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影侯 >

第573章

大明影侯-第573章

小说: 大明影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要做的就是在大明南洲所派的后期人马到来之前,将这里大部分的土地探索清楚,然后溜够足够的营地供他们栖身,其他的就是等待专业的人员来探索。

    郑和也非常的高兴,这是他之前想到的,毕竟当初他们差一点就放弃了,如果不是好不容易就看到这个地方,恐怕现在他们早就在返航的路途中。

    看着眼前的土地郑和非常的高兴,因为他现在对于远在大明国境内的方中愈是非常的好奇,当初那个人打败了他们,如今又在万里之外就知道了,有这一片土地的存在,就更加让他好奇了。

    虽然他知道自己永远都不可能有机会再向他亲自问一遍这个问题,可是丝毫不会影响她现在的看法,因为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他可以肯定那个年轻人从来没有离开过大明国境,甚至是连出海都没有做过,但是他却清楚的告知了,燕王朱棣在大明南洲的北方会有一片一望无际的大土地。

    燕王朱棣当初虽然并不相信她所说的话,但最后还不得不接受了他的建议,如今开始探索这片土地的时候,郑和其实也不相信的,他根本就不相信有一个年轻人会是这样的想法,甚至是有些异想天开,但是现在他知道他错了。

    这片土地不仅大而是非常大,远远的超乎了他们的想象,至少在之前他从来不会相信在大明国境之外还有这么大的地方。

    想必这个消息传回去之后,自家王爷也会有更多的想法吧,或者也许王爷就真的认为上天不让他打进京师是对的。

    在郑和还在感叹这一片土地的广袤知识,夏原吉开始了探访方中愈的过程。

    “少爷,原户部右侍郎夏原吉夏大人来拜访老爷,老爷请您过去一趟。”

    方家的门房现在已经习惯了,有越来越多的大人物来到自己家中,当初他们可不会有这样的待遇,但是如今一个个眼睛都非常的亮,他们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来人是谁要干什么,所以当夏原吉出现在家门口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确定了来的人是谁。

    夏原吉地上的拜帖在门外等候。

    与此同时他还在仔细的打量着防腐,当他发现仿佛并没有什么节约之十的时候,心里还是挺满意的,毕竟千方中愈这样的年轻公子,如今又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在朝廷之中也颇有影响力,就算是给自己造大大的庭院,姑娘一家人,他也不认为有什么问题,甚至还觉得这个年轻人非常的不错。

    可是现在看来他们还是洁身自好,甚至是希直先生,也做的非常不错。

    按照他的想法,这些年轻人必然会有一些膨胀,所以做出一些不太符合现在身份地位的事情也是应当的,可是他却没有想到,仿佛依然是之前的方法,没有丝毫的跋扈之色。

    “先生请进。”

    不久之后,方府的管家方福立马将夏原吉夏大人以了进去。

    对于这位大人他是知道的,当初自家老爷还在朝廷为官的时候,太祖高皇帝都非常的看重这一位大人,这位大人在民间的民生也非常的不错,至少很多百姓都知道,当初他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修沟渠,赈灾,很多需要的地方都有它,所以它还是非常敬重的在得到老爷的安排之后,他立马出来迎接。

    夏原吉被请到了客厅里,上了最好的茶叶在那里等候,方孝孺在稍微做了准备之后就立马出来。

    “希直,十年不见,你的气色是愈发的好了。”

    这倒是实话,方孝孺今不用担心太多的事情,一门心思扑在自己的学问上,除了对朝廷大事有所关注以外,其他的基本上在与学生讨论,所以如今生活得有滋有味,脸色看起来也红润了不少。

    “哪里哪里,这不是沾了儿子的光,现在不操心了,自然要比你轻松的多呀。”

    他们之前是熟人,只不过各自负责的事情不一样,倒也没有太多的交集,出了一些文学上和思想上的交流以外,其他的并没有多少私交,这个时候找上门来,方孝孺心里也清楚肯定跟自己的儿子有关,所以现在夸夸自己的儿子到底也没什么问题。

    “大家都有变化,这十年间在民间我也有了很多的看法,到时候倒是可以细致的讨论一番,说不定还能得到些不同反响的理论。”

    “那挺好的,如今京师里就那几位老友,到时候可以一起聚聚,大家聊一聊,毕竟十年未见了多少,还是有一些变化。”

