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45章

汉末之奇谋-第45章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溪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女人是来找他算账的,这一瞬间,姬溪的心头转过了万千思绪,然后在当鹌鹑和做雄师之间摇摆不定,最后决定,奶奶的,今晚上就把事情办了。

    可当姬月蛮横的将被子撩起,这家伙身上的那点仅有的遮羞布却实在给不了他太多的勇气,于是乎,雄师远去,鹌鹑附体,只见这家伙瞬间蜷缩起了身子,像是个被欺负了的小媳妇似的惶恐问:“你干什么?”

    再看看姬月,那神色,是多么的坦然,那眼中,是多么的镇定,那话语,是多么的伤人:“没什么,看看你有没有尿床而已。”

    闻言,姬溪瞬间想起了自己以前重伤不能动弹的那一幕,于是乎,姬溪彻底的怒了,心中的雄师在羞愤的情绪下快速的苏醒,眼看着就要崛起,却被姬月下一句轻飘飘的话瞬间打趴:“害羞个屁,你身上哪个地方老娘没看过,快给老娘起来,把麻沸散的秘方写给我。”又接了一句:“怎么,还要老娘给你穿衣服不成?”

    姬溪彻底的蔫了,认命似的穿上了衣服,然后恶狠狠的对姬月说:“你让老子写老子就得写啊,老子就不写。”

    你说说这人,这话你在穿衣服之前说是调情,穿好了之后再说,这不是找虐吗,果不其然,姬月摆摆手说:“那也行,老娘去找蔓蔓和浅浅谈谈你当年的光辉事迹。”

    说罢,转身就走,姬溪却急了,人家都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呢,被姬月这么挤兑,要是还没有行动那还是个男人吗,于是,姬溪大声说:“老子写。”

    姬月转过身,轻蔑的看着他,哼道:“早这样不就得了,非得自找难看。”

    姬月这般蔑视的眼神,姬溪已经见过无数次了,所以,虽说谈不上心平气和,但熟视无睹还是能够做的到的。于是乎,他云淡风轻的从姬月的身边飘过,走到案台后坐下,便慢吞吞的磨墨。

    姬月走到跟前,却发现姬溪那墨磨的,实在是太慢了,慢的简直令人发指,摆明了是想吊自己的胃口,让自己不舒服。

    姬月张了张口,刚想骂人,却听到姬溪唉声叹气的说:“哎,时间太久了,有些记不起来了,这可怎么办呢?别着急,让我再想想,一定能想起来的。”

    闻言,姬月哑火了,她清楚,姬溪是故意的,否则在医院的时候不会那么的笃定,而她更知道,此时绝不能给这家伙脸色看,否则的话,他一定会借题发挥,不折腾几下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言不发,干等,跟着家伙耗,把他耗累了,耗烦了,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果不其然,姬溪的墨磨了半个时辰,见姬月一句话没说,根本就不给自己机会,无奈何,终于提起了笔,在竹简上一挥而就,记忆中的麻沸散药方便跃然而出。此药方,经后世考究,出自于华佗的《青囊经》,应该是华佗晚年研究出的,此时并未现世。

    对于剽窃了华佗那老头研究成果这件事情,姬溪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这么好的东西,早一天现世,就能早一天造福苍生,相信那个传说中悲天悯人的老头,就算知道姬溪剽窃了他的成果,也只会感激姬溪,而不会有丝毫的埋怨。

    而且在姬溪的心中,早就有一个想法根深蒂固,那就是,一定要找到那老头,然后不惜任何代价的将那老头留在自己身边,想走,门都没有,姬溪可是知道的,这老头晚年死的冤啊,死的太不值了,死的太令人心痛了。既然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总要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姬溪觉得,保住了华佗,就是一项大功德。

    姬月接过姬溪递过来的竹简,呢喃读道:“羊踯躅三钱、茉莉花根一钱、当归十克、菖蒲一钱,水煎服一碗。”

    读完后,狐疑的看着姬溪,问:“你确定没错?”

    姬溪点点头,故作高深的说:“没错,就是这样,纵使有偏差,也绝不甚远,你拿去试试便是。”

    姬月又看了一遍,然后说:“有错也没关系,等得空了,我先给你煎一碗,你若喝了没事,我再推广。”说完,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独留下烛光摇曳中满腔愤怒的姬溪在那里咬牙切齿。

    姬月走后,姬溪重又拖了衣服钻进了被窝,很快便进入了梦乡,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姬溪在战鼓声中醒来。

    姬溪伸了个懒腰,利索的起床洗漱,不多时,便有甲士来报,说张勋和孙策挟三万兵马前来扣关。

    这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姬溪便呵呵一笑,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先让甲士退去,随后从灶房里拿了张大饼,才优哉游哉的往城楼走去。

    姬溪到的时候,吕春,姬渊,姬昀,胡轸等人都已经早早的在城墙上等候了,见姬溪到来,便各自参拜,姬溪随意的挥了挥手,示意不必多礼。

    随后,姬溪上前几步,在边缘处往外看,三四万兵马,称得上军容整齐,但姬溪怎么看都觉得这不过是几万个霜打的茄子,实在是没什么震慑力。

    姬溪转过头,笑着问吕春:“文封,昨晚睡的可好?”

