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影侯 >

第661章

大明影侯-第661章

小说: 大明影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锦衣卫依然是上直卫序列,但是更多人却知道,那更像是一支在战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队。

    “这个大人放心,他们自己的命,他们也会珍惜的。”

    “还有就是,去了之后,找一下陈老大人的公子。

    当初老大人吞吞吐吐,想必是想念自己的孩子了。

    当初的事情说不清楚了。

    但咱们多少还是得尽一下力。”

    “是。”

    汪雨辰知道,当初陈老大人的公子,不知道接了什么任务,后来就没有了消息。

    也许当初陈老大人愿意帮助方中愈就是因为,方中愈的那种自信像极了当年自己的儿子。

    唉。

    世事无常。

    反正也说不清楚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事情太多,让大家都打起精神来,这些事情结束后,我给大家放放假,可以好好休息了。”

    方中愈笑着说道。

    他这样说,是因为这段时期,他们确实是很累。

    他成亲的时候,这些人在忙碌。

    如今这些人现在就是这么一种状态。

    一直在忙碌。

    既然如此,那就得给那些人休息的时间。

    “谢大人。我会将这消息告诉他们,想必他们也是非常高兴的。”

    京师里氛围还是不错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在这段时间反而更加的淡定了。

    登闻鼓一案之后,越来越多的大臣上书,要求一定要彻查严办。

    他已经非常高兴了。

    当初他还以为,这些人至少会反对一下,可是没想到,现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人要么选择沉默,要么就跳出来让他赶快处理。

    这种状态下,是不是已经让人觉得了不起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非常满意现在的状态,那就是这些人还是知道轻重的。

    至少在保护别人还是保护自己的时候,他们选择了保护自己。

    建文皇帝朱允文心里想着这件事情,就非常的高兴。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这些人在打到另外那些人的同时,不损害打没打过的利益。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重要。不然的话,早就有问题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可不会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在这整件事情中,他在保持了沉默。

    可是这种沉默,给予那些大臣们就是很明显的信号。

    那就是陛下要动手了。

    大家都得从聪明点。

    不要瞎搞。

    最好也不要和陛下对着干。

    这样看起来也不错额。

    这是他们的想法。

    但也没什么错。

    人都得为自己着想,现在看起来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

    真个朝廷的人现在都在看着哦自己的意思做事。

    没有谁会不清楚到底生了什么。

    消息已经开始传出去了。

    宣传部的人开始造势了。

    这一点才是显现出他们能力的时候了。

    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想法没有人提及。‘现在要塑造成朝中大臣的意思。

    这才是他们之前看到的。

    百姓们开始议论纷纷。

    这才是他们哟面对的事情。

    之前没人告诉他们这些。

    如今之道的人越来越多,自然都有不同的想法。

    “听说了吗?原来登闻鼓的事情,是有人状告孔家的族老。

    听说那人做了不少的坏事。

    让人家给告了。”

    “知道,知道,还听说,那人是个读书人呢。

    家里受了欺负,最后被弄得家破人亡。”

    “哎呀,真惨啊。”

    “是啊,不过听说朝廷已经开始在调查了。

    没看见那些大人们都开始积极运作了吗?说不定这个时候他们还得在给自己的人擦屁股呢。”

    “哎哎,这些话就要少说了哈。

    根本就没影的事,打击还是要关注自己的嘴,不然到时候惹祸上身。

    谁也救不了你们。”

    对于其他人善意的提醒,这些人也没当回事。

    毕竟,他们说的都是别人传出来的消息。

    到底是个什么回事,现在的他们都不清楚。

    不过大家都是看热闹的的。

    呢也就无所谓了。

    是吧。

    反正就是这个样子的。

    谁会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百姓们就是图一个自己爽快。

    建文皇帝朱允炆要是知道他的百姓都是这样的。

    还不得高兴死。

    毕竟太容易满足了。

    只要有八卦聊就行了。

    “就是不知道这一次朝廷会怎样处置,你们说会不会把整个孔家都拉下水来。”

