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631章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631章

小说: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t34坦克对德国的威胁相当大,这是一种性能并不算均衡的坦克,却在主要参数上,超越了大部分的德国装备。历史上东线战争爆发时,德国装甲部队依旧以旧型号的轻型坦克为主,那些驾驶着二号和三号坦克的德国装甲兵遭遇到t34时,可想而知会有多么的震惊。

    不过因为苏军上级的拙劣指挥和装甲部队僵化的战术,在战争初期t34和其他苏军坦克一样,遭到了严重的损失,大量的这种新型坦克被德军击毁,或者因为技术故障而被乘员遗弃。

    现在德国已经研制出了足以压制t34的重型坦克,但是徐峻不准备再让自己的部队面对苏军的t34海洋了,这次事件爆发后,无论是这种坦克的设计院和生产厂都将受到牵连,徐峻会继续向苏联提供各种证据,证明这些科研单位里有人背叛了苏维埃,向德国提供了只有他们才知道的机密。

    如果徐峻的推断没错,t34的后续型号将永远都不会再出现,甚至它的生产数量都会遭到缩减,因为斯大林不会容忍红军装备一种已经被敌人摸了个底掉的装备,而他的手下们甚至不会让斯大林再看到这种坦克,因为那等于在提醒斯大林自己的无能。

    除了那三辆t34,徐峻还准备了一辆大玩具,就是那台带着浓浓的哥特风,同时完美的把科幻和原始两种风味混合在一起的超重型坦克。相信有些读者已经从此前的描述中认出了这货的原型,猜的没错,这就是一辆改装版的帝王毒刃。

    徐峻是在德国留学时,接触到战锤40k的,伦道夫博物馆里一大群德国技术死宅,不少人都沉迷于这种英国人发明的桌游。徐峻也亲手做过几款战旗模型,其中当然不会少了华丽的帝王毒刃。说起来德国佬大都喜欢克里格死亡兵团或者阿米吉多顿钢铁兵团,徐大元首则是卡迪安突击队的拥趸。

    话题扯远了,徐峻之前准备搞出一款让苏联人望而生畏的超重型坦克,预备以此来误导苏联坦克研制的方向,原本他是准备造一辆老鼠出来的,但是发觉这款坦克个头确实挺大,但外形却跟用儿童积木拼出来似的,不够狰狞吓人。

    结果元首灵机一动,随手画了一辆帝王毒刃出来,为了增强视觉效果,还装上了风暴之刃的双联炮管。

    苏联人是否吃惊还不知道,保时捷工厂那边倒先被吓了一跳,他们以为元首又搞出了一款跨时代的发明,这种坦克光看外表就威力惊人。

    等到搞明白原来只是要造一个全尺寸模型之后,波尔舍博士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还为这款玩具装上了他最引以为豪的电动引擎,让这个只有十二吨重的空心货色能够在公路上以四十公里时速前进,足以吓尿一大群无知的群众。

    徐峻当上帝国元首之后,一直都在清理希特勒的家底,哪怕他曾经是帝国副元首,也不可能接触到所有的秘密,很多疑问已经随着希特勒长埋地底。

    直到徐峻坐上这个宝座之后,才终于解开了,或者他自以为解开了那个始终困扰着他的问题,为什么希特勒会放弃西线的攻势,掉转头来进攻苏联。

    徐峻发现如果希特勒不这样做的话,他的千年帝国将会面临经济崩溃的危险。

    英伦空战失败之后,希特勒终于明白自己已经失去了击败英国的机会,他对德国空军和戈林深感失望,甚至一度失去了个人信心,所以他无限期终止了海狮行动。

    德国的退让并不能减轻英国对他的敌意,德国海军也无力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正在满满收紧套在大德意志帝国脖子上的绞索,而希特勒的将军元帅们却对此完全束手无策。

    前文已经交代过了,德国占领了欧洲诸国,除了获得了大量战利品之外,同样也背负起了巨大的负担,被占领国同样遭到了英国的封锁,和德国一样失去了原材料和能源的进口渠道。依靠德国势力范围内生产的资源,是不可能维持整个欧洲运转的,元首的千年帝国如果想要延续,就必须找到新的物资来源。

    此时放在希特勒面前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赶在欧洲经济和生产体系全面崩溃之前,全力消灭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然后用从苏联掠夺到的廉价资源,来维持整个欧洲帝国的运转。

    徐峻曾经疑惑希特勒为何对待苏联和他的加盟共和国会如此的冷酷无情,现在发觉或许在希特勒眼里这个国家的庞大人口是一个沉重的包袱,斯拉夫的人口数量太多了,如果要维持这个国家的正常运转,同时养活这些苏联平民,希特勒就无法抽出足够的资源来建设他梦想中千年帝国,更别提去完成征服整个世界的目标。

