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476章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476章

小说: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迎你们的到来,艾德礼先生,劳埃德先生。”徐峻对着两位英国使节摊开双手。

    “非常高兴能够得到您的接见,尊敬的元首阁下。”两位英国人异口同声的发出了问候,并且用最高等级的外交礼仪,对着徐峻低头躬身致意。

    “请坐,两位先生们。”徐峻挺身站立,伸手向对方示意到。

    “非常感谢,元首阁下。”艾德礼和劳埃德致谢之后,弯腰坐在了办公桌前的沙发上。

    “好吧,放轻松点,先生们,要来一点茶吗?或者咖啡?”徐峻坐回了他的宝座,手指抚弄着扶手上包覆的天鹅绒,一脸温和的询问到。

    “茶,非常感谢,元首阁下。”艾德礼恭敬的回答到。

    “我也一样,元首阁下。”劳埃德接着回答到。

    “艾瑞克,一壶红茶,谢谢。”徐峻伸长脖子对着还站在门口等候指令的帝森豪芬吩咐到。

    “好的,请稍等,我的元首。”副官点头致意,随后打开门走出了办公室。

    “我接到张伯伦先生的电话时已经很晚了,所以没来得及做好接待你们的准备。”徐峻拿起桌上的雪茄盒,翻开盖子向两位使节示意。

    “谢谢,元首阁下,这次的出访实在有些仓促,应该是我们感到冒昧才是。”艾德礼从雪茄盒里拿起一直雪茄来。劳埃德则态度恭敬的推却了。

    “我抽这个,元首阁下。”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烟斗来。

    “请随意,勋爵先生。”徐峻笑了笑,把雪茄盒放回了办公桌上。

    “张伯伦首相的身体现在怎么样。”徐峻划亮了一根火柴,抬手把火柴盒递给了艾德礼。

    “比上个月情况要好一些,德国派出的医疗小组非常出色,在首相阁下的病情稳定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艾德礼回答到。

    “是盘尼西林?”说完徐峻猛吸了两口雪茄,随后把火柴梗扔进了烟灰缸。

    “是的,元首阁下,那真是一种神奇的药物。我们的科学家正在和德国科学家一起研究大规模量产的问题。我们相信一旦这种药投入国际市场,将会给整个世界带来巨大的变化。一大批致命的病症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将是整个人类的福音。”艾德礼热情的回答到。

    “我也这样认为,我们会全力支持这项研究工作的进行。不过据我方掌握的消息,太平洋对面的那个国家,也正在进行同样的研究,不过进展很缓慢,远远落后于我们目前的进程,所以我建议要加强研究成果的保护,要知道那些唯利是图的暴发户们,为了达到目的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徐峻自卖自夸之际,没忘了顺便黑对岸那群美利坚财阀们一把。

    “确实如此,元首阁下,我们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这项研究涉及到的利益无法估量,大英帝国有信心保证万无一失。”艾德礼充满自信的回答到。

    “我一直都不曾怀疑过大英帝国的能力,艾德礼先生。现在我们来谈谈正事吧,关于你们这次的使命,张伯伦先生在电话里并没有讲述的很清楚,现在是否能够详细的向我说明一下,英国究竟想要德国做些什么。”徐峻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边。

    “非常抱歉,尊敬的阁下,实在是事关重大,电话里不能说的太详细。在说明来意之前,先请您看看我带来的这份文件。”艾德礼拿起身边的公文包,从里面抽出了一叠文件,把最上面的一份恭敬的传递到了徐峻的桌上。

    “这个是?”徐峻把雪茄架在了烟灰缸上,随后好奇的拿起文件仔细起来。

    “文件中的情况已经确认了吗?”徐峻看罢文件,皱起了眉头问到。

    “是我们在当地的大使馆收集到的情报,同时也获得了伊朗官方人员的证实,我们认为有必要及时将情况向德国进行通报。”艾德礼回答到。

    “我们的外交人员失职了,非常感谢贵国政府及时通告,这是两国友谊的一个实质性的体现,相信在这个基础上,英德两国可以继续加深相互之间的合作。”徐峻点着头赞许到。

    听到徐峻的话语,艾德礼和劳埃德两人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

    “尊敬的阁下,大英帝国方面也是这样考虑的,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致力于修复英国与德国之间的关系,目前已经有了显著的进展。”劳埃德勋爵说到。

    文件里的内容对于德国来讲确实非常重要,直接触及到了徐峻完成下一步战略的核心问题。历史上的德国自始至终都在为能源与燃料的短缺问题而苦恼,希特勒甚至不惜为此卑躬屈膝向他最仇恨的宿敌寻求帮助,但是无论德国如何努力,在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下,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性接近于零。

