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555章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555章

小说: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每个班的班长,都拿到了一枚样品,你们可以向下传给班里的其他人看一下。”上尉放下手,向着坐在前排的分队长们做了个手势。

    “稍微看一下就行了,看完就传给下一个。”

    “二排长,注意纪律。”

    “等会儿有你们几个玩的,快往下传。”几个分队长连忙从地上站起身来,维持起自己分队里的秩序。

    “冲锋!往前,往前!全都给我跑起来!”一名军士长大声的呼喊着,边上一名国军上尉拿着个铁皮喇叭同步进行着翻译。

    在他的面前有一整队穿着德军灰色野战制服的士兵,佩着全套y型皮制装具,头戴着德军m40钢盔,腰后的水壶、干粮袋、防毒面具罐、直柄步兵锹一样不少,手持着标准的98k型步枪,气喘吁吁的向着一道长满齐腰高茅草的小山发起了冲锋。

    这些人已经在太阳下训练了大半天,但是没有一个人因此发出什么怨言,士兵们满脸都是汗水和泥土,却无法遮挡住那一张张年轻的东方面孔。

    “你们的任务就是压制敌人的步兵火力,我知道你们中大部分人都没有见识过真正的战场,不过没有关系,只要你们注意听我的讲课,理解书本里的内容,同时严格按照作战条令上的内容行动,那么在我看来,新兵和老兵并没有多少不同。”陆军少尉手扶着一支mg34机枪,用英语对着围坐在身边的年轻机枪手说到。

    “不是针对你一个,少校!我说的是你们所有人。你们之前学到的那些全都是垃圾,这本东西根本就是一堆废纸,应该把它扔进厕所里。”德国陆军上校用马鞭狠狠抽着讲台,把桌上放着的那本中央国防大学在民国二十二年编撰的步兵训练教材抽的纸屑横飞。

    “你们现在面对的是一支武装到牙齿。。。不!应该是武装到精神上的现代化军队。据我所知晓的,你们的敌人,他们所使用的战术,并不比这本垃圾里写的东西高明多少。但是为什么你们还会接连失败!这也是让我感到奇怪的。现在你可以坐下了,少校,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答案。”上校把马鞭夹在腋下,对着被骂的狗血淋头的国府少校军官摆了摆手。

    “高尼夫上校是个很优秀的战术家,看上去他很喜欢他的这些新学生。”布伦博格满意的点了点头,漫步离开了那座帐篷的窗口。

    德国元帅看上去心情很不错,他双手背在身后,用元帅略杖敲打着自己的掌心,脚下迈着轻快的步伐,嘴里小声哼着普鲁士进行曲。

    德国与国府之间的合作协议大致上已经签订完毕,剩下的就是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这根本不用他这种级别的高层来关心。

    这位元帅和德国元首是一个品性,都属于蚂蚁腿,没事就喜欢到处乱逛。布伦博格在重庆只呆了两周时间,除去会客和会谈时间,他愣是把整个山城周边都转了一个遍。

    德国的军售方案非常公平,几乎没有看出有什么利润,这让蒋中正非常感动。当在签约后的宴会上,这位领袖在演讲到激动时,眼中含着热泪,并且举起酒杯为德国元首的健康祝酒,他还大声宣布,国府将是大德意志帝国永远的朋友。

    出于投桃报李的想法,布伦博格也当即宣布,第三帝国将会赠送给国府一座化工厂,作为两国友谊的一个证明。这倒不是元帅在慷国家之慨,这确实是德国国内的意思,法本公司声称经过初级加工的成品原料,在运输和储存上更加经济一些。

    不过据传这项交易里面还带着德国元首本人的意见,他似乎对此有他个人的一些打算。

    重庆方面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了惊人的效率,还未等布伦博格离开重庆,这边就已经勘探好了厂址,并且还画了一副精致的地图交了上来。地址就定在成都附近,据说连地皮都已经批了下来,似乎那位中国的财政部长,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

    不过管他呢,布伦博格只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其他的问题让更专业的人士去心烦。

    原本按照国内的计划,在结束对中国的访问之后,使团将会转向日本,对日本政府进行两周的国事访问。不过为了避免中国的媒体产生错误的联想,同时也照顾到蒋中正的面子,德国使团没有直接从重庆前往日本占领区,而是按照原路返回了法属印度支那。

    布伦博格提前与蒋中正进行了沟通,那位领袖当时表现的不是非常在意,并表示他个人能够理解德国政府的安排,毕竟这是正常的国际交往,国府没有干涉的立场,随后他对元帅没有向他隐瞒这件事表示由衷的感谢,并且认为无论发生什么,两国之间的友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显然元帅的提前告知的举动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了对方的尊重,让这位领袖的虚荣心得到了小小的满足。

