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影侯 >

第494章

大明影侯-第494章

小说: 大明影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文九年四月十二,北方大营军马在草原上遭遇瓦剌人大军,双方激战两个时辰,瓦剌人撤退。

    建文九年4月18,北方大军又遭遇瓦剌人大军,双方激战死伤无数。

    如今草原部落的人嘛,自认为消灭不了所有的大明军队,所以不得不通过时间来尽量杀伤大明的士兵,最后在趁乱逃走。

    毕竟朝廷如今派来的人马非常的多,10万大军和数万民夫在一起组成的规模看起来还是非常庞大的,反而草原部落如今人心散漫,甚至是因为内部小部落的分裂,让他们已经没有办法组织起大量的万人军马。

    在多次的激战之中,大明装备优良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因为那些草原部落的人马如今经常会因为装备的差距而丧失掉性命。

    阵地战这样的情况是不会出现在草原部落军队上的,毕竟他们更多的是讲究骑兵一块来冲击地方军政,最后获取最终的胜利,但是如今因为北方大营的多次打击,让他们不得不开始与北方大营打阵地战。

    虽然大家相距的距离不远,但是人数太多,又一直在对战时间都有一些凝固了,这个时候参与的士兵颜色都非常的难看,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在这一次的战争中是不是会死去,而且这个时候恐惧多少还是有一些的,不过一想到之前朝廷所给予的承诺,他们又非常的放心,再加上平时的训练,让他们知道这一次不管他们怎么做,都是为国立功了。

    训导官之前一直告诉他们,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国,如果他们能够保证国家不会被丢失,那么身后的家人才能够生活的更好。

    正是因为这样的训练,让他们清楚的知道现在,只要他们努力,不仅能让自己活着,也能让家里人活着。

    随着冲锋的号角吹起,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从警方的证据中向外冲锋。

    数万的骑兵冲锋,让双方的人马都像潮水一般相互对冲,这也是为什么骑兵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力量,但是阵地上来说,只要大明的军队不那么犯错,他们还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的。

    大明军队内部的火器营还是非常有能力的,虽然没有像后世那么强大,但是对于对面设备简陋的草原部落上来说他们的火器还是具有很大的杀伤力的,所以为了保证不伤到自己人,火炮一直都是对着对方发射的,所以那些干嘛在受到惊吓之后到处乱串?

    毕竟人数上的优势让他们都知道阴谋诡计在这个时候是起不了太大作用,反而因为人数优势可以让大明军队能够快速的步兵方阵和骑兵方阵正面切割,然后阻拦在大明骑兵和瓦剌骑兵中间。

    用战旗来指挥军团作战的方式并没有被猜测,反而如今传达军令的机会越来越清楚。

    火器的发挥也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大量的作用,相对于之前来说,火器营的配备如今越来越多火炮和火种,如今都能够保证大家能够快速的使用。

    更重要的是因为对方对于火器的运用是没有的,所以低估了它的力量,在冲锋的时候造成了一大半的伤亡,而且这一波的瓦剌人似乎没有勇气再跟他们战斗,最后选择了撤退,但撤退的同时就让他们损失了一大批的战士。

    把后背露给敌人是最愚蠢的,所以后面就是那些士兵们捞取军功的时候了。

    之后北方大营又跟草原部落进行了数次的大战,当然更多的是小规模的遭遇战。

    他们都以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为目标,但是北方大营这边更重要的是为了锻炼手下的兵马,毕竟他们以后还可能会发生更大规模的战争。

    每到一地的时候,驸马爷梅殷都会让自己的时候出去找一番,毕竟之前派来的工匠也一直在外面,锦衣卫那边的来人一直都跟在他的身边。

    之前送消息过来的也是方良,方良如今也一直跟着军队。

    这一次他可是长了见识了,之前跟着自家公子做的事情可能都有一些简单了,毕竟真正的在战场上存活下来,冲击战场,在战场上杀敌是不一样的。

    “元帅,您不用担心,按照咱们之前的探查,应该就在这一带了,让吃货们小心寻找,甚至是军事学院那边的人,让他们也慎重一些。”

    “说不担心的肯定是假话,毕竟这一次咱们虽然出兵,有着正当理由,可毕竟还是要对朝廷有一个交代,更何况打击草原部落的有生力量,只是其要是咱们不能把军队留在草原,这一次的战争恐怕就白做了,之前为什么草原部落会一次又一次的崛起,其实跟朝廷的政策有关,朝廷认为这样的地方越来越严重,是没有办法拉近大明的统治区域内的,就好比如今南方的交趾一样,耗费大量的军费却没有办法获得有效的治理,这对于咱们来说是非常不值得的,如果这一次战争不能获取充足的话,恐怕我在都督府那边也难以交代。”

    力排众议所取得的结果,自然在最后要是最好的才可以,否则的话没有达到目标却也耗费了威望和人情,最后恐怕会得不偿失。

    “驸马爷,找到了。”

    就在他们担心的时候,帐外突然有亲卫闯了进来。

    毕竟是跟在驸马爷梅殷身边很久了,就算是如今驸马爷是朝廷大军的统帅,他们还是依然愿意叫她驸马爷。

    “真找到了?”

