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影侯 >

第386章

大明影侯-第386章

小说: 大明影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是真的,到了那一天,皇兄也不会削王的,也许到京师做个太平王爷也不错,我和几位王兄还有皇弟们,说不定还能在京师的大院子里打一场麻将,凑凑热闹。”

    这是在暗指建文皇帝朱允文不仅削去了几位王爷的府邸兵丁,还削去了他们的王爵,贬为庶人,甚至还逼死了的湘王爷。

    至于他所说的身不由己,燕王朱棣也知道在那个位置上孤家寡人是一种常态,每一个坐上那个位置的人,心里都会有一些压抑,因为大家都得敬畏着他,家庭,或者说天冷,天伦之乐,已经远离了他,当然还是有一些天伦之乐的,只不过没有民间那种老百姓家的亲情存在。

    建文皇帝朱允文听着燕王朱棣的话,并没有生气。

    从他的角度上来说,他做的没有错,只不过有一些操之过急,或者说连英模朱娣都不得不承认,就算是太子朱标登基,做了皇帝之后,说不定也会让他们来到京师,或者是改换封地,至少手里不能保留那么多的权利和土地。

    “朕不信,就算是正愿意让你们走京师里来团聚,你们也不会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有他的想法,这也是他判断出为王叔的想法。

    “是啊,如果是皇兄在世的话,他要是一声令下,大家都得乖乖的来,就算是秦王兄,晋王兄,他们也不会在意的,但是你难道你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得到这个位置的吗?”

    虽然有些事情追究了也没有办法,或者说本来就说不清楚,所以建文皇帝朱允文已经不太想追究之前的事了,但是现在他想考虑的就是燕王朱棣为什么要这么做?

    也许是不甘心,所以他才来问,但是得到这样的结果也不是他愿意想要的,虽然中愈之前已经告诉他了。

    王爷们大多是这样的想法,可以服太子朱标,但是不会服他。

    所以当初朝廷里出现了两种声音之后,一种是为了让建文皇帝朱允文将各地王爷的府兵之权削去,甚至是更换封地,一种是直接削去王爵。

    建文皇帝朱允文选择了更为暴力的一种方式,所以才造成了现在这种后果。

    不仅让他背上了杀手的罪名,甚至是引起了一场国内战争,而且这场战争影响重大,让更多的百姓遭受了战乱之苦。

    后世史书上一定会有这一笔的,那就是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所作所为才造成了现在的这种后果,但是对于燕王朱棣一定会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他是乱臣贼子。

    这一点不会改变,我要建文皇帝朱允炆仍然在朝堂上到那个位置坐着在这一切就不会改变。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不能接受的事情,但是如今他们却选择了接受,因为建文皇帝朱允文支持方中愈做了改革,而这些改革也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所以他们一定会支持将皇弟朱允炆的,而不是燕王,再加上成王败寇。

    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实,没有人会去改变。

    如果是在以前的话,恐怕还能够做一些事情,挣扎一下,但是如今大名报将,这些事情所有的过程都披露了出来,所以没有人会去替燕王朱棣感到可惜。

    “我从来没有想到过在这个家里王叔居然是害怕父皇的。多年以前我就知道,也许那个位置永远都不会属于我,但是没有想到后来那个位置突然向我招了招手,再到后来,我发现只要自己努力一下,就能够到那个位置。所以我不得不改变自己,去学习那些我不愿意学的东西去了解那些,我根本不愿意去了解的朝堂之事,后来我终于得到了黄爷爷的看中可以在他身边学习,再后来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说到这里,建文皇帝朱允炆其实有一些颓废。

    对于他来说,这个皇位如果不是他父皇的,就应该是他的。

    但是他却丝毫高兴不起来。

    “好啦,我想你今天来这个问题已经搞清楚了,过去的事情纠结它也没有什么意思,方中玉肯定跟你提了不少的意见,那个年轻人的想法,说实话,我确实搞不懂,不过既然你今天已经来了,就说明你已经想好了。说吧,我听着呢,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普天之下,也许真的就只有燕王朱棣敢说这样的话了。

    现在他依然是最年长的藩王,就算是京师里的那些王爷们,偷偷的跟他传递消息,让他来试探一下朝廷如今的态度,毕竟当初恢复他们的王爵已经让他们很高兴了,至于后来更改封地的事情,虽然有消息,但是迟迟不能定,也让他们有一些担心,毕竟如果到手的鸭子飞了,对于他们任何人来讲,都是不能接受的事实。

    “是的,虽然我不想这样做,但我却不得不这样做。也许朝廷的官员会阻止,但是朕已经决定了。按照中愈所说,在大名之外,还有不少的飞地,其中最大的几块,分别在大明的东方,西方和南方。想必你在这里,他们也没有阻挡你获取消息的权利,所以你自己有没有想法,要去哪里?”

