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258章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258章

小说: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迪尔镇是一座很古老的海滨小镇,居民以渔业和种植业为生。此地历史悠久,很久之前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著名狠人亨利八世三番五次挑战法国人,在占了法国人一点便宜之后。他开始担心法国人会打过海峡来报复,而迪尔实在是一处绝佳的登陆点,最终亨利八世在这短短的两公里长的海岸边,建造了两座大型对海防御城堡。其中一座就是海军战斗工兵所看到的三层生日大蛋糕,迪尔堡,另一座正好在海滩的另一头,是一座漂亮的中世纪方堡,沃尔曼堡。这两座城堡一南一北面向着大海,控制着整片滩头,防御着海上来敌的袭击。

    这片海滩正面宽广。坡度平缓,海滩与陆地之间只隔着一个小小的防沙土堤,过了土坡就是一条双车道的标准公路,一头通往多佛尔。一头通往曼斯顿。跨过公路,就是一望无垠的平坦田野,没有山头没有丘陵,沿着平原向西,距离海岸线二十公里处就是著名的坎特伯雷市,那地方距离伦敦也就只有一小时车程了。

    在徐峻眼中。这片宽阔平坦的海滩显然比多佛尔杵满火炮的崖壁要塞以及房屋密集阵地林立的福克斯通更适合用来登陆。

    不过,徐峻也考虑到了,既然自己都能够想到,英国人当然不可能不做好准备。这片地方条件太好了,原本就是个海岸度假地,海滩上还建有酒吧和划船俱乐部,波缓浪低,没有陡崖礁石,如果岸上没人拦着,德国兵都能直接游泳上岸。英国人绝对会在那里构筑坚固的防御阵地,徐峻已经对此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不过由于那地方地势十分平坦,非常利于舰炮火力攻击以及空中打击,比灌木密集,布满高地与丘陵,到处是暗堡路障的多佛尔地区相比条件要有利的多。最终徐峻还是敲定了这处登陆区,随后所有的计划都围绕着这个地点准备了起来。

    徐峻没有想到的是,他犯了一个经验上的错误,现在是1940年,不是1944年。他所认为的登陆地点,在当时的英国人眼里,是不适合登陆的。原因么,听上去很蠢,英国人认为那里的水太浅。

    英国皇家海军自从加里波利战役吃了一次狠亏之后,一直在研究登陆战术,十几年下来,也算是有了些心得。在他们看来,迪尔或许适合中世纪的军队跨海登陆,但是绝对不适合现代军队登陆。

    在中世纪,军队登陆靠的是划艇和舢板,吃水浅,吨位小,几十条大汉就能直接把船划上滩头。迪尔附近水浅波缓,海岸附近没有礁石险滩,只有一些水深不到一米的海底沙洲,非常适合小艇登陆。但是到了现代战争,这种浅水海滩就成了障碍,现代船舶普遍吃水比较深,就算是内河趸船也要有一米到一米二左右的吃水,更别提海船。

    想要在此处登陆,运输船只能停靠在距离海岸一公里之外的深水区。德国人必须依靠小船运载他的士兵与补给,渡过这片一公里长的浅滩,而后才能靠上沙滩,随后必须经过一段八十米宽的松软沙滩,才能踩上坚实的陆地。步兵还能凑合着这样干,但是装甲车辆,重炮,卡车,各种油料弹药补给,依靠这种来回换乘摆渡的方式登陆。就算半天都可能上不了一个营。

    德国人如果选择在这里登陆,只要海岸观察哨一个电话,附近空军基地的英国轰炸机几分钟就能赶到,教会德国人怎么喝海水。而登陆的德国陆军。在没有车辆没有重炮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只要依靠国民自卫队就足以挡住他们的进攻,最后由赶到的英国陆军轻松解决战斗。

    英国海军认为只要德国人还保留着一丁点军事知识与理智,就绝对不会选择这种死地登陆。

    不过英国海岸防御指挥部还是比较负责任的,也可能是为了向内阁表示自己不是吃干饭的。他们依然为这片海滩设计好了一个教科书般的海岸防御阵地体系,并且制好了图表,上交给首相审批。

    丘吉尔此时一心考虑的是如何搞定德国空袭的问题,对岸防御上他一直固执的认为德国人会在多佛尔一线登陆,他当年直接策划了臭名昭著的加里波利登陆战,那场让他下台的血腥屠杀让他记忆犹新,所以他认为,德国人绝对不会选择没有港口设施的海滩登陆,英国人早就吃够了苦头,德国人不会学不到这一点。所以当他看到那份文件后。根本没有批复就直接让秘书归档了,在他看来下面人有些神经过敏了,完全在浪费他的精力与时间。

    丘吉尔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份图表不到三天的时间,就被送到了徐峻的办公桌上。

    徐峻获得图纸后大喜过望,立即就命令作战处按照那份防御阵地图开始进行作战推演,一堆将军元帅凑在一起反复推敲、而后调动步兵演习、进行实验性训练,最终诞生了现在这个登陆计划。

