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影侯 >

第511章

大明影侯-第511章

小说: 大明影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笔墨纸砚拿来。”

    “好的。”

    小十二早就准备好了。

    他知道方中愈的习惯,有些东西能用嘴说的,肯定是用嘴说最好,但有的东西还是得靠书面来交流沟通。

    方中愈快速的将自己的安排以及因为密信的方式写了下来,他必须要在尽快的把这些消息传递出去,皇帝那里要有所准备,而且最重要的事情,他突然发现了,或许情况比他想的还要严重。

    “赶快发,用咱们的渠道,越快越好。”

    “是。”

    亲卫接过信件,快速的出去,去找联络点了。

    “少爷,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兰州城似乎比之前的局势更加紧张之前我曾经说这里面还是有不少异族人的,他们会在这里做生意,而且朝廷的政策下来之后,似乎也有不少人过来学习的,但是大街上似乎也不太多。”

    “界面上的动静我也瞧见了,不过王爷并没有提过这件事情,也许不重要吧,不过既然你提起来了,那就让咱们的人查一查,想来也就那么几个原因,要么是他们内部出了问题,要不就是咱们这边出了问题,可朝廷的官员应该不会在这种大的政策上做太多的变动,先查一查吧。”

    “那咱们派去的那些人呢,跟朝廷的官员咱们要接触吗?”

    这倒是一个问题,毕竟方中愈来到了兰州城也没有说到底要做什么,甚至可以说他去见肃王,这件事情也是因为肃王直接提起来的,跟他没有关系,他并没有主动接触,可对于其他的官员他要怎么做呢?要保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从方中愈到京师离开,然后又路过的那些浮现,官员们大多都表现了三种状态,也是最常见的三种状态,从方中愈的所作所为中体会到了不同意味的人心里自然清楚要选择知识,所以他们会跟方中愈好好沟通交流,主动交代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有需求的肯定还会寻找方中愈的帮助。

    这样的官员大部分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年轻的,或者说跟方中愈的父亲方孝孺和他的朋友有旧。

    像对待后生一样对待他,所以这样的相处还是比较愉快的,至少大家不会表面上笑嘻嘻,心里却在捅刀子。

    还有一部分人就是无所谓的,毕竟朝廷现在的政策他们可以支持,但不一定会去主动地做出改变,甚至可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方中愈做的这件事情,对整个朝廷有什么样的影响,既然如此那也不会过多的去把这件事情夸大化。

    这样的一类人当中也没有想过过多的结交,毕竟就算自己给的笑脸,别人也不一定领情了,所以那就普通按官员怎样接触就怎样接触吧。

    还有一类人情况就更加特殊了,那就是那一类完全反对朝廷新政的人,虽然超越现在能够替换掉大部分的官员,可毕竟一些基层上的人还需要那些熟悉基层实践的人去做,他们对于朝廷现在大铺张的修建道路桥梁,甚至是鼓励商业贸易,让百姓们到处乱走,这样的政策并不支持,因为加大了管理难度。

    山贼这样的存在,基本上除了那些特别偏僻的地方,越是靠近大城市的地方越少见,因为百姓们犯了这样的错误,基本上都被流放了,要么是北方边境,要么是西方边境,要么就是被送到了大明南洲。

    开拓者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人才,还需要努力,虽然没有那样的努力和那些犯了罪过的人有力气的人多少还有出把力气干点力气活的。

    横征暴敛并不存在朝廷也没有大规模的征发劳役,甚至说劳民伤财去修建一些什么其他的东西,可是按照工部的规划修建道路,修建桥梁,是为了让百姓们生活的更好,贸易更加大沟通,与其他人相互合作买卖,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这样的事情是有利于民生的。

    百姓们在这个时候就更加的支持这样的动作了,甚至是会主动的去朝廷的工地上参与建设,拿起工资当然报酬并不多,但能够吃饱饭已经很不错了。

    相对于那些好吃懒做的人来讲,就算是朝廷这边不处置,他身边的邻居们也会把他们骂得无地自容,毕竟家族力量再大,可是养着闲人白吃,粮食浪费,并不是每个人愿意的,就算是家族你愿意养着,他们也不会花费大量的钱粮去做,毕竟如果有能力捧出来一个两个读书人或者说技艺高超的家族,人,在朝廷里占的分量可就更大了。

    技术人才这样的口号如今越来越大,很多人都知道各个部门都需要专业的人才,他们可能后期会调到其他部门,可是一个起点还是非常重要的,总不能你啥都不会,我就把你调走了,在这样的部门不仅仅需要资历,更重要的还需要经验。

    不会我可以教,不会你可以学,但如果你不会还啥都不做的话,等着别人来可怜可怜你,那怎么可能呢?

