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影侯 >

第149章

大明影侯-第149章

小说: 大明影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很是高兴,之前数年无功,只能在北方窝着,一个不留神,就要收缩防线,回到北平,可是如今,自己的兵马,全力南下,沿线卫所,都是在各种各样的原因之下,投降,这给了他很大的信心,也让他坚信,不久的将来,他就会得到这大明的江山,拥有者天下之主的美誉。

    “王爷,那个方中愈受伤的情况可能是假的了,咱们的人上当了,死了不少人,这是最新的消息,您看看。”大和尚说完之后,拿出来一张纸,上面是最新誊写的情报,上面介绍了之前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递给了朱棣。

    朱棣拿起来看了一遍,“这么说,那小子跟咱们耍了个心眼,设了个套?”

    “是的,现在看来是这样的,咱们手下又损失了不少人马,还有就是刘应夜也让咱们给他的手下烈士的待遇,让把抚恤金发下去,您看?”

    大和尚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变化,他只是简单的陈述着这件事情,对于他来说,他手下的人,派出去了,就得听天由命了,只要干事了,那就行,死活不论。

    “照做吧,咱们的人本来就少,现在损失了这么多,也该给他们一个交代,毕竟咱们还要这些人好好的做事呢,不能让活着的人寒心。”

    朱棣这个时候心里还是多少有些感叹的,毕竟现在心情好,就答应了,不是他很大方,只不过,现在看到了希望,登顶大宝的希望,那就自然而然的心情好了,所以呢今天就做个好的表率了。

    “是,王爷。”

    不过当看到下面的一条消息时,他的脸色就变了,“军师也看过这条消息了?”

    “是,看过,王爷,这个虽然只是猜测,不过,八成是真的了,这消息送过来也需要花时间的,现在说不定已经定了,现在咱们担心的不是他们是不是恢复了诸位王爷的爵位,而是担心这件事情带来的影响。”

第0342章 朝廷利器的成长() 
大和尚说的是关键,那则消息就是朱允炆想要封爵的消息,他们的人并没有获得具体的消息,只不过是从宫里放出来的消息中获取的,但是看来应该是成功的,所以,封爵应该是板上钉钉了。

    “我那侄儿真是好手段,这样的办法也能想出来,看来,他是想抚慰一下诸王了,不过,照孤看来,现在已经晚了,如果两年前,他这样做,孤还怕他几分,要慎重考虑一下对策,可是如今,孤王不怕,孤的那些弟弟们,愿意站在孤王这边的,赶都赶不走,要是不愿意站在孤王这边,求他们也是没用的,不过,要是孤真的登临大宝,他们也就那样了。”

    朱棣说的很是真切,他现在想的很多,但是唯一有一点没变,那就是他自己没有放弃希望,皇帝的宝座可是在向他招手呢,对于那些不表态的,一辈子也就那样了,这一点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站队,从来都是一门技术活。

    “王爷说的有理,诸位王爷的选择要看他们自己,咱们要不要派人去接触一下诸位王爷?”

    姚广孝还是觉得可以争取一下,毕竟先帝的儿子们,他们的意见可是超过很多人的意见,这一点没有人可以替代,正统,不仅是自己的正统,更要是大多数人的正统。

    “可以,不过不强求,他们愿意帮就帮,不愿意那就不愿意,孤王无所谓,获得和付出是有关系的,孤王相信他们不蠢。”朱棣很是霸气的说道,对于那些弟弟,除了以前的戍边九王,现在也没多少了,其他的弟弟们,也就是混吃等死罢了,于国无益,他并不看重他们,但是现在他还没有要欺负这些弟弟的理由。

    姚广孝觉得这一点,是朱棣做的最好的,那就是他知道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对每一件事情带来的后果,他都能够,想的很清楚,所以呢这样的人,是最厉害的,因为明白人才可以活的更久,反而那些不明白,或者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既可恶,有可恨,就算是死了也没有人会同情的。

    在镇江府,中愈他们白天也在出去打探消息,手下的人并没有闲着,要想获取最好的情报,那就是广撒网,大家都去,去热闹的地方,去百姓之间,获取第一手的资料。

    虽说章兵的人也会去打探消息,但是他们的人也会自己去判断,还有就是他们自己的人马,用起来也会趁手些。

    淮上大营现在很热闹,主要是梅殷将自己的训练方式,慢慢的推广开来了,中愈的亲兵训练小队,每天都在训练着梅殷的亲兵营,然后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训练知识之后,他们又开始训练了其他亲兵,然后亲兵又去训练了先锋营等其他的队伍。