    为了避免英国人发现自己的企图,德国空军不敢大肆低空侦查,只能装作偶尔路过。从高空拍了一大堆侦查照片。徐峻和将军们在照片上找到了壕沟和防空掩体,还找到了正在施工的地堡的痕迹,他们发现了两座看上去像是重型堡垒的建筑,外形非常像是大型岸炮掩体。还看到了海滩上的巡逻艇以及延伸到海面的防空炮塔栈桥。

    大部分东西都能和那张图纸合得上,这让德国将领们非常满意,显然他们获得的情报是真实可靠的。殊不知他们看到那片海防阵地,其实也就只有那道壕沟与几个防空掩体。

    迪尔镇国民自卫队觉得自己这边风景秀丽,天蓝云白海清沙幼,天杀的德国人一定会对迪尔下手。于是向海岸防御指挥部要求加强防御。结果上面就只扔了张图纸下来。自卫队无奈,只得自筹资金自备材料,发动全体人员动手,建筑起了壕沟与阵地,只是自始至终都没有获得安置在这些阵地上的武器。

    德国人看到的所谓地堡只是几个工地的厕所和厨房,两个巨大的堡垒建造于16世纪,纯砖木结构,根本扛不住现代火炮,只能当做海岸防空观察哨、海面瞭望台与步兵营房,每个堡垒里驻扎了一个连的陆军新兵,不光缺乏重武器,就连步枪都做不到人手一条,一部分人只配发了两颗手榴弹和一把刺刀,平时只能拿着木棍参加训练。

    德国人看到的巡逻艇其实是拖上岸的废弃渔船,防空炮塔栈桥倒是真的,不过也就只建好了那条栈桥,防空炮还是没有影的事情。

    德国人战战兢兢的反复侦查了几次,前后排列对照之后,发现并没有多大变化,倒是有一部分图纸上设施一直寻不见踪迹,德国佬的脑子一下子没转过来,还在暗自赞叹英国佬警惕性真高,伪装能力真好,掩盖的天衣无缝,根本看不出破绽。

    有位去过迪尔旅游的参谋军官指出,这两座堡垒已经站在那里几百年了,但是统帅部的将军们依然认定,英国人一定早就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改造,现在那就是两座海岸重炮碉堡,因为换成德国人是一定会这样干的。

    英德双方都沉浸在各自的自以为是之中,于是接下来又一场逗智游戏上演了。德国统帅部遵照徐峻的建议,使用一切手段误导英国人,无论是故意的情报泄露,还是堂而皇之的登陆演习,处处都在向英国人显示自己准备登陆多佛尔。

    徐峻甚至命令空军冷血的轰炸了多佛尔至朴茨茅斯一线所有的沿海城市,除了摧毁那些危险的化学武器,主要目的就是想让丘吉尔误判自己的攻击方向,把英国最后一支装甲力量以及最后的步兵机动兵力调往那两座海港,保证德军部队在登陆迪尔的最初12小时内不会遭到英军的反冲击,使得更多的部队能够顺利登陆。

    如果德军登陆部队能够扛住最初的24小时,只要第一登陆集群全部登陆,那么只凭借英国陆军现有的机动力量,再也不可能把德军赶下海了。徐峻与统帅部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使尽了各种花招,绞尽了脑汁,把丘吉尔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多佛尔一线。

    当最新的情报显示,英军部队正在往多佛尔和福克斯通两座城市行进时,整个统帅部会议室欢声雷动,大家都相互拍着肩膀表示喜悦与祝贺,并且全体起立向徐峻鼓掌致意,恭贺元首的计划获得了成功。但是德国人绝对想不到的是,丘吉尔打从一开始就没有往别的地方去想过,他早就咬准了德国人要登陆多佛尔,无论你欺不欺骗他都会往那里调兵,根本用不着去误导什么。

    阴差阳错之下,双方都自以为得计,英德双方表面上配合的珠联璧合,似乎心有灵犀,却不知实际上是南辕北辙,自说自话,根本就没尿在一个壶里。

    而徐峻的轰炸欺骗计划,造成了他都没有预料到的连锁反应,英国沿海居民被那种无差别的恐怖轰炸吓到了,陷入了一种群体性的恐慌之中,一场毫无预兆的集体大逃亡爆发了。

    南部沿海各村镇城市,只要靠近海岸线的,当地居民全都果断的抛弃了家园,开始疯狂的向着内陆逃亡,其中就包括了紧靠海边的迪尔。迪尔镇国民自卫队员们拖家带口走上了逃亡之路,全镇上下还没到天黑就已经跑了个干干净净,只留下海岸边空空荡荡的战壕和掩体。