    “先别管了,如果他们有拜帖上来咱们就去见见,如果不想接触咱们也暂时放松,这里毕竟跟内地不一样,跟京师更不一样,咱们还得多注意一点,现在我突然想起来了,当年兴宗康皇帝去了西安城,后来却出现那样的问题,那些官员们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这,难说。”

    问题暂时有的,他们之前就知道那样的事情发生,至于最后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状态,没有人会知道,而且时间隔了这么久了,当初参与的人要么死要么失踪的失踪,谁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甚至可以说用现在锦衣卫的力量都没有办法确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如今这种状态到底说明了什么。

    方中愈在心里打定主意,如果回到均势了,他得把这件事情好好的处理一下,那就是在这件事情上可以确认最后到底要怎么做。

    有些事情还是得搞清楚,搞清楚了之后才能确定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毕竟牵扯的事情和人越多的时候,最后带来的只能是麻烦,比经过的手越多,最后消息泄露的也就越多。

    哎,有些时候她真的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他还这么年轻啊。

    。

第0801章 背靠大树好乘凉() 
有些时候故事总是会发现不一样的情况,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们可能根本就不清楚自己遇到了什么,又经历过什么。

    方中愈在北方游荡的时候,进市里反而是动荡不安,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但是多少还是能够让人们知道,有些问题跟他们之前是不一样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如今比之前更加的忙碌,虽然他一直在考虑着把自己手中的权力不断的下放下去,让更多的人帮他做这件事情,可是如今看来效果并没有太好,毕竟他们一直都在顾虑着,怕自己做更多的事情。

    皇帝有了想法,其他人自然要遵从,这也是为什么六部尚书和其他新提拔起来的部门如今都非常的看重规则,因为在一定的范围内大家还是要遵守规则的,至少不能因为某些事情而带来各种不一样可能出现的情况。

    权力再大在某些活动范围内还是要遵守一定的规则的,毕竟如果破坏了规则,影响的是所有的人,大家还是要在规则内做事情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他们一直在努力的维护这样的规则。

    可以慢慢改变,可以破坏,但是不能消灭,因为循序渐进这样的过程是他们一直都遵守的。

    皇帝心里很清楚,他们做的事情是就是为了更好的统治大明。

    不需要用那些下三滥的手段,不需要用人命来填,他们需要的是更好的政策,不仅是经济上,还有其他方面的,也就是说要用最简单的方式处理好所有的事情。

    和其他穿越的人不一样,其他创业的人遇到的事情和东西都是围绕着他们转的,方中愈来到这里之后,他虽然参与了大多事情,但不会去干涉太多,因为他知道一个自然的进程只可以推快,但是不可能完全一步完成,所以更多的事情还是依靠他们一步一步往前走。

    这也是为什么?就算是她去见了肃王,也会把这些事情商量好。

    他考虑清楚了,要在这件事情结束之后,与肃王还有外封的其他王爷好好谈谈。

    或许他们的目标将要变得更加的强大与繁琐,因为看如今他们所承担的责任,似乎不是所有的人都明白了,如今朝廷到底要做些什么事情,这才是他们忽略的东西。

    可以说整个大明朝廷如今后悔的人也不少,之前房东也想要获得,他们支持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有参与,也就是说现在他们还处于一种比较忙碌的状态,但是如今跟方中愈在一起的那些人获得的就更多了,这也让他们更加的确认有些事情是值得做的,而有些事情确实不值得做的。

    因果论在这里似乎很是吃香,什么都往因果上靠的话,似乎也非常的容易。

    毕竟老百姓虽然在不断的学习知识,但是对于神佛这样的东西还是比较敬畏的,不是说他们迷信,只是因为他们确实没有那样的理解。

    至于其他人到底是怎么想的,现在他还真的不愿意参与。

    人与人之间的事情有的时候就那么简单,但有的时候却又那么的复杂,但这一切都在向好处发展。

    梦想,热血激情这样的词语一直在不断的出现在整个社会氛围之中。

    虽然问题有很大,甚至可以说很多人看到的东西都不是他们之前理解的东西,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现在这样的情况。

