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239章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239章

小说: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一种沉闷而熟悉的声音从远处传来,让。皮埃尔无数次在睡梦中听见过这种声音。飞机!是该死的飞机!让。皮埃尔的屈辱回忆再一次在他脑海中显现,让他双眼充血怒火中烧。

    随即,一架小小的双引擎运输机大模大样的从山崖后的树顶出现,笔直的冲着皮埃尔的头顶飞来,飞机飞得是如此的低,皮埃尔觉得自己似乎一伸手就能摸到它的机翼。

    法国农夫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丝毫没有犹豫,直接端起猎枪就对着飞机轰去,双发齐射。瞬息间,运输机掠过皮埃尔的头顶向着大西洋飞去。

    皮埃尔回过身,对着逐渐飞远的运输机愤愤地吐出了一口唾沫,就在此时,远处的飞机传来一声弱弱的爆鸣,接着就在法国农夫的注视下,一边的机翼和发动机冒出了一股浓烟。小小的运输机挣扎摇晃了一下之后,突然一歪头向着海面斜斜的插了下去。

    看着海面上还未散去的浓烟和那个巨大的涟漪,让。皮埃尔回过神来,他原地转了一圈,确定四下无人,于是再次往地上吐了口唾沫,背上猎枪和水壶,匆匆忙忙地赶着羊群向着崖下走去。(。)

第五十九章 发动() 
两腿夹住操纵杆,摘掉右手的皮手套,伸出拇指沾了点唾沫,用力的擦拭着REVI12型光学瞄准镜反射镜片角上的一点污渍。

    “黑乎乎的,黏的很牢,就像只死去的虫子,自己在起飞前怎么没注意到。”鲁尔夫。艾伦少尉琢磨着。

    虽然这点小小的污渍根本不会影响到瞄准与作战,但是看在眼里怎么都不能让人介怀,很碍眼啊,不擦掉的话,少尉总觉得浑身难受。

    “嗯,干净了。”少尉满意的看着重新恢复洁净的瞄准镜,而后开始努力的从口袋里掏手帕,大拇指要擦干净才行。

    “黑色7号,在忙活什么呢?”耳机里传来了长机的呼叫。

    艾伦连忙转过视线向着左前方望去,看到长机飞行员正歪着头看着自己。“瞄准镜有些污渍,已经清洁完毕。”艾伦连忙压住喉部送话器,大声的报告到。

    “注意保持队形,黑色7号。”

    “明白。”艾伦急急忙忙地擦了擦大拇指,把手帕塞回飞行裤的腿袋,然后戴好了皮手套,重新抓紧了操纵杆。

    “啊,天气真不错,希望月底生日那天也不要下雨。”看着干净的反射镜,艾伦少尉心情十分舒畅,云层好白,阳光都比刚才明亮了几分。

    少尉转过头看了看长机,稍稍调整了一下双方的位置,再往机舱右侧望去,中队里另外两个四机编队稳稳的飞在他的旁边。

    第54飞行联队这次几乎是倾巢出动,三个大队除去了必要的机场预备队,浩浩荡荡80架ME109,五十个四指编队排成波浪线,前后参差,上下层叠,在空中编成了一个巨大的立体方阵。

    艾伦和他的四机编队处于阵型的前卫位置,他的长机是联队技术官沃尔夫冈中校,铁十字机徽前刷着技术官折线加圆圈的识别标志。而联队指挥官。勇敢的汉斯。特劳夫特上校一马当先,带着他的四机编队飞在整个机群的最前方。

    在方阵的左翼,是由JG52战斗机联队的一个缺编大队以及JG77战斗机联队的一个大队组成的大编队,数量也达到了60架之多。

    而在大机群的后上方。是著名的JG26战斗机联队的第三大队,他们耀眼夺目的大队长米老鼠加兰德率领着一个40机编队正加速从机群上方飞过,前出一千米后再开始转向调头,而后再以对角线斜着高速通过机群上空,到达侧后一千米左右再次转向回到机群后上方。随后再接着重复一次。

    这就是统帅部制定下的新型护航战术,统帅部给这种护航战术命名为“蜂群”,命名很形象,因为护航战斗机全程都在轰炸机编队头顶上犹如蜜蜂般跳着八字舞。

    是的,JG26正在为“轰炸机机群”护航。艾伦上尉努力的转过头,从头靠防弹钢板一侧的空隙中向着机尾望去,那个东西还在,晃晃悠悠的,银色的翼面在时速380公里的飓风中颤动着。

    那是个巨大的箱状锡纸风筝,变长足有六米。箱状外框里横三竖三呈井字状捆扎了九个复杂的菱形四面体构件,由一根十米长的线缆拴在了战斗机的炸弹挂架上,固定在一个解脱钩上。这东西就是能够让一架ME109变成一架HE111的神奇道具,司令部文件称其为牵引式电波角反射器,飞行员则称其为“骗子风筝”。

