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影侯 >

第43章

大明影侯-第43章

小说: 大明影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建文数字的情况还是获得了所有人的支持,目前还没有什么争议。

    陈大人站起来说道:“各位,刚刚已经处理好建文数字的事情了,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早日推广好,不要辜负陛下和朝廷的期望。现在,我要和大家谈另一件事情,大家先看看我发的东西,烦请大家不要急于回答,认真考虑,再作答复。”

    说完,便让陈苍分发了自己刚刚抄写的手稿,上面写满了自己刚刚临摹的拼音字母。

    “大家先看看吧,一刻钟的时间,到了时间,再说说自己的想法,不需要隐瞒,这件事情很重要,希望大家慎重考虑,也算是为后人留下一点基础。”

    老大人还是比较保守,他虽然知道这是个好东西,但还是无法相信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毕竟大明的地域太过广阔,而且人口众多,就算要推广首先要保证会的人多,这就是一道难题,况且,小孩子的成长太过缓慢,十几年的时间太过难熬,所以他还是希望在自己手中打下基础。

    众人有些奇怪,什么东西会让老大人如此慎重,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生怕我们会忽略掉。

    手稿还在继续传递,接到手稿的人,认真看着那些字母与汉字,没有接到的翘首以盼。

    有人脸上露出了惊奇,有人在纸上用手指划划,有人跟着汉字模仿读音,有人小声找助手要纸笔。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落座,也不是所有人的都能第一时间看到手稿,因为,没有那么多,那些没有拿到手稿的人,看着在座的大人们,都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东西,只能瞅瞅,眼巴巴的望着,希望能够快点传到自己手中。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在这期间,没有稿件的人也慢慢传阅到了,他们这才明白为什么之前那些大人会有各种各样的表情了,因为自己也觉得这是份好东西。

    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沉浸在手稿其中,但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己的感悟,想必心里也都有了决断了。

    看了看下方的诸位大人,“好了,既然都看完了,肯定都有些自己的想法,那就说说吧。”老大人,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今天太累了,口干舌燥,但一想到自己可能干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情,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大人,敢问大人,这读音识字法,是大人长期以来总结的作品吗?”一位博士站起来问道,这也是众多人心里的疑问,这份手稿肯定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况且这里面还这么复杂,短时间内难以达到,肯定是大人长久以来的思虑。

    “哈哈,非也非也,老夫哪有那等本事,是一小友所作。诸位,是谁做的这并不重要,还是提提各自的想法吧。”老大人捋了捋自己的胡子,哈哈一笑,否定了这个问题,他可不想抢中愈的功劳。

    众人彼此看了看,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既不是大人所作,那这人可就有些本事了,听大人的意思,是一个年轻人的作品,一个人能总结出如此的语言学习方法,着实令人心惊啊。

    况且这份手稿,有开拓新路的趋势,偏偏还有些北方话的影子,隐隐超越了《洪武正韵》,这倒是把之前诸位先生的功劳一扫而没,如若推广,好坏难知啊。

    这倒是个难题啊!

第0097章 桃李满天下() 
房间里顿时安静了,众人思虑颇多,浮想联翩,大家都在等待,等待最先发言的人,毕竟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各自的态度还是很重要的,空气里的静谧,惹人深思。

    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人开腔了,“大人,我认为,此学习之法可以推广,如今朝廷之中言语复杂,各部门,各官员之间,因言语不通或者不恰当,而耽误办事或者惹出了笑话的情况很多,有此统一之法,想必会带来不少变化,有助于朝廷办公,甚为可行。”这是一位博士,五经科的,北方人,确实是因为口音的原因儿深受其惑,有此一言,并未让其他大人感到奇怪。

    “大人,职下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此法在士子或者是普通读书人中推广,可以让他们更好的交流,提高学习的能力,在科举中获得更好的成绩,这并有什么关系,可要是在百姓中推广,若百姓都识了字,那读书人的崇高性可就有些不足了,那他们是否还有心情参加科举考试,是否能成为朝廷需要的人才,可就难说了。”

    “对啊,对啊,大家都来读书了,各种活,都谁来做,况且,读书识字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学会的,耽误的时间可能换不回得到的,老百姓还要挣钱养家,一家人供养一个读书人已经够累了,倘若要供养全家人读书,却不能得到什么,这恐怕会引起民变。”

