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影侯 >

第547章

大明影侯-第547章

小说: 大明影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场大的变革之中,最后活下来的不一定是最有钱的人,也不一定是大富大贵的人,但一定是最有眼色的人,能够在关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决定。

    所以说这一切都变得非常的重要。

    他们小心谨慎的在维护着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所占有的优势,但又不能去抹杀别人的优势,毕竟皇帝也不会允许他们这样做。

    要真是最后惹恼了皇帝,带来的恐怕是灭顶之灾,甚至是帮了倒忙,那可就不好了。

    所以更多的是慎重起见。

    这样做也是有好处的,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们不会出现一些大量的问题。

    新贵们有他们自己的渠道,当然也有自己的力量做着所有他们能够做的事情。

    朝廷是有规矩的,有些事情他们能够参与,有些事情是不能够参与,就算是暗地里他们通过家里人去操作一些事情,也得把规矩搞清楚,所以在经过一番操作之后,他们终于凑出来了不少的人,然后通过各自的力量进行等待。

    在事情准备的差不多了之后,他们在三俊楼里聚会了。

    “哈哈怎么样?老侯爷的话确实不错,咱们现在准备已经做好了,大家说现在能不能喝酒庆祝一下。”

    一个满脸大胡子的汉子说道,其他人对他的话都是哈哈一笑,觉得他说的在理,毕竟他们这些人在战场上下来能够活着就已经不错了,如今有更多的机会为儿子孙子挣得一份家产,那么当然是要努力的坐下去了。

    “小二上酒上最好的酒。”

    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所以事情做完了自然也能放得开,他们在这里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谁也不会管朝廷也不会干涉,毕竟这是他们的自由在加上三俊楼也是有规矩的,这些人不会在这里胡闹,就算是他们嘴里说了些什么话,其他人也不会传出去。

    当然到锦衣卫那里自然还是会有不少的东西的,毕竟三俊楼之前就有这样的功能。

    “大人,京师里的那些老兵油子们,还有那些新贵们开始动了它们,聚集了一群人,打算在大明南洲进行二次探索的时候,在里面掺上一脚。”

    方中愈正在练字,其实来到这里这么久,他的字写得并不是很好,好不容易通过这段时间的磨练写得像模像样了,毕竟皇帝一直拿着他自筹来说话,多少让他有些不好意思,当初他的叔父驸马爷也说过。

    所以啊,方中愈这一段时间只要有机会,就会认真的去把自己的字练得好一些。

    “是老侯爷说的?”

    “是。”

    “老侯爷派了多少人去?”

    方中愈边写字边问的,对于脑活跃参与进来,他倒是没有太大的差异,毕竟老侯爷有自己的渠道在加上自己的大儿子在他身边能够得到这些消息也很正常。

    “老侯爷只向他们拿了份子,但是没有派遣一个人掺合进去。”

    汪雨辰这样回复道。

    方中愈抬起头看,笑了笑。

    “姜还是老的辣呀,老侯爷确实看的比较长远,既然如此把咱们在大明南洲得到那些东西送一半到老侯爷家,就说这是我给他过寿用的。”

    她终于笑了笑,他知道他做的这些事情肯定有一些人看在眼里吧,至于自己会不会陷进去,那他就说不定了,可是没有想到如今老侯爷居然只收份子钱,其他的一概不参与,他除了敬佩其他的到也不敢说些什么,毕竟不管是辈分还是位子,老侯爷都比他高了许多。

    “是。”

    “那其他人?”

    “随着他们去折腾吧,能折腾个样子也还不错,不能折腾点儿就当买个教训,如今毕竟是探索,哪有不死人的,再说了陛下允许他们做这些事情,并不代表让他们胡作非为,在外面还是要控制一些的。”

    方中愈知道那些人抱着什么样的心思,无非是现在朝廷急需人才在加上,对外管的不严,他们也想趁机捞一把,对外方中愈并不介意他们这样做,可有些事情还是得控制一些的,真把他们的心野了以后想要管理也管理不过来了,在加上如今朝廷本来对他们自身都管的比较严格,既然管不到其他人,那么利用其他人做一些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他们手里都有大把的资源,不管是雇佣还是收买都可以按照他们的目的来做事。

    “是。”

    这个计划是方中愈早就做好了,如今大明国力日渐鼎盛,虽然说外界还有不少的敌人,可想要牢牢的掌控着大明南洲和大明本土到大明南洲之间的海域,还需要更加强大的力量,不说别的附近的那些海域海岛上那些原著居民都还是要进行管控的,甚至可以说他们国家的权力还要不要存在,都还在考虑之中,如今大明水师往返练兵多次,基本上该做的该展示武力的情况都已经做到了,只不过没有打过仗,谁也不清楚到底能够发挥到多大的力量。