    这东西可以聚拢照射到它身上的杂乱雷达波,而后反射回去,在雷达接收器上显示出一个很强的反馈信号,使得雷达兵对目标的大小体积产生误判。一架小型战斗机牵引一个角反射器风筝后在雷达上的信号体积看上去就像一架大型飞机,如果再从航线、航速与高度,以及编队间隙上按照轰炸机的参数进行编组飞行。战斗机机群在雷达上就会变成一个轰炸机机群。

    这种战术,一开始是由那群鸟蛋们驾驶着缴获的法国小战斗机进行的实验,二十四架战斗机伪装成了一个无护航的轰炸机中队,以道尼尔17的巡航速度飞越海峡中线。结果成功诱出了一个英国六机喷火编队。从英国人的反应来看,他们完全是按照拦截无护航轰炸机群的程序出动的。如果他们识别出了战斗机的伪装,那么出动的绝对不会只有两个小队。

    确认实验成功后,鸟蛋小队在英国战斗机到来前大模大样的调头返航,一个接应的战斗机中队早就起飞沿着海岸中线移动,如果英国人的战斗机小队胆敢追过海峡。那么就别想活着回去了,最终疲劳的英国人没有选择追踪,而实验也获得了圆满成功。

    同样的实验进行了好几次,都是混杂在佯攻部队中,这使得英国战斗机司令部大为紧张,德国轰炸机的数量急剧增多,德国人一定从国内调动了新的预备队。大规模的机群一直在海峡边上来回调动,不断跨过海峡中线,有的在接近海岸前就突然撤了回去,有时候则趁着英国战斗机疲于奔命之际,在防御间隙中突然长驱直入,夷平目标区里的一切之后全身而退,留下姗姗来迟且身心俱疲的英国战斗机飞行员空自仰天长啸。

    “看到海岸线了,黑色7号,看正下方,那就是你一直想看的白鲸!”沃尔夫冈中校的声音在耳机里想起,艾伦兴奋的探头贴着机舱玻璃向下方张望,他激动的按着喉头送话器:“哪里哪里?白鲸在哪里?啊,我看到了,长官。太壮观了!”

    就在机群的正下方两百米处,一个闪着耀眼光芒的庞然大物仪态威严的悬浮在空中,超越人们视觉想象的巨大体积,优雅简洁的线条,这家伙天生就具有一种傲视一切的威仪。

    庞大的齐柏林飞艇整个涂装成了淡灰色,中间混杂有面积惊人的淡蓝色和白色的大折线迷彩,看上去就像一条空中巡洋舰,五层楼高的尾翼上刷着淡灰色的铁十字徽章,侧面则涂着一人多高的战术编号ODW02以及一个盾型纹章。

    齐柏林飞艇LZ127,按照原本的历史,这时候早就因为戈林的愚蠢而拆成了一堆铝材,送进了梅赛德斯厂的熔炉。但是在这个时空,齐柏林伯爵号却焕然一新,威风凛凛的漂浮在法国的上空,其中的缘故,想必不用多做解释。

    现在在法国沿海,三条巨大的齐柏林飞艇担负着整个空中战役中最重要的任务,这群空中巨兽成为了德国空军获得这场战役胜利的关键。

    齐柏林伯爵号,这艘举世闻名的豪华飞艇,在空军指挥系统里获得的呼叫番号是“白鲸”。这只236米长的空中巨兽已经完全改装成了一个空中堡垒,巨大的硬壳艇身背部前后安装了两个四联装20毫米机关炮的炮台,炮台间树立着一排铝制天线塔,塔与塔之间牵引着五排线缆直接联通到尾部。腰部突出了一节瞭望台,望台两端各挂了一个双联机枪巢。

    最吸引眼球的是艇身下的吊舱,已经改装的完全面目全非,原本巨大的铝制吊舱被分成了两截,首部的驾驶舱装上了一个流线型的极具科幻色彩的花房状玻璃整流罩,驾驶舱后段凹陷了下去,两根巨大的梯形塔状支架上悬挂着一个直径八米的锅状框架天线,随着电机的驱动缓缓的转动,后部吊舱体积是驾驶舱的四倍,开了一排大大小小的窗口,底部和侧面装了很多角状和鞭状的天线,吊舱后侧就是那四个著名的奔驰发动机吊舱,以及巨大的四叶螺旋桨,现在螺旋桨停滞着,飞艇吊舱和艇身下延伸出六根巨大的钢缆连接着地面。

    艾伦回过头向下方望去,地面的机场上停了不少飞机,两个小黑点刚脱离了跑道,正在向上爬升。

    齐柏林预警飞艇,或者说空中雷达基站,依靠悬停在两千米高空的巨大飞艇下悬挂的维尔兹堡元首改进版试作型雷达,探测距离达到了惊人的二百公里,高度误差不到一百米,距离误差不到五百米。而配合着齐柏林伯爵II号和LZ131号上配置的改装型弗瑞亚远程雷达,三艘飞艇组成的空中雷达网能够覆盖一块两百公里左右的空域,再加上沿着海岸布设的一排岸基雷达站,英国空军的一举一动全都掌握在德国空军的手中。

