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421章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421章

小说: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时候与机场进行联系了,长官。”大队长的耳机里传来了行政副官克劳森上尉沉稳的声音。

    “知道了,通讯频率、通讯频率。”史博茹少校再次往窗外查看了一下地标,确认自己的航线完全没有差错,随即扳动无线电的调频开关,打到了起飞前设定的频率上。

    “黑鹰呼叫紫罗兰,黑鹰呼叫紫罗兰,听到了请回答。”史博茹使用流利的法语呼叫起机场。

    在短暂的静默之后,耳机传来了机场地面指挥的回答声。

    “黑鹰,这里是紫罗兰,你的声音很清晰,完毕。”

    “我们现在的位置在你们的西南方,预计十五分钟之后到达,请通报你们那里的气象情况,完毕。”

    “知道了,黑鹰,请稍等。。。。这里在下雨,雨量小,能见度一百二十米,云高七百米,地面有微弱的东南风,完毕。”

    “非常感谢,紫罗兰,我们会准时到达,完毕。”

    “跑道已经准备好,我们欢迎你们到来,黑鹰,完毕。”

    “谢谢,待会儿见,完毕。”

    “待会儿见,完毕。”指挥塔里的管制员松开了通话按钮,他转过脸有些疑惑的望着背后的上级。

    “不知道是不是信号传输的问题,我怎么觉得和我通话的是个女人的声音。”

    “声音是有点像,不过怎么可能呢,或许那个德国人的嗓音就是这样的。”蒂埃里少校全程从麦克风里监听了双方的对话,他也觉得那个德国领队的声音有些奇怪,甚至可以说挺迷人的。

    “不用管那么多,人员都待命了吗,牵引车和消防队呢?”蒂埃里少校询问指挥塔的值班军官。

    “全都已经就位,消防队和牵引车已经在跑道边待命。”值班军官是一个空军少尉,胸前斜挎着一个小帆布包,里面是信号枪和几发信号弹。

    “很好,现在就只等着那些德国人降落了,希望他们的技术像传说里一样好。”蒂埃里少校举起望远镜走到塔台外的回廊上,开始对着西南方向的空中眺望。(。)

第二百九十八章 飞行队(中)() 
“他们在那里!”站在指挥塔外围栏上的眺望员大声的呼喊起来,伸出手指向发现目标的方向。

    “嗯,是他们,非常准时。”蒂埃里少校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对着身边的属下点了点头。这才是职业军队的正常表现,哪里像殖民地空军那群大爷,以往的飞行转场计划,有哪一次他们不误点的。

    和乐空军基地(也有把地名翻译做华乐或和洛的)是越南东京地区唯一的一座单纯以军用目的而建造的机场,原本赋予其的职责是保卫东京至海防一线的空域安全。但实际上因为前前任总督是个崇尚和平的自由主义者,法属印度支那空军力量不断被削弱,最终驻防在这个机场的空军力量只剩下了三架德瓦蒂纳510和两架老式的纽波特,还常常因为零件缺乏而无法升空,这样的空中力量,别说保护东京海防了,恐怕就连自己都保护不了。

    在让。德古到来之前,法属印度支那当局就只能依靠一堆破铜烂铁和老弱残兵来保护自己的领空,也怪不得前任总督卡鲁特会灰心丧气做出了与日军妥协的决定。不过目前的情况已经大大不同了,有了德国在背后支持法国方面的腰杆子硬朗了许多。特别是同登血战之后,日本人这段时间里在边境线上的活动明显是收敛了不少,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原本的那些驻军终于松下了一口气,从南部源源不断开来的援军更是让他们重新拥有了底气,看看眼下在边境上执勤的法国守军那副气焰嚣张的嘴脸,就知道现在法国人已经在日本人面前重新捡回了他们的骄傲。

    法国工程师当年在建造这座空军基地时,是按照欧洲大型军用机场的标准来规划的,为了能够起降大型运输机,他们修筑了一条足有两千两百米长的夯土跑道,与此同时还在跑道一侧建造了一条同样长度的滑行道,以及一个面积足以同时停放下一个飞行大队的停机坪,法国人竟然对此还不满足,最终又在机场的一侧另外修筑了一条与主跑道呈六十度夹角的备降跑道。结果呢,在这样庞大的机场里,只可怜兮兮停放了五架老旧飞机,把法属印度支那驻军外强中干的本质在这里暴露无遗。

