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387章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387章

小说: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怕的丛林耗尽了精神。从八月下旬开始,部队的士气明显出现了下降,非但军纪变的有些散漫,甚至一些对联队上级甚至司令官不满的言论也开始在底层官兵之间出现。

    日本帝国陆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此时驻扎的位置是一个叫二山村的地方,靠近中越边境,距离镇南关差不多只有步行半个小时的路程。这支部队现在从属于第二十一联队为骨干编成的三木部队,指挥官是二十一联队的联队长陆军大佐三木吉之助。这支混编部队除了原本联队所属的步兵部队之外还编入了一个中队的战车以及一部分辎重和给水部队,任务是封锁镇南关一线的国境线,全力封堵住法属印度支那通向中国的物资交通线。

    对于日本来讲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行动,因为当时的日本参谋本部里流传着这样一种思想,那就是只要切断中国外来物资的交通,重庆的中国政府就会失去继续战斗下去的资本,将会帮助日本尽快赢取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于是当日军在发动南宁战役时,再次喊出了他们曾经在南京城下喊过的“这是最后一战”的口号,此刻日军上下都认为只要掐断了滇缅公路和滇越铁路,日本就可以打赢这场战争了。

    当然历史证明这只是日本人一厢情愿的奢望,不过在当时,日本军部确实对此寄予了极大的期望。甚至为了获得海军的海空支持,不惜向那些宿敌低头。不过等到日军打下南宁之后,却发现局势的变化和原本想象中的有些不太一样,虽然成功的拿下了镇南关。但是日本军部突然发觉好像目前被困死的是自己这一方。

    对于其中的苦楚,作为一线指挥官的森本宅二中佐对此最有感触。这位森本中佐此时四十五岁,是日军内最标准的少壮派军官,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8期,和后世出名的长勇以及一木清直是同期同学。那一期还有个中国留学生非常出名,那就是此时担任民国参谋总长的何应钦。实话说这位中佐的官运并不特别出色,只是依靠标准的军队资历累进,同期同学中不少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当上中佐或联队长了,而森本直到去年九月才获得晋升,被任命为第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的指挥官,总算是混进了日本陆军中层。

    晋升之后还未等他把屁股坐暖,第五师团就从舒适繁华的华南被调到了草莽遍地的广西战场,从钦州登陆,森本带着第三大队一路烧杀抢掠冲进了南宁城。正想要休整一下的时候,却又被师团部调去南宁外围承担警备任务,等他爬到目的地一看地图,那地方叫昆仑关。

    昆仑关战役究竟打成什么样,历史资料太多,也就不用在这里详述了。只是其中有一点必须要说明,如果按照中国政府公布的战报,这位森本中佐此时应该已经战死在了昆仑关下,尸体都已经烂透了。(曾经有一段时间,笔者也相信了国民党政府对昆仑关大捷的记载。所以当翻阅历史资料时发现森本宅二这个名字的时候,以为讲的是两个人。随后查过履历才发觉,带着第三大队支援昆仑关的还真的就是这家伙,而且此人非但没有死在那里。最终还以大佐的身份在朝鲜退役。)

    在一片混乱的昆仑关战场,第三大队其实一直在八塘和七塘之间游荡,并没有被放在第一线上,与倒霉的第一和第二大队相比,并没有遭受多么严重的损失。最终却也因为部队里老兵数量最多,被单独拉了出来。放在外线执行国境线封锁任务,或许联队长也有些过意不去,还专门为其调了一个坦克小队,驻扎在附近村庄配合森本大队的行动。

    但是自从第三大队承担起这份任务之后,简直就像掉进了噩梦之中。中越边境此时到处是茂密的原始丛林,气候闷热潮湿,日间最高气温达到了四十度以上。部队的物资补给极端困难,甚至无法从附近的山民那里搞到新鲜的蔬菜,驻地边全是茂密的莽林,到处是毒蛇和毒虫,如果不熟悉道路,根本没人敢往里走。附近的乡民眼神中充满冷漠,语言也完全不通,会中文的军官无论怎么比划,他们就只是摇头表示听不懂。一到夜幕降临,营地外的丛林就开始发出各种怪异声响,虎啸狼嚎之外还有各种古怪的啸叫,搞得日本士兵一到晚上都不敢单独走出兵营。

    此时不光是第三大队一个单位,整个第五师团都陷入了困境之中。当时广西当地的乡村非常贫困,平民极端敌视日本侵略军,白李两位桂系巨头,早就把广西治理的滴水不漏,在他们的长期宣传和鼓动下,广西的百姓变的非常的排外,别说是日本侵略者,就是中央军进来也一样给你难堪。