    燕王朱棣这个时候其实是有一些疑惑的,按照他之前的意思,可能最后更换的封底,要么是往西去,也就是吐蕃甚至是西域之地。

    但是如今看来,见皇弟朱允炆似乎比他想的要心大一些,居然想让他在几块还没有获得的飞地上任意选择。

    “你确定要这样做?不会后悔。”

    燕王朱棣还是不敢相信,毕竟在这之前,他的侄子还是要置他于死地的,不然也不会花尽心思打这一场战争,而且把她从北平押解到这里,甚至是逼着他手下的重要将领们自杀。

    所以他不相信见皇弟朱允炆有这么的好心。

    “不要胡思乱想。是王叔,如果不是这个位置,我们也不会成为敌人。如今大明居然有能力探索海外之地那些飞地按照中愈所说,面积会非常的广大。朕有意在那里安置藩王。当然具体的位置还没有定。”

    “你想让我去给你探索外地?”

    燕王朱棣这个时候听懂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意思。

    如今大明的国境之内是不允许更强大的藩王存在的,这也是为什么将皇帝朱允文一门心思想要削藩,甚至是不惜战争,还要这样做。

    但是这场战争之后,因为方中愈的缘故,这一切都改变了,见皇弟朱允炆和朝堂之上,似乎有了其他的想法,这个想法就是让藩王外封。

    世代镇守云南的沐公府,就是朝廷放在南疆的重要大员。

    说是云南王也不为过。

    沐国公府,手底下掌握的兵丁,可是辐射南方边疆和云贵之地。

    甚至可以在人们心中,那就是大名的异姓王。

    这件事情本来就很奇怪,因为朝廷能够允许大明出现一姓王,但是却不能允许朝廷里的同姓藩王存在。

    “按照中愈所说,其实那些地方也并不危险,只是一些本地的满意存在。那你适合征战,如果王叔能够打下一片地方的话可以世代给王叔的封地。”

    这就是许诺了,毕竟燕王朱棣本来就是太祖高皇帝亲封的实权王爷,就算是没有这场战争,他也可以在边疆好好的活着,但是毕竟还是要分出胜负的,所以才出现现在这种情况。

    这个诱惑确实是挺大的。

    毕竟对燕王朱棣来说,就算是在朝堂,也就是大明国境之类当一个事情往往也肯定比不上在外地当一个自由自在的王爷要好。

    “多久能够出发?我能带多少人。”

    燕王朱棣没有问其他的原因,现在他只想早点离开京师,带着家人离开。

    在这里多待一天,他们就危险一分,就算是建文皇弟朱允炆现在有这样的想法,也不能确定以后,他依然会坚持这样的想法。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他自然是想早点离开这里的。

    “王叔不用太过着急,朝廷已经在做准备,大的宝船已经在建立。至于人手的话,王叔可以自行招募,只要王叔能够说动他们,他们也愿意跟着王叔,朝廷就为他们送行,也可以带走当初跟着王叔一起造反的那些兵马,况且其实按照中愈的介绍在另一片土地上,有一些人是咱们殷商时代过去的移民。”

    也就是暗示那里面的人与华夏百姓同宗同源,甚至是就是他们的人。这也是给给王朱棣一种暗示。

    告诉他们那里的战争可能会少一些。

    “既然如此,陛下还是多给一些资料吧。孤王想要详细了解。”

    这个时候,燕王朱棣改变了称呼,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服软吧。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况且现在还有这么巨大的利益在诱惑着他们,见皇弟朱允炆给出的条件和承诺,确实值得他去考虑,毕竟只要他答应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甚至是还能给自己带来一个自由。

    不去做一个十全的网页,生杀予夺还在自己一念之间,怎么说也比现在要好。

    “孤王还要付出什么?”