    这话一出,大家听了觉得有些道理,毕竟,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做一次两次还好,一直做恐怕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诸位大人,我倒是觉得此法甚好,朝廷治下的百姓,如今不识字的还是很多,带来的问题也很多,但是自从大明报,逊志报刊发以后,京师附近的学堂里或是私塾里,前来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也没见他们有什么家庭的矛盾。

    我们在国子监教学,不就是为了桃李满天下吗,如今,有一种更好的方法,让我们阐述自己的思想,让更多的人知晓咱们在做什么,对他们有什么帮助,懂得更多的道理,平息更多的纷争,这可是教化之功,诸位难道想白白放弃吗?所以,我支持这门方法的推广。”

    这是律科的博士,闫心鲁,一番见地确实不凡,老大人看了他一眼,笑了笑。

    “大人,此法可以宣传,况且教人读书识字,统一口音,让大家都听得懂,方便交流,这与让大家都来参与科举,浪费那些并不适合读书的人的时间,这是两个概念,并不能混为一谈,还望诸位大人分清一些。”这位大人看的清楚。

    “此手稿还是要修改的颇多,我发现,此法有些偏北方话,与这应天官语还是有些差别,若真要推广教学,还是要修改以后,最为恰当时,再做决定。望大人三思。”这是中庸之道,不支持也不反对,谁能做的最好,就按谁的办。

    “诸位,朝廷治下,民族众多,语言繁杂,若是有通语言之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这内患边乱……。”这位大人,只说了一半便不在说了,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话点到为止,自己细细体会。

    果然,此话一出,大厅里迅速安静了下来,似乎落针可闻,最怕的就是这种空气中突然安静,人们都在静静的思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支持的有,反对的也有。

    过了片刻,听了众人的发言的老大人,铿锵有力的说道:“诸位,你们说的都有些道理,老夫想补充一句,若此事可成,便是教化万民之功,有如始皇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之效,若真能走到那一步,我华夏文明定然不灭,可保后世子孙万年不绝,在座的诸位都将会是史书上重要的一笔,不管是谁,都不能抹杀你们的功绩,后世的子孙也会永远铭记你们的,他们会感谢你们为这片土地做的贡献,感谢你们今天正确的选择。”

    每个人的表情都很精彩,想必他们都在心中暗自盘算,毕竟他们都不是他们自己一个人,背后的牵扯瓜葛谁又说的清楚,文人也有父母,文人也有亲戚朋友,文人也需功名利禄,文人也想青史留名,纵然他们自诩清流,也免不了入世,免不了趟趟浑水。

    倘若此法成功,一个教化之功算是少的,要是再有地方因此得教化而真心依附之事,一个重臣褒奖是少不了的,青史留名,光宗耀祖,想想就让人激动啊。

    老大人,很开心,看来中愈的法子还是挺管用的,拿出语音学习之法的手稿来,就更能清晰的看出各位大人的秉性。

    老大人心里想着中愈说这番话时候的模样,有些感慨,这小子,年纪还这么小,偏偏这琢磨人的本事倒是不小,看得如此透彻。老了,自己是老了,但是,这件事情必须要在自己手里做下去,这一点不能改变。

    此时的他没有去管众人的讨论,现在的风向偏向于着力推广,所以他并不是很担心,况且,他的意见还是很重要的,刚刚他的一番话,想必也能让他们有些想法。

    他的思绪跑去了南方,那里有他的儿子的埋骨之地,那里,终究会被王化的吧,儿子,等着吧,这似乎更加坚定了他的心。

    又过了一会,众人的讨论声渐渐小了,他们看着坐在上首的陈大人,等待着他的决定。

    感觉到声音渐渐小了,屋里一片静寂,陈大人才渐渐从那遥远的记忆里出来,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陈大人说道:“诸位的决定是?”

    众人站起来,拱手道:“我等全凭大人做主。”

    此时,不管是直接发言同意的,还是开始出言反对的,还是中途想通的,大家似乎在这一刻获得了统一,不管是想要千古留名,还是选择观望一下,还是为了心中那隐藏的欲望和梦想,此时,都一脸期待的在等待着眼前那位老大人的决定。

第0098章 开创新时代() 
看见诸位大人期待的眼神,老大人满怀欣慰,不管如何,也算是走出了第一步,以后还得更加努力。

    “既然诸位如此,那我的决定是:成立大明普通语修订司,选拔人员,对这篇手稿进行修订,集思广益,尽快拿出初稿,交给陛下审阅,同时在国子监内部学员中进行初步推广,另外在应天府学中抽调一个小班,进行初步实验,如若可行,在大力推广。至于选拔人员,各位可以自荐和推荐他人,尽快定下来,还望诸位鼎力协作,注重团结,一个月内要有初步效果,诸位明白了吗?”