    随之而来的,就是国府对两国协议的全面配合,在布伦博格看来,这个国家为了完成合同上的目标,几乎到了不遗余力的地步。

    四川、贵州和云南三省的民众,在【一切为了抗战大业】的旗帜下,再一次被动员了起来。无论是滇缅公路,还是滇越公路,全都需要进行全面的休整和扩建,而原本的滇越铁路也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增添两条复线。

    这可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不过这一次国府总算是有钱了,不用再让老百姓以工代役(民国当时在西南地区还保留了徭役制度,也就是所说的壮丁,比如修筑滇缅公路的民众自备工具同时没有薪水,用来抵消掉当年的力役和人头税。)。

    法国和英国的几家银行都同意为这些工程提供低息贷款,蒋中正还以为这些洋人是在忽悠他,结果汇丰银行第二天就转来了首批资金两千万。

    在英法两国眼里,这可是一笔不错的生意,他们急需要拓展海外的市场,弥补国内的损失。贷款的抵押品是国府控制区内的矿产勘探和开采权,以及从十年到二十年不等的公路经营权,老一套的不对等条约,不过国府对此也早就已经习惯了,反正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无论怎么说在这种时候还能借到外债,对于政府也是一剂强心剂,让民众更是增添了一份打赢抗战的自信。

    在这件事上面,就算是那些一直对国府不满的左翼文人们,也都很有默契的选择保持沉默,这是关系到民族存亡的大事,在这时候谁要是拖国府的后腿,那就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此时很少有人知道,国府和德国在私下里还签订了一份秘密协定,德国国防军将在缅甸与法属印度支那,为国军训练出一支精锐的军队。人数暂时被额定在五万人,编制成两个步兵师外加一个混成旅。

    德国方面的要求是,所有的官兵必须经过德国国防军的测试,至少要有初级中学的学历,军士至少要是高中毕业生,军官必须是军校毕业生,有留学经验的将有优先权。

    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块馅饼,看过武装警卫大队的雄姿之后,蒋中正做梦都想要一支那样的精锐部队。但是他也很清楚,手下的那群将军们的真实水平有限,他们最多也就给你训练出一支北洋陆军来。

    现在德国人竟然同意,用德国军官帮着他训练一支全部德械装备,使用德军战术的现代化军队,更让蒋中正感到兴奋的是,德国方面声明训练完成之后,他们将不会插手这支部队的指挥权。

    当然要签,这么好的条件不签是笨蛋,就连那位对德国人不怎么有好感的夫人也跳脚表示支持,如果德国人没有耍花招的话,这支部队或许将是稳定蒋家王朝的支柱。

    为了保密,招兵没有在社会上公开进行,而是以国军招募特种兵员的名义在各个中学之间展开。这支军队已经被蒋中正内定为自己的御林军,选派兵员当然要精益求精。

    历届毕业生基本都已经是社会人,蒋中正认为不如在校生那样单纯,所以基本上目标都定在了在读的中学生。

    不过几天后情况就出现了一些变化,国军征募学生兵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重庆周边的各个大专院校。因为要求定的很高,结果反而让大学生们产生了不少联想,这显然不是招募普通的大头兵,至少可以确定不是招募炮灰。于是吸引了不少怀着国仇家恨的进步学生,毅然抛弃了学业前往征兵处报名。

    很快第一批次三千人的兵额全部招满,这些新兵被送上了运送劳工的火车。同时在法属印度支那的东京郊外,一座巨大的兵营正在热火朝天的施工,日后威名显赫的【青年军】即将在这里,第一次登上历史的舞台。

    ps:赶上了,谢谢大家的体谅。(。)

第五百零一章 同僚() 
“这些中国人是我见过最优秀的新兵,我不是说国防军不够优秀,我们的小伙子也都是好样的。我的意思是,他们表现的非常不错,和我当初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德军上士迪特尔扔下擦汗的毛巾,拿起桌上的铝制茶缸,仰头灌了一大口淡啤酒。

    “这些年青人理解能力很强,经过每周三小时的语言课程,一部分人已经能够用简单的德语和我们交流。”霍夫曼少尉在一本笔记上写着工作记录,他抬眼看了看上士,随后从桌上的藤编篮子里拿起一根烤肠。

