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577章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577章

小说: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元首,一百人可能还不够。”魏尔勒看着便筏皱起了眉头。

    “那就增加到三百人,需要什么就列一份清单给我,资金方面有困难吗?”徐峻拧下了钢笔的笔杆。

    “目前没有任何问题,我的元首。”魏尔勒恭敬的回答到。

    奥丁之眼有自己独立的财务系统,每年在世界各地的投资盈利,以及几种常规的灰色收入,加起来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具体数据只有最高级的主管和元首本人才有资格知晓。

    “我的元首,您刚才说的条件是需要加在正文还是附件里。”里宾特洛甫问到。

    “加到附件里,停战谈判什么时候开始?”

    “柏林时间,明天上午五点。”里宾特洛甫回答到。

    “我方的代表是谁?”

    “驻法属印度支那武官鲁登道夫以及驻暹罗大使德维尔。”

    “魏尔勒,等一会儿把他们两个人的档案送过来。”徐峻转脸看向魏尔勒。

    “遵命,我的元首。”魏尔勒点头回答。

    “没想到这场战争结束的这么快,我还以为暹罗人还能多坚持几天呢。”帝国元首按压着笔杆尾部的塑胶活塞,给钢笔加注墨水。

    “法国陆军利用了暹罗本国的铁路线,所以部队进展的速度很快,三个小时前他们的先锋部队距离曼谷只有五十公里。要不是暹罗人果断的炸断了湄南河上的几座大桥,法国陆军可以已经开始进攻暹罗首都了。”魏尔勒回答到。

    “披汶颂堪暂时还不能下台,这一点法国人也表示同意,他们也认为一个军事独裁者,比那些狡猾的政客更容易对付。”徐峻对里宾特洛甫说到。

    “这也是您的看法,我的元首。”外交部长满脸的谄媚。

    “嗯。”徐峻微微点着头。

    “法国人已经准备在明天的头版头条向世界宣布他们的伟大胜利,贝当的地位变得更加稳固了,我的元首。”魏尔勒在一旁说到。

    “不用担心这个,魏尔勒,贝当有一大堆的把柄落在我们手上,只要帝国陆军继续不断胜利,法国人就会是最忠实的合作者。如果贝当产生了别的什么想法,那么再考虑启动替换方案。现在法国人已经尝到了合作的甜头,国内的情况开始好转,贝当的身体情况来看,他至少还能执政五年时间。”说完徐峻拿起架在烟灰缸沿上的雪茄吸了一口。

    “日本人提出的解决方案,只要不和我们的方案有太大冲突,可以稍作一下退让。布伦伯格今天就该启程去日本访问了,这事情上就不要和日本人多做计较。”徐峻对着里宾特洛甫说到。

    “大岛浩那边,外交部准备一份礼物送过去,就说是感谢他为德日友好做出的贡献。就先这样,你现在就可以去处理这件事了。”帝国元首手指点着桌面说到。

    “遵命,我立即去办,我的元首。”里宾特洛甫站起身来,恭敬的欠身向徐峻告别。

    “你对这场战争怎么看,魏尔勒。”看着外交部副部长关上房门,徐峻转回脸看向魏尔勒。

    “法暹战争吗?我的元首,这不正是您想要看到的结局吗?”魏尔勒嘴角露出了狡猾的微笑。

    “我知道奥丁之眼在其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回头交一份详细的报告给我,有些人应该得到奖赏。”徐峻也笑了起来。

    “暹罗依旧有很多忠于王室的民众,曼谷王朝已经统治这片国土一百五十八年了,对王室的崇敬已经被深深的植入了暹罗人的灵魂里。虽然披汶颂堪和他的同志们一直在想方设法削弱王室的影响力,但是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暹罗人民依然尊崇着拉玛王室的血裔。

    这一次也是因为奥丁之眼的特工,无意中联系上了在法属印度支那避难的班德亲王,此人在暹罗军队中有着崇高的威望,铁杆的保皇派,曾经发起过两次意图复辟王室的政变,虽然最终都失败了,但是这位亲王在军队里依旧保留了许多人脉。

    我们通过他联络上了暹罗军中对披汶颂堪独裁不满的高级军官,获得了暹罗陆军总司令部大量的机密情报,东方军的作战计划只是其中一项。

    而且我们还因此发现了隐藏在暹罗的日本间谍网,虽然日本人的出发点和我们不同,但是也希望暹罗和法国打上一仗,于是我们就在他们后面顺势推了一把。”魏尔勒满脸得意的说到。

    暹罗现有的民族主义思想是从日本输入的,作为亚洲唯二的君主制国家,日本一直认为暹罗和自己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样吸收西方的技术并保留了本国的文化。

