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335章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335章

小说: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部?”汉斯也好奇的问道。

    “当然是全部,一个都没能跑掉。”魏尔勒得意的说完,小心翼翼的端着茶杯抿了一口茶水。

    德国全面入侵挪威之后,挪威的王室就此失踪了,任凭德国人把那个冰冷的国家翻了个底朝天,都没有找到丝毫痕迹。事后德国方面始终在怀疑挪威王室已经逃到了英国,但是英国政府却一直没有公布过这方面的消息。这原本应该是鼓舞士气的新闻,还能用来打击德国在挪威的统治与占领。英国人没有任何理由向国内外隐瞒这个“胜利”。

    哈康七世和他的王室成员似乎从人世间消失了,同时跟随他消失的还有一大批政府官员和数量庞大的储备黄金。当德军占领挪威半个月后,一些政府官员陆陆续续从藏身之处走了出来,他们缺乏生存物资和资金。已经没有能力再躲藏下去。

    事后德军询问他们是否知道王室的下落,所有人异口同声的咬定,他们随着王室一起逃跑至哈马尔,随后就在那里分道扬镳各奔东西了,最后看到他们的一个侍从官表示。载运王室与财宝的卡车是向着东面走的,穿过那片茫茫的山岭,后面就是瑞典边境了。

    当时法国战役已经告一段落,英国陆海军在敦刻尔克折戟沉沙。英国人此时正在焦头烂额的忙着善后,似乎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管那群挪威官员的死活。

    结果原本安排好的逃亡计划全都变成了废纸,那些官员苦苦等待了半个月,在海岸边望眼欲穿,却迟迟等不到传说中派来载运他们的军舰。

    这些官员实在是耗不下去了,不事生产的他们只依靠着逃亡时随身携带的一些财物度日,习惯了奢侈享受的他们此时依旧不愿意放弃原本的生活品质。于是很快就坐吃山空陷入了生活窘境。这时候,那些养尊处优的官员老爷们,别说什么胸怀雄心壮志力求复辟王国了,他们就连自己的生存都难以保证。

    政府与王室抛弃国民逃跑的行径经过德国人的刻意宣传,加上一些挪威本地组织的煽动,最终受到了大部分挪威人的唾弃。这些官员现如今处于人人喊打的地步,平日里连暴露身份都不敢,更谈不上什么寻求人们的帮助了。

    终于有人实在忍受不了,走出隐蔽住所,向德国驻军投降。那位官员表露了他的身份,并且要求得到相应的待遇。德国人似乎还没搞明白状况,竟然同意了那位的要求,他被安置在旅馆里软禁起来。德国人给了他很大程度的优待。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既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挪威政府官员门羞羞答答的陆续向德军投降,以前挪威政府的身份重新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这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挪威人对这些政客的鄙视了,不是去海外组织流亡政府去了吗?还顺带着卷走了银行里所有的储备资金和外汇。原本感觉这几位虽然有些无耻。倒也不失为一条汉子,结果却原来全伙都还躲在国内啊,你们还能指望这群废物什么,他们就连跑路都不会。

    随即那个老问题又出现了,哈康国王和他的钱现在藏在哪里。

    德国方面这时候正在进行巅峰火并,两位新老元首使出了浑身解数想要了结对方的小命。挪威驻军一度陷入了指挥混乱,等到尘埃落定时,所有人的注意力又放到了新元首登基,对旧势力大清洗的事务上,已经没有那份闲心再去寻找落跑的王室了。

    最终发现其中一些端倪的竟然是德国海军,说起来这件事还跟徐峻有着不小的关系。还记得那条被元首阁下亲手俘获的英国皇家海军德文郡号巡洋舰么,德国海军的情报机构事后对这些被俘英军官兵进行了严格的审讯。审讯的结果让德国人大吃一惊,原来这支小小的舰队竟然肩负着一个秘密使命。

    他们被命令前往挪威海岸线上的一个荒废的渔村,舰长被告知,有一批重要的物资以及几名重要的人员要在那里秘密登船。为此英国政府还专门派遣了一小队特种部队士兵,作为完成陆上交接的安全与护卫工作。带队的山德斯中校还拿到一份丘吉尔签发的密令,一旦运输途中有变,在万不得已的时候必须解决掉那些乘客,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们活着落入德国人的手中。

    海军的情报机构将这些情况上报给了奥丁之眼,由于此时正值重新发起法国战役,情报部门的工作量很大,所以对于此事的进一步调查被延后了。

    直到法国战役结束,占领巴黎之后才重新获得了启动。一支精锐的德军特种部队被派往了情报中诉说的渔村,结果不出所料,那里早已经人去楼空,不过经验丰富的带队军官在那里发现了很多重要的线索和信息,目标直指已经消失许久的挪威王室。

