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679章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679章

小说: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库恩博格被法军俘虏,因为伤势严重,他被送往位于巴黎的法国陆军医院接受治疗。”魏尔勒端起了酒杯,抿了口白兰地润润喉咙。

    “这很容易进行验证,可以让法国方面调出当时的记录出来。。。。。这个。。。法国人应该会有记录的吧。。。魏尔勒。”元首歪着脑袋,语气有些迟疑,不是说他不相信库恩博格的供述,实在是法国人那边不太靠谱。

    “医疗方面的记录应该可以找到,这方面法国人还是比较认真的。”魏尔勒恭敬的回答到。

    “嗯,那么接下去又发生了什么。”徐峻吸了一口雪茄,缓缓吐出了淡白色的烟雾。

    “法国方面给被俘德军军官的待遇一直都很不错,库恩博格受到了符合他身份军阶的礼遇,特别是当法国人知道他是个伯爵时,更是给了他不少特别照顾。他很快就伤愈出院,随后就转入了设在巴黎郊外的战俘营,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怎么说呢,彻底改变了他命运的男人。”魏尔勒耸着肩膀说到。

    “继续,魏尔勒,继续。”帝国元首把雪茄头按熄在了烟灰缸里,随后端起酒杯,仰起头把剩下的白兰地一饮而尽。

    “我的元首,您以前听说过光照会这个组织吗?”魏尔勒上身前倾,一脸神秘兮兮的表情。

    “光照会?”徐峻闻言愣住了,端着水晶酒瓶的手停在了半空。

    “说下去,魏尔勒。”帝国元首随即就恢复了镇定,他稳稳的端着酒瓶,往杯子里倒入白兰地。

    PS:抱歉今天还是只能发一章,作者已经找回状态了,明天争取双更。

    谢谢大家的支持,作者会继续努力的。

第一百六十五章 库恩博格的故事(中)() 
“我知道您一定对这个组织有所了解,毕竟您的家族。。。啊!非常抱歉,我的元首。”魏尔勒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帝国元首也就当他是诚惶诚恐的,反正施泰德家族对这位独裁者的意义也就仅限于一个身份。

    “没有关系,魏尔勒,施泰德家族的一位先祖曾经加入过光照会,这在贵族圈里并不算是什么秘密。”徐峻拿起酒杯,抿了一口白兰地。

    魏尔勒微微欠身说到:“我明白,我的元首,施泰德家族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我知道光照会不会那么容易消亡,只是没料到他们到现在还能继续活动,这个组织还在为那个虚无缥缈的目标而奋斗吗?魏尔勒。”徐峻放下酒杯,伸手打开了桌边的雪茄盒。

    “据库恩博格所述,确实如此,这个组织正在逐渐衰弱,但依旧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魏尔勒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白兰地。

    “我可以再来一杯吗?我的元首。”参谋长摇了摇空酒杯。

    “你随意。”徐峻用雪茄指了指桌上的水晶瓶。

    “光照会。。。。世界政府吗?”徐峻划亮火柴,点燃了雪茄烟。

    光照会也被翻译成光明会或者光明帮,后世里围绕着这个组织有很多吸引眼球的传说,大都和阴谋论联系在一起,在世人眼里这就是个和共济会相类似的神秘社团,实际上两者的差别确实也不是很多。

    传说中这个组织是已经灭亡了的亚特兰蒂斯文明的继承者,他们利用超越时代的知识与技术,在暗地里操纵着整个世界的运行,他们是历史的鉴证者,文明的监督者,悄悄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其实但凡只要是智商上线的,都知道这个传闻一点都不靠谱了,要是光照会真的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那么欧洲的历史进程怎么还会狗屎成那副模样。

    真实的光明会确实存在,他们继承的不是亚特兰蒂斯而是拜占庭帝国的血脉,创立者中不少是拜占庭帝国幸存的圣职人员,他们追求思想上的解放,支持欧洲文化启蒙运动,崇拜知识的力量,反对罗马教廷的黑暗与愚昧的统治,被天主教视为邪说异端。

    光明会的大本营就在巴伐利亚,当时欧洲掀起的宗教改革浪潮给光明会的发展制造了土壤,他们掌握着拜占庭帝国遗留下的部分知识与文化遗产,其中有不少是被罗马教廷严格封印的异教学说,这些技术来源于奥斯曼、波斯、古埃及、印度甚至遥远的中土大明,其中一些极其敏感的内容,普通人只需持有就可能被宗教审判所处以火刑。