    为了拉拢暹罗王室,日本每年都接受一批王室成员在本国留学,还试图把本国的日莲宗输入暹罗,从宗教上转化暹罗国民的思想,最终因为小乘佛教在当地已经根深蒂固,这种企图没能得逞。

    但是日本传播的沙文主义思想,却因为对暹罗王室的统治有利,所以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吹捧。陆军里的少壮派军官早就被灌输了一脑子的激进思想,他们从日本人那里学会了军事技术之外,同时学会了如何下克上。

    自从一九一二年第一次未遂政变开始,暹罗军队把兵变几乎视为了一种传统,要不是因为兵力和战斗力都极为有限,照他们这种频率,早就对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这次攻击法属印度支那的地面行动,其实就是东方军团司令部的部分中层军官私自发起的行动,直到当天晚饭之后,曼谷方面才获知了这个情况,但此时哪怕披汶颂堪想要做什么补救,显然都已经来不及了。

    暹罗陆军虽然号称拥有五十万大军,实际上真正拉出来能打的就只有东部边境的两个军团,所以当最强的东方军几乎被歼灭之后,整个暹柬边境就彻底门户大开。

    事情发生的过于突然,曼谷方面根本来不及调动部队前去救援,给东北军团的命令又莫名奇妙的被延误了,结果等到法国部队浩浩荡荡冲过边境时,曼谷方面手里可调动的兵力,只剩下司令部直属的一个旅两个营外加三个装甲连。

    这些直属部队的战斗力究竟如何不是很清楚,要说发动兵变他们倒全是挺内行的,但问题是现在面对的是警察和市民,而是威名显赫的法国陆军。

    曼谷只剩六辆维克斯坦克,和半个营的反坦克炮兵,严重缺乏能够压制住法国陆军部队的重型火力,而且首都的制空权也已经被法国殖民地空军所夺取,此刻阻止法国陆军占领首都,已经变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虽然日本方面仗义出手,告知他们已经派出了联合舰队,将会替暹罗牵制住法国在海上的进攻。但是陆地上面的问题,日本人摇着头表示无能为力。

    于是暹罗政府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外交斡旋上面,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谁能够阻止法国人前进,那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法国总统贝当,另一位是德国的元首。

    暹罗政府立即通过外交机构,向两国发出了外交公文,给法国人的是要求停战,给德国人的是请求斡旋。

    在经过整整一天的焦急等待之后,披汶颂堪如愿收到了德国方面的回复,同时接到的还有法属印度支那总督送来的劝降书。

    当天傍晚,在得到海军主力遭受重创的消息之后,披汶颂堪派出了军使,向法国陆军请求停战。法国方面知道曼谷这块肥肉里其实夹藏着骨头,这座城市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吃下,加上巴黎方面也下达了指令,索性顺水推舟同意了暹罗的要求,同时下达命令,即刻起在各条战线上的法国陆军就地停止进攻。

    十一月十日下午七点三十分,法暹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从第一枚炸弹落到诗梳风航空站开始,一直到停战命令下达,总共才过去了三十六个小时,于是后世把这场地区冲突,称为【一日半战争】。

    ps:感谢大家的支持,本书的排名正在下降,急需大家的月票支持。

    如果手里只有两张票的书友,那请留在三十一日双倍时再投,上个月的成绩惨败,希望这个月能够好看一些。

    谢谢大家,看本书盗版的太多,作者写书的动力现在也就在票数和排名上面了。

    谢谢大家了。(。)

第一章 魔都(序)() 
上海在二十世纪,无论是哪一个欧美国家,都承认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远东第一大城市,充满了机会和希望,同样也沾满了污秽与罪恶,有无数的文学作品给这座城市起了极具特色的别称,比如“冒险家的乐园”、“东方纽约”、“东方巴黎”、“奇迹之城”以及“魔都”。

    一九三七年的那场大战,彻底的改变了这座城市的面貌,她成了二战中第一座被战火摧残的世界级大都会,日本海军对居民区的轰炸,制造了数十万无家可归的难民,九百多家工厂企业与手工业作坊被毁坏,另有一千多座工厂和设施被日军占领,同时许多重要的大型企业在开战初期搬迁去了内地。

    那一年这座城市丧失了百分之七十的工业生产能力,虽然日本方面在恢复生产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但是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上海的工业规模都没有恢复到开战前的水平。