    两座古堡里的陆军步兵完全没有搞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眼睁睁的看着镇子里的居民大包小包拖儿携女犹如迁徙的兽群一样狂奔离去,只留下一个空镇子放在那里,天黑后漆黑一片鬼气森森。

    傍晚时分多佛尔驻军司令部发来命令,两个连的指挥官全都被召集到要塞开会,只留下了那堆新兵蛋子就地警戒。结果有几个比较好事的新兵偷偷摸进了镇子,砸开了镇内酒馆的酒窖,接着当然是呼朋唤友一起同乐,很快就变成了两座堡垒里所有步兵的联欢,早就被军队伙食祸害惨了的新兵们带着从镇子货仓里搜到的腌肉咸鱼,跑到装修最豪华的沃尔曼堡里开起了冷餐会,一场痛饮狂欢之后,打着呼噜的步兵横七竖八的躺满了堡垒的各个角落。

    就在所有人都陷入醉梦之中的时候,德国海军战斗工兵偷偷摸上了岸。(。)

第八十一章 D日(一)() 
德国第三步兵师第八步兵团第二营第一连第一排上等兵米盖尔现在的心情很郁闷,全连上下,只有他一个人全身湿乎乎的。

    “一星期里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我一定是遭到了诅咒,或许应该去找个神父谈一谈。”上等兵站在战壕里,全身上下只穿着一条裤衩,他用力绞干着灰色的军裤,而后晾在了放在壕沟边的一块木板上,木板的另一边铺着他的36型野战服。

    “这实在太荒唐了。”米盖尔气呼呼的说道。“看到我快倒下去,就没人想到拉我一把。”

    “注意警戒,米盖尔,我盯着你呢,你已经成为整个营的笑话了。”连军士长鲁道夫坐在壕沟边的一个弹药箱上,上身穿着制服,下身只穿着一条大裤衩,膝盖上横放着他的MP40冲锋枪。

    “太阳出来了,很快就会干的,你们排运气好,一枚奖章轻松到手。”鲁道夫脱下行军靴,拔下湿透的袜子,开始晒起他已经泡的发白的脚。

    20日午夜,海军潜水战斗工兵们传回的报告震惊了整个登陆指挥部,德国统帅部给这次行动预想了数十种意外情况以及处置方法,比如如果遇到敌军重炮攻击该怎么处置,如果遇到雷区阻碍该如何处理,如果第一波登陆被阻滞在沙滩上该怎么安排,就是没有一条是关于如果敌人跑光了阵地上空无一人那该怎么办的。

    冯。博克上将的保守性格使得他立即陷入了选择地狱,该立即提早发动登陆,还是该向统帅部报告后又统帅部来判断,这是一个大问题。博克既担心这份报告是英国人故意布置的陷阱,那么贸然行动必定会导致灾难,又担心如果情况属实,那么自己现在显然是在延误一个千载难逢的战机。

    博克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中,作为登陆集群总指挥的他,绝对不能在部下面前暴露出他的犹豫,因为这会被部下视为软弱。直接影响到他的权威,这是博克从小受到的教育,他是个标准的旧容克军官,每一根肋骨上都刻着军国主义。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司令部全体人员都等待着总司令官做出抉择,博克的司令部一直遵循着极端森严的等级制度,他的部下们从来不敢越俎代庖,所有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好机会正在慢慢的从自己手中溜走。幸运的是,这个司令部里有一个人并不在乎什么权威等级。他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司令官,为什么还不下命令,海军的报告非常清楚,虽然我不知道英国人出了什么问题,但是很明显,这是上天给予德国的机会,我们应该立即开始行动。”古德里安推开船舱的门冲了进来,他兴奋的挥舞着手杖大声的向着博克说道。

    “但是,我们还没有更进一步的侦查报告,我觉得应该应该先报告元首。让他做出决定。”

    博克对古德里安的感观一直不错,他觉得此人是个非常优秀的战术指挥官,或许有能力指挥一个集团军,只是稍欠资历与经验,并且出身稍微低了一些,不是容克贵族,却也算是士绅家族,两代从军,勉强可以划进军官团。特别是近来,博克发现新任元首对古德里安似乎青眼有加。时常会在例会上询问他的近况,在几次战役中每每都委以重任,明眼人一看都知道,古德里安的前途绝对不可限量。

    “我认为我们可以立即出发。航渡时间最快也需要两个小时,有足够的时间让统帅部做出答复了,到时候,无论命令是前进还是撤退,我们都可以灵活的掌握。”古德里安恳切的望着博克,希望能够说服对方。

    “好吧。既然你坚持,我也认为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博克被古德里安说动了,这确实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不禁在对古德里安的评价上又加上了几分。而其他的贸然打断上级军官思考,无视军队神圣的等级制度之类的,看在元首的面子上,博克也就当没有发生过。

    德国登陆舰队从20日一早上起就开始加压升火,随时都能启动,随着司令部的一声命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