    “这倒是有可能呢。

    孔家族老地位高崇,要是连他都犯了事,朝廷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更重要的事情是,这个状告他的是读书人呢。

    那些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已经开始状告至圣先师的后人,足以见得,那些人做得有多过分了。

    毕竟这样的人说起来还是很牛逼的。”

    对啊,他这样一说,其他人也觉得有些了不起了。

    毕竟对于这些老百信来说,不管各种报纸怎样披露,最后依然不能让他们知道更多豪门的细节。

    他们谈论的都是他们的猜测。

    京师里的消息开始发酵,因为有更多的人开始参与了进来,百姓们没事的时候除了学习更多的就是闲谈。

    这一点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就好比如今的他们一样。

    当幸福或者是灾难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大家都是看热闹的这一点,在京师的百姓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句话的重要性,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到这件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影响,有没有帮助。

    百姓们知道,有些事情是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就好比他们之前所做的那些事情,最后依然还是会落到他们自己身上。

    但是,每个人对于变化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当他们完全没有体会到这个变化的时候,最后带来的也就是根本不知道。

    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一点很多人都清楚,虽然他们不知道这样专业的名词该怎样去解释,但他们所做的事情是那样的,只不过是程度的深浅罢了。

    百姓们没有实实在在的感到变化。

    那是因为他们不需要在这件事情上为自己获得什么。

    年纪大的可能还有这想法,可是年纪小的,他们受的是新式教育。

    也就是说很多事情都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不会参与进来,看看热闹就行了。

    王师兄也在关注这件事情,当左直带人离开和立波督察院的人汇合之后,他就开始在做京师里的引导了。

    宣传口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如果有人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好,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日子会变得简单一些。

    “现在情况怎么样?”

    按照他们之前的讨论分工,左直带人离开京师,前往山东曲阜,其他人留在京师,做策应。

    京师这边的情况也变得非常的容易。

    南来北往的人们会把他们所得到的消息传递出去。

    相对是最容易流通的,他们每天南来北往,在闲暇时间自然会去讲述他们所做的建设,这也是吹嘘的一种,有本事吹嘘的人,基本上都是见多识广的人。

    当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也起来了,因为每个人都喜欢被吹捧的感觉,特别是老人。

    拍马屁戴高帽子就是这样来的。

    很多人懂得这个道理之后就会发现,这些事情越来越好做了。

    “结合现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百姓们对此表现得很是淡漠,但看热闹的心情不少,从他们的语言交流中也可以判断出他们对这件事情并没有太多的排斥。

    很多人也觉得如果那些人是为祸乡里,祸害了人家全家,那么那些人就该死。”

    王师兄点了点头,这才是正常的舆论引导,他们要往更多有利于朝廷现如今的政策上引导,自然不可能为了那些人开脱。

    “事情做的不错,那学生那边呢?”

    他更看重的是这些,毕竟以后的天下是年轻人的,如果这一群年轻人对如今朝廷的政策有反感,甚至是讨厌的话,会对接下来他们的工作非常的不利。

    “如今京师各大学院,咱们都有人去调查,锦衣卫那边也传来消息控制了,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是从山东过来的,再加上儒家对他们的教育还存在,特别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还是有一些反感的。

    这种情况我们评估为正确正常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恰恰会说明整件事情到了一个更加难以控制的第1步,现在有人为他们鸣不平也就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有些人还是值得拯救的。”

    “话虽然如此,可你们还是要多关注一些,这一次咱们要抓紧时间,好好引导有些人,能够拉到咱们这边,还是尽量让他们到咱们这边来。

    看戏的百姓太多了,要让他们作出选择,甚至是用他们的力量来影响更多的学生。

    要让那些年轻人都知道和朝廷作对,违背朝廷的政策,最后带来的都是灭顶之灾。”

    王师兄想了想之后说道,这也是他们之前所制定的规则,当然是大佬们心中所想,他们也只是沟通一番,不会说出来,毕竟这样的话说出来争议性太大。

    “大人,这这是不是太严重了?这样做的话等于是把所有的人都推到了对立面。

    咱们的工作要是这样开展的话,恐怕以后咱们这边就越来越难做了。”

