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影侯 >

第293章

大明影侯-第293章

小说: 大明影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障。

    现在他能做到这些不代表以后他做到,所以朝廷对于这件事情还是很看重的,他必须把这件事情想个合理的方法做出来,中愈提出来的这个建议,恰恰合了他的胃口,所以他觉得也许用不了多久,这件事情就可以完完全全的实施起来。

    “这件事情由你去操办吧,如果缺银子,内帑可以出一部分,不过朝廷那边,还是要打好招呼大臣门,肯定会有一些想法的。”

    “这个是自然的,臣必当尽心竭力。会在这件事情上一一做准备,也会为陛下挑选一些得力的助手,到时候让陛下亲自审查他们,能否有那样的能力做好这件事情。”

    “这样最好,反正你现在有的想法都可以拿出来。之前你说的那些事情,这也都要你,要有具体的方法,具体的解决措施,让朝廷的重臣能答应,朕会给你最大的支持,但是最后能不能做成,还需要你的努力。”

    建文皇帝朱允文这样对中愈说到作为皇帝,他能说出这样的话,已经是很了不得了,这算是一个承诺。

    放眼看去,历朝历代的帝王没有哪一个做到这个地步,毕竟他们都需要在众臣面前表现的高高在上,那样才能彰显出皇权的重要性,才能彰显他们高高在上的特性,可是皇帝朱允文却在这一刻相遇,展现了一个承诺。

    这个承诺说中不重,说轻不轻,但是却表明了一种态度,那就是此时此刻他是相信方中愈的,不管方中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他都选择了支持,因为他相信中愈收着大明朝廷是为了他好。

    平叛战争已经结束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燕王朱棣就要被押解进京了,前线传来的消息,也已经到达了宫中。

    铁弦大人押解着燕王朱棣进京。

    在靠近京师的地方,他们也选择了秘密进入,锦衣卫这边已经派人过去看管了。

    “臣方中愈叩谢陛下天恩。陛下,之前臣所说的这一切还希望陛下能够多加思索,臣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在这之后的日子才会为陛下谋得更多的忠臣良臣,为陛下做这些事情,还望陛下应允。”

    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方中愈还是知晓的,他可不相信自己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将这么多的事情做好,再加上他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有限,还得靠其他人帮忙,把这些事情做好。

    但是说到政治远见,他的幕僚团队中,这些人的力量还太过弱小,所以他还打算在朝臣和一部分学子中寻求更有力的伙伴。

    并不是说他要抛弃之前为他做事的那些人,只是因为力量太过弱小,他们也许能够做实事,但是政治远见大局观还是比较差的,毕竟他们没有经历过那样的过程,所以有一些确实在事情他们是做不到的。

    “好了,中愈不要跟朕这样客气了你好好把事情做好才是正道的。太子之前一直念叨着你,有时间过去看看太子吧,你这个东宫行走,可是一堂课都没有交过。太子之前一直都念着你的故事,你那个故事该怎么写,抓紧时间写吧,想必外面还有很多人要看呢。不要辜负了朕和太子的一片期望。”

    建文皇帝朱允炆,看着中愈都有一些抓狂。

    中愈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有些尴尬,他也没有想到自己随随便便写的那个故事就成了现在这个状况。

    只能答应下来来。

第0554章 筹谋害人终害己() 
    做事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管你在做什么,都是会这样的。

    因为会操心,因为会有想法。

    中愈和建文皇帝之间的谈话结束了,但也仅仅是这一次,他们之间还有太多的东西要交流。

    中愈也没有想过一次的谈话,就将所有的事情说清楚,况且他自己还是一个糊涂的呢。

    心中的目标是目标,但真正要做到,还需要太多的时间,对于他来说,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握一个大的方向。

    消息总是传递的很快,当中愈从皇宫里出来的时候就有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方中愈跟皇帝谈论了很多事情,虽然他们不清楚到底说了些什么,但是人都是敏感的,他们自然知晓会有大事发生。

    中愈最后跟皇帝还谈论哪些内容没有人知晓,除了建文皇帝朱允文和方中愈以外,其他人都是模糊的。

    当然那些参与在其中的人多少也猜测到了一些。

    中愈离开了皇宫之后,立马去了锦衣卫衙门。

    他要去见一见那位上司。

    其他的人现在对中愈都是尊敬的。

    不管暗地里怎么样,表面上的工作,他们的都一直很好。

    可以说中愈在北镇抚司所做的事情,也影响到了锦衣卫的其他部门。

    中愈刚到锦衣卫衙门的时候,那些守卫的锦衣卫立马上来行礼。

    “方大人,您回来了。”

    锦衣卫做的就是机灵事儿,所以每一个人都很机灵,不管他是真机还是假机灵,在这个时候都表现的特别的灵活。

    看着他们上来行礼,中愈心里感觉这才是真正的锦衣卫。

    以前那种死气沉沉或者过于严肃的锦衣卫,不应该这样存在于大明的强权体系之中。

    作为天子亲卫,他们要保持的是天子的威仪,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一定要冷峻,严酷的对待任何一个人。

    “嗯,回来了,你们都还好吧?”