    吕春笑答:“再好不过。”

    这一言一语间,昨天的那丝不快便已经烟消云散。

    姬溪又问:“孙坚的信送过去了?”

    吕春答:“送过去了,但送信的人没有回来,应该是回不来了。”

    姬溪鄙夷的道:“张勋匹夫,废物一个,两国交战,不战来使的规矩都他娘的不懂。”接着又说:“既然这样,看来得给孙策点压力了,来呀,把孙坚捆了,带过来。”

    甲士听命离去,不多时,被五花大绑的孙坚被押送了过来,姬溪走上前,笑呵呵的对孙坚说:“文台兄,如此待你实非我愿,只是那张勋匹夫太不识趣,竟然杀了小弟遣去的信使,如此一来,只能委屈下文台兄了。”

    说着话,已经将孙坚带到了城墙边上,居高临下,确保城下的敌人能够看见,随后朗声叫道:“张勋,孙策,上前搭话。”

    话落,自有数十人齐声高喝,声震数里,想那张勋孙策想听不见都难。

    可这话喊了数遍,对方却没有任何的动静,姬溪不用想也知道,此时的孙策和张勋,正相持不下呢,于是乎,便也不着急,竟是遣人在这城墙上设下了酒席,招呼众人坐了下来,喝酒闲聊。

第68章 祸心暗藏却非明() 
此时的张勋和孙策,确实在相持不下。

    按理说,张勋乃是袁术账下先锋大将,而孙策却不过是个白衣,二人的身份天差地别,孙策本不能与张勋针锋相对的。

    但无奈何,这是个军阀割据的时代,谁手上有兵谁就是老大,官职这东西,本就没什么威慑力,于是乎,莫说是这张勋,便是袁术在前,孙策也可无须隐忍,无他,二者皆为主公,唯一不同的是,孙策是少主,可主公不在,当然是少主当家啦。

    大帐中,孙策瞪着眼睛,死死的盯着张勋,耳边传来那一句句的喊话声,更是让孙策焦躁,于是见张勋还是那么的不愠不火,终于急了,大声喊道:“张将军,我父如今身在敌营,你给句痛快话,你救是不救?”

    张勋也犯难啊,这救与不救,是自己说了能算的吗?自己倒是想救,可怎么救,攻城又攻不进去,给粮草吧自己又没有,说到底,这不还得等袁术的命令啊,于是乎,张勋只能尽量压制着回道:“伯符,稍安勿躁,本将军已遣人快马加鞭回禀我家主公,最迟明日,主公的命令便会下达啦。”

    孙策急道:“我父危在旦夕,如何能等到明日。”

    张勋不悦,反问道:“那伯符认为,应当如何。”

    闻言,孙策却是无言以对,当下似乎只有三条路可以走。

    其一,从宛城调派大军,将峣关围了,迫使姬溪放人,可先不说姬溪会不会狗急跳墙杀了孙坚,光是北方吕布的渐趋渐进,也容不得宛城再分拨兵马来这里。

    其二,速速调拨粮草将孙坚赎出来,然后是去是留,另当他论。

    其三嘛,显而易见,不取管孙坚的死活,要么攻城,要么退兵,以当下的情况来看,当机立断的退兵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这三条路,孙策知道,张勋也知道,杨宏更知道,孙策显然不可能选择第三条路,张勋和却显然倾向于这第三条路,不过,他不会明面上说出来罢了。

    再看那杨宏,低着脑袋,蹙着眉头,自始至终一语不发,孙策还天真的以为此人正在想办法救孙坚呢,却不知,这家伙自以为是的想出了第四条路,那就是,设计让姬溪快快的把孙坚杀掉,如此一来,一切迎刃而解。

    先前,信使前来的时候,张勋和孙策是把那信使放回去了的,那时的杨宏,就已经齐了歹心,暗中命人将那信使杀了,想要以此激怒姬溪,以达成自己的目的,不过照现在的情形看来,此计太过稚嫩。

    杨宏冥思苦想,终于又得一计,思虑片刻后,抬头笃定的说道:“少将军无忧,我有一计,定可保孙将军无虞。”

    孙策大喜,急忙道:“先生快快道来。”

    杨宏微微一笑,继续道:“少将军可手书一封,言明答应姬溪的要求,用四十万石粮草迎回孙将军,但,宛城路途遥远,四十万石粮草非数日不可送达,而少将军思父心切,心急如焚,故以五万石粮草聊表心意,只为旦夕随父左右。”

    孙策狐疑的问:“先生的意思是,让我押送粮草入城,这是什么计策,非是孙某怕死,只是这计策,能有什么用处?我若入城,岂不是平白受姬溪那厮要挟?”

