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68章

汉末之奇谋-第68章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姬溪既然敢这么说,自然不会没有把握,是以待天子下令之后,姬溪第一时间出了大殿,向石阶之下交换:“高顺上前听命。”

    高顺跨步跑上前来,姬溪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直接下令:“令你将全军分为五队,口喝天子之命,言五宫之内所有带甲者两炷香内必须离开宫城。两炷香后,但见甲胄,杀无赦。传令之后,你自领五百甲士与我守卫此殿。”

    闻言,高顺吓的一个激灵,愕然的看着姬溪,但在姬溪严厉的眼神示意下不敢发问,是以高声应诺,快跑着下了石阶传令。

    而高顺不敢问,殿内的百官却敢问,只听得在姬溪下了令后,殿内瞬间哗然,赵谦的怒喝声随之传出:“胡闹,宫闱重地,安敢行杀戮之事,姬溪,你要造反吗?”

    姬溪不理他,双眼只是注视着石阶尽头的三千兵马在高顺的呼喝声中快速整队并开拔,而后带着五百兵马疯狂的冲上来,在姬溪的身前列队。

    姬溪这才转过身,直面殿内喝骂不已的百官,高声道:“陛下许我可以便宜行事,安有造反之说。诸公骂我,溪洗耳恭听,然,半个时辰内,谁敢迈出此殿半步,溪必杀之。”

    话毕,高顺适时的拔刀出鞘,高叫一声“嚯”,身后五百兵具皆如此,声震斗牛,惊的满堂诸公面无血色。

    然赵谦却不怕,听了姬溪的话后,面无惧色的迎面便向姬溪走来,口中喝道:“我倒要看看,汝这祸乱宫廷的贼子,可敢杀老夫。”

    这一幕,倒是让姬溪对赵谦有些刮目相看了,然,这并能改变姬溪的态度,是以姬溪亦喝曰:“吾奉天子诏命,何人不敢杀?劝汝莫要自寻死路。”

    赵谦不管不顾,兀自向前走,姬溪见此,却不慌不忙,稳如泰山,他当然不敢在大殿之上斩杀赵谦,但他也知道,赵谦绝对走不出这大殿,因为会有人去阻拦他。

    果不其然,姬溪看到王允朝着几人使了眼色,那几人犹豫了一下后,如姬溪所料的那般跑了出来,死命的拉住赵谦,并劝他不要意气用事,要留着有用之身图宏远大业。

    赵谦大骂,骂姬溪的残暴不仁,骂百官的不仁不义,骂自己的懦弱无能,可偏偏,他就是不骂罪魁祸首董卓,瞧瞧,这还是有理智的嘛。

    姬溪向看笑话似的看着堂上的乱象,并在这乱象中看着百官,观察着他们。

    这些人中,除去愤怒的赵谦和风轻云淡的王允不提,尚有一人被姬溪重点留意,其人身处乱象之中,却垂手肃立,连个脸都不露,略有些佝偻的身子静静的站在大殿的一角,似乎身处另一个天地。

    姬溪问高顺其人是谁,高顺说他是当朝司空种拂,姬溪记下了他的名字,暗暗留心提防。

    而除种拂外,另有几人进入了姬溪的视线,姬溪只是本能的觉得他们不寻常,能给自己带来威胁,是以一个接一个的向高顺询问。

    高顺跟在吕布身边已经许九,朝上的大小官员没有他不认识的,是以毫不费力的为姬溪解答。

    还别说,姬溪看上的人官都不小,有司隶校尉黄琬,大鸿胪杨彪,光禄大夫淳于嘉,太常卿马日譂,太仆赵岐,卫尉张温。

    虽然这些人中姬溪只与王允,赵谦,淳于嘉打过交道,其余的都是陌路,但姬溪隐隐的有种感觉,这些人,都不是善于之辈,或许日后会成为自己的敌人,当然,也或许会成为自己的亲近之人。

    大殿内的喧闹仍在继续,姬溪该认的人认全了后,便抱起了膀子开始看戏,那嘴角若有若无的微笑被赵谦瞧见,更加的火冒三丈,于是乎挣扎的更凶,咆哮的更凶了。

    殿内的闹剧随着一个个报信兵的到来而结束。

    “报,未央宫已清,驱赶八百零三人,斩首五十。”

    “报,长乐宫已清,驱赶五百六十人,斩首二十七。”

    “报,桂宫已清,驱赶三百四十人,斩首十三。”

    “报,北宫已清,驱赶二百八十人,斩首六十九。”

    “报,明光宫已清,驱赶四百二十人,斩首三十五。”

    随着这一个个报信兵的离去,殿内逐渐的安静了下来,他们算是看出来了,姬溪是真的敢杀人,这里是宫闱禁地,在这里杀人,跟在宫外杀人完全是两码事情。

    由此可见,姬溪是一个胆大包天,不论纲常且心狠手辣的人,跟董卓亦是一样的人,面对这样的人,你跟他耍横是玩不过的他的。董卓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百官们对付不了董卓,也对付不了姬溪。

