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影侯 >

第682章

大明影侯-第682章

小说: 大明影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逃避追捕的途中,三叔受了伤,虽然最后依然被锦衣卫拿下,但却没有人愿意给他治伤,在被抓住的时候就没有给他好果子吃,因为为了抓捕他,有三个锦衣卫受了伤。

    没有谁去刻意的要求,虽然那些锦衣卫也知道动了他可能会违反的纪律,可是在这个时候没有人介意这些,反而打的更狠了。

    对于这样的场景发生,锦衣卫的百户也只不过是呵斥了,手下几句,这件事情就这样接过,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两个人都很老实。

    “三叔不用害怕,如果咱们要死了,他们就不会活着咱们了,你也不会伤了他们的人,现在受这皮肉之苦。”

    “咳咳。

    别这么乐观。

    他们的事情要怎么说得清楚,这些年来死在他们的手里的人,难道还少吗?这些披着人皮的渣人,难道会放过咱们。”

    没说几句他就在咳嗽,反正他眼里总是不太舒服。

    不管怎么说,他这种态度还是影响到了年轻人,刚刚他独自强忍着镇定,现在也一下子就崩溃了,虽然没有被吓尿,但多多少少没有之前那么冷静自若。

    “知道就好,有些事情不是你们能参与的,既然参与了,就得付出代价,只不过这一次,你们享福了,上面没有让我们杀掉你们。”

    负责看守他们的锦衣卫这样说道。

    这也算是给他们交一个底吧。

    嗯,能够在今世里执行任务的锦衣卫,其实权力都非常的大,甚至出去都是一方人物在地方上,只要有人认识他们,多多少少这个身份还能换来不少的好东西,只不过被管得太严,没有人敢去触碰这个线罢了。

    锦衣卫秘密抓捕的人有很多,他们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而为了抓到这两个人耗费了不少精力,甚至可以说是明明白白的出现。

    锦衣卫的遭遇没有像之前那么潮湿阴暗,但没来过的人还是觉得有些害怕,那个年轻人和三叔就是这样的,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冷飕飕的,等到他们真正的被推搡着进入那个地方的时候,一股寒气就逼迫着他们,这里实在是太乱太糟了,虽然没有传说中的臭味熏天,但在这样一个给人心理压力很大的地方,多多少少是有些不妥的。

    在最开始的时候,方中愈也对这里也有过一番整顿,这是后来大家觉得既然是监狱那就得有监狱的样子,所以除了环保卫生一直在做以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没有动,压抑的气氛依然存在,这方便他们进行审讯。

    他们两个人被单独关押,就算是说话彼此也听不见,这才是最正常的锦衣卫的措施,毕竟知情的人越少也就意味着级别越高,可这样的级别对于很多时候都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存在。

    九鹰,一个活在传说中的人物,当初他的出现可以说帮助极音为解决了不少的麻烦,如今他却老老实实的在锦衣卫诏狱里面,作着看管人审讯人的活计。

    方中愈当初劝过他去外面,别的部门总是会有事情给他做的,但是他选择的拒绝,甚至可以说在他的眼里有些时候自己所做的这些事情才是最正常的。

    一个人做一件事情久了就会慢慢的习惯,甚至是开始沉浸于那个环境之中,就好比如今的他在之前他还没有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就觉得没有什么,可是如今当他能够在这里看到无数的犯人的时候,他也就沉迷其中了。

    “大人,人犯已经关押。您看是要现在提审吗?”

    早有些会立马跑过来向着就应通报,毕竟如今这一块负责人就是他,所有人都在这里静候他的使唤,就算是皇帝来了,多多少少也得在外面呆着,毕竟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就是阴邪之地。

    “不不着急,只要他们不死,饿他们几天就行了,你先去安排吧,现在他们的精神饱满丝毫问不出什么东西的,只要他们有发困的时候,那才是咱们的机会。”

    这些年来就应有自己的一套处事方式,这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既然已经这样说了,那么一定会这样做的,所以没有谁敢丝毫质疑,就立马把整件事情做了,对于他们来讲,执行上面的命令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是。”

