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影侯 >

第320章

大明影侯-第320章

小说: 大明影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这些事情并不贵,中愈来管,但是被北镇抚司还是要做这些事情的。

    北镇抚司的暗探现在是无孔不入,只要是他们想要拿到的信息都要拿到。

    或许连中愈自己都不知道,现在锦衣卫已经发展到了什么地步,再加上之前的一些力量。

    “那就好,盯紧一点,有什么消息及时汇报。”

    中愈可不想在这个关键时候出乱子。

    这些人都是他身边的人,所以还是盯紧一些比较好皇帝有事情与他们都脱不了关系。

    “这个我们自然知晓,会通知兄弟们注意一切的。”

    现在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做着或者说很多事情都已经按照方中愈的构想再做了。

    南方那些被解散的兵码,现在也拿到了,他们应有的报酬。

    当然,这一次招收学员的情况,朝廷也允许他们优先选择当然要满足条件。

    工部尚书郑赐一直在和手下的人讨论,要怎样去获得更大的支持他们现在也你知道方中宇这边有很多不一样的工艺,他们还不知道。

    或者说他们并没有掌握这些。

    锦衣卫将作司所做的事情很多都是秘密的,在仅因为的重重保护之下没有方中愈的允许,一般人是进不去的。

    工部想要获得这些资料就必须要跟方中愈打交道。

    方中愈,目前和工部还算交好。

    对于他们来说共同的发展才是发展。

    看来是时候筹建一批学校了了。

    缺人真的是缺人,缺那些能干实事的人。

    大明朝并不缺忠臣,皇帝朱允文也不缺忠臣。

    他缺的是真正能够以发展眼光来看待朝廷的人。

    消息传出来了,是不假大明报和逊志报一直都在宣传。

    呼吁更多的人来仅是参加选拔。

    其实里面现在是越来越干净了了了。

    应天府府衙这边一直都是严格的要求手下的衙役们好好做事所以近视里面现在越来越干净了,每天定时的都有那些收拾垃圾的人,将今天福建垃圾运往城外。

    现在整个京师的环境还是挺不错的,至少做到了大都市的模样样。

    大明报上面也会宣传一些安全卫生常识,让更多的人知晓,至少不会跟朝廷的人作对。

    这件中愈觉得进步很大。

第0587章 好茶愿与同道饮() 
    成功是要付出代价。

    后世的励志文章很多,如果你可以连续不断的做一件事情,一万个小时,那么你一定会成功,中愈觉得这都是在扯淡。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些人觉得那是励志学,但是对方中愈来说那就是忽悠学,忽悠,接着忽悠,不断的忽悠,最后忽悠成功了就成功了,不成功那怪自己命不好。

    但是中愈知道忽悠,有时候也不一定管用。

    方中愈已经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一个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所以方中愈也一直跟他的幕僚们连续开了好几次的会。

    大家的意见一致,那就是要抓紧时间间把锦衣卫的力量发展到越来越大,从而影响到其他的个个方方面面。

    锦衣卫可能无法覆盖到各种方方面面,所以还需要借助朝廷各部门的力量,还好方中愈除了之前跟各部门有过冲突,以外,现在基本上已经和各部门的大佬们,没有太大的冲突。

    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很好的彼此合作做。

    方中愈现在所做的事情还需要很多人的帮忙,所以这一段时间他在频繁的接触一些人。

    建文皇帝朱允文也在不断地查看典籍,甚至是查看当年太祖高皇帝所留下的奏折,某些事情所做的处理情况,他们两个人都在彼此的领域中,更加努力。

    这样的事情很正常,几乎所有的人都铆足了一个劲,现在大明是可以立功的时代。

    对于建文皇帝,朱允文来说,既然需要稳定,现在的情况又需要更大的发展,守成之君不是他愿意做的,虽然他骨子里只适合做一个守成之君,但是既然方中愈已经给他改变了,这些情况,自然要努力的做更多的东西。

    方中愈望能改变一些东西的,至少他来了之后不会后悔。

    对于他来说,现在的日子特别的简单,那就是做事,做事,做事。

    从来没有如此认真的将这些事情做好。

    驸马爷没人给他来了信告诉他北方编练新军的情况,锦衣卫小队也从那里来的东西。

    信中告诉他训导队组建的已经差不多了,至少每一个总旗里面里面都会有一个训导官。

    千户身边有训导组,百户里面也有,至少是两人的训导。

    当然可以,是兼职的,至少现在没有办法培养这么多的人。

    但是架子基本上搭起来了。

    成功是需要过程的,大明幻夜骑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是锦衣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人数少。