    在飞艇雷达的监测下,空军总指挥部可以获得实时的敌我双方飞机编队的航向,高度,速度,数量,机型的基本信息,通过新建立的指挥通讯系统,命令与指挥空中任何一个中队,与英国空军展开激烈的战场博弈。

    “全体注意了!航向010,高度四千五,老鼠出洞了,全体加速爬升爬升!”担任空中总指挥的特劳夫特上校的声音在所有飞行员的耳机中响起。

    艾伦轻柔的推动油门,梅塞施密特战斗机紧跟在长机的侧翼,开始向上缓缓爬升。

    “加速,解钩!”大队长发来命令,大队内的各架战斗机陆陆续续打开解脱钩,抛掉了身后的风筝。

    正前方,在阳光映照下的雪白云层中,一片密密麻麻的黑色机影排成上下三层钻了出来,一边变幻着阵型,一边快速接近。加兰德的第三大队如闪电般从斜后方飞速掠过机群,向着英国机群扑去。

    多年以后,已经成为超级王牌的艾伦上校清楚的记得,那一天,群鹰飞舞,云层在燃烧。(。)

第六十章 角斗() 
油门推足,带杆,蹬左舵,机头开始上扬,斜角桶滚半圈,推杆向下,改平。皇家空军少尉莱顿在一秒内作出了一个炫目的半滚侧滑,巨大的瞬间G力试图把他甩向机舱右侧,但保险带紧紧的将他绑在铝制飞行座椅上,降落伞硌在腰腿下,身体有些往下滑,少尉猛蹬着双腿,脖颈紧绷,双手用力的握住喷火战斗机的操纵杆环状手柄。

    飞机拉平,莱顿开始奋力的扭头向后上方看,喷火在刚才一瞬间就已经跌掉了两百米高度,以他的空战经验,德国飞机根本来不及对这套动作作出反应。

    “没有?”德国飞机没有出现在莱顿预计的位置。

    “在右边?”莱顿连忙转头向着另一侧望去。五百米外一架喷火正在旋转着机体向上爬升,后面紧紧跟着两架。。。。不,三架BF109。莱顿在一瞥之间还能够清晰的看到德国机炮的曳光弹在空中拉出的白烟。

    “见鬼!”面对陷入绝境的战友,莱顿完全无能为力,他现在还在为着自己的生存而奋战,根本无力对战友给予帮助。事情变化的实在太快了,快到让莱顿觉得简直就像是在做梦一样,一场永远都无法醒过来的噩梦。

    英国皇家空军已经被德国空军那几乎永无止境的波状攻势逼疯了。德国人的飞机似乎无穷无尽,他们每次都能凑起数量多到战斗机司令部后背发凉的巨大机群,而后从几个方向同时冲击第十一航空队的南部防御带。

    更让人郁闷的是,其中竟然有三分之二是在佯攻,英国皇家空军频频起飞拦截,结果往往无功而返,白忙一场。飞行员每天有十五个小时以上处于紧张的待命状态,每天要起飞八到十个架次。喷火战斗机没有液压助力,只能靠飞行员人力操控翼面,每次起飞与降落都会消耗掉大量的体力,而长时间的战备待命也消耗掉了飞行员剩下的精力。特别当德国空军的BF110开始连续不断的低空突入对英国机场进行夜间骚扰攻击的时候,对英国空军来讲更是雪上加霜。

    一线飞行员的疲劳度已经到了危险的境地,而且这种情况已经开始蔓延到了后备的飞行员身上。机场内随处都能看到席地而卧睡得像个死人般的飞行员和地勤。当警报响起,军官们只能强撑着睡眼连踢带打的把这些疲惫的可怜家伙唤醒。而后给他们套上降落伞,送上飞机。

    同样,飞机的整备状态也开始急剧恶化,机械疲劳与金属磨损已经造成了上百起事故,机械故障以及人为引发的事故所造成的飞机损失与人员伤亡甚至一度超过了德国人的战果。

    当这些问题加在一起再遇到德国空军剩下的那三分之一真正的攻击。

    所有的一切最终组成了英国皇家空军无法逃避的梦魇。

    德国的护航战斗机的出动数量远远超过了正常护航的需要,原本皇家空军防御计划中的分组波状阻滞防御战术成了分组波状添油送死战术,以中队规模起飞的英国战斗机总是被数量远超他们的德国战斗机围观。

    当英国空军战斗机到达拦截空域,眼前却只剩下大队大队的梅塞施密特,德国轰炸机往往在与英国战斗机接触前几分钟突然转向逃离,或直接转向返航,或转为攻击海岸边的地面目标。

    而当疲惫不堪的英国空军中队被体力充沛精力十足的德国飞行员打残之后,德国空军第二波轰炸机就会以钟表般的精确接踵而至,将已经基本失去抵抗能力的基地机场炸成一片废墟,随后另一批德国战斗机接班。向着前来支援的英国飞行中队展开攻击。

    每一次这种突击,英国皇家空军都会伤亡惨重,虽然德军也损失了一部分战斗机,但是与英国皇家空军的损失相比,根本就不成比例。

    事实证明德国空军正在依靠它庞大的数量优势,多路出击,消耗英国皇家空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