    下面的下面的人也不例外,毕竟这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有些犯人最开始死不松口,可是只要饿着肚子,他们自然会慢慢的放开防御,把整件事情讲清楚,当然这有一种诱供的嫌疑,不过没关系,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能够被弄到这个地方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锦衣卫这些年的名声很好,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做了不少了不起的事儿,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自己手下的人越来越严格,没有忠诚的信仰,没有雄厚的财力物力支持,根本就不可能成为更重要的一环。

    正是因为他们都懂,所以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考虑到,有些事的确有些人有几次有些人没有。

    “大人那边如果没有特殊的事情,这个人就先放一放,毕竟别的差的总是会引起不满的,咱们得多做点好东西,到那个时候就算是去了陛下那边也好有理由。”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如今的他们有着更重要的任务,所以在这个时候不想节外生枝,虽然这个人也是当初计划中的一环,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出现,孔家和方家那边的联系,将会更加的紧密,甚至可以说有些人想通过方孝孺介入方中愈身边,你会有更多的事情发生。

    “大人,当初咱们花费了这么多力量去寻找他们,现在如果他们已经回来了,是不是该抓紧时间做一些调整,毕竟咱们的人老是把人力物力花在这上面多多少少有些不妥。”

    下面的人也有自己的想法,不过有一点是很清楚的,他们要为整件事情负责。

    “可以。

    让他们酌情调整吧,诏狱里关的人,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审讯,我没有拿到最新的消息,你们都要开始继续操作了,大人那边有什么事情我会去找大人谈的,你们只要抓紧时间,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这倒不是什么批评之语,对于他们来讲这样的事情才是最正常不过的,大家都没有想过在这件事情上有过什么不一样的想法。

    锦衣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样的道理再平常也听到了很多,越是到这个时候大家都挺不容易口气,千万不要出什么问题。

    毕竟如果离开锦衣卫,再去找一个这样的机构,可能性实在是太低太低了,除非身后有强大的背景,只不过真的有强大背景的话,也不会选择锦衣卫了。

    除了下面,必须要听从上面以外,其他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他们必须要提出可靠的建议来确保整个锦衣卫能够正常的运行,现如今的体制也是在不断的完善之中,没有谁会去专门的找锦衣卫的麻烦谁都,谁都不想去做这个出头鸟。

    汪雨晨和方中愈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那样的消息,他们对于九鹰现在的做法还是比较满意的。

    越来越多的人根本就不清楚锦衣卫到底在做些什么,可是有一点他们知道,在没有牵扯到他们的时候,还是不要随便参与,毕竟如果随便参与了最后有什么麻烦你一定会找到他们,锦衣卫做事虽然不像以前那么蛮横,不讲理,但只要有证据一定是宁抓错不放过。

    在生死存亡之际,没有谁会跟你讲大道理,就好比在之前有的人想通过某些事情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不是在钢丝上跳舞他们就愿意,但事实证明这样的试探完全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很多人都在这件事情上放弃了自己最开始所要做的事情。

    方中愈对于现如今的发展非常的满意,因为他已经看到了一个国家体系中的强力部门,到底是如何运作一件事情的,这是他对自己这些年工作的检验,也是对于整个体系的一次挑战。

    越是在此件事情中参与多大,就越是明白你到底下了多大的一部分钱,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从人人力资源到地方财富不可能让不可能绕过的点,现在似乎都连接起来了,这也是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特别不太好的地方。

    如今这种风气不是一天两天成长起来的,而是从最开始的慢慢的引导,再到如今很多人愿意接受。

    整个帝国的发展离不开太多人的支持,百姓们只是其中的一环,朝廷给予了他们目标,他们就不得不拼命有人,贪欲有人享受,但总体来说更多的人还是一个奋斗者,因为他们想要获得更好,他们也想到京师去看看京师里的富贵荣华,去看看秦淮河畔那些花楼是不是如传说中的那般美好。

    如今想要成功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只要他们努力,终究是会找到方向的,大明国土这么大,从北到南,从西往东越来越多的地方成为朝廷统治的疆域,海外的两处大的陆地,如今也在他们的统治之中,王爷终究是朱家血脉,就算是想要做更过分的事情,现在也没有人愿意支持了。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朱允文就越来越多地成为更多人的偶像,成为了他们口中超越了唐宗宋祖的功绩。

第1005章这件事情有问题() 
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但现在却变得那么简单。

