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251章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251章

小说: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园将会被焚烧,我们的妇孺将会被屠杀,我绝对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现在,能够守住我们最后一道防线的,只有依靠皇家海军了,我相信皇家海军也不会让我失望,如同数百年来英国遭遇过的无数次危机时那样,皇家海军将再次主导战争的胜负。

    德国已经集中起了他们的海军力量,在局部地区占据了上风。所以,我们也必须集中起我们所有的海军力量,守卫住我们的海峡。

    我决定把地中海舰队中的大部分舰艇调回本土,在地中海里他们只能无所事事,我们的陆军和空军有足够的能力守卫住埃及和苏伊士运河,更多的殖民地部队正在集结之中。地中海舰队除了威慑意大利人之外,只能白白的空耗力量,而大英帝国现在正需要这些力量。

    当然,我们也不是轻易的放弃了地中海,我会在那里保留一支小型舰队显示我们的存在。当英国的危机过去,我们还是要回到地中海去的。为了避免地中海舰队在撤回本土途中遭到法国舰队的阻挠和骚扰,我们必须对法国在非洲殖民地的驻留战舰进行打击,就算不能击沉也至少让他们受伤,至少可以让他们在几个月内不会给我们找麻烦。我们掌握着直布罗陀,等到解决掉德国登陆的威胁,我们随时可以回到地中海去。

    等到明年,我们将会得到四条崭新的航母,两条最新型的战列舰。我们将从美国获得更多的驱逐舰和运输船,飞机和坦克和大炮。德国将不能再威胁到我们,等到那时候,就该轮到我们反攻了。要知道,当年在布尔战争时。。。。”

    萨默维尔已经不记得丘吉尔的长篇大论是什么时候结束的了,反正后面是一堆忆过往谈未来,最终听到的几乎就是胡言乱语了。“应该是威士忌的缘故。”萨默维尔走出掩蔽所时这样想到。

    “将军,时间到了,可以命令飞机起飞了!”斯考特中校的声音将萨默维尔从回忆里唤回了现实。

    萨默维尔低头看了看腕表,点头回答:“命令他们起飞吧。”。

    准备的电铃响起,甲板上的飞行指挥向着舰桥望去,看到起飞信号灯开始闪烁,他连忙挥下了手里的指挥旗。

    早就等得急不可耐的箭鱼鱼雷机驾驶员向前推动油门杆,飞机发动机开始疯狂咆哮,飞行员紧盯着转速表,到达起飞转速后松开了刹车,庞大的双翼鱼雷机开始在甲板上飞驰,在距离舰艏还有五六米的地方,机轮离开了甲板,飞机向着左侧转弯,歪着机身开始缓慢的爬升。

    起飞程序周而复始,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海军818和806航空队的飞行员经过了两年的艰苦训练,已经非常熟悉自己所驾驶的这种双翼机,整场起飞过程毫无瑕疵,出乎意料的顺利。

    机群在航母上空一圈一圈的作着环绕飞行,等待最后一架箭鱼起飞加入编队后,机群开始转向,四十八架箭鱼鱼雷机排列成四个整齐的倒V型编队,向着黑暗中的非洲海岸飞去。

    萨默维尔默默地站在舰桥边的瞭望台上望着远去的机群,排列整齐的红绿色航行灯在漆黑的夜空中忽隐忽现,不一会儿就消失在了海线边缘的夜色之中,他缓缓吐了一口气,转过身走进了舰桥。(。)

第七十三章 米尔斯克比尔港() 
阿布。穆斯塔法下士坐在一块斑驳的黄褐色砂岩城砖上,背靠着厚实的城堞,面前放着一只铁盆,里面点着一堆小小的篝火。

    “真主保佑,听说阿尔比少校要调走了,是不是真的。”上等兵哈希姆用一根粗树枝挑着一个铝制饭盒,放在火上烤着,很快空气中就飘散起了一股油脂的香味。

    “那头遭诅咒的驴子早就该滚了,我已经两个月没有获得休假了,那头贪婪的驴子却天天跑去奥兰城里的妓院,一直泡到半夜才喝的醉醺醺的回来,动不动还打骂我们的士兵,我要是基地司令,早就把这个混蛋绞死在港口的灯柱上。”穆斯塔法下士在皮带上的杂物包里掏摸着,掏出了一根长长的陶制烟斗,他小心的从布袋里捏出一团烟丝填进了烟锅里。

    “下士,听说德国人要打过来,你觉得会怎么样。”上等兵哈桑从火盆里挑出一根烧的通红的小树枝,恭敬的给穆斯塔法点着了烟。

    “这都是谣言,德国人和我们隔着大海呢。你们见过德国人什么样?我年轻那时候见过,穿着大皮靴,带着黑色的尖顶盔,一个个走起路来像鸭子,脚踢得那么高。真主保佑,我们不用和他们打仗了,我早上在布里奇先生那里听说,法国和德国正在谈判,战争已经结束了。”阿尔及利亚人手舞足蹈的比划着,得意洋洋的向手下的年轻菜鸟们炫耀着自己宽广的眼界与深厚的阅历,穆斯塔法老爷可是出去闯荡过的。