    于是纳粹的宣传机器全力把斯拉夫民族贬低为劣等种族,为的就是当德军占领苏联领土之后,纳粹政权可以堂而皇之的实施残酷统治,最终目地是要把苏联的人口,人为减少到德国可以承受的数字。

    不过目前徐峻已经改变了历史,欧洲已经不再那么急需苏联生产的资源,而德国也就没有必要向苏联发起主动进攻。

    徐峻现在正在忙着构筑东线的整体防御体系,斯大林不会给德国太多的时间来稳固欧洲的霸权,徐峻必须想尽一切办法给自己争取到至少半年的时间。

    ps:检查结果出来还需要两个月,没有消息是最好的消息。

    谢谢大家对本书的支持,作者会继续努力的。

第八十九章 成就() 
即使是以德国人的眼光来看,苏联的展成就都令人感到钦佩,斯大林领导下的前两个五年计划,获得了出预期的巨大成功。苏联已经从旧俄罗斯帝国的废墟中重新站立了起来,无论是工业、农业、军事还是科技,各领域都在飞展,红色政权对世界的影响力甚至越了当年的帝国时代。

    斯大林想要恢复沙皇俄国的光荣,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完全不遗余力,甚至不惜使用暴力手段,排除任何挡在路上的障碍。

    有些资料里面说,斯大林已经患上了精神疾病,这显然是极为荒谬的谣言,一个疯子不可能能够领导国家达成如此瞩目的成就,如果说列宁带领着他的布尔什维克战友们将一个遍地农奴的封建帝国埋葬,那么斯大林则是凭借个人的权威,在帝国的遗骸上建设起了强大的社会主义联盟。

    幼年遭受家暴所造成的影响,导致斯大林始终对外人缺乏信任,他的世界观是在宗教学校里奠定的,真正给他指引出人生方向,并且造就了他的,则是革命导师弗拉基米尔。列宁。

    列宁对斯大林几乎是毫无保留的给予信任,他可以不用通报直接进入列宁的办公室,在整个布尔什维克党里,只有两个人获得了这种特权,一个是斯大林,另一个则是托洛茨基。

    斯大林是列宁亲自选定的接班人,这一点毋庸置疑,虽然列宁在临终前看清了这位接班人的真实面目,但那时他已经油尽灯枯回天乏力。

    列宁死后,托洛茨基成为了对斯大林威胁最大的人,这位红军的缔造者拥有资历和广泛的人脉,如果当时他愿意,完全有实力与斯大林扳一扳手腕。可惜这位老布尔什维克的性格过于迂腐,他是个教条主义者,坚持一切都必须遵循规则,结果当斯大林利用组织程序,对这位老党员起的总攻时,他除了愤怒之外却完全无力还击,因为他不能违反自己的原则,作为一名党员,就必须服从组织上的决定,于是托洛茨基被踢出局,斯大林获得了全面的胜利。

    斯大林的大清洗给苏联造成了沉重的伤害,一批参加过十月革命的老布尔什维克被清洗,列宁的战友和信徒们几乎十不存一,斯大林以此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可以随心所欲的把苏维埃改造成他想要看到的样子。

    他依靠第一次五年计划,开始将苏联转变为工业化国家,原本的俄罗斯帝国完全就是个农业国家,看似强大的帝国,其实是筑造在千千万万俄罗斯农奴的肩膀上。

    当斯大林接过领导权时,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相比西边的小胡子,东边的大胡子显然要悲剧的多。偌大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生产总值却只有德国的一半,要知道这数据还是魏玛共和国时代,希特勒都还没上台。什么飞机、汽车、造船、钢铁,全都是帝俄时代的遗产,如果那时候遭到强敌侵略,强大的联盟铁定要玩完。

    斯大林开始搞起了集体农庄,压榨出农民手里最后一粒粮食,以此换取西方的技术和工业机械。斯大林依靠德国的支持和美国的贷款,几乎是在平地上建立起了苏联的重型工业。有了电厂和炼钢厂,制造出了高效率的矿山机械,苏联这才拥有了大规模开国内资源的条件。

    随后苏联的展进入了良性循环,全国推广的劳动竞赛调动起了厂矿工人的积极性,同样劳动成果提高了工人们的生活质量,无论是薪水还是物资供应,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老百姓可不管斯大林在中央里干了些什么,他们只看到斯大林让他们住进了崭新的木屋,餐座上每天都有黑面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上对斯大林的敌视情绪渐渐消失,他开始受到民众的崇拜和拥护。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成功让苏联国力极提升,苏联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主科研能力,不再受到那些西方工业国家的威胁与压制。斯大林志得意满,他认为苏联已经在他的领导下重新崛起,可以重新夺回沙俄帝国失去的荣耀,甚至更进一步,把国境线推向欧洲腹地,完成帝俄数代君王都未能达成的目标。