    就看这一次了,看这一次大明水师能不能做得好。

    方中愈心里想着对于自己这高瞻远瞩的想法,非常的骄傲,毕竟没有谁比他想的多了,再加上朝廷现在还需要更多的人马来驻守这些地方,所以这一切都得抓紧时间做大明的儿郎,成长起来还需要时间。

    而他缺的就是时间,毕竟当他们年纪越来越大的时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他能够消停一些,毕竟他不再是年轻人了,不再是当年那个什么都不懂,靠着自己的一番蛮力可以做事情的人。

    方中愈深刻的明白,有些人老奸巨猾不是因为他自己真的很狡猾,而是因为长时间的生活在这样一群人之中,最终会被同化。

    “”

    

第0844章 一网网住天下人() 
这里毕竟是朝廷,是一个国家最高机构,再到地方上各级的朝廷机构,最后编织成了一张大网,将所有的大明官员与百姓网络其中,然后一致对外。

    如今这张网越来越结实,毕竟各项机构都在完善的配备之中,地方上也渐渐的和中央朝廷一致开始了一系列的机构改革。

    改革就意味着要蚕食别人的利益,改革同样也会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利益,道理非常的简单,那就是有更多的岗位空出来了,增加了,那么就需要有更多的人去担任这些岗位,所以朝廷的学校就出现了。

    皇明军事学院不仅承担着对于军队干部的教学任务,还承担着对于那些文官们的教学任务,当然更多的是地方官员。

    京师里的军官们大多都与国子监关系深厚,而那些地方上的官员却在皇明军事学院接受更多重要的学习,他们不仅要参与文化课的学习,还要参与军事训练,毕竟他们的体力要好一些,年轻的官员占据着越来越多的重要位置,这也是建文皇帝朱允炆希望看到的。

    这一段时间见皇帝朱允炆有一些头疼,毕竟从来没有像之前那样头疼过,他的儿子长大了有着不同于自己的想法,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的想法,在加上身边总有一些人跟他讲述不同的观点,让她如今变得很是叛逆,年纪不大却总有自己的想法,让建文皇帝朱允炆有一些烦恼。

    去后宫的时候跟皇后抱怨几句的时候,往后反而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天子形态,太子也是孩子,自然跟父亲有了慢慢的冲撞。

    “陛下他还是个孩子,你就不要生这么大的气了。”

    皇后笑着说道,之前皇帝以他的名义在京师建了一所幼儿园,现在已经开工了,他也去看过,当然是微服过去的,不可能大规模铺张的去皇后出宫本来就是重要的事,在影响老百姓那就不好了,所以都是悄悄的去,然后又悄悄的回来。

    现在的她越来越有一种母仪天下的感觉,至少脸上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

    “皇后,你不要惯着他这人觉得这一段时间有些太过忽略她的学习了,让他如今居然有了一丝不一样的想法,甚至是隐隐约约像极了当年的朕。”

    “陛下,像您不好吗?毕竟他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孙,是您的儿子,像您不是正常的吗?”

    不知道皇后娘娘是真的不懂还是假的不懂,至少在这个时候他想劝劝建文皇帝朱允炆,不过他们俩毕竟是夫妻,皇后娘娘又经历了这么多年,所以对他的性格还是比较了解的,当年太祖高皇帝选中他,就是因为他孝心仁慈,可是后来他所做的事情确确实实违背了当初她在太祖高皇帝面前所留下的誓言,如今自己的儿子表现的一会儿好一会儿坏,让他实在是难以接受。

    “皇后,像朕真的好吗?”

    其他人建文皇帝朱允炆不敢说,可是要是太子真的像他的话,那他还真不敢把皇位交给太子,毕竟当初他是做了多大的蠢事才会把整个帝国闹得分崩离析,最后惹下了那样大的麻烦,如今好不容易把大明帝国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要是再出现那样的问题,岂不是愧对太祖高皇帝,愧对列祖列宗。

    “陛下,臣妾有罪。”

    皇后娘娘看着他建文皇帝朱允炆似乎一下子就不高兴了,立马跪下来,宫里的其他宫女们也马上跪了下来,她们都是皇后身边的人,自然会以皇后为荣,如今皇后正在向陛下请罪,他们也不会独自的站着。