    这个组织在当时吸收了一大批欧洲著名的艺术和科学家,比如伽利略和哥白尼还有布鲁诺,传说中他们都是光明会的正式成员。

    光明会不但吸引了一批思想解放的科学家,同样也吸引了一批对罗马教廷和现有秩序心怀不满的日耳曼贵族,这个组织在十六世纪中期,开始引进德国共济会的力量,并且很快就反客为主,光明会成员在共济会里获得了领导地位,一大批共济会的圣殿骑士,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普鲁士的冯。不伦瑞克吕内堡将军和黑森的卡尔亲王,以共济会成员的身份加入了光明会。

    依靠共济会掌握的力量,光明会很快发展成了一个渗入社会各阶层的重要政治力量,光明会和共济会成员身份有所重叠,但是在政治理念上,前者目的性更加强。

    光明会在日耳曼地区的蓬勃发展,已经威胁到了罗马教廷在当地的利益,虽然黑暗的中世纪已经落幕,但教廷依旧在名义上掌握着大半个基督教世界的力量,在罗马方面的威逼利诱之下,普鲁士国王和巴伐利亚侯爵与罗马教廷签订了协议,全力取缔巴伐利亚境内一切秘密结社组织,第二年更是把共济会和光明会都打上了叛国和异端邪教的烙印,第三年普鲁士和巴伐利亚政府就开始对所有公开参加光明会的人处以死刑。

    在对光明会的清洗中,一部分贵族被剥夺了头衔,其中就包括了施泰德家族的那位先祖,当时这支施泰德家族的分支被迫离开普鲁士王国,迁徙回了主家在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地,而施泰德家族在普鲁士境内的利益被掠夺一空,不可不谓是损失惨重。

    在遭到政府严厉打击之后,光明会在几年内就在日耳曼的土地上消声觅迹,一些人认为这个组织解散了,但是更多人相信他们已经转入了地下,依旧还在进行着他们的秘密活动。

    在徐峻看来,德意志领主们的决定是正确而果断的,如果他们放任光明会继续在自己的领土内活动,首先倒霉的就将是他们自己。光明会可不是共济会这种宗教气氛浓郁的地下社团,而是拥有坚定理念和目标的政治团体,他们的目标就是颠覆现有的集权政治体系和世界秩序,建立起一个统治全世界的法西斯集权政府。

    获得统治权之后,光明会将对人类进行严格的等级划分,一部分精英统治者高高在上,另一部分人成为中层管理者和守卫者,而剩下的大部分人都将沦落为生产工人甚至奴隶劳工,这些人的生存价值就是为统治者服务,并且为这个体系奋斗终生。

    这种理念在十六世纪或许还有市场,但是放在二十世纪初期,只会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希特勒或许试图达成一部分目标,不过徐峻知道这位元首根本就不是什么光明会成员,他只不过接触过一些光明会的文献,早就说希特勒的所谓政治抱负其实就是一锅乱炖的大杂烩。

    “库恩博格在巴黎的战俘营里,遇到了一名自称为汉森伯爵的男人,那个人自称是巴伐利亚的贵族,但很明显他正在为法国人服务。”魏尔勒拿起水晶瓶,给自己倒了半杯白兰地。

    “这并不奇怪,魏尔勒,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出现个把叛徒。”徐峻吐出一口烟雾,把火柴梗扔进了烟灰缸。

    “我的元首,据我所知,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事情,要知道那时德意志帝国还未失败。”魏尔勒提醒到。

    “别忘了霍亨索伦王室从来都不缺少敌人。”徐峻一脸不屑的端起了酒杯,出于礼貌他没有直接说明这句话背后的意思。

    霍亨索伦家族在历史上确实涌现出不少英明果敢的君主,但是对于最后那位凯撒,实在是让人无话可讲。

    “您说的没错,是我没考虑到这一点,我的元首。”既然元首都这样讲了,魏尔勒当然不会加以反驳,再说徐峻说到确实也没有错。那位威廉二世似乎把一辈子的技能点都加在嘲讽上了,全世界都找不到比他更合适背那口大锅的了。

    “继续,说说那个汉森伯爵,魏尔勒。”徐峻抿了一口白兰地,把酒杯放在了桌面上。

    PS:第一章奉上,第二章可能要晚一点,等不及的书友可以明天再来看。

    谢谢大家的支持,作者还在继续努力。

第一百六十六章 库恩博格的故事(下)() 
“这只是一个光明会的外围招募人员,他的目标就是被俘的德军贵族军官。”魏尔勒回答到。

    “他们在为法国人工作?”帝国元首手指敲打着杯沿。

    “并不完全是,光明会成员里就有法军的高级军官,所以只需要花上一点钱贿赂看守,他们的人就能自由出入战俘营。”参谋长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这很符合逻辑,继续说下去。”徐峻推了推酒杯。