    想要得到这些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不可能一句两句话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商定了。

    “王叔不用担心。具体的事情会有人来跟您谈的,只是这人要说明两点,第一,王叔和王叔的后人永远不能背叛大明,要以大米为主。王叔既然要王化天下,自然要事事以大明为主,但真会把封地内的所有大权全部给予王叔,只要王叔好好宣扬大明的王化就行。”

    这个时候轮到燕王朱棣差异了,虽然之前他想早点离开,但是没有想到将皇弟朱允炆竟然给予了这么优厚的条件。

    孤悬海外,就算是他们有心,侍奉大明为主,可能朝廷也鞭长莫及所以这几乎是一句空话。

    但是看见皇弟朱允炆,又如此的重视他又不得不相信,这里面还有很多他不知道的事情。

    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但这些都不重要这说明他现在可以离开了。

    离开这个鬼地方。

    “”

第0654章 海军都督府新建() 
    顺竿爬是每个人都愿意做的,别人给了一个台阶,自然是要下的。

    燕王朱棣从来没有想过建文皇帝朱允炆会这么的好心来看他,还不忘给他最近的解决方案。

    建文皇帝朱允炆,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会是这样,对于他来讲,从来没有必要做这样的事情,可是不知道心里就好像有一团火一样,神不知鬼不觉,悄悄地影响着他,让他不得不来到这里。

    房间外面除了方中愈以外,其他的锦衣卫都隔得远远的方中愈就在那里,他可以清晰的听到见皇弟朱允炆和燕王朱棣谈话的声音,但是他没有进去,也没有过多的想着。

    在他想来不管是往南去的,澳大利亚往北去的美洲还是非洲,现如今来说,对大明都太远太远。

    大明现在连自己国内都还没有搞定,甚至是对于南方海域都没有办法控制,更别说,更远的地方去了。

    今日说服燕王,朱棣只是他目标中的一个,建文皇帝朱允炆来见了燕王朱棣也是给其他的诸位王爷一个安心的打算。

    毕竟陛下已经将事情做得好了,没有必要再做得更加的严重。

    “王叔需要什么,可以和这里的锦衣卫说,只要朝廷能够提供帮助的,一定会提供帮助。”

    “知道了。”

    燕王朱棣这个时候并没有想去写文,对于他来讲,他还在被囚禁呢,没有那么多的话,甚至是根本就没有希望要感恩。

    皇帝朱允文早早的离开了,猜的人猜到了,也不敢说不知道,人依然有些恍惚,毕竟突然出了这样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只是这一次之后,他们突然发现,燕王囚禁的地方,生活突然变得好了一些,那些锦衣卫也不像之前那么严肃了,而且又不懂东西,源源不断的送进整个院子。

    方中愈心里很清楚,他告诉建文皇帝,朱允炆的都只是一些简单的办法,后期还要做很多事情,都是没有办法稳定下来的。

    如今大明的商业,慢慢的在恢复正轨,因为商人的地位逐渐提高了,但是商业和政治是不一样的,因为商业在很多人眼里是聚敛财富的东西。

    他们还认识不到商业,也是可以给朝廷提供赋税的。

    所以建文皇帝朱允文,现在如今不仅仅在考虑政治,也在考虑商业,他需要给自己手下的这些人一个明确精准的定位,树立好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团结起来将整个帝国做得越来越大。

    看这方中愈写的东西越来越多,他们心里也都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到如今印刷行业协会跟方中愈的关系特别的好,所以方中愈所提供的资料,他们都是广泛的应发,当然前提是不涉及到国家机密。

    毕竟方中愈的手稿都是有专人进行过校对的,所以只要太过涉及民生的都可以,但是涉及朝廷太多的,都没有大量的开发。

    百姓也越来越愿意做这些东西,还有不少人如今也愿意花钱为自己出书,广泛的刊印天下,也从另一方面刺激了整个印刷行业的发展。

    兼容并济是需要专业的,现如今朝廷所给的政策都非常的温和,至少没有做太大剧烈的变动,而引起百姓的不是。

    这个时代的大明在整个有人居住的地方是头号强国,甚至可以说是世界的中心也不为过。

    当然,这也是前朝历朝历代这样的想法,他们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儿,境外的国家,都是穷山恶水,甚至是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蛮夷之地。

    在方中愈将大明混一图,公布之前,恐怕很多人都不了解,既不了解大明自己,也不了解大明之外,或者说他们的心态就是不屑了解。

    所以宣扬文化就成为了一个重中之重,这也是如今大明宣传部的管辖范围,他们如今正在大力的宣扬这些。

    有些需要务实精神,可以说的平白一点,但是给大明人信心,甚至是教导大明人要多看看大明,多了解一下,大明的时候,他们却显得特别的正式。

    建文皇帝朱允文是一个成熟的皇帝,但却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之后,他也认识到了,也许以前他的思想太过浅薄,或者说太过的自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