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影侯 >

第623章

大明影侯-第623章

小说: 大明影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更多的让自己的母亲放心,而不去有其他更多意外的想法。

    傍晚时分,方孝孺回来了。

    如今的他虽然没有像之前那么忙碌,但更多的是把心思花在自己的学说上面。

    按照之前他和方中愈所沟通的,不需要真正的去和其他人做非常强烈的辩论。

    因为彼此所存在的层面是不一样的,所以更多的情况下交流沟通,都是一些浅层次的辩论,教给学生们去做,由他们去做会比较好。

    大家不一样,所以谁也说服不了谁。

    既然都说服不了,那也就没有必要做太多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他们更多的看重的是如何能把自己手中的话题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和信服。

    既然还没有到生死仇敌的份上,那么只要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学说,有更多的人知道支持就可以了,只要不打生打死,现在都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只是可惜做这样的改变,现在这种渠道还算是太慢了,就算是官方不断的宣传,大明宣传部如今掌控的方向越来越多,依然没有办法覆盖到全国各地。

    主要是路途遥远,再加上传播方式有限,老百姓虽然在这些年来学识提高了不少,但终究还是有限的。

    方中愈心里很清楚,当他没有真正的做到将这些有质的改变的时候,现在所带来的一切都只是普通事情的简单改变。

    这一点方孝孺也清楚,所以他现在做的就是以京师为点向四面扩散。

    广收学子甚至让学生在收学生,这件事情一直都在做,方孝孺作为他们的师傅和师公,已经让很多的人跟着他一起学习了。

    方孝孺要做的自然不是像宗教一般传播这些知识,他要做的是让更多的人通过理解而去,而不是宣传和忽悠。

    因为太多的人想法不一样,所以这样的事情一直都有更多的人来做。

    他们需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往一处方向,是没有强求他们,一定要完全的相信,但只要有这方面的概念,能够选择支持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是很多儒家思想的代表人都在做的事情,不管各个流派大的方面,小的方面都是这样做的。

    “中愈回来了吗?”

    方孝孺刚从轿子里出来,立马就问守门的侍卫。

    “老爷,回来了。”

    方孝孺听到回答之后,立马扭头说了一句:“去找少爷,让他来书房一趟。”

    “是。”

    方孝孺一进门没多久就派人来找方中愈,按照他自己的想法,看样子是有事情。

    听到安排的小厮,立马就来寻找方中愈。

    老爷以前从来没有如此的紧迫过,他们也猜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在这个时候立马就离开去寻找方中愈了。

    方府如今越来越大,但丝毫不影响他们传递信息的及时性,所以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方中愈的耳中。

    小十二附在方中愈耳边向他说了父亲召见他的话。

    方中愈点了点头。

    “母亲,父亲回来了,孩儿现在去看看父亲。”

    “去吧。”

第0930章 弱化皇权的本事() 
与家人相处的日子是最快乐,也是过得最快的。

    不曾想,只说了没多少话,方中愈就又有事儿了。

    虽然不知道父亲到底是什么原因来找他,但现在这个时候无疑只是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有事还是急事。

    方郑氏就是这样的明事理,刚刚有人来报她也看见了,所以肯定知道是有事情。

    所以就让中愈直接离开了,反而是陪其他的几个儿子女儿说话。

    这个时候方中愈心里还是有些愧疚的,这些年除了最开始他有时间陪伴父母以外,后面他一直都在忙碌,到处奔波,把很多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

    所以在和父母之间的相处上,其实是差了许多味道。

    但是更多的是因为彼此相互了解和理解,方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方孝孺一回到家没有到后院来反而直接去了书房。

    就说明这件事情,说不定更加的重要,所以他立马就希望方中愈直接去。

    “孩儿告退。”

    方中愈带着小12立马就离开了后院母亲身边,前往父亲的书房。

    “知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父亲这么匆忙的找我是为了什么?”

