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739章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739章

小说: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峻其实很想去博物馆岛上参观一番,他对那里收藏的古罗马与拜占庭文物相当感兴趣,只是每次想到时却没有空闲,有空闲时则又被其他事情所耽搁,结果他呆在柏林那么长时间,却一直都没有机会得偿所愿。而这次魏尔勒安排去的是兴登堡大街,方向正好与博物馆岛相反,显然这一次元首又错过了参观博物馆的机会。

    兴登堡大街在提尔公园的西南角,连接着布达佩斯大街,附近就是著名的柏林动物园。这是条当时柏林最著名的步行购物街,道路中心划出了一套步行道,步行道两侧是有轨电车的轨道,再外侧是机动车道,随后就是沿街的人行道,这套如同夹心饼干般让人眼花缭乱的道路交通系统,却一直都在井然有序的运行,德国人对秩序的那种偏执追求,在这条道路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兴登堡大街下面就是柏林地铁线路,在街道两端各有一个地铁站入口,地铁站旁是长条形的停车场,上面用白线分划出了停车位。元首和护卫的座车就停在了其中两个车位上,在这里停车是要收费的,一名穿着冲锋队褐色制服带着红顶筒帽的管理人员,手里拿着一个登记表溜达了过来。随即他就看到从其中一辆轿车上下来了五名穿着皮大衣的“盖世太保”,这位管理员当即脚下一个急停,然后毫不犹豫的掉头往回走,明显这些盖世太保正在执行公务,找他们收钱纯粹是自找麻烦。

    “有一阵子没来这里了,看上去一点都没有变。”帝森豪芬为徐峻拉开了车门。

    “你和沃尔夫两个留下看着车。”道根走了过来,他对着驾驶座上的盖斯勒说到。

    “明白。”盖斯勒点着头答应,必须有人留下来看守车辆,防止被外人动手脚,这是专属司机的职责所在,盖斯勒对此毫无怨言。

    “这里真是很热闹,魏尔勒,我们等会儿去逛动物园吧,距离这里不算太远。”徐峻略显兴奋,以往他只是坐着专车经过这里,真正身处实地这还是第一次。

    “我们不去动物园,先生(mein herr)。”临出发时都已经商量好了,在外面大家照旧称呼徐峻为先生,而徐峻称呼其他人只需直呼其名就行了。

    “唉?我们不去吗?”元首有些失望。

    “您难道忘了,我们是来吃饭的。”帝森豪芬在一边上提醒到。

    “啊。。。对啊,魏尔勒,我们到底去哪里吃饭。”元首又精神起来,肚子也确实有些饿了,而且他还记得跟魏尔勒打了五百马克的赌。

    “再往前面走一点就到了,先生。”魏尔勒指着街边说到。

    “那么还等什么,出发吧,先生们。”徐峻叼着半根雪茄,在魏尔勒指引下,沿着步行道前进。如同参谋长所说的那样,目的地确实距离不远,差不多走了两分钟就到了。

    “这个。。。魏尔勒,我就知道你早有预谋。”徐峻抬头看着饭馆的招牌,红色牌匾上德福楼三个中文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耀眼。

    “只是想要给您一个惊喜,先生。”魏尔勒笑着回答到。

    “显然你做到了,魏尔勒先生。”徐峻也笑了起来,他转过头望着道根。

    “这件事你也是知情人吧。”没有等待上校的回答,元首伸手推开了饭馆的大门。

    PS:谢谢大家的支持,作者还在继续努力,新的一月到来了,在此求每个月初的保底月票。

第两百七十二章 故人(上)() 
道根也不想多做解释,只要元首开心就行,他只是淡淡的瞥了一眼魏尔勒将军,感慨这老狐狸的保密工作干的还真行。

    德福楼的装修完全保留了法国本店的风格,进门后还是一间宽敞的大堂,只是面积比法国那间要大了三倍以上。因为正好是午餐时间,大堂里已经坐满了前来用餐的客人。

    前文里提到过,德国人是个喜欢美食的民族,只要味道做得足够美味,他们可不管吃得是出自哪国的食物。德国菜系里混了一大堆意大利和法国风格的食谱,有的甚至还保留了原本的菜名,德国人一点都不在意这些,照样抡起腮帮大快朵颐。

    中国菜进入德国的时间相对比较晚,纳粹上台之前,德国国内还曾经掀起过一波中国热。当时一些有生意头脑的中国商人,就在柏林开设了几家中式餐厅,主要面向的是当地的中国留学生。

    因为老板籍贯的关系,销售的大都是福建厦门一代的闽南菜系,还有花样繁多的广式点心。可惜德国人不怎么习惯南国风味,因为德国的地理环境处于寒带,他们更适应中国的北方菜系。

