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644章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644章

小说: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对于一团乱麻般的阿拉伯部落势力,埃及国内的势力划分要简单得多,国王是个酒色之徒,却对权力没有多少**,无论对英国人还是对埃及内阁来说,这位都是个很称职的傀儡。

    他身边聚集了一大群依附和利用国王权势的政治力量,这些人掌控着埃及政府,身份大都是埃及的资本家或者大农场主,很清楚想要保住自己的财产和权势,最牢靠的办法就是维持现状。

    而目前埃及国内最主要也是最危险的反英势力,就是执着于争取埃及独立的华夫脱党埃及独立运动党派,阿拉伯语原意是代表团。

    这个党派曾经在一九一九年,掀起过一次几乎席卷埃及全境的大规模抗英运动,随后抗议运动在民间自发演变成了武装起义,起义者破坏铁路和桥梁,袭击英国警察和士兵,摧毁了一大批基础设施。不过那时候华夫脱党表现的很克制,他们要求民众放弃暴力对抗,寻求用政治途径解决争端。

    在英军的武力镇压下埃及起义者损失惨重,但是英国的在埃及利益也损失很大,因为英国在一战中国力严重受损,已经承受不起另一场战争,于是选择和埃及独立运动和解,让出了一部分行政管理权,给了埃及名义上的独立。

    英国人实在是打不起了,如果换成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哪怕让埃及尸横遍野,吉萨金字塔用鲜血涂遍,大英帝国也绝不会和反叛者妥协。同样埃及人也确实被残暴的英军给杀怕了,加上华夫脱党热衷于寻求政治解决,否则也不会同意英国人提出的非分条件。

    从这里就能看出英国人醇熟老练的外交与政治手腕了,他们总是能够选择最合适的时机,达成对自己更有利的交易。

    虽然独立只完成了一半,但是对于埃及来说已经是个巨大的胜利,主导谈判的华夫脱党领袖们就此成为了埃及人心中的英雄,当年埃及议会成员里九成是华夫脱党人,政府被牢牢控制在党派成员的手中,华夫脱党人似乎成为了历史的宠儿。

    但是好景不长,因为华夫脱党一直念念不忘从英国人手中拿回剩下的那部分权力,最终消磨掉了英国议员们的耐心。经过十年苦心经营,英国的军事实力获得了一定的恢复。同时她也正需要从埃及吸取更多的血液,用来弥补因为世界经济危机而造成的亏空。

    另外因为长期掌控政府权力,华夫脱党在施政过程中侵犯到了不少人的利益,得罪了一大批埃及本土的资本力量,其中不少都是有实力的农场主和大资本家。

    最终这些势力和英国人内外勾结起来,向当时的国王施加压力,最终国王强行下令重新组阁,推翻了华夫脱党对埃及政坛长达十一年的统治。

    当了十多年高高在上的主子,一下子被踢落尘埃,换成谁都不会甘心服软。于是在一九三零年六月,华夫脱党故伎重演,这次他们可没有选择政治途径,而是直接纠集起一批民众,发起了所谓的“六月起义”。

    他们这次喊出的口号是“民族独立,反对君主政体。”,矛头指向了埃及国王的统治权力。结果这一次起义,大部分埃及传统势力都站到了国王这一边,当时的国王福阿德一世,派遣由英国训练和武装起来的军队和警察,对起义者进行了血腥的镇压。华夫脱党徒遭到了残酷的捕杀,大量高层领导者和精英成员被捕,华夫脱党就此被踢出了政府,活动也开始转入了地下。

    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坚韧的华夫脱党徒们依旧在暗地里慢慢积蓄着力量,如今这些人不再满足于赶跑英国殖民者,他们还想要进一步推翻埃及的君主制。

    当欧洲战事最紧张的那段时期,英国对埃及的控制力急速减弱,大量军队被调往利比亚边境,防备意大利殖民军可能的攻击。

    一些华夫脱党徒认为这是一个可乘之机,于是发动了几次针对开罗驻防英军的袭击,也该是这群家伙倒霉,他们攻击的不是什么英国人,而是远道而来的澳大利亚士兵。

    这群作风狂野粗暴的澳洲牛仔可没有什么绅士风度可言,至少有一半袭击者被当场击毙,接着澳洲大兵们用刺刀和绞索解决了剩下的另一半,等到上级想到追查主使者,却发觉现场一个活口都没留下来。

    不过不是每次袭击都是失败的,有几处由埃及陆军看守的弹药库遭到了袭击,失落了一大批英军储存在那里的弹药和军械。英国人很清楚这件事里面一定有内鬼,但是顾及到埃及陆军的士气,一时半会还难以将内应甄别出来,而这些失落的武器也都去向不明,成为了埋藏在埃及民间的一大隐患。

