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影侯 >

第2章

大明影侯-第2章

小说: 大明影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类繁多,原来古人也是很爱吃的嘛,时不时能听见:“包子,刚出炉的包子叻,皮薄馅多,一个不够,两个管饱叻!”吸引着一大批食客,来小店果腹。是的,对老百姓来讲,只要战争没有打到应天府,他们是不会担心的,日子对他们来说就这么简单,有的吃,有的喝,有的住,掌柜不骂,婆娘不凶,那就顶呱呱的好日子。

    方府里人来人往,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方家夫人把方府管理的井井有条,方孝孺真是娶了贤内助呢!熟睡的方中愈已经醒了,虽没有前世家里的床软,却也没有影响他的睡眠,只是时不时的疼痛让他有些恼火。或者说早上他是被一大家子吵醒的,在丫鬟小月的催促下起床,洗漱,打理妥当后到屋外去见弟弟妹妹。

    “大哥,大哥,你这头上顶着的包裹,像极了戏园子里的小丑,哈哈。”中愈模糊的记忆里,这应该是德宗,自己的三弟,现在还是个七岁的孩童,满脸的稚气,眉角弯弯,身上的小冬袄看着很合身,想必绣娘是下了功夫的,绣着小仙童腾云驾雾,很是应景呢。中愈摸摸他的头,笑笑不说话。随德宗一起来的还有两位小姐,在中愈的记忆里有些模糊,紫色的冬袄,趁着她的身段,虽然才十一岁却已经出落的像个大姑娘,这是方贞,中愈的大妹,还有着粉色冬袄的方淑,小妹像极了小仙女。还有一位,高高的个子,虽才十一岁,却快有中愈高了,这是二弟中宪。兄妹几人见过礼后,方淑便和德宗在房里蹦蹦跳跳的玩起来了。

    自家的兄弟姐妹,在自己受伤醒来后,过来关心自己,让前世身为独生子的他倍感温暖,仿佛弥补了前世的缺憾,与此同时脑海里浮现的也更是燕军入城,国破家亡,两个妹妹为免受辱,双双投河自尽的悲惨后事,不觉一阵惋惜,心里的想法也更加坚定,一定要改变这命运,让这惨事不再发生。

    中愈蹲下抱起德宗,小孩子还挺壮实,抚摸着他的头,问到:“三弟,功课都学到哪里了,学会了几首诗了,夫子有没有打你手心?”问完,大妹接过话来,“大哥糊涂了,三弟刚去学堂不久,现在大字还不识几个,也还没到学诗的时候呢,而且现在是腊月二十二日,学堂早已放假休息了”,中愈自己也愣了,想起来这也许是前世养成的毛病,放假回家总会被亲戚朋友问成绩怎么样,都学了什么东西,在学校有没有交女朋友的话,想不到自己如今也变得如此这般,难道这是天地因果,不分年代?

    跟家人一起吃过早饭后,方中愈去看了方良,醒来后第一次见到这个记忆中的跟班,跟想象中的一样,从老家一直到京师,都是他一路打点,是个忠心的人。看见他居然跟自己一样,被打破了头,不是吧,这些人难道有打头综合征,专拣头打,等找到这些人,一定要打回来,方中愈暗自发誓到。好在伤的并不是很重,方良还没有醒,叮嘱了下人好好照顾方良后,方中愈离开了房间,向自己的房间走去,毕竟顶着个大大的头到处跑也不是个事。

    “小妹,大哥是不是有些不一样了?”从饭厅离开的大小姐,二小姐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没有啊,大姐,大哥不就是受了伤嘛,说不定伤了脑子,昏昏沉沉吧,没有啥啊”“额,怕是我想多了吧。”

    中愈在院子里散步,就是兜圈,伤没好母亲可是早早的叮嘱他不要乱跑,头上顶着陌生的天空,但它实在是太干净了,看着相同的太阳,脚下踩着陌生的土地,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还有即将破门族灭的结局……中愈的心情忽然有些低落,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钢筋水泥,没有手机电脑,没有高铁飞机,却有莺莺燕燕,兵弋铁甲,国家恩科,儒道学士。。。。

    “少爷,小心一点。天冷地滑,您看着些脚底下……”

    “嗯……”中愈应了一声,回头看看,丫鬟小月不知什么时候跟了上来,递上了一件暖袍,一双亮晶晶的眸子正担心的看着他,生怕他会摔倒。嗯,至少还有家人,中愈侧头看着小心翼翼搀扶着自己的小丫头,还有这一大家子人。

    “也罢也罢……既来之,则安之……”中愈之前心中有些无奈,现在却更加坚定,决不认命。既然一越六百年,那便顺从天意,在这时代大干一番,让方家之名流传青史,万古不灭!