    “是的,驸马爷,咱们哥几个仔细看了那一块,确实有先生们描述的那些铜绿色的石头,而且咱们还捡到了几块金子,您看看。”

    说完,便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了几块。

    驸马爷拿起来掂量掂量。

    “地方大吗?”

    “挺大的,那一片山好几里路呢。”

    他们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总觉得就是反正很大,所以就这样跟驸马爷梅殷描述了。

    “好的,你好好休息,天亮之后带你的大军前往那里。”

    驸马爷梅殷非常的高兴,也许她还不清楚自己找的铜矿到底有多大,可是他知道只要能够找到,也就意味着他这一次的军事目标完全都达到了。

    第二天驸马爷梅殷就带着大军前往了发现铜矿的地方。

    一大群人都非常的高兴,毕竟虽然说这次童山不大,可还是看不到边,大家还是能够注意到的。

    现在看来这次铜矿的价值是非常大的,毕竟国内的铜矿产量并不高。

    毕竟这也是利益啊,就算是让他们来守卫这座铜矿,也能获取更多的东西。

    朝廷就算要收走大部分的铜矿,如今也能够给他们留一些东西让他们养家糊口,更重要的是这些事情都会非常重要的。

    “本帅决定留下3万兵马在这里守候,另外兵马四处寻找敌人,有利出击,两个月之后咱们等朝廷的圣旨来了之后再决定如何处置。”

    “遵令。”

    当天就有锦衣卫的快马迅速返回京师,向朝廷汇报这个消息。

    当然另外一组快马事项西方而去的,他们去锦衣卫那边向方中愈汇报,毕竟方中愈是之前提出这个情报的人,他们也得向方中愈汇报,出现这样的情况啊。

    但其他人都离开后,驸马爷梅殷和方良两个人在一起讨论了一番。

    “看来,你家公子又忙了我不少事情啊,这么远的地方他都知道,而且还知道这里有一座铜矿,甚至告诉我,草原上可能处处都有,只要让我们留心就行,我真的想再去看看他,挖开他的脑子,看一看他脑子里到底长的什么东西。”

    这样的话不是驸马爷梅殷一个人说过,毕竟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当初很多人都认为房东脑子里跟其他人长得不一样,所以才会出现,后来那种情况,如今出现了这样难以解释的现象,他们就不得不怀疑方中愈是不是真的有怪异。

    “驸马爷您不用想太多了,如今我家公子正在忙着和秦王肃王交涉呢,没时间给您做研究呢。更重要的是咱们看重结果不就行了吗?我家公子如今给予的这个帮助,可以让朝廷能够在这里驻扎下来,甚至可以说在这里建设军镇,设立城市都是有可能的。就看现在朝廷是怎么打算的。”

    “这个你倒是不用太担心,之前那些文官们都认为我带领的北方大军消耗了朝廷大量的钱,可是如今咱们的贸易确确实实支持了不少,没有冻到大明的根基,如今又有这么大一座铜矿,他们自然会在这上面不会加以干扰到更重要的事,开疆拓土的功劳陛下已经拿到过一次了,再拿到一次也只是锦上添花,可就算是锦上添花也能够让他在史书上大书特书了,所以这些官员们一定会选择支持的,只不过是规模大小罢了。”

    能被太祖高皇帝看中的人自然是有想法的,在这个时候他一下子就猜中了朝廷官员他们的想法,所以驸马爷梅殷一点都不意外,就算他那一份周报传回去之后,恐怕很快就会有甚至从朝廷那边传过来。

    “驸马爷如果君宝向前移的话,这一代还得修建大量的道路,毕竟咱们想要在草原上长久的停留下来,不得不防备这些草原部落的反击,毕竟如今这一仗打的很是险要,咱们突然出击,而且有一些草原部落,根本就不愿意帮助瓦拉人,可要是后期他们恢复了元气,对咱们来说肯定是一个威胁,纵观历朝历代草原部落的事情,他们都是会在后期崛起的,毕竟他们没有能力像咱们那样可能会沉迷于金钱富贵之中,最后被腐蚀掉了。”