    于是乎,闹剧收场,赵谦恶狠狠的瞪着姬溪良久,后重重的一顿足,向天子报告说身体不适,想要先回去。天子自然应允,赵谦便径自往外走,,看那方向,乃是直直的向姬溪走出去的,姬溪若是不让他,两人必然相撞。

    姬溪在心里暗骂,你他娘的不要脸,老子还要呢,哼,老子不跟你一般见识。

    于是乎,姬溪在即将相撞之际,敏锐的躲开了。

    赵谦既去,王允提议散朝,天子自然要先行离去,那么姬溪也自然就没有了和百官们在一起的理由,作为羽林中郎将,随时护卫在天子左右乃是应有之责。

    于是乎,姬溪统兵先百官而走,至于殿内的百官在姬溪走后又谈了些什么,姬溪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第109章 恶人自须恶人磨() 
我们的小皇帝,今年十岁,他的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就死了,他的父亲两年前死了,很疼爱他的哥哥刘辩一年前死了,唯一的亲人董太后一年前也死了。

    随后,我们的小皇帝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他的孤独,是由内而外的,是注定的,因为他是天子,且还是一个年仅十岁的天子,所以他在百官们眼里,只是一个天子,在董卓的眼里,只是一个傀儡。

    这一年中,他那双稚嫩的眼睛见到了太多的血腥和残暴,他敏锐的感觉到自己的身边充斥这数不尽的阴谋诡计,对这些,他不懂,但很怕。

    他的恐惧,没有任何人倾听,他的孤独,也没有任何人能够体会。

    渐渐的,他也将自己当成了一个傀儡,他仍会惧怕,但却忘记了怎么哭泣。

    初见姬溪的时候,他莫名的感觉到了一丝亲切感,但这丝亲切感,却在这短短两日间消失殆尽,留下的,仍是恐惧。

    他呆滞的坐在銮驾上,由姬溪护送着往长乐宫去,看着姬溪有条不紊的下令,看着身边的三千甲士不断的减少,而宫中的防卫越加的厚实,他觉得姬溪确实是在努力的做事,可他不明姬溪这么做的缘由,或者说不明白自己的住处为何需要这么严密的防守。

    这个问题盘桓的小皇帝的心中,久久不能理解,而姬溪似乎看透了小皇帝的疑问,是以到了皇帝的寝宫临华殿后,姬溪问他:“陛下可知,五宫之地为何要防守的这般严密?又可知,陛下的身边为何要有这么多人守卫?”

    小皇帝愕然的摇头,惧怕的看着姬溪,姬溪叹了口气,说:“因为,这是天子的威严。”

    小皇帝想问什么是威严,却不敢,姬溪也没有解释,只是慎重的对小皇帝说:“陛下,你当读书以明志,你当习武以强身。”

    小皇帝欣喜的发觉,在姬溪说完这两句话后,那丝亲切感又回来了,让他幼小的心感觉到了久违的暖,于是乎,他竟是不假思索的点头答应了下来。

    姬溪微笑,说:“那边先读书吧,离午膳还有一个时辰,陛下可自行就读,容臣先去处理一些事情,片刻便回。”

    皇帝乖巧的点头,姬溪报以微笑,看着小皇帝转身走向书案,却把紧随其后的黄门拦住,问他:“你叫什么?”

    黄门略有些诧异的看了姬溪一眼,不知道姬溪是什么意思,可却知道这是董卓的义子,自然不敢放肆,是以如实答道:“回中郎将,小人陶普。”

    姬溪问:“临华殿有多少人伺候?”

    陶普答:“三十四人。”

    姬溪点头道:“去把他们都召集在殿外,半柱香为限,未到者斩。”

    闻言,陶普大惊,愕然道:“将军,这如何赶得及?”

    姬溪本着脸说:“既然觉得赶不及,那还不快去。”说罢,转身便向殿外走去,根本就不给这黄门反驳的机会。

    对此,陶普有心想对姬溪说自己乃是董卓的亲信,只是受命服侍在天子左右而已,实则与姬溪乃是一家人。可看着姬溪的样子,又琢磨着姬溪是不是故意这么做,以此来树立自己的威望。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自己现在上前无疑是给他难堪,还是卖他个面子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陶普还真的是卖力气,腿都快跑断了,总算在半柱香内集结了二十八人,而那剩余六人,也在一炷香内陆续赶到了殿前。

    人员全部到齐后,陶普看着寒着脸的姬溪,觉得迟到的六个人免不了要受点皮肉之苦了,不过也仅此而已,至于被杀,陶普觉得不可能,不看僧面看佛面,自己这些人怎么说也是董卓派来的,你打打可以,不过若是真的杀了,单是董卓那里你就过不去。

    事实证明,陶普的想法错了,错的很离谱。

    之间姬溪待人员到齐,说的第一句话便是:“高顺,迟到几人?”