    宽大的青色锦袍随风飘动,略显瘦弱的身子却稳稳正正地站着,没有一丝一毫动摇。

    “方中愈,今日之后,世上便再无何洪俊,我便是方家嫡长子方中愈……”

    大明,我来了,便不再离去,历史既然选择让我来到这里,那这里该留下不一样的痕迹。

    朱四,接招吧,我不会手下留情的。远在北平的朱家老四,可没想到,自己已经被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惦记上了,他也不会知道,这个人给他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方孝孺的奏本已经递上去了,退朝之后,建文帝虽然留了三位老师讨论,却没有采纳方孝儒增兵山东河南军镇的意见,只是都令巡捕司严查京师,不放过任何之丝马迹与可疑之人。

    “老师,往日你不曾提及军事,且也未关心奸细一事,为何今日却上书对此发表意见?”年轻的建文帝确实疑惑,方孝孺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笑着说:“陛下有所不知,前几日小儿中愈,在长街挨了打,提及是偷听了别人谈话,发现几人是奸细,便要扭送他们去官府,谁知寡不敌众,造了暗算,醒来之后便向我讲述了这些,我思考后便觉有理,便如实上奏了。”

    “额,还有此事,早闻老师长子温文尔雅,是翩翩公子,不曾想竟有武将之力,开平王之谋啊!”方孝孺拱拱手说,“陛下过誉了,我儿读过一些书罢了,担不起圣上如此之夸耀。”

    “希直啊,孩子还小,你又是大儒,怎可让你之长子学这粗陋之学,丢尽你方家满门荣耀。”这位大臣口气不小啊,且看他,眉似浅,眼圆鼻高,蓄了须,不可让人,不饶人。

第0004章 外出逛逛街(求推荐)() 
金黄的琉璃瓦在冬日的阳光下,闪耀着光芒,没那么刺眼,朱漆描金雕花的大门小窗,这古色古香的格调,使人油然而生庄重之感,这就是建文帝办公的地方。殿内三位大臣正在向建文帝汇报近日之事,便有了之前的一幕。

    方孝孺听后,摇摇头,慢慢地说道:“子澄莫要着急,也莫要急于下结论,”随后淡淡一笑“我儿只是向我告知,我也确觉他说的有些道理,至于武学为粗陋之学,实不敢苟同,太祖高皇帝也是行伍出身,马上得的天下呢,子澄此语可是置我大明无数兵将于何地啊,”他脸色怔了怔,不知又想起了什么,“不过,却也不会让愈儿做武将的。”

    原来这大臣便是太常寺卿黄子澄,这位几乎葬送了建文朝廷一半国力的帝师,对于建文朝廷来说,他是罪臣,却不是奸臣,想不到这么快他就管起方中愈了呢,虽说他从未见过他。

    听方孝孺提起太祖高皇帝,黄子澄便没有接话,但那副表情,透露着一个大写的不服,你不是合格的儒家大儒,你的儿子怎么能学武学呢?这时,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身材挺拔,着绯袍,绣着狮子补子的大人神安气定的靠向他们,“二位大人,两位都有些道理,今日不谈这些,还是谈谈燕逆南下之事吧”他向着建文帝拱拱手,脸上露出探询的神色说道。

    “二位老师,此事就此揭过,如今四叔整兵南下,北方正是寒冷的时候,对将士来说是个挑战,二位老师应当督促兵部户部及下属部门,备足寒衣与器械,早日送抵前方。”建文帝没有过多在方中愈的事情上表态,皇帝陛下发话了,方孝孺与黄子澄便不再言语,齐泰应声答应,三人便退出大殿,去往各自的衙门办公了。

    方良已经醒了,两人在书房里见了面。方中愈打量了方良一番,然后面带微笑地说道:“阿良,你跟了我多久了?”“公子五岁的时候,我便进府,如今已经十多年了。”他拱了拱手,脸上露出欢喜的神色说道。“阿良,你觉得公子对你怎样,方家待你如何?”“公子对小人就像兄弟一样,老爷待我如同亲子,如若不是十多年前老爷把我买回来,我恐怕已经冻死在大街上了。”他走过来,提起摆衫,直接面对方中愈跪下,脸上露出庄重的神色道。

    “既如此,阿良,你听我说,燕逆叛乱,上回我们受伤我就怀疑是他的探子,公子以后做的事必然会有很多争议,但都是为了保存这个家,你愿意跟着公子一起吗?然而这些事可能青史留名,也可能万劫不复,你可要考虑清楚在回答。”中愈知道为了救家人,短短的六个月,必须要做很多事,而这些都需要人手,方良是第一个选择,便是这个跟了自己多年的人。但他也没有强迫,还是希望他能自己决定,毕竟可能随时都会掉脑袋。

    方良不假思索回道:“公子,阿良生是方家人,死是方家鬼,不管公子做什么,阿良都将追随,为公子鞍前马后,在所不辞。”方中愈心中大定,自己刚才的感知,确定方良刚刚并没有说谎,也确定只有对方有强烈的情绪波动的时候自己才感知得到,之前与弟弟妹妹相处便没有这种感觉,万里长征终于走出了第一步,方良忠心不差,能力可以慢慢培养,眼界也可以提高,多见见世面就行了。