    “黑鹰,这里是紫罗兰,我们看到你们了,请你们在一号跑道降落,完毕。”管制员按下了无线电发信按钮开始引导德军中队降落。

    这种小雨对于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来说,算不上什么麻烦。在确认跑道的位置之后,德军战斗机中队开始排列成纵队,环绕着跑道进入了四边降落航线,随即一架接着一架降落在了潮湿的跑道上。因为越南这里的气候条件特殊,雨季非常漫长,在机场建造时就考虑了这一点,跑道被碾压夯打的非常坚实,不光普通的雨水难以渗透,平日里就连杂草都长不出一根,可以保证在漫长的雨季里,机场能够正常使用。

    全副武装的FW190,呼啸着从指挥塔前低空掠过,法国人这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先进的战斗机,在场的人无不为这种德国航空业的杰作表示赞叹不已。史博茹少校作为中队指挥官,按照在陌生的机场降落时的德军惯例,排在了编队里第一个落地,一个是为了检验跑道的情况,同时也为下属做一个示范。

    空军少校熟练的驾驶着她那架外形威猛的战争机器,如同一片羽毛般轻柔的降落在了跑道上,起落架三点同时落地,展现出了驾驶者扎实的功力。当机身上标示着大队长斜角标示的战斗机缓缓滑进停机坪时,早就赶到那里迎接的蒂埃里少校带着他的副官以及几个法国地勤人员飞快的迎了上去。

    拉住舱门锁扣用力往后推开舱盖,史博茹少校从驾驶舱里站起身,身手敏捷的翻出舱外,伸腿轻巧的一踩机身上的踏脚,飞身跳到了停机坪上。

    “欢迎,欢迎,我是基地的指挥官蒂埃里少校。”蒂埃里一脸笑容的走上前去,摊开双手想要给德国飞行员一个热情的拥抱,但接下来他就被自己眼前看到的景象实实的吓了一跳。

    只见那位德国飞行员摘下了黑色的飞行帽,露出了一张秀丽的精致面庞,虽然留着一头男孩子般的金色短发,但这张脸怎么看都不可能是男人。法国少校张开的双臂僵在了半空,带着一脸的尴尬表情,目前对方的性别不明,这要是抱上去了,会不会被就地击毙啊。

    “史博茹少校,德国空军亚洲特遣大队指挥官。”史博茹对于少校的这种表现早就屡见不鲜,他微笑着向着对方伸出了手。

    听声音更能确定,这个德国飞行队长确实是位女性,蒂埃里连忙收起双臂,握住了对方伸出的手。这还是这辈子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蒂埃里此时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态度来与对方沟通了。

    法军是完全的男性社会,最喜欢的口号是女性从战争中走开,除了军医院里的护士,从上到下都找不到一个妇女存在。当飞行成为一种时髦之后,法国国内也出过几个离经叛道的女飞行员,不过都是在民间表演,还没听说过有进入军队的。但是眼前这位不但是女性,竟然还是军官,更让蒂埃里感到惊讶的是,对方竟然和自己是一样的军衔。想到这里老少校不禁感到有些悲从中来,自己混了大半辈子,结果还不如一个年轻的姑娘升得快。

    “蒂埃里少校,请稍等一下,我还有一些行李放在飞机上。”史博茹对着蒂埃里说道。

    “没问题,少校,我们有的是时间。”蒂埃里说完对着身边为他撑着伞的副官使了个眼色。

    “哦?”对方歪着头对着他眨巴起双眼。

    “雨伞!”蒂埃里咬着牙小声的提醒道。

    “哦!”西蒙少尉恍然大悟的用力点了点头,随即就把手里举着的雨伞递向了德国少校。

    “哦,非常感谢。”史博茹也不矫情,她直接对着西蒙点头致谢,随后举着伞走向了她的座机。

    “我的上帝。”蒂埃里仰起脸对着漫天的雨滴长叹了一口气,自己做了什么孽,找了这样一个蠢货当副官。淋在雨里的蒂埃里少校觉得心里苦,他走到停在一旁的汽车边,从车里翻出了另一把雨伞撑了起来。

    随着德军战斗机陆续的降落,停机坪上很快就变一片忙碌,成群结队的地勤人员牵引着一架架德国战斗机,把它们整齐的排列在了停机坪的四周,场地上回荡着各种法语的号令,满眼都是法国地勤披着雨衣的身影。

    “过一会儿,我们会把飞机牵引到机库停放。我们有五个大型机库,足够你们所有飞机使用了。”蒂埃里少校正在尽力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他决定还是先把对方当成平级的军官来看待,至于其他的,那要等接触下来之后再看着办。反正这些德国人要在这个基地待上挺长的一段时间,有的是时间来寻找出适当又得体的应对方式。

    “暂时我们也只能这样,特遣大队的地勤人员因为要携带大批的装备和物资,所以只能从公路走,大概在明后两天就能陆续到达,维修和保养的工作要等到他们到来之后才能开始进行。”史博茹回答道。

