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影侯 >

第724章

大明影侯-第724章

小说: 大明影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遍,最终却得不出来一个合理的解释,只能把你归为天赋异禀,再加上掌控的权力,实在是太大的缘故上,不过现如今啊,你不用太过谨慎,甚至是太过小心了。

    大明帝国走到这个地步,不仅仅有你的功劳,还有其他人的协助,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儿,更何况如今整个体系已经相对完善,按照你之前的理论,就算是一盆墨水拖进了这大水塘之中,它也会慢慢的被稀释掉,然后颜色逐渐变轻,只不过需要花费的是时间罢了。

    你还年轻,在这个朝堂上还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当初他们都说你太积极太急功近利,如今看来你做的已经够缓和了。

    我呢,即将离开你就当一个老头子啊,临行前的唠叨吧。”

    议事长张大人絮絮叨叨的说着,方中月也静静的听着,他这个时候也不想表达更多的意思,对于他自己来讲,有些事情不是简简单单的说几句话就可以改变它本身可能存在的意义,更何况是他们这些身处高位,身上自带着政治利益的人。

    随随便便几句话就可能改变一些人的魅力,随随便便做一件事情就可能牵扯到国家政策,他们这些人多多少少是要注重这些事情的,不管怎么说,最后可能都完全没有办法把所有的事情掌控在自己手中,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那就什么就不要做啦,不做就不会犯错,不做就不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也许你当初曾经想过平等,也许你现在也慢慢的把这样的思想灌输出去,但是我还是想告诉你一句,在如今的大明体系中平等是做不了,至少不说别的,边疆的几个布政使司你就没有完全办法控制,云贵那里朝廷现在统治愈加坚强,但融合的时间还需要更久,短短的几十年你想做历代王朝这上百上千年都没有做成的事儿,谈何容易。

    交趾故地事情可以,可是一旦反弹,朝廷恐怕会直接失去这一片土地。

    也许你有其他的解决办法,也许你认为事情还不太严重,但是只要伤了大明百姓的命,那么这件事情就已经变得很重了,这与你的平等理论完完全全都是有冲突的,所以有些时候,你又着急带,在某些事情的处理上理由太平缓。

    所以呀,在某些时刻你根本就无法判断出,到底这件事情是因为你计划周全了,得到的结果,还是因为你最后放松了,他的要求才得到了如此的结果。

    短时间看来这一切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只要把时间放得更久远一些,你就会发现,他已经影响了你最初的打算,甚至可以说你最初想要做的事最终都没有实现。

    不说别的,我只说一件简单的事情,曾经,你恐怕对草原部落的人,更多的想的是屠灭,但是如今却愿意把他们养起来,甚至是希望他们融合进大明汉家百姓。

    看起来只是处理事情的一个方法变化,但更多的是因为你知道事情做多了容易引起反弹,如果在这件事情上有了太多不好,操作之后,最后带来的问题可不是一点半点。”

    议事长,就像是一个闲聊的大叔一样,慢慢的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抛出来,如果换做是其他时刻,他肯定不会说这样的话,因为对他没有丝毫的用处,但是如今他要走了,那么说的这些话也就没有任何的问题。

    议事长张大人慢慢的絮叨着,方中愈也就静静静静的听着,如今很多人恐怕都想这样和他说话,但要么是没有机会,要么是啊,还没有到达那一步,能够用这样的口吻和方中愈说话,这样的人少之又少,机会也少之又少,自然不能浪下去。

    “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你有了如此的变化,答案和你绝对和之前想的不一样,但是这些都没有关系,只要你认为自己能够做得透彻就可以了。

    我相信这些话,曾经有不少人都跟你说过,也许原话并不是这样,但所表达的意思与之无意,为什么大家都会这样说呢?

    是因为大家都看到的问题,至少在如今的大明体系之中,你所做的一切已经超越了现如今朝廷体系所能掌控的一切

    皇帝太过仁慈,也太好说话,就算是当年举起了屠刀,如今也磨灭了不少的戾气。

    对于朝廷的官员,对于大明的百姓,这确确实实是一件好事,可是对于那些敌国,对于那些还在虎视眈眈对着大明江山的人,这样的态度又怎么会合适呢?