    两人有说有笑十分谈论了一番,毕竟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讲,到了这个位置有些话是客套,有些话是真的,那自然只有他们两个人自己知道了。

    方孝孺对于夏原吉回到京师并不意外,毕竟像如今陛下这样的想法,想要更快的做更多事情,自然需要更多的人才,夏原吉老成谋国,如今回到京师才是正确的。

    方孝孺现在心里也非常清楚,他并不是当官的料,所以对于朝廷里现在所做的事情都不参与,但他也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过只是跟方中愈讨论,其他人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所以不会牵扯到他。

    “中愈见过父亲,见过先生。”

    在他们讨论的差不多的时候放终于出现了,方中愈其实早就来了,只不过这个时候父亲和夏原吉夏大人讨论的正在高兴的地方,所以他也没有出来打扰,这个时候等他们两人似乎都到了可以的时候他才出来。

    “中愈啊,想必夏大人还是有不少话要跟你说的,现在你就在老大人面前多聊聊几句吧,父亲还有事情要做就不陪你们了。”

    方孝孺笑了笑,说道,指着方中愈介绍给了夏原吉,他也知道夏原吉离开京师的时候,对方中愈的印象可以说不是太深,所以这个时候也算是引荐了一番。

    “希直径自去忙,老夫与中愈聊聊。”

    夏原吉看着特别精神的方中愈,觉得眼前一亮,这才是真正的年轻人,大明帝国有这样的年轻人,如今走到这个地步确实是不错的,看来陛下当初没有看错人,至少让方中愈在身边,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这样一个年轻人能够让更多的人学习,如果没有他的话,现如今整个大明帝国恐怕不知道又变成什么样子了。

    “关于设立皇明银行一事,是你提议的?”

    夏原吉捋了捋自己的胡子,看着方中愈说道。

    他也有心要考校一下方中愈,毕竟能够想出这样主意的人,至少对整个金融体系要有充分的了解,虽然说不能完全把握的方方面面,但这种解决办法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到的。

    “回先生的话,确实我提议的。”

    这个人是后续大明帝国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人物,方中愈也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人可是几朝老臣,甚至是在燕王朱棣时期,把控了户部整整一个时代,所以他自然知道这个人在户部事物上的有利之处。

    所以他也希望能跟这个人有着充分的交流,至少他以后所做的事情一定要得到这个人的支持,或者说两个人相互合作是最基础的,对于他的问题方中愈自然是有一答一友二答二。

    “你觉得如今的帝国能够运用你所说的那一套体系吗?”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方中愈提出来的体系,看起来似乎考虑到了大明的方方面面,甚至是说已经完全取代了当初户部所做的那一套。

    可是在没有做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那个效果会非常的好,甚至可以说现在方中愈所提出来的东西都是超越现在所用的一切,就算是他们努力的想把它用大明的现实情况来一步套一步,都没有办法完全说服其他人。

    “先生如果想要我说真话的话,我只能告诉你,我没有办法确保这一套系统能够完全的适用于大明如今的体系,可是如果没有这一套体系,大明的金融会崩溃得越快,如今到底是用这一套体系来改变大明的金融,也就是户部之前所沿用的那一套政策,还是用大明的政策来改变这一套金融体系,这取决于大人您。”

    方中愈说话也是非常的直白,他对于整个金融体系其实是一个半吊子,他只能把自己所思所想和之前所了解的一些东西,告诉王玉成和他身边的幕僚们,然后由他们依靠大明的体系来做出改变,所以这一份计划书只不过是众多版本中的一种,而且是他认为可以实现的,那是因为他对于前世的金融体系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是精通。

    或者说他选择的,只不过是因为他觉得那一套体系可能更接近于后世中所用的,但是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可能会忽略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后世对一些经济用语的定义后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环境的变化都造成了金融体系的不一样。

    “既然你能如此的告诉我,那老夫就告诉你一个问题,其实你的计划书不错非常的不错,但我知道他并不适合如今的大明,我相信他确确实实是你提议的,而且大部分的内容是由你手下人不全的,他真的不太适用如今的大明帝国。

    但老夫还是要告诉你,虽然他并不适合如今的大明帝国,但老夫相信总有一天他会成为大明帝国所要运用的一套体系。”

    夏原吉不愧是担心夏原吉,一下子就看出了里面的主要因素,那就是如今方中愈所提供的那套体系完全是建立在白银充足铜矿重组经营充足的体系下,也就是说整个朝廷有着充足的保证金。

    对于整个国家的信用体系有着充分的认知和建设,才能够做到他所说的这一地步。

    方中愈听他一讲就知道这个人能够在青史留名的确不是浪得虚名的,至少他所说的这一切其他人就没有想到,之前的那些官员们只认为方中愈所所说的所做的有道理,所以就选择了支持。

    “那不知老先生认为该怎么做呢?或者您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能够完全补充吗?”

