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影侯 >

第620章

大明影侯-第620章

小说: 大明影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为什么燕王朱棣在大明南洲的时候开始大批量的刺激那些百姓和跟随他来的人。

    如果想要得到就得付出,甚至是为什么急急忙忙的希望找到大明北洲。

    他手下的人也非常清楚,王爷想要在这里站稳脚跟。

    就必须有大的功劳,否则的话,不管他怎么做都是错的。

    朝廷随时都有借口把燕王朱棣召回京师,甚至是作出处理。

    如今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们,除了随时弹劾一下燕王朱棣。

    在大南洲过于奢侈,甚至是僭越以外,其他的事情基本上都不说了,都是些无关痛痒的话,甚至是只要皇帝不处理这些事情,根本就不会出现任何的意外。

    “我不得不说,年轻人果然有想法,甚至是在某种状态下,你现在所说的这一切都是有用的,可是有些时候咱们不能单纯的只看目前的,还要看以后的情况。

    我的担心是否有用,甚至是是否会牵扯到帝国对后来事情还是的政策,这只有朝廷和陛下才知道。

    如今朝廷到底怎么想,我确实干涉不了太多,而且杀戮过重,实在是不应该是咱们做的。

    甚至是从我的角度上来说,不死人就最好了。”

    方中愈也知道,他说这样的话康石或许根本就不会相信,但是从方中愈内心的角度上来讲,如今他所做的这些事情都希望死人越少越好。

    不管是大明的百姓还是其他小国家的百姓,总之死的人越少越好,这些人都是活生生的资源啊,不管他们怎么操作,只要操作好了,对大明都是有好处的。

    更重要的事情是方中愈在这种状态下,如果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那么他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将是有利于千秋万代的,后人会感谢他们的。

    “大人,虽然知道你有顾虑,但我还是要说,有些时候杀人只是一种方式。

    朝廷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希望大明百姓过得更好,这也是您和陛下一直宣传的。

    可是要是没有外面的人来支持朝廷的发展,现在光凭大明百姓所做的这一切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我一直坚信,在某种状况下,您是希望大明百姓过得更好的,所以现在你所说的一切都只是因为你有其他的想法,我并不反对你这种想法,当然也不支持。

    在我看来,除了大明,其他的都不足为惧,同样也不值得同情。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其实您考虑的越清楚,最后带来的麻烦也就会越多,因为您不可能满足所有的人,既然如此那就满足自己。”

    方中愈摇了摇头,他并不打算跟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争论些什么。

    他知道这个人和其他的人一样,和他那些认为志同道合的人一样,都已经认了死理。

    在这个状态下根本就不能跟他谈再说了,总是认为是对的。

    “康石,你知道让一个敌人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吗?”

    方中愈想跟他聊聊其他的话题,所以就把话题转到了这个上面,当然也是刚刚那个话题的延伸。

    “大人,我知道您一直是一个善于说服其他人的人,所以我并不想说出自己的答案。

    当然也许我的答案根本就是没有,所以如果您愿意跟我探讨的话,希望你能直接说出您的答案,看能不能说服我。”

    官场里流传着一句话,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但绝对不要跟方中愈讲道理。

    因为你会被他的嘴炮说的完全是毫无招架之力,就连建文皇帝朱允文当初也在朝堂上被方中愈驳斥的哑口无言。

    所有可能跟方中愈接触的那些官员们,基本上都受到了这样的建议。

    因为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官场的方式,就是讨论那些能够在朝廷上有话语权的人,而方中愈这颗耀眼的星星就是他们嘴里最常见的谈资。

    那么了解方中愈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这也是他们走进官场的第1步。

    虽然有些大不敬,不过事实就是如此,这也是急剧的增加了方中愈的人气,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原来跟建文皇帝朱允文面前的大红人这么接近。

    不管怎么说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这是他们的第1想法,在这种状态下对于很多人来讲都是一种可以维护,甚至是可以坚持下来的事情。