    这不是费伊爵士需要考虑的问题,他是一个高贵的上议院议员,目光要放在更高级的层面上,维持社会稳定是警察和陆军宪兵的工作,他们的职责就是保护大英帝国的利益和安全。

    “这是德国特使的飞机吗?我以为个头应该会更大些。”亨利上校端着望眼镜说到。

    “那应该是架迅龙,是我们自己的飞机。”一名空军少校报告到。

    “什么?这个时间有我们的飞机到达吗?”亨利转过脸询问。

    “计划上没有这架飞机,或许是临时在此降落的。”少校摇着头回答到。

    “让这架飞机换个地方降落,德国特使的飞机就快到了。”费伊爵士大声说道。

    “好的阁下,我立即去处理。”少校连忙快步向着跑道边的一辆敞篷通讯车跑去。

    “哈哈哈,看到了吧,前面就是开罗空军基地,我果然是最棒的!”德哈维兰dh89迅龙运输机的驾驶舱里,克里格少尉大笑着说到。

    “这群英国混蛋以为可以用这堆破烂害死我,他们打错主意了。别担心那盏红灯,杜瓦小姐,这只是代表右发动机的润滑油耗尽了。”克里格利转过头大声安慰着坐在身后乘客座位上的杜瓦小姐,对方现在因为紧张而变得小脸刷白。

    “发动机在冒青烟,少尉,而且你右边的油压表已经没有读数了。”霍恩扒着驾驶舱之间的隔板窗口上大声提醒到。

    “完全没有问题,我们有足够的高度和速度,这东西可是有四支主翼,就算是无动力滑翔,我也有十足的把握把它降落在那条该死的跑道上。”克里格轻轻收小了右发动机的油门,随后向前推动操纵杆,飞机开始向下小坡度俯冲,快速下降引起了一阵失重感,机舱里响起了两位美女小小的惊呼声。

    ps:又到了五月,月初到月中全都是双倍月票,竞争极其激烈,所以请大家支持本书,投下手中的保底月票。

    感谢大家昨天的月票支援,差一点就被后面那本书给超过了,幸好书友给力,才保住了本书的分类排名。

    这个月作者会继续努力回报大家的,也希望诸位继续支持这本书,争取获得比上月更好的成绩。

    谢谢大家。

第一百一十三章 哈德森少尉() 
“迅龙”运输机飞速下降着高度,机身开始出现轻微的震颤,硬铝框架和胶合板外壳吱嘎作响。“我们需要尽快的降落,克里格。”霍恩大声喊到。

    “我正在这样做,上尉,现在你最好回到座位上,绑上保险带。”克里格关掉了右侧引擎,螺旋桨自动开始顺桨,从发动机罩壳缝隙里喷出的烟雾变淡了一些,但是内部温度依然很高。

    “上尉,下面有个白痴要我们改变航向。”克里格在驾驶舱里叫喊到。

    “你准备怎么做。”霍恩扣着保险带的锁扣。

    “让这个混蛋见鬼去。”克里格调整着机头方向,对准了远处的跑道。

    “上尉,我发誓下次再让我遇见那个哈德森,我一定要打爆他那张讨厌的肥脸!”飞行员大声喊到。

    “你只能排队了,我会先打死他的!克里格!”霍恩赞同的大声附和到。

    要问霍恩一行人如何会落到如此狼狈的地步,这故事就得从两个小时之前说起了。

    前面说到他们乘坐诺曼底号邮轮到达了苏伊士附近的齐比里特空军基地,身边还有两位同行的法国美女,一行人在码头上晒了好一阵太阳,终于等来了英军派来的接待人员。

    “非常抱歉,出发前正好遇到点问题,耽搁了一些时间。”敞篷车还未挺稳,一个身材圆滚滚的英国空军军官就从车上蹦了下来,随后一路小跑地冲向了两位德**官。

    “我是皇家空军少尉哈德森。”哈德森对着霍恩敬了个英式军礼。

    “德国陆军上尉霍恩。”霍恩靴跟一顿,回了对方一个举手礼。

    “空军少尉克里格,嗨!莱因哈特!”克里格高高举起右臂。

    “欢。。。欢迎你们来到齐比里特,先生们。”哈德森少尉的表情有些僵硬,看来他和其他第一次见到举臂礼的英**官一样,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场面。

    幸好德国人随后就放下了手臂,胖乎乎的皇家空军少尉这才松了一口气。

    “很高兴见到你,少尉,能够先带我们离开这个地方么,我们都快被太阳晒干了。”霍恩说到。

    “当然,一切早已经准备好了,只是我以为你们只有两个人,没想到还有两位迷人的女士。”哈德森的视线止不住的往美女们方向瞥去。

    “这两位是杜瓦小姐和布隆小姐,她们将要和我们一起去开罗,能否先给她们准备个休息的地方。”霍恩不动声色的向旁移了一步,挡住了英国少尉有些呆滞的视线。

    “啊,非常抱歉,霍恩上尉,我们这里是空军基地,没有专门为女士准备的休息处。而且给我的命令是要求准备好一架运输机,让你们到达后立即驾驶着飞往开罗基地。”哈德森少尉那张包子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情。