    方中愈已经在家把父亲书房里的书籍都翻看了一遍,当然是在父亲允许的条件下,了解了大明之前与洪武年间的大事记,结合真正的方中愈的记忆,勉强保证自己不穿帮,毕竟以后要接触更多的人,不懂点古人的事情,要是露馅可就难办了,辛亏前世还是研究过古文繁体的,不然这些都是书认识自己,自己却不识书呢。如今早就想知道这个时代的京师的老百姓是如何生活的,大街上是什么样的,便于以后的布局,中愈与方良换上便装,收拾收拾出了方府。

    两个人从方府出门,边走边看。中愈一边走着,有没见过的就问,旁边的方良就一一告诉。方良虽诧异公子好像有些变化,却也没有放在心上,公子还是工资,无非对京师了解太少。街道两旁的房屋大多为砖石修成,方良说这是在城里,乡下多是用木头做房子,也有部分土砖的。两边也有不少买卖东西的小商贩,也可以看见富丽堂皇的店铺,街道上的行人摩肩接踵,丝毫没有因为是冬季而困守家中,中愈的感受是,这就是大明,虽然他还是个婴儿,需要成长,差的只是时间。

    中愈和方良边走边看,不知不觉便已经到了晌午了,遂找了家饭馆吃饭。

    小二哥看他们落座了,迎上来,冲着中愈说道:“这位公子,您吃点啥,小店自主招牌菜,江浦老豆腐,可是这附近的名菜。”中愈回答道:“嗯,行,来一盘招牌菜,其他随便上两个小菜。”小二哥吆喝着去厨房了。

    菜很快就上上来了,小店的速度还是挺快的,还附送了一碟小菜,这掌柜还是挺上道的,中愈和方良也没那么多讲究,很快就吃好了。

    柜台那里,店掌柜看见了方中愈,穿着干净,炯炯有神的眼眸,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身形挺秀,便知道这绝不是一般的公子,虽然特意穿上了普通的衣服,可那双鞋,那做工,那绣边,可不是老百姓的制式,他也在琢磨这位公子的身份。

    掌柜正思索着,方良招呼他“掌柜的,结账。”店掌柜忙上前,说道:“承蒙惠顾,一共一百二十六文,看公子器宇轩昂,小店特惠,您给一百二十文就行了。”

    方良正在掏钱,中愈听着,不就笑了笑,长得帅真的可以当饭吃啊,问道:“敢问掌柜,不知尊姓大名?”

    店掌柜回道:“回公子的话,小人叫做卢三森,街坊领居都换我三柱子。”

    中愈笑道:“卢掌柜,你这到浦江老豆腐很好吃,我很喜欢,不知你可有其他的名菜,是否有扩张店面之意啊。”

    老板一脸茫然,“公子喜欢就好,小人自家做豆腐已有多年,家传小菜都与豆腐有关,没有其他的特殊技艺,至于扩大生意嘛,暂时无其他想法。”卢掌柜心里想到,问这应天府,谁不愿做大做强,但自己是小本买卖,不是大酒楼,还是得守住自己一亩三分地啊。

    中愈说道:“哦,今日我还有事,倘若掌柜想做大做强,可来方府找我,可送掌柜的一场机缘。”说完,便起身离开了小店,留下一脸茫然的掌柜。

第0005章 民心的力量(已签约)() 
长长的大街上人来人往,这是普通百姓的各司其职,他们的脸上也洋溢着笑容,这是在前世不多见的,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事情,影响心境,愁眉苦脸,而房子的事情可以说是前世最困扰老百姓的事了。

    或许是因为消息来源的缺乏,或许是心中坚信朝廷的强大,他们并不知晓北方的战事到了何种地步,是否会影响他们以后的生活,是否改变他们的命运。

    “阿良,看到这来来往往的百姓,说说你的感受?”方中愈伸手紧了紧自己的衣服,缩了缩脖子,刚刚从饭馆出来,长街上的冷风一灌,还是有些冷的。“京师的老百姓,虽说不是特别富足,但凭借手里的银钱,过上安宁的生活还是绰绰有余的,太祖高皇帝的分工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方良看了看周围,街道两边是茶楼,当铺,酒馆,作坊,各行各业都有。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区域,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典型的江南风格,小商贩摊前并不缺乏买卖的百姓,要过年了,都得备着不是。

    “恩,阿良,你能总结出这些,说明这几年跟我一起学习还是用了功的,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看看眼前的人们,在普通老百姓心中,京师是国家之根本,高皇帝把大位传给了当今圣上,这就从道统上控制了根本,朝廷就能号令天下,所以人民就算知道燕王爷举兵叛乱,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却丝毫不担心他会打到应天府来,不会夺了这大明天下,这就是民心的力量,而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