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625章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625章

小说: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的那种坦克确实存在,不过数量实在不多,而且配备那种坦克的部队,目前都驻扎在西欧占领区内,所以没有出现在今天的现场。如果你们需要的话,我们可以提供一些照片让你们带回去参考。”凯特尔元帅脸上的那副诚恳表情,让苏联人即便心里再窝火也没有继续难的理由。

    德国人说的够明白了,他们要看的那种坦克远在数百公里之外,总不见得为了你特意从比利时或者丹麦运一辆回来吧。

    “我们能够进入里面看看吗?”梅尔库洛夫询问到。

    “当然可以,就像您说的,朋友之间没有任何秘密。”凯特尔大方的回答到。

    “那辆三号坦克也可以让我们看看吗?”

    “没有问题,你们大可以随意参观。”

    “那种大口径火炮呢?”

    “您自己走过去看吧。”

    “我们带来的几名记者想要去试验场四处转转,拍一下这里建筑和周围的自然风光,如果不涉及到什么机密的话,希望您可以同意这个小小的要求。”

    “什么话,当然没有问题,不过最好由我们的人员陪伴,附近有几个地方是禁区,倒不是涉及什么机密,而是担心会有流弹伤人,所以特别要注意安全。”统帅部参谋总长此时化身成为圣诞老人,乐呵呵的满足着对方的每一个要求。

    德国6军的效率在此刻展露无遗,就在凯特尔点头之后,立即就有参谋给“苏联记者们”安排了一名6军中士作为向导,并且还贴心的为他们安排了一辆克虏伯六轮越野卡车作为代步工具。

    “安德烈。瓦列里耶维奇,你刚才跑到哪里去了,现在就等你了,德国朋友同意我们进入坦克参观。”梅尔库洛夫看到刚从三轮摩托上跳下来的坦克专家,故意高声的招呼道,把德国人的注意力吸引回自己的身上。

    “我刚才去看了标靶,弗谢沃罗德。尼古拉耶维奇局长同志,让人大开眼界。”谢苗中校连忙小跑着来到国家安全局局长面前。

    “那个等我们回去再说,现在你的任务是钻进这个家伙,然后用你的专业眼光,领略一下德国朋友的技术成果。”梅尔库洛夫拍着谢苗中校的后背,把他推向了一边的四号坦克。

    “那边是我们的轻武器试验区,我们把它叫做角斗场,因为它的形状是圆形的,就像罗马角斗场一样。”德军中士开着车,嘴里用流利的俄语介绍着。

    “您的俄语说的很棒,中士同志,能够告诉我是在哪里学的吗?”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内务部特工询问到。

    “莫斯科大学,记者同志,我在那里留过两年学。”中士脸上带着自豪的微笑。

    “学的是什么专业?”特工们顿时肃然起敬,没想到这位德国中士,还是个高级知识分子。

    “语言系,记者同志,学的是俄罗斯文学史。”中士回答到。

    “特列佳科夫斯基、赫拉斯科夫、诺维科夫,你们知道吧。。。”中士询问到,结果现整车人都茫然的摇着头。

    “我还非常喜欢果戈里与普希金。”上帝保佑,这两个听说过,特工们齐刷刷的点起头,脸上总算又露出了笑容。

    “莫斯科是座很棒的城市,那里的房子非常气派,满大街都是美女,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去那里看一看。”德国中士一点都不认生,而且有些话唠的倾向。

    “中士同志,您在莫斯科有熟人吗?”一名特工问到。

    “有几个朋友,记者同志,比如住在我租住公寓隔壁的伊凡。马尔卡诺维奇。西米亚,还有大学里认识的卡佳。鲍里索夫娜。贝丽娜。”中士热情的介绍到,特工们则忙着把名字记在了小本子上。

    “那么您为什么会选择当兵呢?您不想继续您的学业吗?我的叔父现在就在莫斯科大学任教,如果您愿意的话,我可以介绍您再去学校深造。”一名苏联特工试探到,策反对方的现役人员,也是一项不小的功劳。

    “这是我的责任,记者同志,每个德国人都有义务为祖国服务,当时我拿到了入伍通知书,一切就是这样简单。别看我现在这幅样子,其实日子过得很充实,到今年年底我就能晋升为上士了,那时候我就向上级要求去读军校,等毕业后就能成为一名见习军官,我现在只有二十三岁,还有足够的时间。”中士竖着食指一板一眼的回答到。

    “前面那些是什么?”一名特工指着远处的草丛喊到。

    秋末冬初时节,旷野里长满了齐胸高的茅草,草丛中趴伏着几堆装甲车辆的残骸,虽然外壳因为烟熏火燎化为了炭黑色,烧掉了油漆层的钢铁如今已经锈迹斑斑,但是从漆黑的炮塔和粗大炮管来看,依稀还可以看得出这些坦克原本的气势不凡。