    康石说的是一脸真诚,方中也确有一些不好意思。

    他没有想到这些年轻人如今居然真的可以做到这个地步。

    当时他以为那些人调侃他是个嘴炮,跟他讲道理从来没有讲赢过,是因为大家让着他或者在某种状态下,也考虑到他在皇帝面前是红人,所以多少给些面子,不过现在看来他的这个好名声并没有太好,反而有一些让别人厌恶。

    “在我看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当然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让敌人最痛苦的方式莫过于把他们变成咱们的朋友。

    在这种状况下,他们想要继续坚持就比较困难了。

    你可以仔细的想想,前一段时间他们还可能打得头破血流,但是转眼间就握手言和,成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这就是让敌人最痛苦的事情,因为明明彼此之间有仇恨,却不得不放下武器,握手言和。

    这种状况下只有一种情况存在,那就是有一方变得越来越强大。

    你可以把所有大明之外的国家与百姓都当作敌人。

    但是我希望你能明白,如果那样那些人放下成见,主动的成为大明的一部分。

    那么咱们所做的功劳会更大。

    不战而屈人之兵应该是每一个懂军事,可能成为将领的人,应该懂得事情。

    杀戮只能震慑一时,却不能震慑一世。

    咱们需要的是一个长久的统治,不管之后你到底能够走到哪一步。

    我都希望你能明白,朝廷是一个包容的朝廷。

    他需要更多的人,来把这个帝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所以我们需要各种各样有能力的人。

    需要越来越多,在某种方面有着特长的人。

    这一点你要非常清楚。”

    方中愈方大人果然不愧是嘴炮,至少他现在所说的话让康石无以为力。

    因为康石不管从某个方面来看都觉得方中愈说得非常的有道理。

    至少能够把他说服。

    甚至是他自己也觉得方中愈已经指引了一个方向。

    那就是所有的朝廷官员,在这件实际上按照之间方法做下去的话。

    那么一定能够做好很多的事情。

    看起来非常的不容易,但这就是事实,因为很多人都没有办法做到这些。

    “学生受教了。”

    康石站起来,向方中愈行礼。

    当初在皇明军事学院的时候,康石是就听过方中愈讲课。

    不过那个时候他并不突出,方中愈,对他的印象也不是很多。

    毕竟方中愈在那里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所以对很多人不了解也是非常正常的。

    “我说的话只是我的看法,你能不能听进去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如果有一天你能够走上更高的位置,如果有一天你成为了一个决策者的话。

    我希望这些话,能够让你想起,你不仅仅要为自己考虑,也要为整个大明帝国考虑。

    有些时候不是你想的比别人多,只是因为别人想到的同时还考虑到了更多的事情。

    所以你要学会更加的努力思考,更加的全面。

    大局观是如今很多人都缺乏的,你已经有了,还是不够大。”

    方中愈并不是想教导他,只不过作为一个过来人,跟他多聊了几句,如果换做其他人,或许他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兴趣。

第0927章 大人上过战场的() 
对于一个人来说,成长的必要性,那就是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清楚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这样她才能快速的成长起来变得成熟。

    小聪明这样的事儿谁都经历过,。

    孩子自以为自己机灵,但是在大人眼里,他所做的那一切基本上什么用都没有。

    康石不是小孩子了。

    他自己也知道,所做的那一切根本就瞒不过方中愈。

    甚至是之前他在兵部大堂里所说的那些话,与兵部尚书齐泰所交流沟通留下的那些话语,都是他之前想好的。

    现在的意思就是他们为了吸引方中愈的注意,说了这些话。

    对于方中愈来说,如果在之前,他恐怕还会真的认为这些人有一些其他的想法。

    不过现在看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人真的只不过是作为一代年轻人对帝国有着更加不一样的想法罢了。

    就像是后世某些键盘政治家一样,他们总有着自己的想法,对国家政治说起来一套一套的。

    不是因为他们真的见识不够,或者说是他们多事。

    只不过在他们那个年纪,对国家大事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

    这样的人随处可见,就好比在大街上看着别人下棋,总是会指点几句的样子。

    “坐着吧,有些事还是要跟你们聊一聊。

    不一定要搞得这么拘束,我只说我自己知道的,对于其他的事情你们自己把控。”