    徐峻记得德福楼在法国时卖的是江浙小菜,老板周云是绍兴人,算是委员长的半个同乡了。

    如果不是三二年淞沪会战中他因伤退役,到现在至少能混一个国府陆军少校,不过更有可能像他诸多的军中同僚一样,在五年后的南京战役中战死在首都的城垣之下。

    淞沪战役中八十八师损失惨重,好不容易从战场撤退下来的精锐,结果全军覆灭在南京城中,开战前的六千虎贲最后只存活五百挂零。

    当时雨花台战况正烈,师长孙元良竟然带着师直属部队和二六四旅残部,放弃阵地想要从下关渡江逃跑,结果在挹江门被宋希濂部堵了回去,而日军从他放弃的阵地突破,并长驱直入至南京城墙下,差一点就坑死了正在他侧翼防守的李天霞部,这个地是后人无论如何都洗不干净的。

    因为突然失去上级指挥,依然留在雨花台死守的二六二旅很快就在日军的猛攻下崩溃,在建制被打散之后,该旅大部官兵被日军俘虏或投降,最终这些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步兵,几乎全都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之下。

    现如今国府陆军的八十八师是战后重建的单位,已经完全失去了当年调整师的精髓。此时八十八师还是有一部分种子保存了下来,守卫四行仓库的孤军营此时正在上海租界的看管下,如果历史不发生改变的话,四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他们将随同租界一起落入日军手中。徐峻当然不会放任这种事情发生,对于这支作风顽强的国府精锐部队,他心里还是非常钦佩的,当然其中不包括那几个被汪伪收买的败类。

    徐峻这一行人走进餐厅,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客人们都在愉快的攀谈,或者忙着享用自己的午餐。倒是道根和几个警卫吸引来了一些好奇的目光,盖世太保虽然凶名赫赫,但是总体数量并不多,普通人也很少有直面这些秘密警察的机会。

    当然这些目光也仅仅是点到为止,稍作停留就马上移开,深怕引起这些帝国鹰犬的注意,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此时一名穿着白色短西服的侍应迎上前来,徐峻发现此人长着一张亚洲面孔,但感觉似乎差了一些什么,总觉得不太像是中国人。

    “中午好,先生们。”侍应说着一口流利的德语。

    “中午好,我们预定了包间。”魏尔勒上前搭话。

    “请问您是魏尔勒先生吗?”侍应恭敬的询问到。

    “是的,我是魏尔勒。”参谋长点着头回答。

    “啊,一共是七位客人吗?您预定的特别包间早已经准备好了,请随我往这边走。”侍应欠身向魏尔勒致意,并示意来宾跟着他走。

    “你究竟什么时候预定的房间?”徐峻低声问到。

    “在您换衣服的时候,我给克尔斯滕打了个电话。”魏尔勒神情得意的回答。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别耍花样,你知道我想要问的是什么。”元首一脸商业笑容,露出了洁白的门牙。

    “先生,等到了房间里,我再跟您慢慢解释。”魏尔勒抬手擦着并不存在的冷汗,小声的回答到。

    这里和法国德福楼不同的是,除了一楼的大堂之外,二楼还有十几间包房,供给有需要的顾客或者贵宾使用。

    看上去饭馆的生意不错,徐峻一路上遇到了好几个穿着白色制服,手端着送餐盘的侍应。这年头白色短夹克是德国餐厅侍应的标准服装,就算是元首府餐厅的工作人员也是一样。而让徐峻感到诧异的是,这些侍应竟然全都是亚洲面孔。

    “餐厅里工作的都是中国人吗?”徐峻忍不住开口问到。

    “您也注意到了,先生。”侍应回头笑着回答到:“在这里工作的不全是中国人,比如我出生在婆罗洲,我父亲是福建人,母亲则是荷属印度支那人。这里还有一些菲律宾人和法属印度支那人,不过这里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之间就像一家人。”侍应的德语水平非常好,根本听不出有亚洲口音。

    “听上去似乎不错。”元首点着头表示赞赏。“谁说不是呢,先生。”侍应大方的回应到。

    魏尔勒预定的包厢就在走廊顶端,据那位侍应介绍,这是餐馆里最大也是最豪华的包间。

    事实也证明他的介绍并没有夸张,徐峻一走进这间房间,就被那种精美雅致的装饰给吸引住了。

    看得出房间经过了主人精心设计,带着明显的苏式建筑风格,地上铺着淡灰色的陶砖,靠墙摆了一圈柜橱书架之类的中式家具,让人感觉就像身处某位中国古人的书房里,正面的白色粉壁上挂着几幅书法和山水画,也不知道是古董还是仿制品。