    日本人根本无法从当地搞到粮食,更别提佐餐的菜肴。第五师团所属部队,每天食用的大米白面以及油盐酱醋,全都只能从外地海运,这些粮食在钦州港卸载之后,再用卡车运送到南宁。从南宁到钦州的一百多公里的补给线,需要跨越数不清的山岭,山里到处是携带武装的山民,遇到日军的辎重队,他们很乐意客串一把山贼,依靠第五师团手中的兵力,根本无法保护整条线路的安全,于是每次补给只能依靠重兵集中押送,才勉强完成了师团的基本物资保障。

    原本的第五师团是机械化师团,但因为这次作战的区域内大部分是山地和丛林,所以师团在出发前换掉了原本的机械化装备,第五师团此刻又变成了骡马化,手中掌握的运输车辆除了必要的弹药和油料,只能保证每天食用口粮的输送,根本没有多余的运力再来运送什么肉菜罐头等副食品,不过师团指挥机关的物资和补给,那是完全有保障的,毕竟南宁是一座大城。

    下属部队如果运气不好在附近搞不到蔬菜副食的话,就只能用味增和酱油下饭,特别是驻扎在山坳里的部队,比如森本的第三大队,那日子过得简直苦不堪言。光是吃不好也就罢了,大日本帝国的士兵原本就不该贪图享受,森本中佐这样说了,米饭加酱油是一种磨练,更能体现出诸君的大和魂所在。而且联队上有时候会开恩,偶尔发放几罐应急储备的大和煮罐头让他们开开荤,因为当地气候太湿热,连罐头都不太好保存。

    在日本士兵眼里,这确实还算不上最大的苦难,让他们谈之色变的是丛林里层出不穷的各种昆虫大军。白天最肆虐的昆虫是苍蝇,简直是无处不在,而且数量多得惊人,森本曾经按照国内的习惯下令全营地搞好卫生,结果却发现想要消灭苍蝇,他得清扫外面整座山林。而一到夜幕降临,各种大大小小品种各异的蚊子,如同乌云一般从树林里出动,它们从门窗板壁竹篾的空隙中,飞入日军营房,随后找一个肉厚血足的家伙大快朵颐。日本士兵曾经也试图反抗过,使用了各种方法,但是在这种规模惊人的丛林小恶魔面前,几乎就没有起多大作用。而且还因为蚊虫携带的病毒,造成了大量的病号,最普遍的是痢疾和疟疾,甚至有两个士兵还出现了黄疸。

    更让森本抓狂的是,官兵们吃了这么多苦头,上级交予的任务却根本无法完成。镇南关一线的山岭之间,乡民和猎人开辟出了无数条可以通行的小道,使得这片国境线看上去就像一把漏勺,光是守住大路根本无法堵住物资的输送,数不清的走私马帮,驾驭着当地特有的矮马,携带着重要的物资从那些小道穿越边境,熟悉道路的他们可以轻松的绕过日军的防线,翻越崇山峻岭把货物运到中国政府的控制区。

    日本方面一度为此向法国人提出了严正的抗议,法国人随即表示会加强边境的管理,同时同意日军派遣观察组加以监管,彻底杜绝这种破坏法国和日本友好的行为发生。结果还没等到日本人庆祝外交上的一次大胜,法国人转过头就全部都不认了,法属印度支那联邦当局拒绝承认双方已经达成的协定,并且声称只是当时总督卡鲁特的个人行为,根本就不具有法律效用。日本外务省和军部的特使,气急败坏的要求与卡鲁特见面,让日本人吃惊的一幕出现了,法国人直接回应,卡鲁特已经被撤职查办,还有什么外交上的问题,请等新任总督到任之后再谈。

    随着苦难的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森本中佐的心情也变得一天比一天抑郁,每天日常的工作完毕,他就会呆呆的坐在竹子搭的寝室里擦他的那把祖传宝刀,还常常在半夜发出渗人的哀嚎。森本中佐已经憋了一肚子火,他急着想要找地方发泄。而这位大队长不会知道,比他更着急的还大有人在,陆军参谋本部参谋们已经成了锅盖上的蚂蚁,因为他们惊恐的发现随着世界局势的改变,自己的如意算盘正在一步步落空。

    月初求月票,请大家看完本章后别忘了投月票,推荐票也需要,新故事开场了,后面的内容更加精彩。(。)

第二百五十一章 法国殖民地(上)() 
要说参谋们原本的算盘,他们当时的脑子里其实只有一个想法,无论如何都必须将这场战争继续下去,绝对不能放弃陆军之前获得的战果。他们在内阁中提出的南进战略,进攻欧洲国家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这场快要把日本彻底拖垮的侵华战争继续下去。他们需要东南亚资源产地的新鲜血液填补日本已经枯涸的血管,让他们的战争机器能够继续运作,打完这场对中国大陆的征服战争。