    “库恩博格开始并没有被汉森所蛊惑,他还一心想要从战俘营逃出去。”魏尔勒继续说到:“但是您知道,马恩河会战之后,战略态势已经无法改变,德军战线在法军的攻势下节节后退,等到库恩博格伤愈出院时已经是一八年的九月份了,距离战争结束还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他的逃跑计划没有成功?”徐峻笑了起来。

    “他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实施,战争就结束了。”魏尔勒也笑着回答道。

    “真是令人遗憾。”元首挑起一边的眉梢,吐出了一个烟团。

    “德国战败了,库恩博格虽然早就有所预感,但是当事情真的发生时,他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魏尔勒继续讲述到。

    库恩博格的情绪陷入低谷,这位伯爵失去了荣誉之后,接着又失去了自己的自信。此刻在库恩博格的眼里,他和他那些部下们所作的牺牲已经毫无价值,他们被那些懦弱的政客和卖国贼们出卖了,所有的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却只有一份阵亡通知书。一年或者两年之后,没有人会再记得这些勇敢的战士,只有他们各自的家人,或许会用哭泣和泪水怀念这些曾经鲜活的面容。

    伯爵既愤怒又绝望,他不知道如何向那些部下的家人们解释,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在那场战斗中活了下来。战败之后他已经一无所有,他可以想象回到德国后自己将会面临什么,他会因为违命擅自带队出击,而被送上军事法庭。

    第三步兵营阵亡的官兵们不会获得他们应该得到的荣誉,只因为他这个指挥官并没有得到师部的指令,这些官兵完全是自发的服从他的命令,向着法军发起最后的反击。一旦他接受军事法庭的调查,司令部非但不会承认这些士兵的功绩,反而会因为此事,玷污他们之前获得的荣誉。

    库恩博格不能回到德国,甚至都不能让陆军知道他还活着,这是他唯一能够为部下们做的事情,这样或许可以为他的士兵争取到一些体面的待遇。

    就在伯爵陷入彷徨无助的时候,光明会的招募者再次找到了他。

    “他被对方说服了,应该说对方正好满足了他当时想要逃避现实的想法。”魏尔勒端起了酒杯。

    “我有些无法理解,光明会那一套陈词滥调竟然还会有吸引力?”徐峻皱起眉头,在烟灰缸里掸去了长长的烟灰。

    如果说十六世纪光照会还能以知识和文化以及政治理念来吸引别人加入,到了二十世纪初期,光照会剩下的恐怕就只有那个建立世界政府的疯狂想法了。他们和共济会不同,后者在十八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近两百年的时间里,依靠庞大而又严密的组织体系和金融手段,敛聚起了规模惊人的人脉和财富。

    “他们宣称正在做的事情,就是为了在某一时刻拯救德意志民族。”魏尔勒苦笑着说到。

    “库恩博格就这样相信了?”

    “当时他根本没有第二种选择。”参谋长歪了歪脑袋:“那时候他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并不比普通人眼界更远。加上他那时候也无处可去,急需有个存生之地。”

    库恩博格目睹了凡尔赛条约对德意志的残酷压榨,也看到了魏玛政府的软弱无能,他是个坚定的爱国者,认为自己有义务为国家和人民做一些什么。

    “战争结束半年之后,他被安排上了一条前往美国的邮轮,随后就开始在东海岸城市的德国侨民圈里活动。光照会需要吸收更多的人力和财源,而德国人对这些秘密社团普遍存在着反感,而一个伯爵的身份,可以让事情迅速变得容易起来。”魏尔勒解释到。

    “他很快就成了美国光照会的一个骨干,平时主要参与一些上层社会的社交活动,周旋于一群富商、贵妇和政客之间,刺探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幕消息和商业情报。他是个天生的情报人员,这一点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库恩博格很快就在纽约、芝加哥和底特律的上层社会里出了名,谁都知道有这样一位风度翩翩的德国伯爵。

    光照会提供给他社交所需要的一切物资,金钱、豪华轿车、定制的高档服装,高级公寓以及保镖,他身上的贵族气质能够帮助他迅速取得别人的信任,谁都不会想到面前的这位仪态优雅的德国伯爵,其实是一个光照会包装起来的商业间谍。”魏尔勒抿了一口酒,把杯子放在了桌沿。

    “简直就跟传奇小说一样。”徐峻点着脑袋说到。

    “确实如你所说,我刚听到时也是这样想的。”魏尔勒连忙附和道。

    “库恩博格是个聪明人,他也会利用自己打探到的情况,为自己谋取一些利益。在几年时间里,他积攒下了一大笔钱,买了豪华公寓和轿车,渐渐不再需要光照会提供的资助。他在光照会里的地位也随之开始提高,很快他成为了美国光照会东海岸地区的一名中层干部。”魏尔勒捋了捋耳旁的发梢:“库恩博格告诉我,当时他的想法很天真,满脑子都是回到欧洲,带领德国人民推翻魏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