    其实苏联的武器试验场里这种场景到处可见,军队会用真实的装备来检验武器的威力,不过令苏联特工感到疑惑的是,远处草丛里这些坦克的轮廓,竟然让他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那些是一些被摧毁的靶车,附近草丛里还有未爆炸的弹头,所以尽量不要接近,你们就在这里拍几张照片算了,这种东西在库莫斯多夫遍地都是,没什么特别的。”中士刹住了越野卡车,坐在驾驶座上介绍到。

    特工们没有和他搭话,而是端着照相机“嘁嗤咔嚓”的一顿乱拍。

    “那边的大房子又是干什么用的,中士同志。”一名特工指着远处一排高大的仓房询问到。

    “那是临时停放试验车辆的库房,原本是当地农庄的谷仓,里面倒是常有一些新鲜玩意儿,只是去那里需要上级批准,你们懂得,军事机密。”中士回答到。

    “能够带我们到那边去吗?中士同志,我们保证不进去,只是想在外面拍几张照片留做纪念。”一名特工掏出烟盒递了上去。

    “如果只是在附近拍拍照片倒没有问题,库房门口有武装卫兵,有时候还会有党卫队,他们可不会对人客气。”中士从烟盒里抽出一支卷烟。

    “那太好了,中士同志,您可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我们该如何感谢您呢。”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特工连忙掏出打火机给他点火,同时与身后的同伴交换着眼神。

    “如果您有时间,我们一定要在柏林请你好好吃顿饭,我们带着上好的伏特加。”坐在车厢里的特工大声说到。

    “那太好了,明天我正好放假,很久没有喝到真正的伏特加了。”中士叼着卷烟,重新动了卡车引擎。

    ps:谢谢大家的体谅,这是补的欠章(1/6),

    同时求月票,求推荐,求点击。

    谢谢大家的打赏和月票,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七十九章 发现() 
库莫斯多夫武器试验场的警备部署让苏联特工们感到惊讶,德国人似乎遵循的是一种外紧内松的模式,试验场周边戒备森严,哨兵几乎武装到了牙齿,但试验场内部却只有极少几个地点有武装人员守卫,大部分试验区域完全畅通无阻。

    因为需要承载重型车辆和装备,各个试验场之间铺设了高等级的水泥公路,克虏伯六轮越野卡车在道路上行驶的非常平稳,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那排异常吸引目光的高大仓库前面。

    “那间是安东仓库,这边一整排全都是,旁面依次是布鲁诺、凯撒、多拉、艾米尔、弗雷德里奇。这里中士使用的是德军通用呼号a至,原本只是在无线电语音通讯时使用,避免单一字母发音发生混淆,随后就扩散到了德军内所有需要字母编号的地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德军使用的是德文字母,除了二十六个通用拉丁字母外还有四个变体字以及两个特定字头,所以加起来一共有三十二个字母呼号。)”中士指着整排仓库说到,最近的那间仓库的墙上用白色油漆刷着一个巨大的a字,足足有两个人那么高,高大的移门上还涂着德国陆军鹰徽,黑边白底的万字标志刺人眼眸。

    “这真是壮观的建筑,我记得您说过,它们之前是农庄的谷仓?”一名特工斜着眼看着中士,这东西一看就是标准的军用机库,真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

    “我的上级就是这样告诉我的,我也觉得有些滑稽,究竟要丰收到什么样子,才会需要这么庞大的谷仓在堆放粮食。”中士抹着下巴,一副英雄所见略同的样子。

    “真奇怪,今天没有看到有人站岗,这倒是方便了我们,否则跟那些哨兵解释起来也是一个麻烦。诸位同志要拍照的快点拍,拍完我们就离开这里,说不定过一会儿就来人了。从这里到树林边上,再一直到那头的公路,都有机动巡逻队巡逻。”中士拍了拍手,对着那群特工招呼道。

    “这里的风景实在太好了。”一名格鲁乌特工对着同伴使了个眼色。

    “是啊,看看那片榆树林,还有那棵橡树,看上去至少有五十岁了。”红军特工打开了照相机的皮盒。

    “中士,请你站到那边去,我给你拍张照片。”特工指着路边的一颗大树说到。

    “唉?你是要给我拍照吗?”中士吃惊的问到。

    “当然,如果有个威武的国防军军人在画面里,没有比这个更能衬托出这片美丽的德国风光了。”特工一本正经的回答到。

    “啊呀,你这么说都让我有些不好意思了,我是不是该去换一套军礼服,这个姿势怎么样?要不要戴上钢盔?”中士嘴里说着不好意思,脚下却已经一溜小跑着站到了大树旁。

    “这套制服挺不错的,把头抬起来,向着那个方向看,看上面,对。。。太棒了,再向右便宜点。”那名特工端着照相机,大声指挥着中士摆着poss。

    “很好,中士同志,您再往右边挪一下,一小步就够了。”