    对于他们,中愈颇有感慨,第一次来的时候,他还是锦衣卫的总旗,那个时候建文皇帝朱允文力排众议,一个人将他拉进了锦衣卫,现在转眼间,他已经成了北镇抚司镇抚使,身上甚至还有爵位。

    本就是文臣子弟,现在去做了武将之人,多少还是令人有些唏嘘的,当然手下人可不会这样想,他们只知晓方中愈的带来给锦衣卫带来了更大的荣光。

    况且锦衣卫领导的大明幻夜骑,现在在前线发挥的作用,让他们都知道。

    以后恐怕这位大人的前程更加远大,不仅仅在这里。

    有想法的人自然会靠拢中愈,不管他们是真心还是实意,只有一点,他们可以确定中愈是给他们带来更多利益的人。

    “托您的福,弟兄们都还好。”

    “那就好,行了,去做你们的事情吧。我自己进去就可以。”

    别人给他好脸色,中愈自然是接着的。

    对于这些人,他倒没有必要做什么高傲的举动,对于他来说,能好好办事的,绝不用威严来压迫别人,而且锦衣卫以后还要在他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他不会对任何一个人表现出自己高傲的态度。

    况且到了他这种地步,根本就不需要这些。

    再一次的踏进这座官邸。

    中愈的底气足了一些。

    不是因为他升了官,不是因为他做了很多事情,只是因为一点,他恢复了锦衣卫的荣光。

    大名幻夜骑的存在,在锦衣卫内部,都不是所有人知晓,但是曹文越曹大人是知道的,当他知道这些事的时候,都没有做其他多余的举动,他既没有阻止中愈,也没有帮助中愈,他只是在那里静静地看着看着。

    中愈一直想的事情就是,也许曹大人才是背后藏的最深的人。

    是,他的背后。

    这座院子来来往往的人并不多,除了锦衣卫内部的人,外面的人基本上是不会来的。

    以前还有其他的上直位会来串门,但是现在锦衣卫恢复了之前的行为之后,就再也没有人上门了。

    不是因为他们害怕,只是因为要避嫌。

    就算是天子亲卫之间,也会有明里暗里的争斗,只不过现在方中愈的势头太甚,其他人都折服了。

    碰见的人,都向中愈行礼,中愈也微笑着向他们回礼。

    没有刻意的去骄傲,也没有刻意的去贬低别人,没有不屑,只有淡然。

    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现在只是一个起步。

    “属下北镇抚司镇抚使方中愈见过大人。”

    中愈没有抬头去看坐在上方的曹大人。

    通报之后,他自己就进来了。

    他相信那个人是愿意见他的。

    通报的人,对于中愈的行为也没有特别的诧异,他相信这两位大人迟早会见面的,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东西做出下面的决定。

    他不担心,因为他们都是锦衣卫。

    太祖高皇帝领导下的锦衣卫是一把刀,一把藏在暗地里的刀。

    当今陛下的锦衣卫是一把明里的剑,一把正大光明的剑。

    这把剑现在有一部分握在了方中愈的手里。

    曹大人没没有让方中钰起身,中愈也依然低着头,他们都在等待。

    这样的画面很是奇怪,一人工恭敬敬的行礼,一人坐在上方,看着他。

    不知道,又过了许久,上面终于传来了一阵声响。

    “免了,抬起头来。”

    中愈听到了曹大人的指令,抬起了自己的头,跟他一直对视着。

    “现在,觉得怎么样?”