    方中愈确确实实很喜欢讲道理,甚至在某些大臣的面前,他也喜欢用道理去说服其他人。

    这些人都是他生活中的同事,朝廷之中的重臣。

    长期混迹于那些朝中重臣之间,方中愈总觉得自己有一些老了。

    这是真的。

    当然他的气场也越来越足,这源于他背后的权力,同时也是因为他本人极具自信。

    跟那些年纪大的人在一起之后,身上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种特质。

    那就是显得特别的成熟。

    所以这些年轻人跟他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显得特别有压力,当然他们的年龄并没有多少的差距。

    有些时候并不是一些人比别人真的突出,只不过因为时代的变化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走上了别人的前面。

    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状态,那就是有些人根本就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却把所有的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好好的做下去,根本是做不到的。

    其他人面对方中愈有压力也是非常的正常的,就算是他们在兵部呆了这么长时间,康石也觉得面对小方大人有很大的压力。

    将自己的观点全部说出来之后,康石有一些放松,所以在方中愈让他坐下之后,他也选择了坐下。

    这明明是他自己的家,但现在方中愈更像是一个主人,他反而像是一个外来者。

    这种情况其实出现过很多次,在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家里,在几位监察御史的家里都出现过这种情况。

    方中愈之前过去只是与他们沟通,但是到最后基本上都是被方中愈所说服的。

    他们不一定在当时就已经完全接受了方中愈的建议,但有一点,可以先看看。

    其实一旦让自己同意先看看也就意味着是妥协,更多的就是表明一种他们被方中愈说服了的感觉。

    “或许,你已经知道朝廷肯定是要大力发展大明北洲的。

    之前你在兵部说,要组建一个特别的行政部门去那里做管理。

    甚至你刚刚建议大明北洲需要军管,这些其实都不是重点。

    或者说在我看来,只不过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

    刚刚你也说过,我希望那些能够成为大明永久的领土。

    既然如此,想要怎么做,我也不会过问。

    但我更多的是希望,你们能用最简单的方式对大明最友好的方式把这些事情做下去。

    我的意思,你懂吗?”

    方中愈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家里的陈设很是简单,但在官场上却熟悉着很多套路的年轻人。

    大明需要更多这样的人,因为只有他们才会义无反顾,在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贡献出来,然后为整个国家谋划。

    虽然不需要他们做些什么,而且得到认可的可能性太低。

    他非常的欣慰,同时又为以后大明的未来所担忧。

    因为他知道自己折腾是因为有一场战争,有一场几乎灭国的战争,让他打赢了。

    可是这些年轻人又该如何站稳脚跟呢?

    这是个问题。

    没有人告诉他结果。

    也没有人会把这个责任承担起来。

    除了他自己。

    方中愈只能自己一步一步的踏下去。

    事实上就是如此,整个帝国现在对于方中愈的期望越来越大。

    可是方中愈知到如今这种状态下他已经停滞不前了,所以不得不接受百姓们的建议先行成亲。

    那么也就是说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些新的事情,才能把这些人的精力和注意力转移开来,否则的话,迟早会惹出大祸的。

    “大人,我知道了,至于您所说的我们也不会乱来。

    不过我们还是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为大明出一把力。

    您说的问题我们会多加注意,稍后如果真的有什么变动的话,我们也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告知你。”

    康石他们这些人肯定有自己的见解,甚至在某种状态下,他们有自己做事的一套方式。

    方中愈能够帮助他们,但却不能掌控他们,这也是目前所有人都认可的一种方式。

    朝中的大臣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办学?

    就是因为看中了当初建文皇帝朱允文在皇明军事学院的影响力,方中愈对于那些学生的影响力。

    所以各个部门开始在大规模的办学之后也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进入自己的部门,补充后备力量。

    当然,与皇帝的皇明军事学院不一样的是,皇明军事学院培养的学生都去了边疆历练,甚至是在各个军中立了功劳,才能在一些重要的部门担任官职。

    相当于是一个集中学院的过程,而他们自己的部门所开办的学院更多的是为他们自己服务的。

    这一点得到了所有大臣们的共识,他们不希望在形势得到进一步的控制之前打破这些规定,需要有更多的人在同一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