    他们发现了不少于三十个成年人活动的痕迹,还发现了大量卡车和高级轿车的轮胎印记,轮胎印显示,这些卡车上装载的货物非常沉重。他们还发现了一些生活物品,从丢弃的日用品和垃圾上来看,队伍里还携带者妇女和儿童。一些包装纸和遗弃的物品上有着清晰的挪威王室的徽记,所有的线索汇集起来,这支车队的身份已经昭然若揭。

    特种部队立即向总部发出了报告,并且要求获得更多的支援。奥丁之眼也立即向徐峻上报了调查分队的发现,徐峻当时下令可以动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力求活捉这些王室成员。挪威的重要性对于德国来说毋庸置疑,挪威王室在这个国家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影响力,只要把国王与他的家族控制在手中,将没有任何一个势力能够在那片北方疆土上搞风搞雨。

    德国特种部队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追踪,很多时候由于环境与时间的原因,线索会突然断绝,特种部队士兵完全凭借着坚韧与顽强的信念,在挪威的群山中反复搜索,直到重新获得新的线索。

    挪威王室的行进路线非常诡异,似乎带路的家伙自己也已经失去了明确目的地,他们只是茫然的在群山中来回打转,只有在燃料或者食物短缺时才会靠近城镇,等到获得新的补给后就立即重新消失在群山里。

    这些人拥有非常充足的资金,他们甚至直接用金条付账,向村民购买熏肉与奶制品。德国特种部队踩着他们的脚印苦苦追寻,一路上不知道经受了多少艰难险阻,终于在今天完成了他们的使命。

    挪威王室也算是时运不济,一头冲进了一支正在进行寒带训练的德军山地师的演习区域,尾随而来的特种部队连忙呼叫友军配合,终于把那群狡猾的逃亡者堵在了一个山谷里,双方在最后一刻表现出了相当的克制,挪威王室与他们的忠诚侍从一起束手就擒,没有任何一个人在此次事件中受到伤害,全程没有发射出一枪一弹。

    接到奥丁之眼的电报之后,魏尔勒迫不及待的想要向徐峻报告这个喜讯,当德国在地中海获得了显著的突破之际,同时也把挪威彻底的掌握在了手中。

    大家的支持力度让我太感动了,本书的月票排名进入了军史类前十,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本书,将手中多余的票投给复活,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一百七十八章 兵临伦敦() 
“坦克!前进!”马丁。海斯勒少校快速的上下摆动着手臂,示意自己的营部连可以开始发起进攻。

    “长官!您要求的补给已经在路上了,团长请你注意保护好两翼的补给线。”营部通讯参谋快步跑到坦克边向营长报告,他将和后勤单位以及营部通讯处留在集结点。

    “明白了,转告团长,我们是突击部队,这些问题应该交给步兵去解决。”海斯勒少校回转头对着身边隆隆驶过的部下高呼“前进!前进!战士们!我们要去把英国人打个落花流水!”

    这是第二装甲师第三装甲团的先头部队,作为刚登岸不久的新锐,他们对战斗充满了渴望,全军上下士气如虹。第二装甲师第一任师长就是现在的E集群装甲部队总司令古德里安中将,在法国战役中也有幸归于这位老长官的麾下,曾经在古德里安的指挥下强渡马斯河,也曾经创造过在四十八小时内推进七百公里的战争史奇迹。

    第三装甲团的第二营功勋卓著,这一回却没有被放进登陆的第一梯队,因为部队还未全面换装,营里使用的大部分依然是法国战场时使用的标准装备。

    海斯勒少校亲自指挥的是第二营的营部本队,这是个齐装满员的39年编制轻装甲连。和历史标准不同的是,总算上级开恩,更换掉了所有装甲营长使用的一号指挥坦克,这让全营上下都为止松了一口气。

    原本的那种一号指挥坦克装甲薄弱不讲,还搞了一个方头方脑的傻瓜外形,固定车体上只杵着一挺机枪,在战场上异常的吸引眼球。这简直就是让指挥官蹲在一只画着偌大靶心的纸盒子里指挥全营的行动,任何一次针对营部的炮击都会让全营上下心惊胆战,营长能够活到现在真可算是洪福齐天。这回总算是鸟枪换炮,营长和营副都坐上了崭新的三号指挥型坦克,指挥系统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总算是有了一些保障。

    这种坦克是在三号基本型的基础上改装而来,德军还因为安装通讯器材的不同。专门给了同一款车三个装备编号。作为一支装甲部队的指挥核心,这种坦克安装了两台指挥电台,可以沟通上级指挥部也可以直接向单车发布命令。

