗?”

    吕春重新把头埋进案卷,说:“造纸术是否伟大我也不知,我知道的是,姬县令现在应该操心怎么把那四万石粮草给胡轸送去,而不是操心那造纸术。”

    姬溪一滞,有心想大吼:“你们没有远见。”可看着两人无所谓的神情,便知道说出来也没什么用,于是,瞬间神情萧然,大有天下之大,恨无知己之感。

    这样一来,语气也萧条了很多,说:“不是都已经准备好了吗?明天就能出发啦?有什么好操心的?”

    姬昀无奈的提醒道:“大哥,你莫不是想让百姓们为你送粮草吧?”

    姬溪脱口便道:“那当然不行,让张统带人去。”

    姬昀道:“张叔前几日就出门带人干活去了,这几日的回不来的,而且,开山队的大部分人都已经出城干活去了。”

    姬溪一愣,诧异的问:“什么?谁让张统出去的,怎么这么没有大局观?”

    姬昀翻着白眼,说:“大哥,是你啊。”

    闻言,姬溪话锋一转,再也不提张统,反而问:“那现在县寺中带甲者还有多少?”

    姬昀答:“十三人。”

    姬溪嘀咕着,片刻后道:“十三人就十三人吧,让百姓们拉车,十三人护送,我再让云虎随行,徐启管事,万无一失。”

    姬昀“噢”了一声,便再也不理会姬溪,转而和吕春商量起了事情,姬溪听了几句,发现没自己什么事情了,人家说的面面俱到,根本就不给自己说几句真知灼见的机会。

    姬溪顿了顿脚,转头就走出了正堂,没正事的随意闲转,转着转着就见到了姬月,姬溪说:“午饭做好了没啊,我饿了。”

    姬月白了他一眼,根本就不理他,招呼着几个民夫挑起十来个大箱子就走了出去,留下姬溪呆愣当场。

    身后,姬蔓走过来,对姬溪说:“大哥,你现在千万别招惹大姐,这十来日的功夫就要把婚事筹备好,里里外外的都要大姐出面,大姐正烦着呢。”

    姬溪大怒:“再烦也得做饭啊,不做饭我吃什么去,她累,我就不累吗,不给我饭吃,当心我撂挑子不干了。”

    姬蔓说:“要不,大哥说说,你做了什么事情,竟劳累至此?”

    姬溪张开口,想说些什么,可思来想去,却什么都没有说出来,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真的什么都没有做,于是乎,大言不惭的道:“为兄在总览大局。”

    姬蔓娇笑道:“大哥,你脸皮真厚。”

第42章 通天大陆临深渊() 
包括原有的佐吏,现如今的县寺,所属近三百人,人人忙的脚不沾地,就算是姬蔓,也得帮着后勤队的妇人们忙里忙外,而唯独姬溪,真心的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要做。

    中午大锅饭对付了一顿,下午的时候,这家伙又转了一圈,然后,所幸搬了把椅子,大大咧咧的躺在院子中间晒太阳,能进出后院的,都是老相识,对姬溪的这般做派,大家早已是见怪不怪,所幸置之不理,直接绕开他走,让姬溪想找个人聊天都找不到。

    姬溪想找本书读读,可读了没一会就放了下来,他娘的,全都能够倒背如流,这不是他自己的苦工,而是承自刘辩的记忆,姬溪发觉,虽然史书中的刘辩一无是处,可这学识,却绝对堪称顶尖。

    此时的姬溪,心中暗叹:“哎,真是寂寞啊,连点新鲜事都找不到。

    接着又想着:是不是该弄些什么东西消遣消遣呢?要不做副麻将?或者写本小说?

    西游记怎么样?不行,佛教这东西现在对世人来说还太陌生。水浒传?也不行,万一再给这乱世浇上一桶油就不好了?

    要不,写些对世人有用的东西?比如后世明代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那可是一部集前人农业科学之大成的著作,我以前看过,大概也能记得个七八成,这可是造福于民的好事情啊?

    而且,若是这部书真的从我的手上出世,那么我将会瞬间成为整个天下的恩人,这是多么大的名望啊?

    对呀?名望,我最缺的不就是名望吗?本来还想着慢慢的积累政绩,慢慢的获取名望,可那得花费多少时间?哪有著书立作来的方便快捷,立竿见影?

    可想通过著书立作来获取名望,《农政全书》好像还不够啊,那本书注定只会造福于百姓,可对这个社会的主导者,士子阶层全无用处啊,想要俘获士子阶层,从哪方面出发呢?儒学?对,只能从儒学出发。”

    本来只是一个突发奇想,但姬溪却越想越兴奋,最后直接站起身来,不顾来来往往的人们怪异的目光,在院子中来回转悠,口中不断的嘀咕着旁人听不懂的话语,看着像是魔怔了似的。

    印证着刘辩的学识,姬溪的脑袋在告诉的运转:“经过了先秦的诸子百家,如今这个时代,儒家一枝独秀,早已深入人心,我若是提出一些与儒学相悖的观点,那绝对是找死。

    所以,还是得从儒学出发,还好,这个时代虽然儒学大兴,但还没有形成具体的理论,我还是有机会的,我可以将宋元时期的理学观念弄出来,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既与现今的儒学观念不冲突,又精致完备的不知凡几。

    合适,太合适了。

    不过,理学有那么多的流派,我该用哪一种呢?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吧?