    中愈可以简单地为他们做一些构造,但是边军毕竟人数太多了,一番改革下来花费的人力物力,不是可以把控的,还好国公爷徐辉祖,驸马爷梅银两人合作的非常愉快,在这件事情上都下了很大的力量,下方军官因为他们俩的威望不敢说些什么,不过他们也确确实实能感觉到。

    编练新军之后对于他们有好处,至少活下来的希望大了,对吗

    难道大家都希望自己去死吗

    这样的热血这样的拼搏不就是为了能享受到立功之后带来的东西吗、

    那些都是利益,那些都是财富,如果立大功死在战场上,这一切不就是别人的吗

    大丈夫可以战死沙场,大丈夫可以马革裹尸,但是总要给家人留下一点什么吧

    如果自己在前方拼命,最后家人却什么都没有得到,那不就是白死了吗,现在能给自己帮助,能让自己活命的东西就是好东西。

    团结起来一直向前看,也许现在他们还有其他的,也许有暗藏的危险,但是目前表面上看来他们相处的还算融洽,至少没有什么大的表面上的冲突。

    暗地里的事情,谁又说的清楚

    也许有一些小动作,也许小动作不断,也许已经有大的阴谋,正在逼近,但是又能怎么样呢

    锦衣卫的功能正在日趋完善。

    不仅仅是侦缉天下,天下所有的培训,他们都在做。

    锦衣卫现在可以说是非常壮大。

    就算是方中愈自己恐怕都不知道初夏到底有多少人,虽然不断的造册。

    监察御史连楹和魏冕卫大人两人。

    其实心里都很奇怪,方中愈对于他们来说,有些陌生,但又有些熟悉。

    朝廷赋予他们弹劾百官职权,监察百官之权,但是这些都是朝堂上的事情。

    他们跟方中愈没有太多的接触,但也知晓方中愈的名声。

    昨天方中愈的人拿着拜帖来求见他们的时候,他们俩人都是一样的表情,很惊讶。

    毕竟不是一个体系的。

    天子亲卫毕竟是天子的人,这些概念要分的很清楚。

    建文年代对于读书人还是很宽待的,他们都是读书人,也都是太祖高皇帝之下之前已经是朝廷官员了。

    太祖皇帝的时代吏治还算比较清明。

    而且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把那些事情都做得很好,控制的很清楚。

    连楹更是获得了太祖高皇帝的好评。

    虽然太祖高皇帝有些觉得他太过刚直不太适合。

    所以他升了官,又降了,最后还是在监察御史的位置上干了很多年。

    对于方中愈来说,这样的人适合做剑。

    一把刚正不阿的剑,用好了就是手里最好的武器,可以针对任何人。

    不过目前中愈还没有想好,要对他们怎么做

    具体的情况还要等他去见了,这两个人之后才能知道。

    按理说中愈应该去见都察院的大佬。

    都御史。

    但是他现在的地位还没那么高,就算是现在风声正旺,有些人也不是他们随随便便接触的,况且他也没有能力去让别人按他说的做吧

    所以他想先接触接触看看这些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监察御史其实品级并不是很高,但是因为有监察百官弹劾百官之权,所以地位还是相对来说很高的。

    他们属于典型的品级与权力,不相符合的情况。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做事情。

    太祖高皇帝在时,大臣的贪腐档案基本上都是由他们检举揭发的。

    那个时候太祖高皇帝,连自己的驸马都可以处死。

    主要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存在。

    朝廷需要这样的人朝廷需要清官,更需要刚正的官。

    海瑞海青天那样的其实压力挺大的。

    因为太过清廉对身边的人都是很大的压力。

    要想成为他那样的人,太累了。

    中愈自认做不到他那样,但是他还是希望能有这样的人出现,或者说至少有一个标杆可以让大家学习。

    不需要太多,但不能没有。

    任何时代都需要英雄,长的英雄可以有很多,也可以只有一个,但是必须要有。

    方中愈现在还没有想过要出英雄,但是,只要做了好事,值得炫耀的,他一定会在大明报上宣扬的。

    大明报是朝廷的喉舌,这一点一直都很重要。

    中愈先去了连大人的府上,说是府上其实就是一个小院子,毕竟他的品级不高。

    况且他本来就有着监督百官的作用。

    要是他家里真有一个什么大院子,是富贵之家的话,恐怕别人首先弹劾的就是他。并不是说他们不能有合法的收入,俸禄什么的,但是总不能做的太过,况且太祖高皇帝当年的余威还在呢,剥皮冲草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今圣上仁慈是对天下人仁慈,对百官仁慈,但那总要有个限度。