    为了腾出通讯器材的空间,指挥坦克焊死了炮塔座圈并且拆除了主武器。只在原本安装主炮的位置上装了一门木制假炮作为伪装,无论从外形还是机动性能上和普通三号坦克完全一样,避免了被敌人辨识出装甲部队的指挥机构加以针对性的打击。

    现在德国坦克营长站在指挥车的炮塔上踌躇满志,这位指挥官正处于他从军以来最光荣的时刻,他将作为第一个带领部队进入英国首都圈的德国国防军军官而载入德军的军事史册。

    “诸位!我们曾经一起在波兰平原上浴血奋战。也曾经一起在敦刻尔克品尝胜利的美酒,现在,我们的面前,就是德意志最强大的敌人的心脏,我希望诸位与我一起,尽忠职守奋勇作战,我们必将获得胜利。这一次,我们将会一起在伦敦的白金汉宫广场上高唱起德国国防军的凯歌。”海斯勒手持着无线电话筒,向着自己的部下发出了战前动员。

    实际上他根本不必这样做,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将要展开的作战。对于德国来讲是多么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刻,如果他们能够完成本次任务,所有人都将会成为小时候书本上那样的伟大英雄。

    第二装甲师变成了了完成伦敦包围圈的突击矛头,这件事完全出于一个意外。一开始这支部队被赋予的使命,是从南侧包抄梅德斯通,配合曼施泰因的塞浦路斯拿下这座伦敦首都圈南部的最后一座大型城镇,替这头可怕的三头犬打开冲向伦敦的大门。

    这三天来,德军部队因为恶劣的天气吃尽了苦头,当然英国人那边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好受。德国人总算此前还做了一些物资上的准备,英国却只能依靠仓库里剩余的一些老本。在逆境中苦苦挣扎。

    英国人已经用实际表现向德国人阐明了他们的态度,这些盎格鲁人不好好吃上一点苦头的话,是绝不会屈服的。

    伦敦方面终于捂不住盖子了,在23日晚上七点。丘吉尔在伦敦电台发表了广播讲话,向外界宣布了大英帝国目前面临的可怕局面,德国人依靠诡计欺骗了多佛尔的守军,他们发起了一次卑劣的偷袭,虽然驻守多佛尔的英国官兵无惧生死浴血奋战,但是在敌人压倒性的优势之下。最终没能抵挡住强大邪恶的敌人的攻击,多佛尔地区已经陷落,德国人邪恶的铁靴子此刻已经踏上了英吉利的领土。

    丘吉尔号召全体英国人立即团结起来,向着侵略者发起坚决的抵抗,他宣布从命令发布的那一刻开始,秉承大英帝国国王陛下赋予他的权力,他将有权指挥所有大英帝国、海外殖民地、大英帝国联邦成员国的三军武装力量,同时所有帝国领土上的人民,无论是英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必须毫无保留的服从他与他代表的战时内阁的命令,他发誓要在伦敦与邪恶的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他发誓绝对不会考虑与敌人媾和,更不会向侵略者投降,他会领导这个伟大国家一直战斗下去,直到地球上最后一个英国人或者德国人倒下,这场战争才会真正结束。

    很难形容伦敦市民和驻伦敦各国外交机构听到这段广播当时的反应,大致上也就如同在市中心爆发了一座维苏威火山。

    伦敦市民从未想过自己也有会直面侵略者的那一天,虽然他们的适龄男性都被组织起来接受各社区组织的步兵训练,那也只是拿着一根木棍在社区公园里走走队列。

    当天晚上政府终于打开了仓库,社区工作人员推着板车开始向市民们发放储备的武器,此前这些武器被一直储存在伦敦市地下的秘密武器库里,哪怕陆军最缺乏武器的时刻都没有开启。

    这些被封存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步枪被发放到了市民手里,其品种之繁多,跨越年度之大,让人叹为观止,有的装备甚至可以追溯到克里米亚战争。

    拿到那些封油已经硬得跟石头差不多的褐贝斯的市民自卫队员欲哭无泪,这是准备干嘛?难不成让我们穿着红制服在伦敦郊外再上演一次细细的红线?话说回来,配套的子弹呢?难不成是想趁着德国兵正笑得半死的机会,用这根铁条上前结果他们吗?那这条计策还真是毒辣。

    战后出生的一代小伙子可以因为无知而无畏,而那些四五十岁遭遇过一战的市民们那可是知道厉害的。上一次战争是什么样子,那些老人非常清楚,在恐怖的步兵重火力与自动武器之下,尸山血海什么的只能算开胃小菜。

    一直以来伦敦市民只遭到了德国轰炸机的侵扰,这些海因克尔和喷火式你来我往,不分日夜的在头顶嗡嗡嗡,说起来确实让人感觉有些烦,不过现在与那些可怕的德国步兵相比,头顶这些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