    德国缺乏足够的矿物燃料,实际上德国当时除了煤铁和土豆,几乎什么都缺。

    一次大战与凡尔赛条约重创了德国的经济,导致他没有多少额外的钱财可以用来购买所需要的资源,沉重的外债逼着德国想出了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需要的资源就用生产出的工业产品去交换。

    但是有一种重要的资源,是德国就算是砸锅卖铁都难以搞到的,那就是对于一个工业国家最为重要的石油原料。

    当时德国的化工产业非常发达,已经能够熟练的从煤炭里提炼出可使用的燃料,四零年时德国已经拥有了二十座大型合成石油场,每年能够提供四百万吨合成燃料,几乎占了德国国内所需燃料的四成以上。而剩下的六成,只能依靠从各大产油地区进口。

    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产油区基本已经被各大列强瓜分一空,根本就没有给德国留下一丁点份额。特别是波兰战役打响之后,在英法四面包夹之下,德国唯一能够获得石油的途径,只剩下了苏联和罗马尼亚。

    问题是苏联正在埋头进行工业化建设,自身对能源的消耗很大,可供出口的份额非常有限。而罗马尼亚的油田,九成以上的份额被英法美等国的石油公司所控制,政府自身控制的份额只有可怜的百分之九点七,在开战之后,英法等国依靠抢购的方式将罗马尼亚当年的产量一扫而空,结果德国在开战前只从罗马尼亚进口了可怜的十万吨石油。

    其实从这时候起,德国燃料危机的阴影已经开始笼罩在这个帝国上空了。

    历史上德国虽然快速击败法国,将大半个欧洲掌握在了手中,缴获了占领国储备的数百万吨石油,储备总数一度达到了一千两百万吨,这个数据让人产生了错觉,以为困扰德国的燃料问题不再存在了。

    但是事实上,德国表面上占领了欧洲诸国,其实等于背上了一大堆负担,因为这些国家的燃油供应也将由德国方面来提供了。

    这些缴获的储备石油,其实只有一小部分被德国拿走使用,大部分依旧是被占领国本身消化掉了,因为当他们向德国投降的那一刻,也同时失去了所有的石油来源,强大的英国海军已经把他们的油船也划入了封锁目标之内。

    为了表现出第三帝国新秩序的优秀,或许也为了防止后院起火,德国打肿脸充胖子,向那些占领国提供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石油资源。这也是当东线打响之后,德国的储备会迅速减少到危险额度的最大原因。说白了就是德国的石油来源没有增加,而消耗的目标却增加了几倍,

    最终当罗马尼亚失陷,而国内的合成石油厂比英美战略轰炸摧毁殆尽之后,第三帝国空有百万大军坐拥无数技术装备,却再也没有能力发起任何大规模的战役了。

    不过现在历史已经改变,德国的情况已经大不一样,目前帝国的石油来源已经得到了保障,不但可以从罗马尼亚和苏联进口石油,同时还得到了英法各个殖民地石油公司生产的原油份额。

    (还未刷新)

    ==============================================================

    求月票,求推荐票,求大家的鼓励和支持。

    排名又跌下来了,很多人依旧不订阅正版,还有不少人在书评区对情节感到不满,说内容平淡,说作者在灌水,

    还有说只看欧洲的内容,中国和日本最好不要写的。

    我在这里只能向这些书友表示抱歉了,我不会改变自己的写作风格,更不会改变脑子里构思好的剧情发展,实在无法满足这些书友的口味,希望能够体谅一二。

    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三百七十七章 联盟(下)() 
按照德国经济部初步的估算,今年至年底前,德国对石油的月需求量将比开战前增加百分之三十五。

    如果按照原本德国的石油储备数量,到年底可能会出现四百五至五百万吨的缺口,这还是将合成燃料产量提高百分之二十之后的结果。

    要不是德国及时结束了这场战争,打通了从英法殖民地获取石油的渠道,德国的燃料危机不但会重演,而且还会比历史上更加严重。

    罗马尼亚的油田正在努力增加产量,因为徐峻的缘故,德国此时还未像历史上那样派兵入驻这个国家,不过徐峻并没有忽视这个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国,最近一个月安东内斯库几乎每周都要和徐峻通一两次电话。

    而在这两周,通话变得特别频繁起来,这位罗马尼亚独裁者在电话里听上去吓坏了,他不断的向徐峻阐述东面那头巨熊给罗马尼亚施加的压力和威胁,并极力请求德国必须尽快给予罗马尼亚武力上的支援。