    整个帝国的发展在如今来说是一件最大的事情,不仅仅是朝廷官员,还有那些百姓们,他们心里都非常的清楚,要做的事情就是。

    帝国的荣耀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变得不太那么重要了,可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去做,反而是越来越多的人看重这些。

    方中愈想好了,如今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打下更多的土地,这样的话每月王爷不管他们有什么样的想法,只要促使他们继续做下去,那么就一定会得到妥善的安排,这些人不会成为朝廷的蛀虫,也不会影响整个帝国的发展。

    与其他人相比,方中愈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不高,也就是说它并没有什么庞大的基础,反而是骤登高位,所以总是会引来一些不好的问题。

    但是自从他在平叛战争之中展现出来了强大的运筹帷幄的能力,甚至是代理的大明幻夜骑所做的那些事情。

    让军方看到了一丝希望,所以之前那些摇摆不定的人最终都选择支持她,这样她才会有了庞大的基础,到最后这一切都呈现出比较正常的状态。

    所以这几年来不管方中愈提出什么样的政策,只要稍加论证,有可行性的基本上都被执行下去了,参与执行的不仅有那些文官们,更多的是那些武将,因为它们或多或少背后都有一些力量。

    这一点是没有谁会去磨灭的,毕竟大家想不到的事情不代表这些官员们想不到,因为他们身边的人太多了,一个人想到一个脸,就足以让他们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想清楚。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或许是他们太过谨慎的情况吧,所以并没有其他的人来跟方中愈探讨见面,毕竟方中愈的身份太过敏感。

    就好比和之前一样,没有人会在这上面在意太多的事情,方中愈如今能够做到的就是这些。

    一封封书信不断的从这里发出,会议到全国各地,只要有锦衣卫重大线索的地方,当然更多的是回到京师,由汪雨晨所领导的幕僚分析和情报分析小组会对这些事情做以分析。

    之前没有想到的,现在要补充起来,之前想到的要扩大化,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最终的时候为他们所做的付出一些努力,甚至是帮助他们承担一些责任。

    皇帝要做的事情没有谁能够阻挡,就好比当初始皇帝做的那些事情一样,虽然对百姓不太人道和强大的壮举还是产生了。

    长城也在不断的修建和改造之中,这也是因为如今版图越来越大,既然朝廷能够占领更多的地方,为什么不把那些地方依然扩大了,所以现在就出现了两种情况,以前有长城的地方,在不断的修复加强,没有长城的地方,现在在修建更多的东西。

    工部尚书郑赐也一直参与了这个行动之中,现在掌握了足够的技术和理论知识之后,工部上述政策已经开始联同大都督府将修建长城的工程提上了议程。

    虽然说疆域越大边疆就越远,甚至说不要这样过度的圈定边疆在哪里,可是方中愈还是对他那些后辈子弟不太相信,至少害怕她们最终会败坏掉自己所创下的基业。

    所以至少给他们保命的东西,要把整个防线往外推,更重要的是留下现如今大明所能掌控的实实在在的土地,就算是那些经理部落,如今也不得不做强大的宣传,告诉后人。

    大明的土地虽然大,但没有一块是多余的,也就是说不管怎么说他们都会获得更加强大的。

    他们必须要给后代留下更加强大的大明,也就是如今他们所能看到的情况,而且土地必须越来越大,对于地图的宣传也要越来越大,这才是能够让他们保证,后期不管是什么情况,都不会有人放弃这些,甚至说产生争议这些。

    所以说不管怎么说获取最后的强大才是他们愿意做的,也是他们能做到,否则的话这一切似乎都不太靠谱。

    “陛下,锦衣卫急报。”

    “呈上来。”

    皇帝朱允文知道,一般这样的汇报都是锦衣卫遇到重大事情才会做这样的通报。

    之前他们所做的事情会把所有的情报都汇集起来,而且会做一番分析,利弊还有前因后果都会讲的清清楚楚,最后才会传递到建文皇帝朱允炆这里来,而如今如果有特殊情况的话,他们也会直接把东西送过来。

    这一次送来的东西就是方中愈所呈上来的奏报。

    建文皇帝朱允炆看了看手中的东西才发现原来他之前所做的那一切,现如今被这么多人关注着。

    皇叔们惦记着大明天下,他心里是清楚的,但众多的房叔其实对于他的防卫并没有太大的威胁,而有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