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735章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735章

小说: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唉”了,已经全都替你安排好了,空军调来了一架飞机,现在就停在试验区的机场上。”

    “遵命,我的元首。”都到了这种地步,让人还有什么话可以讲。

    “我的元首,我能否问一下,这次具体是要我去干什么吗?”里宾特洛普态度恭敬的问到。

    “去替我签订一份外交协议,然后带回一件“礼物”。这次魏尔勒将军会跟你一起去,详细的情况他会在路上跟你说明的。”徐峻说完把面包放进了嘴里。

    “明白了,我的元首。”里宾特洛甫直起腰,望向坐在徐峻下手边的魏尔勒,却见到对方向自己举了举酒杯,似乎在表示大家合作愉快。

    ps:谢谢大家的支持,作者还会继续努力。

    拔牙后的伤口有些发炎了,肚子好饿,今天一定要吃碗面条。

    明天照例暂停一天,后天继续,谢谢大家的订阅和打赏。

两百六十四章() 
晚餐准备的非常丰盛,除了因故离开的外交部副部长,参加晚宴的所有人都很尽兴。来自美国的农产品,正在大量进入欧洲,填补了各国因为战争所造成的粮食缺口。

    因为几个重要生产国的农业都遭到了严重破坏,预计这种进口还需要延续一段时间,直到欧洲恢复四零年之前的粮食总产量。

    第三帝国高层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受到影响,将军和元帅们依旧可以喝到法国波尔多产的优质红酒,品尝到意大利帕尔玛腌制的火腿肉。

    进口食品丰富了德国人的餐桌,让德国平民除了土豆和泡菜香肠之外有了更多种类的选择。德国此时还在实行着配给制,但是这些进口食品被列在了限制名单之外,民众可以使用现金去定点的食品店购买。

    德国普通产业工人的薪水并不算低,公司职员的薪酬更属于欧洲中上的水平,只是在战时机制之下就算有钱都买不到好东西,于是一度促成了德国各城镇地下黑市的繁荣。(历史上纳粹当局并不是没想过遏制黑市,问题是黑市后台往往牵扯到一堆当地的纳粹官员。大家一定记得那部著名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里面就相当直白的揭露了纳粹存在的腐败。)

    现在任何一个持有合法证件的德国公民,都可以用现金在居住社区的商铺里,购买到那些从美洲进口的农产品,或许美国腌肉的味道不能和日耳曼传统风味相比,但是却很受众多德国孩子和主妇的欢迎。

    食品充足带来的第二个影响,就是严重打击了德国各地的地下交易网,那些战争爆发后囤积了大量食品补给的奸商,现在都在拼命想办法抛售他们的存货,只因为市面上都在传言,明年各国还将放开粮食进口的需求量,现有的食品价格还会继续下降。

    不知道德国境内有多少黑市商人在这段时间内破产,而这种情况在犹太社区里更是尤为普遍,有些地方甚至因此更换了整个社区长老会的席位。

    犹太社区的长老会手里控制着大量资源,除了资金之外还有巨大的人脉,他们往往会选择投机生意下手,最擅长囤货居奇以获得短期盈利。他们本以为这场战争会像世纪初那样,至少要持续好几年时间,却没想到竟然会看走眼,德国出了莱因哈特。冯。施泰德这样的妖孽,半年时间就战翻了大半个欧洲世界。历史上德国犹太人关在集中营里都能搞出个地下黑市来,亏得纳粹当局还天真的以为凭借一堵社区隔离墙,就能挡住这个民族追求金钱的欲望。

    晚宴结束之后,诸位元帅和将军先后向元首告别,不少人第二天还有工作要做,必须连夜驱车赶回他们在柏林的住所。约德尔和古德里安留了下来,他们要观摩明天的一场武器实验,这是元首特别要求的,他需要听取这两位专家的意见。

    德国正在展开新一代坦克炮的研究,这被视为元首未雨绸缪的远见,这项计划不再是由各军工单位投标,而是抽调各单位的专家,组建成特别项目组,这种研发模式在德国见所未见,也只有在此时的第三帝国才可能发生。

    元首已经掌握了足够庞大的权力,无需再顾忌那些军工企业的意见,除了服从安排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寄希望于元首保证的那样,事后企业能够从中获取可观的利润。

    这项计划被命名为“意大利面条”,目标是研发出一款拥有前所未有高初速的先进滑膛火炮。这项技术在当时并没有很大的难度,说白了就是捅破一层窗户纸,以往并不是没有出现过这种想法,只是大众都被线膛炮发出的锋芒遮住了双眼,滑膛火炮被视为过时落后的技术,已经被人类的历史所淘汰。