    米尔斯克比尔港在奥兰港西北两公里处,两个港口其实是紧贴着的,中间只隔着一座小小的山梁。米尔斯克比尔港就是被这座山脉围抱着,海湾三面环山,海拔都有三百多米,简直是天然的防御线,由于奥兰港是个民用港口,各国商船往来繁忙,水道拥挤。人员复杂,海军舰艇停在奥兰非常不方便,所以法国就在米尔斯克比尔湾建起了一座海港,单独停泊海军舰艇。

    这是一座海军的锚泊港。不是什么正规的海军基地,什么船坞、船渠、修船厂,军械加工等等必备的基地设施,这里是一概没有,只有一个老式的海防要塞突兀的耸立在港口一端的海角尖上。

    一条巨大的防波堤从要塞一侧延伸出来。将地中海的波涛挡在了港口之外,海港内片波不起、水平似镜。

    要塞是很标准的法国风格,靠海角尖端是一个半地下掩体阵地和以及单尖棱堡,棱堡上修建有一个灯塔。掩体后方是主体堡垒,由一个北非标准的双层四方城垒和一个钝角棱堡构成,靠海岸的一边还挖有深深的护城壕并修筑有防御墙。穆斯塔法他们现在就坐在巨大的主体堡垒第一层的垒墙上。

    “据说,这两个大家伙下周就要回法国去了,等到这些军舰全都离开,我们就可以轻松很多了。”哈希姆从杂物袋里掏出一个盐罐递给了哈桑,后者熟练的打开盐罐。捻起一撮盐洒进了饭盒里。

    “下周一就起航,那条普罗旺斯号上的水手长还找我想办法替他搞一些好货呢,现在法国国内什么都缺,我给他弄了这个数,等回去他就能翻上两翻。”穆斯塔法伸出四根手指对着手下晃了晃,接着在军靴上磕了磕烟斗,拿起根木条捅掉了烟锅里的积碳,再用力的吹了吹,小心的用布包包好,放回了杂物袋里。

    “这回您也赚了不少吧。下士。”哈桑笑着问道。

    “赚什么,我还欠着一屁股债要还呢。”穆斯塔法对着部下撇了撇嘴。

    “好了,热了,可以吃了。”哈希姆开心的喊道。他从怀里掏出一把大铝勺子,在衣襟上擦了擦。

    “噢,给我一块大的,哈桑,把剩下的面饼拿出来。”穆斯塔法连忙拿起了放在一旁地上的铁盘子凑了过去。就在这三个阿尔及利亚士兵快乐的吃着饭后加餐时,却不知道二十公里之外。一群死神正在贴着海面飞速的向着他们袭来。

    费尔雷剑鱼是一种怎么说呢。。。。半现代化飞机。它有着所有当代机型拥有的技术特征,比如有金属机身和机翼,大马力发动机,全套仪表,机载无线电,机载罗盘,空中供氧系统,同时它却保留着开放式机舱,双层主翼和固定式起落架,以及慢到让人无话可说的速度,这是一架用先进技术制造出来的老式飞机。匪夷所思的是,这种飞机竟然还是最新型号,刚在英国皇家海军里服役了两年。

    众所周知,英国皇家海军脑洞大开起来简直突破天际,但是实际上,皇家海军一旦保守僵化起来更是天下无敌。剑鱼式就是皇家海军保守思维的集大成之物。

    海军中的保守派认为,作为海军飞机,必须要能携带鱼雷与炸弹,同时因为需要在极短的航母跑道上起飞,飞机必须要有极大的升力,哪种翼型升力最大呢,当然是双层机翼。

    同时,海军的飞机必须带有领航员兼观察员,因为飞行员的一双眼睛大部分时候要兼顾仪表盘,所以无法保证侦察与搜索,在空中看海面上的目标往往只是个小点,一旦错过那就差之千里。另外,海上飞行没有参照物,必须时刻记住飞机的航向速度以及时间,计算出飞机的确切航线与位置,才能保证安全的到达目标区并返航,依靠飞行员一个人是难以兼顾这些问题的,所以必须要有个领航员进行导航。

    另外,想要及时向母舰或者基地报告海上的侦查与搜索结果,飞机必须安装远程无线电,这可不是无线通话机,只能发送莫尔斯电码,飞行员已经手忙脚乱了,哪里腾得出手来发报,那就需要再带上一个无线电报务员,由于报务员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空闲着的,秉着海军不养闲人的传统,就再兼着尾部机枪手吧。

    于是,这架丑陋的双翼鱼雷机里硬是被塞进了三个人,座舱分部呈阶梯状,飞行员高高的坐在机首第一级,其余两个人坐在低一阶的机身圆弧形舱室内。报务员和观察员背靠背坐着,中间只隔着一块木条靠背。