    哪怕德国派一个师的步兵也好,至少能够吓阻苏联武装人员在边境一带的渗透,保证东部边境一线的安全。

    安东内斯库声称国内突然出现了一批**组织,他的秘密警察部队已经查获了十几起密谋破坏生产和暗杀政府官员的案件。

    安东内斯库还暗示所有的案件背后都隐隐约约的站着那头凶狠的红色巨熊,这位罗马尼亚将军试图想让徐峻相信,苏联已经悄悄的向巴尔干地区出手了。

    对于安东内斯库的话,徐峻只相信了中间的三成,这个独裁者的在德国政府中的名声比亚平宁大下巴要好上很多,但是并不代表他不会对现有的局势添油加醋加入一些过于夸张的描写。

    在徐峻看来,罗马尼亚的问题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麻烦,那位独裁者被自己的想象力蒙蔽住了眼睛,说白了完全就是他一个人在那里自己吓唬自己。

    于是徐峻只是委婉的回复安东内斯库,德国将会履行和罗马尼亚签订的协议,如果德国认为有必要的话,会派遣一部分部队进入罗马尼亚,为这个国家提供安全上的保护,但现在显然还不到走到那一步的时间。

    欧洲战争结束了,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德国,正在把防御重心慢慢转向东线。一旦德苏爆发战争,作为德国盟友的罗马尼亚,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具有的战略价值,势必成为苏德军队相互争夺的焦点。

    但是就目前德军情报部门掌握的情况来看,罗马尼亚确实受到了一些政治上的压力,但是军事上的威胁目前还不存在。

    在消除了英法两国的阻碍之后,德国现在每个月能够从罗马尼亚获得三十万吨原油,在未来这个数额还要增加一半。但是就算这样,德国还是无法彻底满足本国和军队的石油需求。

    前面说过,徐峻的目标是每年获得两千万吨原油,但是眼下就算是把东南亚的那部分石油都算上,想要达成这个目标依然有一定的困难。

    因为在这个时间段,英法等殖民地的石油产量并没有后世那样庞大,限于勘探与钻井方面的技术,后世一大批高产油田此时还未发现,而部分已经开采的油田,因为开发规模的缘故,产量还十分有限。

    现在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是苏联和美利坚,特别是后者,每年的石油产量几乎占有了全球总产量里的一半。相比每年生产一亿九千万吨石油的美国石油企业,中东那些两三百万吨的产量根本不值一谈。

    和美国相比,此时掌握在欧洲各国手中的石油资源相当于是水龙头与消防水管的区别。

    因为战争已经结束,欧洲各国开始大量从美国进口原油,用以补充几乎干涸的石油储备,并投入最重要的国家重建工程之中。

    目前美国政府方面找不出任何理由阻止这些交易的进行,华尔街的资本大亨们眼睛里只有利益金钱,在天文数字计算的利润面前,任何胆敢挡住这些猛兽进餐的人,可以想象下场将会有多么凄惨。

    德国当然也加入了从美国进口燃油的队伍,当月已经有三支装载量超过十万吨的大型油船队,满载着美国生产的石油停靠进德国的海港。

    有趣的是这些装满燃料的英国和加拿大油轮,一个月前还是德国海军潜艇们最喜欢的猎物,不知道那些油轮船长们看到挂着德国海军旗的U型潜艇从船舷一侧缓缓驶过时,心里是何种感想。

    但是徐峻只把这些美国石油作为暂时性的储备来看待,他需要的是稳定的能够切实掌控在手中的能源渠道,绝不会傻乎乎的把国家的命脉,寄托在无法控制的势力手中。

    一旦东线战争爆发,能源问题将不允许出现丝毫差错,因为那时候往往几千桶燃油的得失,就能直接影响到一场关键性战役的成败胜负。

    于是近期徐峻把注意力放到了伊朗身上,这是个态度上一贯亲德的中东国家,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绵绵流长。希特勒上台之后更是让德国人相信,伊朗人和德国人一样同属雅利安人种,他们是德国在中东的血缘远亲,伊朗这个名字的来源就是雅利安人居住的地方。

    伊朗现任的巴列维王朝开国君主礼萨。汗,年轻时曾经在德黑兰的德国使馆门前站岗值班,对德国一直都抱有不错的好感,在上台之后,更是延续了前任王朝持有的亲德理念,在各种领域特别是军事上与德国展开了密切的交往和发展。

    欧洲战争爆发时,伊朗虽然宣称保持严守中立,实际上一直和德国保持着私下里的联系,这些事情英国人早就心知肚明。

    要不是徐峻一顿乱斧砍翻了大英帝国,在历史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