    德国军工业的专家们也抱着这样的想法,滑膛炮或许可以让炮弹获得更高的初速,但是没有膛线意味着炮弹出膛后无法稳定旋转,很难保证炮弹在空中的飞行姿态,而且随着距离增加这种情况还将会急速恶化,所以对于准确度要求很高的坦克炮来说,选择滑膛就像是个笑话。

    “让炮弹稳定飞行很困难吗?”元首只是淡然的回了这一句话,然后把一沓图纸甩在了会议桌上。于是这个代号为“那不勒斯厨房”的项目小组就在柏林统帅部的会议室里诞生了,德国陆军“意大利面条”项目也同时顺利上马。

    要不是徐峻手里掌握的技术有限,根本就不想跟那些人多什么废话,他的技术库里没有现代滑膛炮的图纸,不过他见过后世先进滑膛炮以及所使用弹药的实物,在博物馆里工作时,他曾经接触过一辆德军退役的初期型“豹II”,同时查阅过随车附带的技术维修文件。

    徐峻知道现在已经有人在研发脱壳穿甲弹,法国的“埃德加。布兰特”公司甚至已经造出了样品,历史上因为法国战败的关系,这家公司的研发人员全都逃亡英国,在法国人的技术基础上英国的技术人员展开了一系列改进,最终在战争末期研发出了可以用于实战的APDA(脱壳穿甲弹)。

    徐峻甩出的就是这种炮弹的详尽图纸,同时甩出的还有跨越时代的APFSDS(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草图。后者作为为滑膛炮量身定制的弹药,其中透露出的先进理念,当即就震撼了所有在场的军械专家们,元首又创造了一项足以改变世界的发明,作为项目的参与者和历史的见证人,在场每个人的胸中都感到热血在奔腾。

    研发和制造一款合格的滑膛炮,需要耗费大量的贵重资源,虽然徐峻的图纸可以节省掉研发中走弯路的时间,但是光是材料和铸造工艺上的改进,恐怕就需要花掉一年半载的时间。

    德国首先需要制造出关键的电渣重熔设备,对于钢铁行业来讲这倒也不是什么机密技术,只是初期投入较大、生产工艺复杂,对于资本家而言缺乏足够的利润空间,加上普通钢材的性能已经足够用了,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投入工业化生产。美国和苏联此时也只是在初创摸索时期,历史上这种技术要到五六十年代才真正投入实产。

    克虏伯起初对这种技术也不怎么感兴趣,但是在拿到元首的生产计划之后,克虏伯属下的设备研发部门立即开始超速运转,光是想象一下未来各国军方如雨的订单,古斯塔夫。克虏伯的胸中立即就充满了“使命感”。

    既然滑膛炮的研发刚刚开始,古德里安明天要看的当然不会是这种火炮。时间已至半夜,这位坦克专家却依旧端坐在卧室的书桌前,阅读着第二天实验前需要他了解的技术文件,将军的手边放着一张照片,上面是一辆外形奇特的装甲装备。

    PS:谢谢大家的支持,作者还会继续努力。

    牙齿收口消炎了,可以正常吃饭了,作者心花怒放。

第两百六十五章() 
一橙红色的太阳缓缓升起,又是一个清爽的冬日黎明,林间草地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如同浅金色的轻纱一般随风飘逸。

    帝森豪芬准时来到元首的卧室,把徐峻从香甜的睡梦中唤醒。温暖的被窝对元首充满了诱惑力,但是副官大人残忍的扯开了窗帘,卧室里顿时被夺目耀眼的朝阳所灌满,帝国元首的赖床大计还未实施就惨遭失败,只能无奈的在副官大人的监督下,起床洗漱更衣吃早餐。

    今天徐峻的日程排得不是很满,但是在上午十一点有一个重要外交会晤,他要在办公室接见新上任的罗马尼亚大使,接受对方递交的国书,所以在十点之前必须要返回柏林元首府。那一通忙活不用详述,元首总算是按时坐上了自己的专车,在一群试验场官员和军官的热烈欢送下,飞速离开了库默斯多夫。

    目视银光闪闪的元首座驾开上了公路,古德里安放下了敬礼的手臂,转过脸看着身旁的作战局长。

    “我们也出发吧,约德尔将军。”

    “好的,这次坐我的车吧,古德里安。”约德尔指了指自己的奔驰车。

    “没问题。”装甲兵中将点着头表示没意见。

    这两个人以往私交不是很深,这次合作完全是因为元首的命令,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抵触情绪。

    古德里安和曼施泰因有不少相似之处,两个人都是卓越的战术专家,不过和曼施泰因相比,古德里安为人处世时少了那么几分自傲。所以在德国统帅部和陆军里面,古德里安的朋友数量虽然不算多,倒也没有树立多少顽敌。