    高顺答:“六人。”

    姬溪:“斩。”

    “是,来呀,斩。”

    这一问一答,众皆愕然,而还未等喧哗声起,六颗人头已经落地。

    陶普哆嗦着问:“将军,这是为何,我等都是……”

    他的话说不下去了,一来姬溪正恶狠狠的盯着他,二来已有军士将钢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姬溪知道此人是这些人的头头,却暂时没有理他,反而向另一人问道:“刚才你也在殿中,可听清了本官与陛下说了些什么?”

    此人早就被吓得浑身发抖,是以听了姬溪的问话后竟是哆嗦着说不出话来,见状,姬溪阴森的一笑,轻声说:“斩。”

    斩了此人之后,姬溪又望向另外一人,问了同样的话,此人说:“没听见,小人什么都没听见。”

    姬溪皱眉,说:“你耳朵聋了?斩。”

    又问一人,其说:“听见了,小人听见了。”

    姬溪大喜问:“听到了什么?”

    此人顿觉生机就在眼前,一时间说话都顺溜了许多,一字不落的将姬溪与天子的对话叙述了出来,姬溪听罢,赞赏的点头笑道:“非常好,你的记性非常好。”

    听了姬溪的夸奖,此人瞬间有了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可还未开口道谢,姬溪却又说:“不过本官不喜欢记性太好的人。所以,斩。”

    姬溪又转向一个长的挺漂亮的奴婢,问:“你刚才不在殿中,可刚才那人的话你是听见了的,复述一遍。”

    这奴婢愕然半响,正在说与不说之间徘徊不定的时候,姬溪却已经不耐烦了,说:“斩。”

    就这般,连斩十人,不管这些仆人奴婢怎么回话,或者回不回话,都只有一个结果,斩,仿佛姬溪就是纯粹的想要杀这些人而已。

    待姬溪杀到第十三人的时候,终于有人按捺不住了,只见他猛地跳起,疯狂的向外跑,嘴里面嘶吼着些什么没人听的清楚,看样子,已经被逼疯了。

    可姬溪还是不放过他,直接下令道:“抓住他,分尸。”

    这般的做法,连高顺都有些于心不忍了,是以杀了那人之后,便不再有动作,姬溪见此,露出了一个令高顺胆战心惊的笑容,随之说:“老子说分尸,你没听到。”

    高顺苦涩的举起刀,强忍着呕吐,却真的将那人分尸了。

    姬溪满意的点点头,复又望向一人,可还未发问,那人惊恐的神情便猛地一滞,却是被吓死了。

    姬溪厌恶的摇摇头,说:“没用的东西,丢出去喂狗。”

    接着,又是下一人,杀到第十七人之后,姬溪兴致未减,仍旧兴致勃勃的问:“本官和陛下说了什么?你听清楚了吗?”

    姬溪明显的感觉,这人深吸了口气,而这口气,却让姬溪瞬间紧张了起来,颇为期盼的等着此人开口。

第110章 万物有阴必抱阳() 
芙儿,是她的名字。她是一个贫苦百姓家的孩子,日子过不下去了,十二三岁的时候便被家里人宫做了婢女,在这宫闱之中也有八九年了。

    她本不识字,但却好学,没有任何教她,她便趁着给主子们端茶倒水的机会偷着学。她是一个性子坚韧的人儿,所以,她只用了两年的功夫,便识了字,可以自己读书。

    读书,开阔了她的眼界,放飞了她的思绪,她从书中学到了如何明哲保身,如何趋利避害,所以,她一直低调的活着,从不与人争执,也不与任何人尔虞我诈。

    她只是按部就班的过着自己的日子,卑微的活着,她的卑微,她的低调,使她安然的度过了十常侍之乱,度过了洛阳的危局,而后混到了董卓的身边,被派来服侍天子。

    与她同时期的数百宫女,如今已经只剩下她一个了,对此,她在唏嘘之余难免有些骄傲。

    然而今日此时,她那卑微的骄傲在姬溪的屠刀下瞬间消失殆尽,她看着姬溪杀了一个又一个,她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她没有吵闹,没有哭泣,她只是认命似的闭上眼,想着自己这一生。

    想着想着,她忽的发觉自己的这一声很悲哀,因为竟没有多少事情是值得回味的,她的父母在印象中已经模糊,她是个宫女奴婢,没有丈夫,更没有孩子,朋友呢,也没有,自己做过些什么事情呢,扫地,端茶,送水,吃饭,睡觉,除此之外,似乎就没有什么了。

    一股强烈的不敢自内心深处涌起,似乎冲破了某种桎梏,她,在姬溪将要杀她那一刹那,开窍了。

    姬溪问他:“本官和陛下说了些什么?你听清楚了吗?”

    她深吸口气,颤抖着嗓音回答:“奴婢听的很清楚。”

    姬溪期待的又问:“你听到了什么?”

    她再次深吸口气,回答:“奴婢听陛下说,殿内的奴仆中有很多是朝中大臣的亲信。”

    姬溪的眼睛亮了起来,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