    工厂的关闭造成了超过六十万失业工人,因为恐惧日军的轰炸,大量战争难民涌入租界,一九三七年九十月间,短短数周时间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就增加了二百五十万居民,其中有身价不菲的商人和买办,也有孑然一身的穷苦劳工。那时候公共租界里人满为患,当时就连赫赫有名的大世界娱乐会里都住满了从闸北逃难过来的民众。

    淞沪战役结束之后,上海城区和市郊都被日军所占领,只有两座租界还保留着治外法权,说起来实在讽刺,满清签下的屈辱条约,此时却把日本人阻挡在了租界外面。从那时起,这座城市开始了三年漫长的“孤岛”生活。

    当然这是原本历史里发生的事情,因为某只使徒的翅膀扇得太勤快,现在上海的情况已经和历史出现了明显的差别。

    历史上,从三七年到四零年,短短三年时间,上海换了三届市政府,一开始是由日本占领军扶植组建的【上海市大道政府】,其名来自于《礼记。礼运》篇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还专门制定了一面白底中间带太极标志的所谓“市旗”,企图用它来替代掉市内租界里还在悬挂的青天白日旗,不过这项计划随着“大道政府”被撤销而终止了,反正租界里当时也没把这当回事。

    下一届市政府是由汉奸梁弘志组建的所谓“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设立的“上海特别市政府”,结果只维持了六个月就结束了,替换下它的是由汪伪政权设立的“上海市政府”。有趣的是,实际上当时在重庆的国府那里,同时还有一个“上海流亡市政府”存在。

    看上去城市政权更换的频率很快,但实际上背后的班子还是那一套,只是在外面换了一块招牌。

    上海此时实际上被划分成了三座城市,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合并为一方,剩下的就是公共租界内的日本军队占领区与汪伪控制下的上海市区,三方势力在这座城市里纠缠在一起,相互利用相互争斗,很快就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

    所谓的上海市政府真正控制的区域只有南市闸北江湾这一代,剩下的沪西地区因为实力繁多鱼龙混杂而且没有多少价值,实际上成为了无主之地,各种犯罪团伙和特工机构以及地下组织在此地翻云覆雨,给租界带来了严重的治安问题。

    特别是汪伪政府的特工部门和重庆方面的军统中统,把租界当成了他们交锋的战场,一时间暗杀、绑票、抢劫、贩毒案件呈直线上升。

    历史上因为欧洲战争还在持续,公共租界的管理方工部局失去了强硬起来的底气,因为担心引发日本全面接管租界的冲突,他们对日本人几乎到了奴颜卑膝的程度,公董们极力的想要讨好日本军方,甚至不惜可能会侵犯到本国的利益。

    法租界因为维希政府投降德国的关系,所以还能保持着租界内的稳定,毕竟法国已经被视为德国的势力范围,日本人对此还是有些忌讳的。历史上法租界一直坚持到了一九四三年,才因为各方面的压力,最终放弃了所有的租界特权,从那时起上海才真正算是全城沦陷。

    不过现在因为欧洲战争已经全部结束,重新有了靠山的公共租界恢复了以往强硬的态度,这里一多半已经划归为了德意志的势力,剩下的则属于强大的美利坚,日本和汪伪政府如果看不惯的话,有种你就派兵打过来啊。

    法租界这边更是霸气十足,法兰西的光荣不容欺辱,租界里的事务由老子做主,谁敢搞事就灭他全族。

    特别是今年九月份起,公共租界的工部局以多数票通过,罢免了三八年硬塞进来的一个日本部董。同时工部局的警务处也辞退了十个从巡捕硬升上来的日本探长,并且撤销了日本人要求设立的特别处。

    工部局总董樊克令(富兰克林的译音)突然一改往日的绥靖嘴脸,态度傲慢的告诉日本方面,如果日本对此不满,大可以把虹口杨浦等苏州河以北地区从公共租界分割出去。

    呆在南京的日本特命全权公使兼上海总领事堀内干城对此大吃一惊,他长期在中国担任外交工作,从未见过如此狂妄不羁的事情,这简直就是直接抽打大日本帝国的耳光。

    担任过外务省东亚局局长的堀内是个中国通,同时对西方也有很深刻的认识,也算得上是个合格的外交家。他知道欧洲战争的结束对世界局势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日本未能与德国结盟这件事上,堀内感到非常的遗憾和紧张,因为这意味着日本已经无法用盟约作为条件,阻止德国的势力向亚洲地区扩张。

    日本的外交部门一直有他们自己的独特视角,外交官们看的很清楚,除非日本已经准备好和全欧洲为敌,否则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德国人慢慢渗透进亚洲殖民地。

    现在看来之前的担忧已经变成了现实,至少在上海这个奇妙的地方,变化已经开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