    总之是一个教一个,一队带一队,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将这些情况都训练到,然后在加深,就是要把这件事情更快的做好,这些都是有纪律保证的,现在可以说是,梅殷的亲兵营是大明最有纪律的军队,没有之一,现在他们也在迅速的在全军开展。

    现在最痛苦的莫过于火头营和辎重营了,他们在不断地运粮食,做军粮,保证大军的粮草耗费,这一天两天的量可是不低,那消耗量,简直是过去的几倍,总之是让人很是忧虑,因为消耗量是在是太大了,但是他们又拒绝不了,毕竟北方的局势真的很不乐观,大营派出的斥候,一直在外面探听消息。

    不过梅殷还是对士兵很好,手下的人还是很信服这位淮安总兵官的,这样他们也不会哗变什么的,现在训练虽然辛苦了一点,但是比以前吃的多,睡的香啊。

    梅殷在军队里慢慢灌输他们朝廷的忠心思想,而且现在也在慢慢的试用督导制度,就是在每一个小队中都有一个督导,这个督导是梅殷的幕僚们亲自挑选和训练的,督导不仅要懂兵,还要懂人,不然那可不行,现在还没有在全军推展,但是中军,已经在推广了,反响还不错。

    士兵们的成长与他们的军事主官有关系,所以,淮上军营的军官们都在勤加学习,学习新思想,开拓新头脑,至少不要像之前这样,只知道喝酒,赌钱,耍酒疯,上了阵之后,却跑的比谁都快,这样的害群之马自然是不应该待在军队里的。

    人与人之间还是要沟通的,建文帝这段时间不断的在宫中游走,还没有出宫的藩王,唐王朱桱,郢王朱棟,伊王朱?,他们都还没有出宫就藩,朱允炆和他们沟通了几句,也就是说了说近期的朝廷的政策,他们懂也好,不懂也罢。

    朱允炆对于这几个年轻的叔叔们,并没有那个担心,所以呢,还是很好说话的,还是给予了他们优待。

    对于他的那些姑姑们,只要是心还在朝廷这边的,对于她们的夫家,也都很看重,至少没有向现在和朱四一样,闹得很不愉快。

    这里面有很多人正在随着大军征战,在前线听用,有的人在后方经营,也算是为朝廷镇守后方,当然也有的人,啥事不干,甘当纨绔,也有的人是暗中投敌,净做些出卖朝廷的事情。

    有一个强大的组织,带来的会是什么,当然是执行力和传播速度。

    锦衣卫是国家利器,当然现在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因为这只猛虎的牙齿在十五年前被掰断了,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就算是不久前,刚给它新装了一副牙齿,他也是成长有限,可惜的是,他碰到的是一个特殊的人,那就是中愈。

    锦衣卫的成长,只要是不在其中是无法体会到的,就连中愈都不知晓锦衣卫现在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大饼,他只知道,派出去的人,慢慢都有了结果。

    在中愈离开京师的时候,一封封任命,已经从锦衣卫衙门发了出去,任命一些正在活动的人,成为锦衣卫北镇抚司下属的总旗,甚至是百户,以奖励他们这一个月来的优秀表现,而且鼓励他们就地建立据点,发展壮大。

第0343章 微信传播就好了() 
锦衣卫训练的经费从来都不用担忧,因为现在中愈手下的各种各样的经营,都能提钱,除了保证达官贵人们的分红,剩下的基本上都被中愈用在了锦衣卫的发展之上,至于怎样分割,不是现在要考虑的问题,中愈现在要做的就是集中所有的力量,将这些事情快速利落的做好,要是以后有了金钱上的纷争,那是以后要考虑的事情。

    当然,锦衣卫是朝廷的兵马,还是上直卫,自然也是要拿军饷的,这一点,还是可以控制的,户部和内帑都有下拨,他们还是很满意的,但是那些东西对于卫所兵是足够的,但是对于这些消耗颇大的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的兵,那就不太够了。

    国家利器行动起来的时候,连中愈自己都害怕,昨天还在京师传播的消息,现在已经传到了镇江这边来了,这里面自然有着锦衣卫密探的谋划,还有就是那些走南闯北的行商们,他们的大嘴巴可是了不起的,怎么说呢,有着不一般的能力,也就是这样助长了消息的传播气焰,算是将这件事情快速的散播开来。