    法属印度支那就是那些参谋计划中选择的第一块跳板,不光是因为她的地理位置特殊,更重要的是日本政府对欧美国家对日态度的一次大胆的试探,或者说想要看看欧洲国家的容忍底线。这是日本人一战结束之后,第一次向欧洲国家的势力范围伸出爪牙,最后结果如何,将会直接影响日本政府对后续战略的制定和审核。所以日本陆军方面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因为南进计划关系到了陆军的核心利益,绝对不能允许失败。

    面对法属印度支那联邦,一开始日本陆军其实心里还是有些犯怵的。世界上最强陆军,无敌的欧陆雄师,这是法国陆军一直以来在日本人心中的印象。法国的先进军事技术和战略战术思想,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课堂里被教官反复宣讲,日本军队一度对法军痴迷成风,不光是步兵战术,就连装备和服装配饰都充斥着浓重的法国风格,甚至还有的军官直接带起了法军式样的无檐便帽,俨然一副欧洲强军的模样。不过一战的血腥惨烈战场,巨大的损失和愚蠢的战术,让法国陆军的光环变的黯淡无光,反而是战败后崛起的德国,因为漂亮的制服和铁血的风格成为了日本陆军少壮军官追捧的对象。

    但就算是军队里的法国热已经退烧,但是与日本相比,法国依然无比强大。哪怕是在欧洲战场上法军丑态百出,但是欧洲最强陆军的印象早就根深蒂固的刻入了陆军将领们的思想。这可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绝对不能拿来和中国相提并论,如果发生矛盾。最好从外交途径解决问题,那是最理想的结果,不到万不得已,应当尽力避免与法属印度支那联邦发生军事上的冲突。这是陆军高层和内阁制定的行动准则,并且以明确的书面命令下发到了执行单位手中。

    但是随即国际形势突然发生了改变。法国在欧洲战场上遭遇到了一连串的惨败,还未等日本人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德国陆军已经在巴黎的街头阅兵了。法**队失败的实在太惨太快,这让日本政府产生了一系列的误判,他们觉得自己之前的计划似乎过于谨慎了,法国的强大根本就是假象,这个国家实际上外强中干。

    于是日本政府对于法属殖民地的态度又是一变,不光派出了态度强硬的军方和外交谈判小组,而且还调派了第五师团的武装部队驻守在了中越边境线上,除了切断中越物资流通的目的。更是一种对法国人的武力展现。日本方面此时试图从军事和外交两个方面向法国政府施加压力,同时逼迫法国的殖民地当局就范,同意那些他们之前根本连提都不敢提的非分条件。日本要求法国开放越南北部的机场和港口,并且允许日军在法属印度支那领土上驻军和通行。

    日本外长松冈洋右给法国驻日大使发去的政府外交文件,法国政府根本就没有做出任何的明确回应,只是要求当时的法国驻日大使安里尽其所能与日本展开交涉,其实就是让他想办法能拖就拖。当时的法国政府里,贝当和雷诺两派正在忙着进行内斗,哪里有空闲的精力去管半个地球外的小小殖民地的事情。

    安里倒是非常老实,他开始和松岗两个推开了磨。一来二去之后松岗也明白了,跟这个法国大使没啥可以谈的,对方根本没有得到法国政府的授权,和他扯皮完全就是在白白浪费时间。松冈洋右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他立即提议把突破口放到法国殖民地当局的头上,日本可以直接与殖民地当局签订协议,而且计划一旦法国殖民地政府屈服,陆军必须立即出动,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要害区域,造成既成事实。这样等到法国政府想要反悔,也可以有足够的打官司的余地。

    况且目前看法国国内的局势应该也撑不了多久,德国陆军正在长驱直入,已经占领了法国大半的领土,一旦法国向德国投降,那么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在松岗看来,日本与德国结盟是板上钉钉毫无疑问的事情,只要得到德国的支持,那么这些欧洲国家在亚洲的殖民地,日本政府完全可以予取予求。

    结果就在日本方面正在做着订立三国联盟,大日本帝国独霸亚洲的美梦之时,法国巴黎突然传来了日本军人刺杀德国元首的消息。日本方面着实被吓得不轻,这可真的不是开玩笑的事情,要是因此引发德国与日本之间反目,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于是日本政府和外交部门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了与德国政府展开交涉,并且全力以赴弥补双方因此事产生的矛盾,尽可能的挽回事件后果的工作上。对于法国殖民地的谈判就又被暂时冻结搁置在了一旁,日本外务省觉得在这种时候绝对不能再刺激德国人了,如果此时触动法国殖民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