    虽然他们不清楚皇后与皇帝到底说了什么,可看如今皇上的样子似乎不太高兴,皇后娘娘的表情也似乎有一些紧张,一个个纷纷的低着头来,生怕陛下会生大气,然后惩罚皇后娘娘。

    “起来吧,朕知道你也是爱子心切,朕只是随口说说,他还小,但希望以后他能够成长起来,毕竟他是一国储君,以后要继承大明天下的,如今这个样子,着实让朕有一份伤心。”

    建文皇帝朱允炆叹了一口气,恐怕每一个父亲都是这个样子的吧,既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超越自己,做出一番事情来,又害怕自己的儿子在跟自己不一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引起各种各样的猜测与麻烦,身在皇家,有些事情是不能够做得太出格的。

    皇室也有皇室的苦恼,就好比如今这样建文皇帝朱允炆心里非常的清楚,有些事情不是他想的那样,可是他又不得不把这件事情做下去,那就是他必须要保证皇位传承下去,还要保证帝国的传承之前他差点把太子跟皇帝留下的江山弄丢了,如今自然是希望把这一切都握在手里。

    太子越大也就意味着黄金的年龄越大,那就意味着皇帝在某些情况下已经不如从前了,精力不如从前,想象力不如从前,甚至是官鸿,大量的心思也不如从前了,这个时候大臣们与之相处就要多考虑一番了,皇后娘娘虽然知道皇帝可能不会对她发脾气,但多少还是希望他能够温厚的与之相处。

    皇后与皇帝说话的时候,宫女们只能远远的服侍,太监们也会远远的在外面看着,侍卫们当然是严阵以待,他们必须守候着供给的安全,所以当没有人把这些话听在眼里,不过皇后娘娘心里还是有一些担心,毕竟太子要是真的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做了皇帝生气最后吃亏的一定是她们娘俩。

    建文皇帝祝义文在后宫里呆的时间越久,也就意味着他如今能够放松的时间越多,朝廷机构的强大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那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在一套方案的执行当中,每个人都可以根据相应的方案来提供合适的建议最后将事情处理好,皇帝只会在重大的事情上下决定,其他的由官员们自行处理。

    所以后宫里有孩子的妃嫔越来越多,皇帝自然是要身先士卒,毕竟大明的人口还需要更多的人来支撑,在加上如今宗室子弟是可以自谋生路的,所以建文皇帝朱允炆并不担心他的这些孩子们会不饿,再说了,如果真的有贤能之人封出去做个网也是不错的,大明国境外还有那么多的土地代收付,他也希望那些人能够给自己的孩子打下更大的江山。

    不是说非要这么自私,但江山毕竟是他们朱家的这一点想法请我帮你注意,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就算是他能够把权力放出去,那也是因为他可以随时把手中的权力收回来,所以他并不担心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至少目前不会方中愈说的那些他都知道,如果让百姓们吃不饱肚子了,可能会引起更大的麻烦,官员们如果乱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就会把朝廷的公信力丧失,百姓的人就不会相信朝廷了,这也是他一直盯着御史门去抨击大臣的原因。

    大明的御史们很穷,至少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的穷,因为他们就是要谈和诸位大臣的,不管是有证据还是没证据,总之只要捕捉到一些风影,就要探查个究竟,这才是它们存在的意义,建文皇帝朱允炆非常的喜欢他们这样,只要不把那一把火烧到自己头上,其他的随便你们怎么做。

    建文皇帝朱允炆并不是一个喜怒无常的皇帝,所以百姓们还是非常的尊敬这位帝王的浴室门,如今也更加的愿意在这样的皇帝下面做事,所以对天下各地的寻访也一直都在进行之中。

    朝廷能够有现如今这样的模样,他们出的力不少,所以天下的监察机构越来越大,负责巡视各地的巡查组,也在各地游荡,对于各地的农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今商务贸易的繁荣,也让他们知道朝廷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一块,所以他们必须要抓紧时间把这一切都做好,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深刻的知道朝廷的官员需要一些恫吓,所以时不时的敲打一番,也是必要的。

    人生不是那么简单,但却没有那么复杂,皇帝有着他自己的生活,百姓也有他们想要过的生活,朝廷官员们在中间是一条线,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好,既方便了百姓,又不给建文皇帝朱允炆参加麻烦,然后又能让自己的权力加大,那他们自然是愿意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的。

    太子殿下可能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如今看他并不觉得像之前那么乖巧了,因为他总是会做一些父亲生气的事情,比如说去和老师们争吵,又比如说总是去欺负老师,甚至是跟着自己的那一群伴读,在皇宫里横冲直撞,根本就不顾及太子的身份。

    如今皇帝还可以忍受,那是因为觉得他年纪还小,再加上有一些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