    中愈听到了之后,心里感觉七鹰他们还真快,就这样把消息传出去了,看来现在是时候最一些反击了,只要是大义在这边,他就不会害怕,朱棣能翻出花来,至少现在他是认为自己这一系列的动作下来,只要是不出大的毛病,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舆论战这种东西,要看怎么用,在谁的手里用,之前燕逆的密谍也用过,就是他们宣扬了齐泰和黄子澄篡改了太祖高皇帝的遗旨,离间了天家的感情,至少是让建文帝对他们的叔叔们动了杀心,所以,这一点还是做得很好,至少是很有效果,给不少的人困惑。

    中愈和六鹰,七鹰,九鹰,王雨辰,小十二商量出来的东西,自然是要给朱棣带来困扰的,不然他们还干个啥啊,看敌人吃瘪,才是他们最重要的,这一点,每个人都一样。

    真的敌人会是永远的敌人,就好像大匈奴与大汉的关系一样,那个时候,大家就是为了活命,那就是你死我活,所以,汉武时代,才会有那样的征伐。

    朱棣现在就是朝廷的敌人,以前可是说他是叛逆造反,现在他已经是实实在在的敌人了,是敌人,那就不用客气,死才是他最好的解脱。

    锦衣卫无疑是成长很快滴,还好现在这个国家利器,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然啊,这是要出大乱子的,强权部门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危险的不安分子,有的人能让他像猛虎一样存在,有人能让他像狼一样存在,而有的人,只能让他像狗一样存在。

    中愈现在愈发的相信,这样的国之利器,要一直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行,所以,他又提笔写了不少的东西,将自己的想法写了出来,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他说道,“小十二,把这封信立马送回去,让他们立即讨论,尽快弄出来,我要在最短的时间里看到效果。”

    “是。”小十二答应了一句,立马离开,现在做这个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这两天,都有锦衣卫的人马来往京师和镇江投递信息,走朝廷的驿站,但是只换马,不换人,这也是保证信息始终掌控在自己手里的方法,至少避免了有心人打探的的情况发生,不是不信任驿站,现在朝廷的驿站自然是掌握在朝廷手里,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可能会出什么幺蛾子,对吧,还是谨慎些好。

    朝廷的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做,这些事情,有着专门的部门在做,每个人都在尽心尽职的做着自己的事情,这也是大明朝廷还在持续运行的保证,不管战争如何,那些该做的事情,大家依然在做。

    对于那些密探,他们也在做着自己的事情。

    “先生,您看现在咱们怎么办,这个情况发生也太不是时候了?”

    “唉,还能怎么办,快马加鞭,将这个消息原封不动的送回王爷那里,不得不说,这一手高明啊,锦衣卫,真是越来越长本事了啊。”

    在镇江的某一处宅院里,两个人正在讨论,原来竟是之前在京师的刘先生,没想到他们来到了镇江。

    他们也听到了京师传来的消息,这消息,一次比一次复杂,废王复爵,燕王的母妃是蒙古人的消息,让他们在震惊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锦衣卫的手腕,这一点,他们自问是做不到的,毕竟拿天家的事情说事,这胆子,得有多大。

    不过后续的消息,他们还没有得到,这也很正常,消息的传播都是有时效性的,不是说一句话的东西,只要一出来,就会很快的就传出去了,这不是后世的互联网时代,自媒体时代,只要是一丁点有用的东西,那就可以搞一个大新闻,几分钟之内,就可以传的是到处都知道,那些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什么的,都会在第一时间转发,反正那家伙,真的是,一天不出门,手机拿在手,天下尽可知啊。

    不过可惜,在这大明,还远着呢,电都没有,难道还指望他来个电报传信,别开玩笑了,不过,他们也有他们的方法,自然也能保证消息的畅通,也算是有心了。

    镇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现在这里却有着不一样的感觉,中愈在第一天就感觉到了,但是他们又没有这样那样的准确信息,所以就拖了几天。

    在他们落脚的院子里,一群人围在了一起,告诉他们现在的情况。

    “都说说吧,现在都有些什么情况?”中愈坐在上位,他们都已经习惯了,中愈喜欢和大家围坐在一起,汇报着各自的情况,然后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中愈说这叫集中讨论,三个臭皮匠还顶过一个诸葛亮呢,而且这样还能联络大家的感情,至少大家不会太尴尬,可以在抛弃上下级的观念在这里谈论事情。

第0344章 真假历史的选择() 
大家也在讨论,每个人的思绪都不一样,但是都在围绕着最近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集思广益的事情,在锦衣卫北镇抚司里面很常见,只要是中愈沾边的,现在多少都有这么个指导思想,包括三俊楼和印刷协会,食品协会,当然现在还不是那么的透彻罢了。

    “公子,先说说我这边吧,目前收集到的情况有些奇怪,镇江守将,童俊童大人,行迹神秘,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守将在做些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