    可是这一切自从当初你教会他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办法捡起来了。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44/44288/494977182

    

第1056章 仁慈的狼不是虎() 
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和之前想的不太一样。

    这些年来确实有不少人放松了些,进入皇帝,朱允文不再对他们过分要求,只是严格要求他们当然,相对于以前的他来说现在可以说是很老,这也是议事长张大人,对于现如今这种状态的表达。

    方中愈听见他这样评价,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这反而是一个最正确的认识,他们这些人这些年来做了不少的事,有不少改变,不仅改变了大明整个社会体系,也改变了里面的无数人,包括金融皇帝朱允文。

    其他人也许只影响了他自己一个人,可是改变了金融皇帝朱允文,那么就相当于改变了天下人,因为皇帝想要做的事情对于更多人来讲,他们是没有办法拒绝的,当他们没有办法拒绝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他的意思去做。

    他们认为皇权太大,所以想方设法的去限制,后来皇帝认为丞相的权力太大,所以也想方设法的限制但是如今,建文皇帝朱允文,反而把权力下放给了他们更多的机会,他们又觉得这样不太好,毕竟如果皇帝变得太仁慈,考虑的事情就会比较宽容的多,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麻烦。

    听到这些方中愈沉默了,不管怎么说,现在他说做的一切都已经无法改变了,前面的事情已经取得了效果,后面的事情,他也没有办法去干涉,或者说现在的他们没有能力去干涉,只能任由他自由发展。

    “大人,其实也没有那么严重,既然您觉得皇帝仁慈,那咱们变得狠一些就可以了,至于您说的外敌,无他,杀了就是。

    以前我觉得,我做事儿太过仁慈了,既然现在你也有这种想法,那大不了让他们再严厉一些。

    大明在外面的人太多太多了,想要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尊重,那就等于咱们自己亮出本事来。”

    有问题就必须要有解决的办法,议事长张大人在这个时候所出资的问题,其实是因为建文皇帝这些年的改变,可是对于方中愈来讲,这样的改变不好吗?

    天子一路流血千里。如今进入皇帝终于我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除了在特别状态下,他可能会做一些事情,在更多的时候他都是非常温和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来大什么呢,胆子越来越大,当然是做事的自主性越来越大,他们希望把事情做好,以结果来让皇帝满意,而不是显示出自己可能会动用皇帝的权力。

    只要让金融皇帝朱允文不感受到威胁,那么所有的一切都不会发生改变,皇帝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而去对诸位大臣有什么特别的想法,这就是这些年来整个朝廷的改变。

    议事长张大人摇了摇头,他知道方中愈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掌握了强权武力的人最终都会用武力来考虑问题。

    方中愈是个读书人,但同时又是个武人,所以更多的时候他有这样直接的打算,并不让议事长张大人感到诧异。

    “方法不错,可是能够持久吗?杀得了一时能杀得了一世吗?更何况杀他们,咱们自己不会遭受损失吗。

    咱们的市民们不需要付出心灵的代价,能换回来吗?咱们的百姓不需要出太多的赋税,养活得起这些军队吗?

    你一直都强调人口的重要性,难道他们就不是人口吗?难道就没有其他的方式让他们归化吗?

    北方的归化城如今建设的不错,听说魏国公,驸马爷也两人还去那里参观了一番。

    对于他们这样的人,难道就不可以这样做吗?”

    议事长张大人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改变,甚至这些年来他是支持方中愈做这样的事情的,正是因为由于他的支持,所以很多事情都变得非常的容易,这一点两个人心里都非常清楚,所以对于方中愈他是感谢的。

    方中愈,也非常感谢议事长张大人的支持,不然也不会在后续的事情上这样的帮衬与他。

    听到这里方中愈明白了,张大人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可是作为一个从小到大受着儒家思想教育的人来说,现在他所做的一切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这些年来,他的改变很多,可是依然没有逃脱。

    在他看来仁慈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方中愈所做的那些只适合一开始的震慑,如果想要长期发展还是要笼络为主。

    “大人,你所说的那些也要区别对待的,就算是咱们的敌人,能够规划的也只是少数,这也要区别对待的。大明帝国是需要人口,可是是需要老实人,需要更多能为大明帝国作出贡献,同时享受大明帝国带来好处的人,而不是一味的崛起,让大明的百姓将他们当老爷一样供起来的人。

    锦衣卫的人在倭国,在东方都受到过打击,虽然表面上他们公帅,甚至可以说对于朝廷现在所要求的一切予以回应,可是事实上呢,背景里有多少动作咱们又怎么能够清楚,隔得这么远,除了以武力镇压我实在是想不到有任何的方式。

    大明的团队已经探索了大量的海域,甚至已经到了泰西诸国,那你听说会有不少的国家派遣大使前往大明,可是这都需要时间,咱们不知道他们到底发展到了哪一步,如果他们比咱们强,一旦见识到大明的富饶,他们还会把咱们当朋友吗?