    房间中间放着一张硕大的硬木圆桌,上面已经摆放好了杯盘筷子刀叉之类的餐具。

    “只需要准备四套餐具,剩下的全都撤掉。”道根对着侍应说到。

    “四套?明白了,请稍等。”侍应虽然心里有些疑惑,但是客人的要求总是在首位的。

    “全都检查过了,没有异常。”三名警卫搜查完房间里摆放的家具,走到道根面前报告到。

    “去外面守着,两个守在门口,一个去楼梯口。”道根神情严肃的下令到。

    “遵命,上校。”警卫点头受命,接着转过身对着徐峻敬了个举臂礼,随即拉开房门走了出去。

    “好了,魏尔勒,现在你可以向我解释了,我要知道所有的细节,一点都不能遗漏。”徐峻伸手摸了摸桌上的茶壶,茶水还是滚烫的。

    PS:谢谢大家的支持,作者还会继续努力,今天身体有些不适,字数少了些,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第两百七十四 故人(中)() 
伸出手搭上茶壶,将其从元首的手掌下移开,参谋长似乎完全感觉不到那种温度。徐峻手肘支在桌面上,纤秀的手指撑着脸颊,默默看着自己的心腹手下,往洁白的瓷杯里倾注绿茶。

    “您还记得巴黎发生的那场闹剧吗?我的元首。”魏尔勒给徐峻与自己各倒了一杯茶水,随后把茶壶放在了手边。

    桌子是红棕色的硬木,没有使用桌布或者玻璃桌面,只是在每个座位前面放置了一块刺绣餐垫,花式是中国传统的四季花卉。

    元首没有回答魏尔勒的问题,他端起瓷杯轻嗅着清幽茶香。

    “那次事件之后,遵照您的命令,德福楼获得了一大笔经济补偿,足够周先生买下两家这样的餐厅了。”魏尔勒用食指在空中划了一个圈。

    这确实是徐峻下达的命令,他当时真心希望能够帮上那位老乡一点忙。不过当时欧洲战役还未结束,法兰西政府还未投降,英吉利还在顽抗,帝国元首不可能把注意力浪费在这种小事情上。

    与中国餐馆老板的异乡邂逅,对于一位国家领袖来讲,只是人生中一个小小的插曲,也仅仅如此而已。

    帝国元首出生在巴伐利亚,他的皮肤、眼睛、头发、血液、身上每一个细胞、每一条基因序列都在宣示着,他是一名纯粹的日耳曼人。没有人知道在这个堪称完美的驱壳里,藏着一个来自于另一个时空的年轻灵魂。

    从德国人的角度来看,徐峻对周老板的补偿已经相当优厚了,应该说元首不愧是上帝派遣的使徒,对一个异国人竟然也如此仁慈宽厚。

    徐峻的那次遇刺事件,其实只是无意中卷入了这位老板和日本人的商业纠纷,这一点旁人或许不清楚,但魏尔勒作为当事人,对这件事情的内幕心知肚明。因为一些魏尔勒所不知道的缘由,中国老板得到了帝国元首的好感,但作为参谋长个人来讲,他对这个中国人毫无其他的感觉。

    “我本来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不过就在上个月,我突然收到了一封周先生写给我的信,是由德国驻巴黎陆军司令部转寄的。”魏尔勒端起茶杯,低头喝了一口茶水。

    “哦?”徐峻歪过头看着参谋长,直起腰换了个坐姿。

    “这是我的问题,我给了他在柏林的联系地址。”魏尔勒解释到。

    “只是一些简单的问候和感谢,他的法语还不错,但德语水平很有限。信里面说,他在巴黎的饭馆生意得到了驻军司令部的照顾,不少官兵和游客都慕名到他那里用餐。不用这样看着我,您在巴黎也只去过这一家民间餐厅,其他时间都在酒店餐厅和自己的房间里用餐。”

    “看来我要向周收一笔广告费了。”徐峻微笑起来。

    名人效应在任何时代都能起作用,特别在如今的欧洲,理论上只要是德国元首踏足过的地方,都可能变成旅游景点。

    “所以这一顿是周请客,他之前已经向我保证过了。”魏尔勒笑着回答。

    “他在这里?我是说周,他现在就在柏林?”徐峻虽然有所预感,但还是亲口问清楚比较好。

    “当然,他今天就在店里,您想要见他吗?”魏尔勒回答到。

    “好啊,马上叫他过来,还有他的儿子。。。叫小林吧,他也一起来柏林了吗?”徐峻高兴的询问到。

    “很遗憾,那孩子没有一起过来,据周说经过那件事之后,他就把孩子送进学校读书去了,他希望那孩子成年之后,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魏尔勒回答到。

    “知识改变命运吗?”徐峻仰起头,手指捋着耳边的鬓角。

    这年头有这份见识的中国人实在是不多,只是在四十年代的欧洲,这显然有些过于理想化了。欧洲此时学者专家满地走,真正靠学识发家致富的只是少数几个。

    而在历史上的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