    因为掺杂了太多人的利益,所以整件事情就在那个时候变得更加的复杂。

    左直,这位宣传部的二把手。

    亲自带队来到了山东。

    他们最开始的打算就是公平的汇报这件事情,向广大的百姓宣传这件事情,而不是参与其中,所以这一段时间他们的人和其他的人相处的还算是比较愉快的。

    最开始他以为那些人会想方设法的和他打交道,然后通过他手中把这些消息传递出去,但是他想错了,没想到那些人最后都没有理。

    “你说他们为什么不让咱们把他们的名字写出来,毕竟他们是英雄。”

    这是手下人最大的不理解。

    他们努力的做着自己的事情,但同时这件事情又变得不一样了。

    手下人说的意思组织非常的清楚,那就是这些人明明一直出现在前线,出现在第1天,在整件事情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却不希望宣传部把他们的名字说出来,反而都希望他们用化名。

    大家既然在做这件事情,多多少少还是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出现的,毕竟不是谁都有这个机会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而且还有可能在全国百姓面前出名。

    看报纸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了。

    当更多的人开始读书学习的时候,意味着他们会有着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检查彼此,最后强迫彼此在整件事情中花费更大的力量去学习,因为他们知道如今宣传部的报纸上会披露不少的信息,能够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消息和利益。

    所以他们没有强迫这些人去做一些事情,但最后这些人都会通过一些方式发现,朝廷所给予的好处渐渐的传递出来之后,就会有更多的人开始这样做了。

    当他们不再宣传这件事情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件事情其实已经深入人心了,因为百姓们更多的是相信自己,相信他们身边的人,对于朝廷的宣传,他们会有人去试验之后再来告诉身边的人合适不合适。

    所以当大家通过大明报发现了一些可以帮助他们自己的东西的时候,就会一儿再而三的去验证,最后一传十十传百,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整件事情中来。

    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这个时候他们正在汇报这一段时间,休息的时候基本上都能找到驿站或者是茶馆,所以还算是比较轻松的。

    这也得益于如今整个朝廷和工部开始在大明各地大力建设,所以整个邮政体系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你们觉得呢?”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至少在左直行中就是能够看出手下的人到底是不是在参与讨论这件事情。

    他也希望自己的手下都非常的聪明,而不是完全只知道安排的时候才做事,不安排的时候就不做事,那种状态这是非常不正确的。

    “大人,我觉得是因为这些人不太想当出头鸟,换了任何一个人有这样的功绩,他们都会积极的去争取的,更何况这是一个全国出名的机会,但是孔家毕竟家大业大,在朝廷没有表现出绝对的意图之前,他们也害怕会出现一些意外。”

    其他人倒也是点点头或者是若有所思,毕竟这也算是开了一个思路,不过大家听他这样说也觉得非常的有道理,毕竟有些时候,太过招摇并不是好事。

    “这样说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觉得吧,朝廷现在所表现出来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如果真的没有什么,要查的话也不会派这么多人来。

    您看那几位大人一直都在讨论,说明还有不少事情是咱们不知道的,更重要的是进入山东之后你们也发现了,这里的人似乎都比较沉默。”

    一位小记者这样说的,毕竟他能够被带到这里也有自己的本事,他观察到的东西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他们之前没有发现的。

    之前他们所研究的领域是不一样的,所以各自的观察点也不同,这个时候他这样一说其他人也觉得好像就是这么个问题。

    一路北上,他们看到了不少的东西,和他们之前了解到的一样,毕竟他们也有不少的团队在这里进行调查,所以很多情况都是内部通用的,他们也知道不少东西,但唯独进入山东之后,发现这里的百姓更多的也不讨论事情,他们脸上的笑脸也少一些。

    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有注意到,至少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多加思考,也丝毫没有想到是什么事情影响到了这些而造成的这种结果。

    “那你的意思是?”

    “要么就是他们一直都是这样,朝廷一直把山东当做支持前线的大本营,甚至很多物资都从他们这里征收南方的屋子也是从这里经过,多多少少对他们有一些不太好的地方,所以这些人过得并不开心,甚至心里隐隐约约有些埋怨朝廷。

    当然这是一种比较极端的猜测,不一定所有的百姓都这样想,但肯定有这样的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