    或者按照您的意思,咱们比他们强那咱们真的能让他们规划吗?那些和咱们长得不一样的人真的认为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吗?”

    方中愈的观念其实很简单,他知道有些人是能够说服的,而有些人是不能的,他不可能把所有人的安危都归结在可能出现的情况,既然没有办法得到保证,那么就把威胁完完全全去除好了,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把所有的事情停滞下来,对他们对其他人都有更多的好处。

    议事长张大人听到这一切之后愣了,在他看来天下的百姓如果真的愿意接受大明朝廷的统治,无一不可以成为大明的国民。

    在他想来靠着如今大明温厚的条件,甚至是如此丰富的生活,肯定能吸引不少外来的人,可是他忽略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咱们可以接纳他们那些人愿意接纳大明百姓嘛,或者真的愿意遵守大明的法律法规,在这里当一个百姓。。

    一切都是他自己猜测的,一切都是他想当然的,现在他知道方中愈,确实比他看得远,他曾经想过无数的办法,因为自己接触到的知识,接触到的情报来判断所有的事情,甚至在他离开之后有很多事情依然会按照他之前所做的去做,这都是他想清楚的,但是现在看来那些事情没有必要做了,至少自己就可以去把它推翻。

    “那照你所说,这样的行为何时是个头啊?难道大明真的要把任何一片土地上全部都塞满汉家百姓全部都把异/族人杀光吗?”

    他的头头脑里浮现出那一丝身影,甚至对于他来讲,他从来没有习惯过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的统治下,至少在他任上不可以,但是现在看来就不管他在不在,方中愈似乎就会这样做。

    “大人对咱们来说,其实真的不太重要,就算是他们不愿意规划,只要他们变得更强,他们也会不得不依附于咱们,除非等到他们变得比咱们强,或者说咱们自己把摊子玩砸了。

    按照锦衣卫现在传过来的消息和那些曾经远航过的船员,得回来的消息,其实咱们所生活的这一片世界,有更多更多的小国家,他们也有自己的文明,两种文明相撞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火花,战争也是不可避免,只是这场战争可能永远都不会到来,也可能就在明天后天爆发,咱们要做的就是让咱们更强,而在出现任何意外的时候,都能把这种意外完全遏制在萌芽之中。”

    这是方中愈的想法,这是他这些年来思考的结果,太多的情况他已经忘记了,甚至对于如今整个世界的版图里面的国家,还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早已经不清楚了,不过这不影响他现在做的决定,因为他们完完全全可以依靠现如今得到的东西去判断到底该怎么做。

    “也许你是对的,罢了罢了,我不管了。

    今日之后,无官一身轻,我也得回家养老了。

    老了,老了得服输。”

    这是一种观点,老大人心里非常的清楚,他说服不了方中愈,同时方中愈也说服不了他,既然如此,那么这件事情也就没有谈得下去的必要了,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讲,接下来的事情将会变得更简单,中愈会支持接下来的议事长,然后对整个计划做出进一步的改变和完善,把大明帝国永远的传扬在这个世上。

    “大人,祝您晚年幸福。”

    “一定。”

    一老一少看起来非常的默契,他们在这一刻知道,既然说服不了彼此,那么就放任对方去做吧,老大人已经完全放开了,他相信方中愈会给他一个完美的答案,时间会证明两个人中必定有一个人是错的或者双方都对也都不对,总之总要有人退出。

    议事长张大人和方中愈的谈话很多人都看到了,可是他们却不知道两个人谈论了什么,虽然知道他们有过争论,但最终两个人还是不错的。

    其他人看到老大人笑着离开了,也就知道事情解决了,或者说老大人被方中愈说服了,短时间内老大人应该不会再出现什么问题。

    他们悬着的心也放下了,虽然知道事情,最终可能不会如他们想象的那般顺利,可是只要有了一个好的开头,那么接下来事情也会变得简单,至少他们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在担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