    没有过多的寒暄,没有过多的打探,他们,只是说着自己的话。

    曹文愈知道方中愈都知晓。

    中愈也知晓大人的意思。

    “还好。”

    “那就好,谢谢你。”

    曹大人站起了身,他没有从那里离开,他只是那样站起来。

    向着中愈弯腰行了一礼。

    这突然发生的一幕,让中愈有些吃惊,但是他却没有走上前去扶起大人。

    甚至连虚扶的手势都没有。

    “大明幻夜骑做的不错。”

    曹大人,向他行了一礼之后,就坐了下来,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也算是为他自己刚刚的行为做一个解释吧,中愈懂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他建立了大明幻夜骑,立下了这个功勋。

    他懂了,当初锦衣卫指挥使宋忠宋大人带领着锦衣卫在怀来一战中全军覆没。

    锦衣卫下属的卫所军几乎全部覆灭,自那以后锦衣卫一蹶不振。

    仅剩的人马也都难以维持正常的编制。

    现在中愈训练出来的大明幻夜骑以人数少,但却立下了大功,让他很是欣慰。

    “属下替将士们谢过大人了。这是属下应该做的。”

    这一刻的中愈也许难以理解老一辈的锦衣卫他们那种心情。

    当年锦衣卫是如何的权势滔天,如何的威视全国。

    可是那一场变故,那接二连三的事情,却让他们从云端摔进了泥地,直到现在还没缓过来。

    如今方中愈的出现,让他们重新从泥潭走的上来,虽然没有太大的改变,虽然没有让他们走到当年那种情况。

    但是有改变,不是吗。

    只要它在往好的方面改变,那就说明他们做的这一切都是有用的。

    现在面对曹大人,中愈虽然还是有之前的那种害怕的感觉,但是没有那么强烈了,他也知晓来源是何处。

    “大人没有觉得,属下做的不对吗?”

    思索再三之后,方中愈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你做的很好,没什么不对,至少现在我觉得这件事情是值得的。当初我第一眼见到你的时候,就知道你没那么简单,现在你能走到这一步,也是靠你自己的努力。我已经老了,很多事情还需要你们年轻人来吧。所以对于这件事情来说。你真的做的很好,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只要你一直这样做下去,我相信锦衣卫甚至会比当年更强。”

    中愈沉默了。

    他想表达的并不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个时候以往精明的曹大人似乎有些钻进死胡同了,他似乎真的只是将这件事情完完整整地说了一遍,但是中愈真的想表达的不是这个意思。

    “大人,作为当今陛下的亲卫,属下做的没错,但是作为太祖高皇帝的天子亲卫呢?”

    中愈没想把自己和曹大人相比。

    但是这样的话,他必须说出来,他要给曹大人一个明确的表达。

    曹文越,曹大人听到这句话后选择了沉默,是的,他沉默了。

    之前他还以为有些事情没有那么复杂,他根本就不知道那些事情,但是现在看来还是出乎了他的预料。

    “你,都知道了。”

    曹文越,曹大人似乎有一些心累,这个时候他的语气都已经淡了下来。

    “是的,属下猜测了一些,但是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虽然是之前的猜测,但是这么久以来,中愈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你猜的没错。当年太祖高皇帝确实有过那样的意思。燕王朱棣是不是该当皇帝。我不知道,但是当年兴宗康皇帝驾崩以后,谁做皇帝确确实实影响了一大批人,锦衣卫当时也有了不一样的纷争。

    有人想要支持秦王,有人想要支持晋王,当然还有人想要支持,燕王。后来的事你就知道了,在一次又一次的清洗之中,锦衣卫受到了大的创伤,最后太祖高皇帝,甚至下令拔除了各地的暗点。

    虽然我们一直都想努力的保持着,甚至送走了一批人,但是到最后也不知道到底发展成了什么样子。

    我留在京师,一直坚定的站在太祖高皇帝那里,所以才会这样。也正是因为这样,你才会发现锦衣卫的高层都没有了,而我只是那个根本就没用的人。”

    说起来有些心酸,说起来有些心累,曹文越,曹大人的精气神似乎一下子就被抽空了,就那样一个人在那里喃喃自语,他不知道方中愈到底听懂了什么,他只知晓这些话从来没有对别人说过。

    只是这个年轻人真的让他有一种交代后事的感觉,也许他才能承载锦衣卫的希望,大明的希望吧。

    “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也许不该问,但中愈还是问了出来,有些事情她还是想晓得。

    “没什么,当初也查不出来是什么,你能看到的东西之前已经拿到手了。兴宗康皇帝的驾崩与秦王晋王都有关系,至于燕王有没有关系也说不清楚,当年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差不多都已经死光了。如果你真的想知道的话,可以去问问燕王朱棣本人,我想你应该是猜测,其实主谋是燕王朱棣对吧。”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