    杨宏笑道:“少将军宽心,且听我细细道来。”顿了一下,继续说:“将军在书信中言明不信任姬溪,是以不会入城,而要求姬溪将孙将军送出城来与少将军相见。”

    孙策急问:“这个要求,姬溪岂会答应。”

    杨宏:“若只是这般说法的话,姬溪当然不会答应,所以少将军要言明,双方接触的兵甲不可过百。而接触的地点,便是峣关城下一箭之地。如此一来,姬溪定会觉得,少将军父子之命皆在他的掌握之中,疑虑之心定然大打折扣。”

    孙策问:“如此一来,我父子之命岂不是还在姬溪的掌控之中?”

    杨宏笑道:“在那二十万石粮草到达之前,少将军父子绝对平安无事。”

    孙策想了想,觉得有些道理,却总有些地方不对劲,冥思苦想片刻后才恍然,便问:“姬溪又如何能够相信我父子不会冒险一搏,寻求脱身?”

    杨宏心里暗笑,暗道这孙策不傻嘛,这么快就想通了里面的关键,可那又如何呢,你终究太过年轻,还是太嫩了,便接着笑道:“姬溪是不会相信,但他会答应的。”

    孙策不解,便问:“这又是为何?”

    杨宏笑道:“因为此人太过狂妄,他一定会觉得,我方的将士在同等规模的情况下不是他的敌手,少将军父子若有移动,便绝对逃不脱他的射杀。”接着,杨宏不等孙策再次发问,继续说:“少将军是不是还想问如何脱身?此事简单,我会命工军日夜赶工,三日后,定能从地下打通一条通道,介时,少将军父子跳入甬道,须弥之间便可返回,少将军以为如何?”

    孙策又问:“若姬溪打定主意,就是不相信又该如何?”

    杨宏笑答:“这便是那五万石粮草的作用了,那五万石粮草,已经表明了我等的诚意,若那姬溪连少将军这感天动地的孝心都不答应,那么此人将会被世人所唾弃的。”

    孙策想了想,又想了想,觉得此计甚妙于是乎,孙策下了决心,道:“便依此计行事,我这就去写信。”说罢,直接遣人去取笔墨,然后便埋头泼墨。

    见状,杨宏的心里终于松了口气,谅你小子少年英豪,可终究,还是跳不出我的手掌心啊。又见到张勋那双空泛的眼睛,杨宏更是自得,暗道:一群有勇无谋的蠢材,注定是我手中的刀,盘上的棋,生杀予夺,具在我手。

    这一刻的杨宏,有一种走上了人生巅峰的感觉。

    很快,在杨宏的意气风发,张勋的半知半解中,孙策的书信写好了,杨宏接过后通读了一遍,觉得挺好的,该说的都表述的很清晰,于是便道:“甚好。”紧接着便下令:“来人,速将此信送与姬溪。”

    临近正午的时候,姬溪接到了这封信,拿在手中看了一遍,蹙了蹙眉头,又看了一遍,呵呵笑出了声,再看一遍,仰天大笑,连眼泪都差点笑出来了。

    席间众人不明所以,吕春接过那封信,看了一遍,呵呵一笑,递给了姬昀,姬昀看后,也是一笑,后把竹简往案台上一扔,由得众人看去。

    可其他人看来看去,也没看出个道道来,甚至有数人还在夸赞孙策的孝心,觉得送孙坚出城与孙策想见也并无不可。

    姬溪笑够了,便差人给孙坚松绑,请他坐下,将书信递与他看。

    孙坚看后,叹道:“我儿有此孝心,我心甚慰。”感叹完后,却发现姬溪正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似乎还有些嘲讽,不明所以之余,便又看了一遍,却仍是找不出姬溪发笑的原因,便怒道:“孙某断定你不会应允,但请君自重。”

    姬溪说:“文台兄请见谅,令郎的孝心天地可鉴,溪敬之重之,所笑者,绝非因此。”

    孙坚寒着脸问:“那是因何?”

    姬溪眯起了眼睛,悠悠的道:“此信缜密,看似没有任何的破绽,似乎若是我不答应,便会瞬间成为一个锱铢必较,不往人伦的小人,必为天下耻笑。而且看起来,于我并没有任何的弊端,相反,我手上又多了一个人质。”

    孙坚“嗯”了一声,不置可否,姬溪继续说:“但,我却有两个问题有些弄不明白,还请文台兄为我解惑。”

    孙坚望了姬溪一眼,等着他发问。

    姬溪笑问:“第一,贵军为何坚定不移的认为,等我收到了那四十万石粮草,就一定会放了文台兄父子二人呢?”

    孙坚一愣,长身站起,怒道:“姬溪,莫非你是打定了注意要杀我不成?”

    姬溪笑着摆了摆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