    “在他们到达之前,我们可以做一些加油充电之类的工作。”蒂埃里少校说道。

    “那实在太好了,如果出现情况,我们就可以立即出动,您想的很周到,蒂埃里少校。”史博茹对法军少校的提议表示了赞赏。

    德国飞行员此时正在滑行道旁集合列队,等集合完毕之后,大队行政副官小步跑到史博茹面前,向她敬礼报告。

    “第一中队集合完毕,这一次降落很顺利,长官。”

    “很好,所有人携带个人物品,法国朋友会带着你们去住处,给你们两个小时的整理与休息时间,两小时后在基地的会议室集合,进行今天的飞行总结。”史博茹一脸的严肃,大声的命令到。

    “这位是西蒙少尉,他会带你们去休息的房间。”蒂埃里把西蒙推到了德军副官面前。

    “遵命,长官。”行政副官瞥了一眼法国少尉,随即对着史博茹敬了个军礼,得到还礼之后立即转过身快步跑回了队列。

    “德国空军确实训练有素。那么史博茹少校,您现在是去我的办公室坐一坐,还是去您的住处休息,我们特意为您和您的副官们安排了军官套间。”蒂埃里殷勤的询问道。

    “还是先把公务办完,我带来了法属印度支那空军杜瓦尔少将的信件,需要你做一个签收。”史博茹回答到。

    “那么请这边走,办公室比较远,需要坐车过去,史博茹少校。”蒂埃里侧身做了个邀请的手势,随后打着伞走向了一旁的汽车。

    史博茹正了正头上的军帽,一手打着伞一手提起了行李,转过脸看了看雨幕下的战斗机群,随后大步的尾随蒂埃里少校而去。(。)

第二百九十九章飞行队(下)() 
法属印度支那驻军的热情态度一度让德国飞行员们感到大为惊讶,这些飞行精英中有不少人在三个月前还在与法国空军在欧洲上空血战。

    教导大队中击坠记录最少的飞行员也已经是一名准王牌了,目前击坠记录最高的尼莫少尉已经达到了三十七架,其中三分之一的战绩来自于法国战役,排名第二位的是他的僚机萨拉少尉,总击坠数达到了三十三架,而大队长史博茹少校以三十架的成绩名列第三位。不过大队里没人会认为这个排名代表了真实的实力,如果不是大队长史博茹少校在战争期间把不少时间耗费在新机型的训练以及大队行政工作上,否则就凭她的飞行技术,战绩早就远远超过那对红蓝双星了,对这种说法那两位超级王牌也都表示了赞同。

    可以说这些飞行员中差不多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有法国飞行员的鲜血,所以当他们到达法属印度支那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受到刁难和冷遇的心理准备。谁料想等到他们踏上这片充满异国风情的土地后,遭遇到的无论政府官员还是当地驻军,甚至是普通的法国侨民,所有人都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热情。

    他们非但没有对这些德国人表现出什么敌意,而且无时不刻的让德国人感受到他们热烈的欢迎。德国人在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吃惊的发现,这种态度应该全都是出自于真心,法国人是真的很欢迎德国空军能够来到这片土地,加强当地的防御水平。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殖民地和本土之间的差异了,法国人已经殖民安南差不多一个世纪,当地的武装部队和政府公务人员基本都是在殖民地当地招募的法籍公民,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出生在印度支那的第二甚至第三代移民,不少人从出生起就从来没有踏上过法国本土,那个遥远的祖国在他们心目中只是一个名词一面旗帜一种语言一段历史而已。要说法兰西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如何评讲。对于这些人来说印度支那才是他们最为熟悉的故乡,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结婚生子繁衍家族,而且他们的后辈也会像他们一样出生于此安葬于斯。

    这里距离本土实在太过遥远,当法国陷入战火时,西贡的酒吧夜总会里依然和往日里一样歌舞升平,侨民们对在法国领土上发生的残酷战争几乎漠不关心,那些惊心动魄的宏大战役在这里只是当地士绅们在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直到法国在战场上连续失利,最终巴黎都被德军占领之后,当地的官员和士绅们才开始紧张起来。官员们开始为殖民地的未来担忧,失去本土的支持之后,殖民地政府可能会难以维系对当地的统治。而商人们担心的是,如果法国在这场战争中失败,殖民地与欧洲的贸易必定会受到影响,对于当地的矿业和加工产业来讲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光如此,这种影响必定是连锁性的,整个殖民地经济很可能因此陷入萧条。

    幸好他们担心的这些事情并没有发生,或者说因为法国战败的速度实在太快,快到那些危害还未来得及产生,一切就都已经尘埃落地了。法国战败了,要说对这些殖民地居民来讲,心理确实会有些感伤,但是这种感情绝对不会延续超过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