    “原来是这样,那也没有关系,反正这里距离开罗只有一百五十公里,最多只需要半个小时的航程。”霍恩的后半句话,是说给两位小姐听的。

    “那么带我们去看看飞机吧,哈德森少尉,另外你是不是能够找几个人帮我们搬一下行李。”克里格插话到。

    “没有问题,我马上就派人来搬运你们的行李。”哈德森转过头对着坐在不远处休息的几个印度杂役大声呼喝到,使用的是一口流利的印地语。

    “少尉,没想到你还会印地语。”霍恩笑着说到。

    “我出生在印度,父亲是个铁路工程师,我的童年是在海德拉巴渡过的。”哈德森自豪的回答到。

    “真是奇特的经历,少尉,现在让我们去看看飞机吧。”克里格已经站在了敞篷车边,打开了轿车的车门。

    “女士们。”克里格对着两位法国美女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哈德森少尉。”站在基地的停机坪前,克里格指着面前的庞然大物大声喊到。

    “上帝啊,这架飞机让我回忆起了美好的童年,卡鲁兹。”杜瓦小姐眨巴着大眼睛说到。

    “没有您说的那么夸张,杜瓦小姐,我可以向您保证,这架飞机依旧还能安全的飞行。”哈德森少尉抚着肚子说到。

    “这架飞机是哪年出厂的,一九二四还是一九二五?”克里格的语调里明显带着讽刺。

    “我记得上次坐这种飞机时,我还在读军校。”霍恩的脸上带着回忆的神情。

    “这就是一辆带着翅膀的公共汽车,这种设计十年前就已经淘汰了。”克里格指着停在停机坪上的法尔芒60型远程客机大声说道。

    或许德国空军少尉说的有些刻薄,但却也没有偏离事实太远,这种曾经在法国航空界大放光彩的远程运输机,其实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原本是作为一款远程轰炸机来设计的。

    结果因为出现时战争已经临近结束,法尔芒没能拿到一架政府的订单,为了挽回损失,法尔芒公司高层灵机一动,把她改造成了一架客货两用飞机,还给她起了个“歌利亚”的外号,投入了商用航空市场的竞争。

    因为原本设计能够装载一吨重的航空炸弹,所以这种飞机有个很宽敞的机舱,只不过当时的设计师完全没有考虑到什么空气动力学,整个机身方方正正,外形确实和欧洲城市里的有轨电车相仿。

    这架飞机虽然外观丑了些,但是性能还是相当不错的,法国人用她开辟出了巴黎至伦敦,巴黎至柏林等一系列远程航线,最远能够从巴黎直飞北非的卡萨布兰卡,航程达到两千公里以上。法国人甚至把所有使用这种飞机的航空公司组织起来,建立了巴黎航空联盟,一度垄断了巴黎至欧洲各国主要城市的客运航空。

    这种飞机总共生产了六十架,最后一架“歌利亚”在一九二九年才离开生产线,直到三十年代中期,这种客机依旧活跃在欧洲各国的航线。

    霍恩一行人即便没有坐过这种飞机,至少也在报纸杂志上见过,法尔芒的60因为其独特的外形,很容易给人留下印象。

    “为什么英国皇家空军的基地里,会有一架法尔芒60客运飞机?”霍恩询问皇家空军少尉。

    “这架飞机原本属于捷克斯洛伐克国家航空公司。”哈德森少尉没有再做进一步的说明,他相信德国人能够听懂他的意思。

    在二十年代末捷克斯洛伐克从法尔芒手里得到了生产许可证,利用法国提供的零件组装生产了八架“歌利亚”,四架由阿维亚公司生产,剩下四架由老牌的莱托夫飞机制造厂生产。

    这显然就是那八架捷克产60中的一架,德国吞并捷克时,部分捷克民航飞行员驾驶飞机逃离了那个国家,不知道这架“歌利亚”来到埃及之前,曾经辗转过多少地方。如今英国人已经抹掉了原本捷克国家航空公司的标志,重新喷上了皇家空军的涂装。

    老实说霍恩对这架飞机背后的故事很感兴趣,但是现在显然不是探究这个问题的时候,虽然皇家空军少尉拍着胸脯说这架飞机完全没有问题,但是看着眼前这架古董,陆军上尉总觉得有些不太靠谱。

    “只靠我一个人可无法操纵这东西,我还需要一个副驾驶和一个航空机械师。”克里格挠着头对霍恩说到。

    “抱歉上尉,我们没有空闲的飞行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