    众人虽有诧异,老大人似乎挺着急的,难道是有什么隐情,但他们还是点头称是,表明自己全力支持的态度,这似乎是这段时间内,大家意见最统一的一次。

    书记官记录下了会议的整个过程,包括席中众位大人的发言,可能他也没有想到,他手中的这本记录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可以改变这个国家的契机。

    看着大家的表情,陈大人也没有细想,或是并不愿意深思,举起那双绉绉的手压了压,“都坐下吧,这件事情解决了,希望大家竭尽全力,早日施行新的语言学习之法,我还有一件事,要和大家商量商量,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老大人停了停,捋了捋自己的胡子,虽然也没剩多少了,“希直先生的公子,方中愈这个年轻人,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吧?”

    啊,这老大人转变是够快的啊,这大家的思路都跟不上了,说道中愈,这里的大人们就有话说了。

    “大人,这个年轻人还算不错,不说其他的,就他前段时间写的那几首诗词,言辞时而写实,时而华丽,时而朴素,时而忧愁,时而激荡,可谓千姿百态,论诗词风格,我就甘拜下风啊。”

    这是一位研究诗经的博士,名叫李岩峰,平时沉迷于古风诗词中,对诗词颇有研究,这是承认自己是写不出这样的诗词来,可谓是大大的夸奖了一番,搞得跟唱歌一样,放荡不羁的感觉。

    在他的评价下,这些博士们,想起中愈写的诗词,还真有那么个味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大家是不是风流人物呢,当然也只有他们自己知晓了。

    李先生把调子起的这么高,这么大,其余众人也不好扫他的兴,好些正想发言的人,有些话就憋在嘴里没说了,毕竟,他们也听到过关于中愈的评价,有好有坏。

    这里面还有一些人,在朝廷上也见识过中愈的风采,要说评价,他们可是有太多的话要说了,当然,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我还是挺喜欢这个孩子的,年纪不大,做的事情也有些离经叛道,但不管是他开办的酒楼,还是报纸,都有些让人感叹他的想象力。”

    闫心鲁看了看大家的表情,似乎有些不相信他,不过也能理解,毕竟他可是研究律例的行家,最重规矩了,今天竟然说出这种话,看来是真的很看好中愈了。

    “他写的诗词是挺好,写的故事也挺吸引人,但他在科举上的是否有天赋还没有显现,这些小道偏门会不会影响他,这也难说啊。”

    这,大家之前也不是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毕竟之前大朝会上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了,被中愈怼了回来,小道不小道,现在提的人也少了,但是跟科举一沾边,这就有些难说了,大家也不好加以评论。

    “大人,我个人很欣赏他的才能,也觉得这小子的想法很好,培养个几年,或许能成为大才,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忽略,他虽然是希直先生的儿子,但他如今是军职,还是锦衣卫。锦衣卫代表着什么,想必不用我提醒大家了吧。”

    这,大家面面相觑,似乎大家真的忘记了,忘记了他们正在讨论一个锦衣卫百户,现在的实权人物,可能那些千户所里的人,都没有这么胆大,但他们是文臣,是教者,这倒也无所谓。

    “大人,这个语言学习方法不会是方中愈创作的吧?”吴司业脑中一个念头一闪而过,老大人不会无缘无故提起某个人的,看来,就是这样的了。

    老大人一笑,“确实如此,他拿出来的时候,我本以为是别人假借他之名给我,但是仔细交谈之下,才发现这的确是他本人所做的。”

    这不可能,本来已经准备好反驳的人硬生生的止住话头,这怎么可能,毕竟,那个工作量,大到连他们都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可是,事实就是事实,这个东西是他拿出来的,就算使劲否认也不能阻挡这个事实。

    众人选择了沉默,搞了半天,还是跟那个年轻人扯上了关系,不过这个人确实是了不起。

    “是这样的,我观察这个小伙子,想法和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一样,如今也是众多年轻人的偶像,我想请他过来给监里的学生们讲讲课,内容让他自己定。你们看怎么样?”

    这,众人听后,面面相觑,会议室里一片安静,这都是什么事,大人做了这么多,难道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