    方中愈看到了一丝曙光,他认为夏原吉既然已经提出了这样的方法,也就意味着他肯定会有解决的方法,毕竟能够看出这个问题,就意味着对这些问题有着充足的思考,这才是一个正常的体系,否则的话工口说白话,谁都会放纵你,自己也会,那根本就不需要其他人来为这些事情考虑了,他一个人就能搞定所有的事儿。

    这不是再好不过了吗?根本就不需要花口舌来说服其他的人。

    。

第0875章 他才是穿越者吧() 
和聪明人谈话就是不一样,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们心里都清楚这样的事情,所以打官腔的机会就比较少,但事实上在某些方面他们又不得不同时做这些事情。

    建文皇帝朱允炆如今一系列的政策帮助他稳定了国内的局势,甚至是缓和了与诸位王爷之间的关系,并且现如今诸位王爷也希望能够得到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支持,离开大明国境,前往外藩。

    燕王朱棣的际遇让很多人羡慕,很多王爷都知道当初英王朱棣确确实实是叛乱的,可是判断之后不仅没死反而得到了一块实权封地,所以大家都希望能够像他一样。

    在国内环境比较好的时候,建文皇帝朱允炆就不得不把目光看向外边了,所以大明南洲的开发和大明国境与大明南洲之间沿线的国家都在大明的威慑之中。

    按照朝臣们的意思,迟早可能需要做一些事情让这些国家彻底臣服于大明,只不过碍于泱泱大国的体面,这些事情不能明白的做罢了。

    建文皇帝朱允炆,现如今也不需要太多的人做标杆,所以他树立的标杆都是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之前那一种,完全凭借气节。

    忠臣与奸臣如今在他这里其实并不需要分辨,因为他知道他自己需要的是真正能干事的大臣。

    只要军权和财政大权掌握在他的手里,所以其他的他根本就不用害怕。

    财政大权一直以来都是他与户部财政部共同执掌的,当然更多的是掌握在他自己的手里,内库的收入远远涵盖了户部的收入,所以内库的收入已经完全可以只出功力的消耗,根本就不需要户部再重新给宫里发银子。

    皇帝陛下的心思越来越难猜了,至少其他的大臣们都是这样感觉的,他们以前总觉得建文皇帝朱允炆很仁慈,至少让他们能够有很大的安全感,但是后来却发现,不管怎么做都不敢完全或者说能够猜测到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心思,这也让他们如履薄冰。

    不过还好,建文皇帝朱允炆表现出来的气势和其他的皇帝不一样,至少他对于官员们是看重的,对于文臣和武将都是扶持的,不会因为个人的喜好去排斥那些有才干的人。

    这也让更多的大臣们相信,他是一个明君。

    夏原吉对方中愈的态度还算是满意,至少这个时候方中愈表现出来的那就是虚心求教。

    在他来之前他还是想了许多,要是方中愈一副自认为了不起,能够掌控整个大明卖的话,他根本就不愿意接这个差事,甚至是就算是跟皇帝做了,也不会在这件事情上更多的付出精力。

    但是现在看来是他想岔了。

    方中愈表现出来的态度让他很满意,所以心里也确定他的成功确实不是偶然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夏原吉笑着说道。

    “朝廷钱一直用物品来抵达税收,如今虽然在你的建议下想用白银来结算,可是就算是一些地方推广了,还有很多地方都没有办法实行下去,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白银的储备量根本就不够。

    而你想要用白银的储备量来衡量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想建立皇明银行来统筹安排这些事情,这本身就是不太对的。

    至少你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大明帝国的税收到底要怎样收,这些年我也知道你们做了不少的努力,可努力的结果呢?”

    夏原吉这样一说方中愈倒是有些脸红,毕竟他自己是半吊子,所以提出来的建议让很多人讨论之后觉得可行,那是因为比别人知道的多,可事实上他知道的只是后世的一个模样,后市的经济体系,人员的想法,老百姓们的生活状态跟如今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些东西就算是套上去也不一定有用。

    可这些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