    后座的机舱是完全开放式的,正面全靠着驾驶员坐席的背板挡风,观察员没有专用的飞行座椅。而是坐在机舱里横置的一根木板上,这样设计是为了使他可以随时在座舱里站起身来,探出身体向下方观察与搜索。在进行侦查与搜索任务时,整个航程里观察员甚至大部分时间都是站着的。

    观察员可以站在在敞篷机舱里挥舞手臂,用语音通话加上皇家海军通用手势指挥飞行员改变飞行方向或者指挥机枪手瞄准。这在二战鱼雷机中堪称别无二家,使得剑鱼的机组人员看上去其实更像是一群划艇水手。

    皇家海军鱼雷轰炸机第818中队第一小队第二号机的观察手,皇家海军中士雷蒙德。汉森现在就站在他的座舱席位上,用力的敲打着侧面隔舱的镶板。

    “好了,表针开始跳了,一定是哪里堵住了。”看着在机舱里那盏小小的照明灯的黄色灯光照耀下,终于开始正常运转的速度表和高度表,汉森松了一口气。

    “别紧张,中士,根本用不着担心。我们只要跟着编队就行了。”飞行员卡特上士在通话器里笑着说到。

    “注意盯着长机,我们的高度偏高了。”汉森没好气的敲了敲飞行员隔舱的板壁。他回转头向着侧后方望去,在明亮的月光下,下方的地中海海面犹如披上了一层银色纱幔,剑鱼鱼雷机的乳白色涂装在这片明亮的月光下一览无遗,甚至机身上的编号都清晰可辨。

    “月光太亮了,法国人很容易就能看到我们。”汉森在通话器里说道。

    “别担心,从下面很难分辨清楚,这样的月光对我们有利,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找到目标的位置。”飞行员大声的回答到。

    “注意。已经看到海港了,目标是右边那个吧,我都不敢相信,法国人他们竟然没有灯火管制。”耳机里传来飞行员惊喜的叫声。汉森连忙扑到机舱边探身向着前方望去。

    在月光照耀下,白色的海岸线和灰色的山脉清晰可辨。观察员一眼就看到了那座闪烁着点点灯光的巨大城市,这应该是繁荣的奥兰港。

    “跟着长机,法国人毫无防备,我看到米尔斯克比尔港了,他们竟然点着灯。”

    “他们完全不知道我们来了。看到了吗?他们的灯塔在为我们导航。还有三千米,准备好照明弹。”飞行员大声的吼叫着,发泄着他的兴奋心情。

    敌人毫无防备,如果接近到一公里内法国人还没发觉的话,他们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这场战斗将会像打靶一样轻松。

    汉森弯下腰,松开机舱壁上的捆扎皮带,提起了那枚五公斤重的手掷炸弹,他凑着照明灯的灯光仔细检查了一下保险插销,而后抱起炸弹挪到了机舱边。

    四十八架剑鱼鱼雷机贴着海面,在二十米的超低空向着目标挺进。每一个飞行员都紧张的盯着那个灯火闪耀的港口,害怕下一秒就会有漫天的曳光弹对着自己迎面扑来。

    第一排的十二架剑鱼开始按照计划转变队形,十二架飞机编组成了四个三机编队,然后开始缓缓爬升高度,向着防波堤方向冲刺。五百米,四百米,三百米,一百米。。。。防波堤已经清晰可辨,飞行员们同时也看到了停靠在防波堤后面法国战列舰的巨大舰体和高耸的烟囱。

    “投弹投弹投弹!”

    剑鱼鱼雷机已经到达了三百米的高空,编队猛地拉起机头,近乎陡直的继续向上爬升,同时各机组的观察员们在飞机掠过防波堤那一刻,拔掉了照明弹上的保险,而后把那枚炸弹扔出了机舱。

    炸弹在落下二十米之后,在一声闷响中爆裂开来。十二枚照明弹悬挂在丝制降落伞下缓缓飘落,照明弹芯犹如十二个小小的太阳把米尔斯克比尔港的泊位照的犹如白昼。

    此时法国人终于反应了过来,刺耳的警报声顿时在港区上空回荡。但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第二梯队的十二架鱼雷机从防波堤左侧突如港内,而后直接扑向港后的山脉,在一个平缓的山口处做了个近乎一百度的转向,从港口的正东方向向着防波堤发起了俯冲。

    十二架鱼雷机排成了两排,降到了十米的高度,贴着水面向着停泊在防波堤旁的法国战舰发射了鱼雷,随后几乎贴着战舰桅杆拔起。毫不犹豫的一边爬升一边向着外海撤离。

    随后是第三波,和第二波走的是同一条航线,十二发鱼雷几乎就是随着前雷的航迹前进。接着最后一波鱼雷机从防波堤缺口突入,向着停在港口深处的法国驱逐舰队发射了了一排鱼雷。发射完毕之后,机群一扭头越过了海港西北方的山脉,消失在了法国人的视线中。

    发动最后一波攻击的是投放照明弹的编队,他们从山口处又绕了回来,对着正在燃烧着的法国战列舰投下了最后一批鱼雷。然后向着外海扬长而去。

    整场战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