    以往的时候方孝孺是不着急的,甚至说等到中愈回来再商谈事情也是很正常的。

    只是没有像今天这样派人前来通报一进门,就急急忙忙的让他过去。

    “少爷,这个不知道,老爷那边没有传过来消息,应该没有特殊事情发生。”

    这一点他们还是敢保证的,如果方孝孺那边真的有什么事情发生的话,早就传递过来了,不会等到现在还不知道,所以小12这个时候还是非常肯定的。

    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渠道和传递方式,如果方孝孺身边有什么意外发生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一定会是他们。

    当然如果是其他人有意要做什么事情的话,那就有点说不定了,不过最好的方式还是如此。

    “我现在过去,你立马派人去拿情报,父亲今天到底遇到了什么情况?好让大家有个准备。”

    “是。”

    小十二急急忙忙的离开了。

    对于他来讲,如今方家出一点问题他都担心。

    所以呢,一定要掌控这个局势。

    按理说应该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可是方孝孺今天如此这样做,肯定是多多少少有一些他们没有掌控的情况出现了。

    方孝儒有些头疼,刚刚他在,宫里,也听到了一个消息。

    所以啊,在这个时候他就有一些担心了,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是暗地里却一直留意着变化。

    一下值之后他就立马离开了皇宫,回到了一路上不动声色,但他的匆忙还是让很多人感觉到了诧异。

    按理说,现如今的大明朝廷应该是没有什么情况,值得方孝孺如此惊慌的。

    他的儿子如今大权在握,甚至是皇帝也非常的信任他,再加上他个人本身的声望也达到了顶点,甚至是突破更高层次的希望。

    也就是说压在这个上面并没有太多人能够对他造成更大的影响,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没有明确的跟他说会怎么样,但他自己就是担心。

    逊志斋里依然是那么的紧凑干净,方孝孺这些年忙碌了许多。

    手稿都不知道写了多少。

    所以呀,逊志斋你也扩大了很大面积,甚至是自己的藏书也达到了很大的收藏数量。

    这还是方中愈帮他做的,因为如今印刷术和造纸术的突破已经能够让众多的书籍出现了,所以现在想要获取一些好的书籍,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

    所以啊,现在看起来整个逊志斋还是井井有条,分布得十分的合理。

    看着这些方孝孺其实是很欣慰的。

    这些都是他的宝贝,毕竟想要创造出一个更加能够说服人的学说和一些道理,总是要博览群书,从众多的数据中寻找灵感。

    现在这一切看起来其实都没有那么困难,更何况这些人这些事儿再加上他实实在在的有力,所以很多事情都不再是问题。

    因为这才是方中愈当初帮他所做的事情,这也恰恰证明了有这些东西能够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

    方中愈一路走来有不少的人行礼,但他也没把心思放在这些,稍微打了招呼之后就立马赶往书房。

    “父亲,您怎么了?”

    方中愈行礼之后,就直接问道。

    父亲的脸色不太好,这让他有些担心,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可是他的心里又有些清楚。

    自己没得到什么急事的汇报啊。

    所以他也不打算纠结了,就直接问父亲吧,想必父亲会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

    “中愈,坐吧。”

    方孝儒摆了摆手,示意方中愈不要太过拘礼。

    他们两人在很大的程度上其实更像是朋友。

    当然,这是现在的模样。

    以前,方孝儒可是一门心思做学问,想要复古周礼的。

    那个时候,他可是死板的很。

    就好像大多数的父母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怎样才可以做好一个合格的父母。

    所以那个时候他们更多的是批评教育为主,却从未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自己的孩子。

    方中愈要真的是什么都做得不好很随意的话,保证会受到他的批评。

    可是如今不会了,他也知道方中愈在思想上的造诣肯定比它高。

    虽然没有他的引导,没有他的更适合在大明如今这个状态下发展。

    可是有一点他非常的清楚,那就是如今这种状态下。

    他还得仰仗自己的儿子,在众多的方面。

    这倒不是丢脸的事情。

    如今朝堂上下,甚至可以说整个大明的,高层区域,谁都知道自己可以依靠儿子。

    没别的办法,谁让他们的儿子跟方中愈的关系好了,分羹分羹就是大家一起来分,而不是谁家独大。

    恐怕这也是方中愈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因为它让更多的人有了共同的目标,收获到了各自的利益。

    所以方中愈很多推行的政策都可以推行下去。

    有人松口才能放松更多的东西。

    朝廷现在一致对外,虽然他们没有明说,可是高层里面都清楚,现在就算是内部争斗,也不能影响到整个帝国的大政方针。

    正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才可以通力合作,就算是背后捅刀子,也不会做得太过分。

    这件事情方中愈之前就已经考虑的非常清楚了,在某些行业还是需要众多的力量参与的,这样才会有竞争,有竞争才会有突破,有创新。

    而且许多的大事件都是由少数几个人决定,少数服从多数。

    但总还是要有一个人拍板的,就好比如今这样,很多事情是议事长决定,当然更多的是由皇帝亲自决定。

    “为父听说,你要在大明北洲,进行改革?”