    他们是来做事的,而不是和给朝廷来招仇人的。

    “无妨无妨,朝廷还是需要保证他的威势的。

    朝廷确实是一直很宽容,可并不代表要一直宽容下去对于更多人来讲,他们也需要了解朝廷手中所握的刀。

    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咱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帮助朝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件事情做好罢了,百姓们的想法其实非常简单,他们愿意看热闹,可是看热闹并不意味着什么事情都不做。”

    这种想法看起来也没有什么不太正常的。

    “是,大人。”

    王师兄知道,如今他需要这些人,全部都转换想法过来,所以才会如此点名,在以往这些话还是得由他们自己来体会,不过如今,事急从权王师兄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些事情都做好。

    “好啦,盯紧一点,京师里恐怕还会有事情发生,北边儿那边和左直的联系不要中断,必要时候可以让锦衣卫那边传递消息。”

    他心里很清楚,光凭现在他们所做的一切是根本,没有办法把空间完全拉下来的,所以他相信,在背后规划的方中愈那些人一定还有更多的想法。

    “是,我马上去安排。”

    宣传部和其他的部门一样,他们了解的有限,但处理的方式都差不多,那就是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推动整件事情的快速发展。

    ’

    ’

    。

第0977章三少爷梦中幻想() 
人总得活着,而且得想方设法的活着,这是这么多年以来他们总觉衰的道理。

    以前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他们的唯一目标就是活着,通过自己的活着,然后不连累家里人。

    如今皇帝不可怕,可怕的变成了百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们才意识到,百姓突然之间成为了,对于他们最大的监督者。

    有些时候,找他们麻烦的并不是建文皇帝朱允炆,而是那无数的百姓。

    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晚了。

    京师里的热闹,如今与衢州府无关,三少爷孔令生如今正准备着,快速的进入京师。

    他的离开除了他的父亲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毕竟他们对外宣称的是三少爷要外出游学。

    至于其他的,根本就没人知道,不过三少爷这样做,倒是引起了孔家其他几房的思考。

    那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所以才会去猜测,在猜测的过程中,有人受到了引导。

    在之前发生了什么,其实大多数人都不关心他们的猜测会猜测,因为根本就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所以在那一刻显得特别的无助。

    特别是三少爷的几位堂兄,一直都在猜测三少爷到底是什么情况,孔令生这个堂弟他们是了解的,不学无术纨绔子弟,要不是,他的父亲替他担着。

    在族里面,很多人都得找他麻烦。

    甚至可以说那些长辈都看不惯他,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有什么大的出息呢?

    本来他们还想再嘲讽一番的,谁知道三少爷跑的比谁都快,在他们得到消息的时候,三少爷早早的啊,就已经离开了衢州城。

    方新桥留在了衢州,自然是要跟三少爷的父亲,孔家老三做接触。

    三少爷孔令生,自然是跟方坪一起。

    虽然不是说什么自我感觉良好,但这个时候的三少爷确实有一点意气风发,仿佛就已经看见了他们家成为衍圣公一脉的一幕。

    北京的路上很着急,会骑马的骑马,不能骑马的,只能坐马车,三少爷就是只能坐马车的人。

    别的他啥都会,就唯独骑马这一项小时候被摔的太惨了,所以留下了心理阴影,这个时候,非要坐马车。

    “那个,咱们真的要这么赶吗?

    现在赶过去岂不是显得咱们太刻意,今师里刚刚发生这样的事情,咱们立马就从衢州赶过来了,甚至还敲响了登闻鼓。

    怎么看都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啊,老百姓们又不是傻子。”

    三少爷孔令生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在马车上,絮絮叨叨的跟方坪说着。

    “老百姓确实不是傻子,所以,你的表现就要非常的好,我们选择你,并不是因为你最合适,只是如今这种状态下,你是最早倾向于我们的那一个。

    也不瞒着你,除了你之外,我们还找了其他人,至于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