    驸马爷梅殷点了点头,这些事情他是知道的,每一个王朝见你的时候,大家似乎都能够在劳苦上坚持一段时间可到了后期他们总是会变得各种各样醉生梦死,甚至是成为人人喊打的纨绔子弟,到那个时候整个帝国就危险了。

    “这一点你放心,只要有我在,一定会把这里经营得很好的帝国必须要不断的延伸,咱们的力量也要不断的向外延伸,还有大明报那边让他们抓紧时间宣扬这一番攻击,让更多的人愿意来这里做交易,还有大明混一图,也该添一块土地了。”

    “这是自然。”

    。

第0782章 大功背后的博弈() 
有志者事竟成,总有很多事情咱们解释不清楚,可却有些事情是能够帮助很多人做很多事的。

    快马加鞭长的就是如今这种状态,官道上如今有不少的会计从北方一直源源不断的向南方递进。

    他们就是如今从军队里直接派过来的传令兵。

    沿途的驿站正在源源不断的将北方前线的消息向南方传递。

    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信息传递方式,至少不会像之前那样出现各种各样的差错,只要不遇到恶劣天气,基本上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他们想要传达的消息传递到任何一个地方。

    这里面有很大的原因是这些传令兵和异族们都有着充足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如今道路都是四通八达的,而且比之前要好,不过毕竟是骑马的,骑马的话走在那些坚硬的道路上还是有一些影响的,不过只要可以及时更换马匹,还是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很好。

    东暖阁里,建文皇帝正在批阅大量的奏折,虽然之前六部尚书和秘书部帮忙分担了一大部分作者,除了特别紧急的以外,基本上现在都不往建文皇帝朱允炆面前送了,这与当年太祖高皇帝事必躬亲是有区别的。

    毕竟太祖高皇帝已经把丞相的所有功能都取代掉了,废除了这个职位。

    把权柄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六部尚书们都非常的高兴,至少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在皇帝面前成为一个只知道听从皇帝旨意的人。

    因为有锦衣卫的参与,所以前线来的战报并没有通过,兵部和大都督府,反而直接来到了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案头。

    建文皇帝朱允炆是第一个知道这件事情的人,所以现如今他非常的高兴,拿在手中的笔甚至也是隐隐的有一些兴奋而表现出来了颤抖。

    内心很是兴奋,但是表面上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建文皇帝朱允炆压抑着自己的高兴,毕竟这件事情并不是什么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因为他们是瞒着太多人做了这件事情。

    虽然之前的准备并没有瞒过太多人,而且还经历了一系列的部门参与操作,但是什么时候开始打仗,什么时候开始进军,却没有其他人知道。

    建文皇帝朱允文在看了折子之后,立马就派人去请了六部尚书和其它能在朝堂上位列朝堂之上的人。

    诸位大臣在接到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召见旨意之后,并没有吃你,不管是有事儿的还是没事儿的,都放下自己手中所要做的事情,急急忙忙的赶往宫中。

    在这之前他们是不知道消息的,所以表现得有一些迟缓,虽然大家都急急忙忙的,但彼此之间并没有交流,只是以眼神示意,但毕竟都不知道,所以都摇摇头,等待建文皇帝朱允文最后揭晓。

    等诸位大人都来齐之后,建文皇帝朱允炆说道。

    “前线来了一份折子,大家看看吧。”

    立马就有小太监走过来,将刚刚拿到的战报向大臣递过去,吏部尚书毕竟是朝臣之首,所以首先拿到的就是吏部尚书。

    如果是之前的话,现在必须要有秘书部的人进行誊写,将这些东西直接递给其他人,但是因为事情紧急,再加上事情里面参杂的因素太多,所以并没有让更多的人知晓,只能将原始的周报让他们一一查看。

    本来今天就是急急忙忙赶来的,大家看建文皇帝朱允炆这样的操作,其实心里还是有一些异样的,毕竟在之前皇帝可不会这样。

    吏部尚书接过折子后仔细一看,眉头紧锁,时而感到震惊,时而又觉得似乎应当如此,总之百感交集。

    他这样的表现倒是让后面的诸位大臣有一些诧异,怎么老上说这个时候有一些不太对劲儿。

    老尚书没有看太久,就把折子又传给了其他人,大家一起看表现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有诧异又高兴,却又隐隐有一些愤怒,毕竟有些人是不太满意这样的结局的。

    基本上今天能赶到的六部九卿,还有朝堂大员轮流看了折子之后,纷纷有一些话想说,引起一阵骚动,大家似乎都有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