    三九年苏联和德国联手瓜分了波兰,随即就开始预谋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徐峻穿越时此事已经大局已定,就算当时他想介入也没有阻挡的可能。

    接着苏联又挑起了与芬兰的战争,但结果让大部分人摔碎了眼镜,当然也包括了斯大林自己,强大的苏联红军在坚韧的芬兰抵抗者手里损失惨重,如果不是具有压倒性的国力支持,真不知道这场战争最终会演变成何种样子,最终战争以芬兰割地求和而结束,总算是保住了钢铁同志的面子。

    接下来斯大林开始尝试向巴尔干地区出手,四零年六月苏联政府要求罗马尼亚交出巴尔克阡山脉东北部比萨拉比亚地区,并且要求罗马尼亚把北布科维纳交给他的摩尔多瓦加盟共和国,使用的理由是罗马尼亚政府的反苏政策,对苏联边境造成了威胁,这已经是不要脸的明抢了。

    当时的德国元还是希特勒,为了维护和苏联的友好关系,他毫不犹豫的驳回了罗马尼亚的求援请求,其实其中还有想要教训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卡罗尔二世的意思,那位国王刚刚镇压了国内亲德的法西斯组织“铁卫团”,这可是希特勒出钱资助的团体。

    结果卡罗尔二世只能选择屈从于苏联的要求,把两个省割让给了苏联,结果因此受到了罗马尼亚朝野上下一致的斥责,厚着脸皮坚持了两个月后,这位国王只能把王位传给了儿子米哈伊一世,自己带着一车皮的财宝流亡海外。

    随即历史就生了改变,德国的新独裁者闪亮登台,弹指间法兰西跪地投降,抬手间大不列颠樯橹灰飞烟灭。

    安东内斯库得到了罗马尼亚独裁者的权柄,原本就倾向德国的相,比历史上更彻底的倒向了第三帝国,罗马尼亚成为东欧最先与德国签订军事联盟条约的国家,作为报酬罗马尼亚也得到了德国的大力扶持和奖赏。

    斯大林对此当然很是不满,因为罗马尼亚对苏联的态度开始变得强硬起来,虽然还不敢主动挑起冲突,但是近一个月以来,罗马尼亚边境的越境活动变得非常频繁。

    苏联边防军的巡逻队时常在边境上现可疑的痕迹,显示有人员甚至车辆偷偷从罗马尼亚那侧进入苏联国境,虽然边防军进行了搜捕,但是很快就在茂密的山地和丛林里失去了目标的踪迹。

    比萨拉比亚本就是罗马尼亚国土,无数罗马尼亚人世代居住于此,如果他们想要藏起几个人的话,那简直就像喝水般容易的事情。而越过比萨拉比亚边境,就是苏联的重要加盟国乌克兰了。

    ps:第一章奉上,下一章可能会晚一点,大家等不及可以在明天观赏。

    谢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和推荐票,作者去吃点东西后再继续码字。

第八十九点五章 过招() 
“元是否同意了我们的请求,克尔斯滕。”科尔少校脱下了右手的皮手套,放进了黑色大檐帽里。

    “还没有回复,不过我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克尔斯滕拿着小勺舀了一勺白糖,放进了咖啡杯中。

    “瑞士那边可以收网了吧。”科尔坐到桌边,翻开了一只干净的咖啡杯。

    “这和你无关,科尔,做好你分内的工作。”克尔斯滕端起咖啡细品了一口,微微皱起了眉头。

    “明白了,克尔斯滕。”科尔嘴里这样说着,伸手拿起了面前的咖啡壶。

    “相信很快就会有命令下来,到时候就看你们的表现了,不要让元失望,你应该知道失败的后果。”克尔斯滕放下杯子,拿起了手边的一份文件。

    “放心吧,我的人训练有素,不会出现任何纰漏。”

    “过于自信并不总是一件好事,有时候也需要怀有谦逊之心,少校。”

    “知道了,沃琳。”

    “这里是办公室,你要叫我上校。”

    “好的,上校。”

    “我们已经拿到了“红色管弦乐队”全部成员名单,元的命令下达之后,你们必须在十二个小时内完成全部的抓捕任务,同时不能惊动苏联内务部,这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克尔斯滕摊开文件。

    “这是苏联红军总参情报部建立的情报小组,直接听从莫斯科的指挥,其中有不少成员是德国人,他们的关系甚至已经渗入了最高统帅部。”

    “这些该死的叛徒,真该把他们拖出去绞死。”科尔少校冷冷的说到。

    “记住尽可能留下活口,除非遇到武力抵抗,元希望得到他们的口供。”克尔斯滕抬眼看了看科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