    中愈站在门口的时候就知道这样的人太少了。

    “少爷,想不到连大人如此的清廉。”

    小十二在一旁说道。

    他陪着自家少爷在门口等着。

    中愈的拜访,还算正式,至少先给了拜帖通知了,连大人。

    连大人家里的人并不多,家里就只有一个老仆人,还是一直跟着他们家的。

    “大明的官员,其实都还比较清廉,毕竟朝廷给的俸禄,能够养活家人。但是咱们作为锦衣卫要体贴,只看好百官,这只不过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罢了。”

    对于中愈来说,分工明确,值得明确,是他最想做的事,但是其实现在,六部九卿,所做的事情,很多方面都是重合的,至少在某些方面他们的职责是重合的。

    朝历代总结下来的经验,让现在朝廷的各个部门都能够通力合作,但是对于方中愈来说,某些部门的职权还是太大了,或者说不够清晰。

    “这倒也是,不过还是圣上太过仁慈。如果陛下像太祖高皇帝一样严厉的话,恐怕现在做事的人会更多。”

    小12虽然没有见过当初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的场面,但是也从老一辈人的口中听说过那个时候官员们都兢兢业业,生怕自己做不好事情,考成下来难以升官。

    但是现在因为朝廷太缺人,所以对于这几年的考成也比较轻松。

    中愈想了想,心里也有个打算,看来皇帝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说要组建一个新部门,而且统领改革的事情。

    “小方大人,光临寒舍,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呀。”

    连楹连大人知道方中愈来了之后立马从房间里出来,他们家院子本来就不大。

    虽然没有听见,中愈和他的随从在说些什么,不过看着中愈脸上若有所思的神情,肯定刚刚说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大人客气了。中愈可没有那样的能力。”

    中愈和连大人互相行礼。

    连楹联连大人年纪和中愈的父亲差不多。

    毕竟在监察御史的位置上干了多年了,虽然面对笑容,但是中愈还是能感受到他那种严谨的人。

    连大人将中愈赢了进去。

    会面的地方就是联营的书法,毕竟家里不太大,没有特别大的客厅,这也算是很亲热的表现了。

    毕竟一般人的书房是不能随便让外人进去的,不过连大人似乎非常的坦荡,或者在他心中认为方中愈有能力也有资格进入这间房子。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书房是自己进行养气的,重要场所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进来的,他们在这里能够让自己的精神升华。

    并不是每一个人的书房都有这样的作用,但是很多人都知晓,那你就是自己唯一能够平心静气的地方。

    朝堂上面多纷争,朝堂上面多危险,但是一回到书房就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把这件事情做好。

    宾客落座,老仆人送上来自己的茶叶。

    是一股清茶都不是特别名贵,但是闻起来有一阵清香,中愈也没有客气喝了一口。

    虽然他不是太懂茶,但是也只想喝得还挺不错的。

    不过想来应该也不是特别名贵的。

    毕竟对于他来说,俸禄,够一家人吃喝用都,就已经很不错了,除非,他做一些,不太适合他身份的,行为,但是很明显。

    监察御史连楹,大人是一个好官。

    不仅仅是百姓眼中的好官,也是朝廷官员眼中的好官,因为他确确实实当得起监察御史这四个字。

    也正是因为他在朝廷里,如此的刚正不阿,遇事对事不对人,所以朝廷同僚中虽然有些害怕他,但多少是对他还是尊敬的。

    在这个位置上呆了这么多年,积攒的人脉和威势都是不可描述的。

    毕竟不是太懂茶,所以方中愈并没有对这茶叶做过细致的评论,但还是很认真的检查喝了几口。

    “果真还是年轻啊老夫这茶虽说不是什么名贵的茶叶,但多少还能入口,喝茶的人也是细斟慢饮,哪里像你这样几口就喝光了。”

    倒不是责怪的意思,只是连楹联连大人似乎觉得以方中愈的身份不应该是这样。

    毕竟他是方家的长子希直先生的儿子。

    不说一定要非常的懂茶,至少在饮茶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