    方孝孺这才开口说了话,方中愈听到这句话之后也松了一口气。

    他本来以为出了什么事情,可是现在看来父亲似乎并不担心其他的事。

    这让他真的放松了下来,如果是突然出现的意外,他恐怕还有些手忙脚乱,可是既然父亲问的是大明北洲的事情,那么就有的说道了。

    他在这上面下的功夫不比其他人少,甚至是那些现在已经在大明北洲的人都不一定有他想的多。

    “原来父亲是指这件事情吗?确实是的。

    陛下那边,我也已经沟通过了。

    当然,还没有决定,但是有些初步的构想!”

    对于父亲虽然之前有些顽固不化,但是如今很多事情也能放着方中愈来。

    这一段时间他已经很放松了,因为自己的儿子要成亲了。

    可是今天又出了这样的事情,实在是让他有些心里不太舒服。

    “这个是不是不太好,朝廷如今经得起这样折腾吗?”

    可以看得出来方孝孺在尽力的压制自己的情绪,甚至是委婉的提出来了他的反对意见。

    如果换做别人他早就生气了,可是对于自己的儿子,他还是选择了委婉的方式。

    从别人耳中听来和从自己儿子口中得到亲口承认是不一样的感觉。

    方孝孺现在越发的担心了,他之前一直认为中愈所做的事情是没有错的。

    只不过如今看起来,自己的儿子比他之前的胆子更大。

    虽然说富贵险中求,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可是方中愈如今所做的事情多少是有一些风险的,方孝孺也不想在这件事情上有太多的牵扯。

    当然更多的是因为他不希望儿子深入险境,如今大明朝廷和之前一样,虽然变化的很大,可是风险依然存在,这内在的风险谁都说不清楚。

    说不定一下子崩溃就能压死好多人,而方中愈一定会首当其冲的。

    他不相信自己的儿子这些道理不懂,他都能看出来,更何况是比他更聪明的儿子。

    所以他想要阻止这番事情。

    “父亲,有些事情还是要做的,况且本土现在其实只能完善,而不能做出更大的突破。

    这一点相信,您和诸位伯叔心里都非常的清楚,所以大明北洲就成了最佳的实验地。”

    方中愈这才发现,也许是这一段时间自己跟父亲沟通的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所以父亲有这样的疑虑也非常的正常。

    再加上方孝孺身边也有一部分人,就算是他们支持方孝孺在思想上做更大的突破,在身份地位上有更大的提高,但不能说明他们就希望完全的挖掉儒家的根基。

    这一点想必更多的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方中愈如今能够走到现在这一步,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

    “你,想弱化皇权的力量?”

    方孝孺结合他自己所听到的那些传言,再加上自己之前对于中愈所做事情的了解。

    所以得出了这个结论,虽然他问出这些话来有些艰难,可是他还是看到了自己的儿子没有丝毫的差异。

    既然表情没有任何变化,要么是自己的儿子隐藏的太深,要么就是他真的是这样想的。

    一想到可能带来的后果,方孝孺脑门上直接冒汗,心里的震惊根本就掩饰不住。

    就算是之前他有着很好的养气功夫,现在也一下子破功了。

    “父亲,您这是怎么说呢?

    皇权的限制一直都在做呀,甚至是陛下自己都在限制自己的权力。

    他也害怕大明后期的皇帝管不住自己,亮出滔天大祸来,所以如今朝堂上才有这么多的改变,这不是很正常吗?

    孩儿只不过想把这样的事情多推动一些,让更多的人来做,理念深入人心,自然能让更多的人想出更好的办法。

    本土受到限制太多,大明北洲确实是最好的地方。”

    方中愈笑了笑。

    方中愈越是说得如此轻松,方孝孺就越是觉得事情不简单。

    毕竟按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