    我想想,虽然理学的流派很多,但但按其基本观点和影响来分的话,主要有两大派别,一个是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另一个是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

    这两个派别各有长短,一个认为性即理,一个认为心即理,一个深沉博大,持敬穷理,一个超然峻拔,直指本心。

    这是个人心丧乱的时代,还是用陆王心学吧。

    对,就用陆王心学,哈哈,我真是天才,不久的将来,我就是天下之师。”

    决心已定,姬溪猛的一声大喝,响彻整个庭院:“来人,给本官备好笔墨竹简,本官要著书立作,哈哈,快。”

    喊着话,姬溪一头钻进了西面的书房,底下人不知道他发的是个什么风,不过也不能对他的话置之不理,于是乎,两个妇人利索的备好了笔墨竹简,给他送了过去,并随之好奇的问:“姬家郎,你这是要干什么啊?”

    这两个妇人是从关山村一路跟过来的,很是熟悉,所以称谓也散漫的很,不过姬溪并不在意,他挥了挥手,大言不惭的说:“本官要做一件造福于天下苍生的事情,你们不要打扰我。”

    两个妇人呵呵笑着,也没说什么嘲笑的话,只是满脸的不相信,姬溪见状,气道:“你们现在不相信不要紧,不久的将来,你们会对我顶礼膜拜的。”

    两个妇人不以为意,撇撇嘴走出了书房。

    姬溪也不在意,随即便神情振奋的拿起了笔,在竹简上快速的书写起来。

    这陆王心学,由南宋陆九渊启其门径,明朝王守仁承其志而扩其门,首度提出“心学”二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由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姬溪现在所写的,便是后人整理出的《陆九渊集》。

    这《陆九渊集》,全文近四十万字,共三十五卷,姬溪这一开写,才惊觉想要完成这部著作绝非易事,姬溪又没有姬昀那般的过目不忘之能,前世虽然对这些儒家经典很有兴趣,更是独爱《陆九渊集》和《传习录》这两部心学的代表作,曾经研读过多遍,可是,要想把全文默写出来,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所幸,姬溪承继了刘辩的底蕴,文学功底方面是没有问题的,而《陆九渊集》的大概及中心思想姬溪也熟知,这一相配合,再多查阅些史料,姬溪相信,假以时日之后,定能将《陆九渊集》还原出来。

    这人啊,一旦做起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间总是飞快,不知不觉间,日头已经西落,姬昀伸着懒腰,随意的走进了书房,看见姬溪正在皓首穷经,便打趣道:“大哥不是一直自诩学究天人,不屑读书吗?今日怎么有这般雅致?”

    姬溪正在埋头沉思,闻言根本就不理姬昀,这倒让姬昀真的有些好奇了,于是拿起姬溪写好的文章,摊开细读。

    竹简这东西,铺开面积大,但能写的子却了了,虽然姬溪写的是小楷,可这一卷竹简也只不过有区区二三百字。

    姬昀先是感叹姬溪字体的精妙,再而读之:“前日曾尝以夫子所论齐景公、伯夷、齐叔之说,断命以祛俗惑,至今叹服,不能弥忘。允其所见,推其所为,勿怠勿画,益著益察,日跻于纯一之地是所望于君子,夷齐未足言也。此天所以予我者,非由外烁我也。思则得之,得此也;先立乎其大者,立此者也;积善者,积此者也;集义者,集此者也;知德者知此者也。同此之谓同德,异此之谓异端。”

    不足两百字,姬昀却读了足足一刻钟,继而,小心翼翼的卷起放下,复又拿起第二卷,又一刻钟,第三卷,直至第五卷,再想从岸上拿却发现没了,于是不由自主的站到姬溪的身后,姬溪写一字,他看一字。

    良久,此卷写完,姬溪搁笔,姬昀赶紧拿起竹简,小心的吹干墨迹,然后再次细读。

    姬溪笑问:“此文章如何?”

    姬昀叹道:“字字枢机,洪钟大吕,不外如是。大哥,这文章是你所写?”

    姬溪眼一立,不爽的问:“怎么?不像?”

    姬昀说:“小弟只是觉得,大哥今年不过二十一岁,应该不会有这么深的底蕴。”

    姬昀的这个疑问,宛若一桶冰水当头浇下,是啊,这文章里面的思想太过深奥,非历经苍苍者绝难写出,自己才是个二十岁的学子,充其量算个才俊,若说这文章是自己所写,只怕真的不会有人相信。而且,这二十一岁还是自己扯的谎,严格的说,这具身体还不满十六岁。

    当初姬月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