    “抬头,中士同志,神情可以再庄重一点,眉头不要皱起来,对,您真是太棒了。”

    几名苏联特工端着照相机在边上围成个半圈,对着中士一顿乱拍。

    “我觉的还是带钢盔比较好。”中士一边摆着自认为英武的姿势,一边提议到。

    “不不不,那会挡住你那个如同希腊雕塑般的额头,上帝啊,我从未见过如此特别的额头,别动,我一定要拍个特写镜头。”说话间咔擦咔嚓就是两张。

    就在这场摄影沙龙进行的热火朝天之际,两名苏联特工在同伴的掩护下,悄悄的脱离了群体,装作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漫步向着公路另一边的仓库区域走去。

    他们不相信这种地方会没有哨兵,也做好了遭遇拦截的心理准备,但是让他们意料不到的是,一直到他们走到仓库的侧门前,没有遭到任何阻拦。

    “真是难以置信,德国人的警戒竟然如此松懈。”一名特工转过身为同伴望风,另一个人从口袋里掏出了开锁工具。

    “他们为什么要警戒,别忘了这里可是德国的腹地,只要严格封锁住周围的道路,任何人都不可能溜进这片地区。”特工一边搭着话,一边把工具插进锁孔。

    “快一点,米沙,那边拖延不了太长时间。”望风的特工催促道。

    “没办法,德国人的锁出名的难开,要不你来试试。”开锁的那位不乐意了,这可是技术活,再急也没办法。

    “幸好这是把旧锁,你看。。。好了。”特工卡住锁簧,然后小心的转动门上的把手。

    防止门里面有人,内务部特工先是把门开了一条缝,等待了两秒钟,发觉里面没有反应,随即就飞快的推开门,闪身钻进了屋内。

    “我的上帝啊。”

    “圣母玛利亚!”

    看到仓库内的情景,两个苏联特工彻底惊呆了,他们情不自禁的在胸前划起了十字。他们确实是坚定的布尔舍维克,但是眼前的东西实在太有震撼力了。

    “快,照相机,米沙,全都拍下来。”一名特工端起胸前的照相机,毫不犹豫的按下了快门。

    “德国人竟然造出了这种东西,让人无法相信。”同僚惊讶的长大了嘴巴,飞快的拨动着上片转轮。

    “你到那边去,我在这边,尽量多拍几张照片。”特工对同伴命令到。

    “我感觉有些不妙,这可能是德国人的最高机密。”被同伴叫做米沙的特工端起照相机,撒开腿向着巨兽的另一头跑去。

    确实,他们面前的这只钢铁怪物,毫无疑义的可以用巨兽来形容。这是一辆庞大的坦克,这两名特工可以发誓,这是他们迄今为止见过最大的坦克了。即便是让苏联红军无比自豪的t28重型坦克,在眼前这辆坦克面前都会相形见绌,如果说这辆坦克是个成人,那么t28只能算是个小学生。

    目测这辆坦克长度至少超过了十米,特工们手上没有参照物,于是就把各自的身影照进画面里,准备回去后再按照比例进行推算。

    这辆坦克有着两根宽的有些夸张的履带,但是与它的车体宽度相比,这看上去又有些不值一谈了。从履带的位置和行走系统的结构来看,应该是法国b1那种过顶履带设置,从当年的第一代水柜开始,这一直是欧洲各国的重型以及超重型坦克的首选配置方案。

    这辆坦克的宽度六七米都不止,车体右侧有一座独立的小机枪塔,赫然装着两挺并列机枪,车体左侧则类似于b1坦克那样,安装了一门大口径的短管臼炮,绝对超过了两百毫米,就是不知道使用的是何种弹药。

    让苏联人感到惊讶的是,它的车体两侧竟然还带着突出车外的短舱,这种设计让人感觉更像是一战时期的mk1型了,此时短舱上没有看到有任何武器,不过从侧面的防盾开口来看,应该会架设大口径机枪之类的反步兵武器,短舱顶部还带着两个类似德国一号坦克的小型炮塔,可以想象当步兵攻击这种坦克的侧面时,将会遭到怎样猛烈的火力攻击。

    最后就是那座让人看一眼就感到畏惧的巨大炮塔了,这是两位苏联特工连做梦时都想象不到的怪物,光是炮塔的个头,就差不多和一辆t26轻型坦克相仿了,更令他们胆战心惊的是炮塔上安装的火炮,如果他们的眼睛没出问题的话,那是两根并列安装的炮管,外面套着一体的护套,护套上裹着一堆看上去就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