    徐峻对这位心直口快的名将也抱有相当的好感,因为他发现问题后喜欢犯言直谏,特别在东线作战上,当时希特勒能够听进去哪怕一次,结局或许就会发生改变。

    后世常常喜欢把古德里安和某只狐狸相提并论,两个人确实有着相似的出身,入伍时都是从轻步兵指挥官开始干起的,同样在二战爆发前成为了装甲部队指挥官,也同样在法国战场上打下了赫赫威名。

    但在徐峻看来,这两个人中间只有古德里安才是真正的装甲战专家,而隆美尔只是把他在轻步兵指挥上的经验,转用在了坦克作战指挥之上。研究隆美尔的战例你会发现,这位元帅在战役中更擅长使用的是炮兵和步兵,而在坦克的使用上却常常会出现战术失误,只不过他的对手往往更加废物,于是在胜利的光环下英雄没有错处。

    隆美尔确实擅长使用一些有效的战术花招,遇到缺乏反坦克能力或者战术呆板的对手当然会所向披靡,一旦遭遇到实力强大硬扎硬打的硬骨头,这只狐狸常常会被敲打到怀疑人生。

    徐峻一直都觉得,如果把隆美尔送上东线战场,说不定下场比保卢斯更凄惨,至少友军支援是绝对不会准时来的。

    古德里安和约德尔一路聊着没有多少营养的闲话,这段时间各单位都在忙着扩军,除了在阿拉伯半岛打得那一仗,也没有太多新鲜事可讲。那边不但换了个新的国王,据说连国号都改了,在英国人的推动下,半岛重新恢复了力量平衡。

    屈希勒尔的部队正在逐步撤离半岛,以此减少后勤补给方面的压力,德国在这场战争中消耗可不少,但是收获比损耗大得多,不光是控制了重要的中东商贸枢纽,还获得了最宝贵的石油资源。拿下半岛之后,这条亚欧重要的商路就彻底稳定住了,至少几年内不会再受到切断的危险。

    载着两位将军的车队很快就到达了装甲车辆试验场,今天是装备定型之前进行的机动力和火力综合展示,装备大都是样车,所以还有不少厂方的技术人员到场。

    约德尔的奔驰车一直开到了停车坪的边上才停了下来,距离最近的那辆样车只有几米远。下车后对着帮自己开门的司机点头致谢,古德里安戴正了头上的军帽。

    “看上去比我想象的还要小。”他望着那辆等待定型的新装备,阐述了自己的第一印象。

    “确实是。。。让人印象深刻,虽然我昨天已经看过它的照片,但是现在看到实物放在我面前。。。我却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约德尔走到古德里安身边,同样也是一脸的感慨。

    “早上好,约德尔将军,古德里安将军。”一名披着件皮风衣的陆军中校迎了上来,恭敬的向两位将军敬礼。

    “早上好,克瑞恩伯格中校。”古德里安主动伸出手去,与项目的主任军官握手。

    克瑞恩伯格并不是技术官僚,而是陆军调派的行政军官,负责整个项目的运作、联络和质量把关。

    “车辆情况怎么样?是不是可以正常实验?”约德尔随后也与中校握了手。

    “一切正常,将军,这些莱茵金属的技术人员,昨晚在车库里检修了整整一夜。”克瑞恩伯格做了个邀请的手势,随后带着两位将军走到了试验车前。

    “请允许我向两位将军介绍,这种无与伦比的装甲车辆。”中校表情夸张的介绍到,看上去就像个厨房用品推销员。

    “必须要提醒两位,这个武器项目是元首亲自制定的,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内涵,都超越了这个时代。”克瑞恩伯格用手拍了拍样车的装甲板。

    “元首亲自给它起了个名字,司考皮恩(scorpion),是不是感觉很有威慑力?”

    “蝎子坦克歼击车,项目编号pk1330。”古德里安从副官手里接过技术文件。

    “我觉得应该把它归纳为自行火炮,你觉得呢?”约德尔转过头询问到。

    “我同意你的想法,不过既然元首已经决定了,那么必定有他的考量。”古德里安决定在看过这种武器的性能展示之后,再考虑是否向元首提出建议。对于这位坦克专家来说,只要这种武器确实具备纸面上描述的反装甲能力,那么就能得到他的认可和欢迎。

    古德里安背着手,绕着这辆样车转起圈来。这辆车的底盘并不令他陌生,一看负重轮就知道,是占据了德军轻装改编师半壁江山的捷克38吨。

    德国不准备继续开启斯柯达的坦克生产线,不是因为所谓的种族洁癖,而是纯粹经济方面的考虑。38t确实是一辆性能均衡的神车,但是技术上明显已经落伍了,很难应付接下来残酷的东线作战。

    德军将会在四一年逐步撤换下这些坦克,因为现在驾驶这种坦克的官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