    “昨天下午的对抗演习进行的怎么样?最后谁赢了?”冯。施陶芬伯格上尉把一叠文件塞进地图包,随后扣紧了皮带扣。

    “哦,我忘了您昨天去司令部了,是汉斯那个分队,那个家伙得意坏了。四个训练分队里只有他的分队达成了作战目标。”合上笔记本,少尉一边嚼着香肠一边说到。

    “这些中国士兵训练的非常刻苦,他们的服从性很强,也能够用纪律约束自己,如果配备上先进的武器,他们会是世界上最好的轻步兵。”迪特尔说完之后,满足的打了个饱嗝。

    “我同意你的看法,不过这还需要由一批合格的军官指挥才行,目前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中国派来的那些基层军官。他们几乎全都需要重新进行训练,他们学到的战术太陈旧了,思维模式也很呆板,真不知道他们之前接受的是怎样的军事教育,以我看一些连排长就连当班长的资格都不够。”霍夫曼少尉笑着说到。

    “司令部里很多人与你有着同样的看法,霍夫曼,不过我希望这种话只在我们私下里谈起,最好不要在公开场合发表这种言论。”冯。施陶芬伯格站起身来,把地图包斜挎在自己的腰间,在外面重新系好腰带。

    “又要出去吗?”少尉问到。

    “是的,辎重营还有一些事情等着去处理,晚上就住在那里不回来了。”施陶芬伯格检查了一下腰间的枪套,随后从衣帽架上取下自己的军帽。

    “霍恩上尉也一起去吗?”霍夫曼问到。

    “是的,他开车过来接我,现在看看时间,差不多也快要到了。”施陶芬伯格抬腕看了看手表,话音还未落,屋外就想起了两声短促的汽车喇叭声。

    “好了,我要走了,先生们。”伯爵靴跟一顿,随后转身拉开了房门。

    “没有迟到吧,施陶芬伯格。”宾兹。霍恩上尉扶着桶车的方向盘,乐呵呵的望着正在疾步走来的冯。施陶芬伯格。

    “非常准时,霍恩先生。”施陶芬伯格坐在了副驾驶席上。

    “下面是直接去辎重营,还是先去指挥部。”霍恩扳动档杆,缓缓踩下了油门。

    “去辎重营,我需要知道那里的真实情况,是不是和那份报告上讲的一样。”施陶芬伯格手肘靠在车门上,另一只手从胸前的口袋里掏出烟盒。

    “好吧,我也很好奇,竟然有人敢在你的眼皮底下玩这种花招。”霍恩上尉手势熟练的从伯爵的烟盒里抽出一根卷烟,并随手按下了仪表盘上的点烟器,这玩意儿不是82桶车上的标配,显然上尉开的这辆是特殊版本。

    冯。施陶芬伯格是作为统帅部作战局参谋的身份被派遣到法属印度支那的,命令里他还领导着一个特别军事小组,对外宣称是前来研究和考察法国殖民地军队在热带丛林作战中的战术发展情况,实质上他还肩负着帮助布伦博格筹备国防军亚洲战区司令部的任务。

    这位曾经拒绝担当布伦博格秘书的伯爵先生,在时隔五年之后,终于还是成为了这位元帅的下属,让他不禁感慨命运的神奇,冥冥中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安排着这一切。

    德军的亚洲战区包涵的范围非常大,几乎覆盖了整个东南亚,不过战区司令部实际的编制却小的让人吃惊,目前所有人员加起来也不到七十个人,其中有一大半还隶属于情报和通讯部门。

    在司令部服役的德军官兵们根本不在意这个,他们早就已经熟悉了这种运作模式,因为和其他的德军战区司令部一样,在初期都只是搭建起一个简单的框架,编制虽小但五脏俱全,一旦有需要的话,只需要调派进合适的人员,膨胀成一个庞然大物也就只是在旦夕之间。

    冯。施陶芬伯格在这项工作上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参加一个地区作战司令部的从头组建,对于任何一个德国军官来说,这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他已经从中学到了如何按照现实情况,调整高级指挥系统的内部架构,还有在海外特殊条件下如何进行人力和物资的合理调配,这都是在军校和统帅部里无法学到的知识,很多只有上升到高级指挥层才有资格去接触。

    这一次亚洲任务对施陶芬伯格的成长帮助很深,这让上尉对元首的这次任命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不认为自己会在亚洲呆上很长时间,这一次的经历将会在他的档案中添上灿烂的一笔,这可是含金量相当高的个人资本,对于他以后职务和军衔的晋升将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实际上他也已经收到了来自柏林统帅部里同僚们的暗示,他们告诉他上级主官对他的期望很高,元首甚至好几次亲自询问了他的情况,很显然这些都预示着,等到他完成这次的任务回国之后,将会立即受到上级的重用。

    得到这些消息后,施陶芬伯格的工作劲头变得更加高涨,他必须要拿出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