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动三国 >

第181章

谋动三国-第181章

小说: 谋动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居孔道:“国渊一本正经地说:状纸已经收纳归档了,除非是判案所用,否则连我也不能取出。不过县尊既然提出来对方系为诬告,可以再写状纸另设一案,国渊自当明审此案,为县尊讨个公道。”

    张玉兰笑得抱着肚子弯下了腰:“这个国渊平时总是一副正儿八经的样子,没想到说出话来这么逗乐,为县尊讨个公道,哈哈。”

    秋明跟着笑了一会,又问郭嘉道:“听说前一段你们和荆州兵怼起来了,是怎么回事?”

    郭嘉微笑道:“荆州自古地瘠人贫……”秋明马上打断了他:“地瘠人贫?我怎么听说是鱼米之乡呢?”

    居孔诧异道:“鱼米之乡?荆州一年到头洪涝不断,民多疾苦,而且种麦则不长,种稻则不熟,每年要靠交州和南阳输入粮米才能维持下去。至于说鱼么,云梦泽里倒是有吞舟之鱼,谁敢去捉?”

    秋明没想到这时候的荆州居然如此落后,似乎在刘表匹马入襄阳以后,荆州马上就成了富庶安定之地,吸引了大批逃难的中原士子,看来这老刘头还是很有些本事的嘛。

    郭嘉见秋明不再开口,于是继续道:“虽然南阳郡一直有向荆州输粮,可是总有分配不均的时候,于是荆州兵也经常会到南阳一带来抢粮。邓州离襄阳最近,所以十回倒有八回是直接来的邓州,邓州前几年如此残破,和他们也有不小的关系。”

    “今年年成好,邓州大丰收,襄阳的蔡瑁张允早就憋着来抢一把了。我探知情报,在他们进军的路上设伏,虽然没有杀人,却也把他们打得鼻青脸肿,还缴获了许多兵器辎重。蔡瑁不服气,又连续进兵来犯,每次都被我们擒住,后来自己不敢来了,却写书告上朝廷,现在似乎也是不了了之。”

    魏延道:“邓州不是只有那些铁甲骑兵吗?荆州兵这么废物,连几百兵都打不过?”

    留在邓州的人也早知道汜水关外冤死的一百骑兵的事了,此刻提起铁甲骑兵,都是黯然沉默,过了一会郭嘉才道:“如今庸人的佣兵团已经发展壮大起来,我只不过略提了提,他们就踊跃出兵,当然,最后的战利品也大多分给了他们。”

    秋明点点头,忽然看见正在和郑玄攀谈的孙乾,奇道:“我说这次在洛阳怎么没见到你呢,怎么回了邓州了?那个隐邸准备好了吗?”

    孙乾笑道:“还在施工中,要做得隐秘,就不能用洛阳的人手。我已经从邓州招募了几批工匠了,估计在雪落之前就可以完成了。”

    郑玄也笑道:“孙公佑处事稳重,这些事交给他可以放心。”秋明马上点头:“玄翁高足,自是放心得过的,哈哈。”

    城门处,无数本地的士绅列成长长的欢迎队伍,排在前面的正是县令和攀。秋明连忙下马走上前去:“怎当得县尊亲自迎接,当真是愧杀秋明了。”

    和攀大笑道:“秋县丞少年英雄,斩妖狐、破三关,扬汉家威名,获天子垂青,当真是可喜可贺,邓州百姓也是与有荣焉。所以我是一定要来接你的,至于这些父老乡亲,他们都是自发的,我可没有叫他们来。”那些士绅连连点头表示同意,并且纷纷亮出了手里的小彩旗,挥舞着欢呼着仿佛在迎接从高卢回军的恺撒。

    等到蔡邕、郑玄、皇甫嵩他们的车队经过,就是和攀也不得不低下头行礼,那些士绅更是几乎把小旗摇断,把嗓子喊破。这几个都是全国性的偶像巨星,特别是皇甫嵩自黄巾之乱后声名鹊起,在民间传说中几乎已经超凡入圣,如神仙一般的人物,此刻亲眼见到,如何能不激动万分?

    一路走走停停,好不容易进到城里,当围观群众看见秋明扶着小腹隆起的貂蝉下车时,都纷纷惊呼起来。秋明现在在邓州就已经如此强势了,又为天子羽翼,若是后继有人的话,三代之内邓州将会被他经营得好象铁桶一般,成为邓州事实上的土皇帝。在这样的情势下,许多本来一心想静观其变的世家大族纷纷转变态度,立刻备下厚礼前来拜会秋明。

    秋明却没有感觉到这样的形势变化,或者说他也不关心,此刻他正躺在自家的大床上,轻轻抚着张玉兰的背道:“既然回了家,就干脆住到一起算了,还要去县署做什么?”

    小道姑撅着嘴道:“我可是还没过门的,怎么能轻易住到你家里,在外面那是从权,回邓州以后要是再这样,可是会被人指指点点的。”

    秋明笑着把她搂在怀里:“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再从权一回。”

    张玉兰奋力挣开,红着脸呸了一声:“大色狼,有两位姐姐在场,还这么不庄重。”

    貂蝉笑道:“哈哈,在芒砀山,在洛阳,你们俩可都是没羞没臊的,怎么现在倒要庄重起来了?”

    张玉兰脸上更红了,啐了一口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我去县署了。”说完,她一溜小跑出了门。

    秋明意犹未尽地在小道姑的背影上剜了一眼,又笑着对蔡文姬道:“天色也不早了,不然我们来从权一把吧。”

    蔡文姬的脸也腾地红了,同样啐了一口道:“果然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秋明哈哈大笑,过去和她脸对着脸道:“你吐一个象牙我看看?”

    蔡文姬还要再骂,秋明已经一口吻了上来,她顿时意乱情迷,唔唔了两声也就不再挣扎,却伸手紧紧抱住了自己的夫君。

    听见蔡文姬急促的喘息声和貂蝉在旁边的笑闹声,秋明心中充满了暖意,这里就是自己的家,是自己的生活,是自己需要守护的人儿,是自己需要奋斗一生的事业。我知道我想要的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得更高,更高,高。

第四百二十三章 忙碌的邓州() 
邓州文武专修学校在紧贴城墙的地方圈了一块地,既能远离市集的喧嚣,遇敌也能迅速撤回城里。既然孙乾还留在邓州,秋明当然就把这一摊子事全部交给了他,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只在学校成立的时候去剪了个彩,发了个言,很有董事长的派头。

    剪完了彩,秋明背着手就准备离开,却被诸葛亮偷偷拦住了:“老师,我也和他们一起在学校学习吗?”

    秋明奇道:“你不在学校,准备去哪呢?”

    诸葛亮眼中现出一丝狡黠的光芒:“我可是老师的亲传弟子,如果在学校里和他们学一样的东西,日后未必能压他们一头,那样怎么能体现出老师的高超本领呢?”

    秋明语塞,不过转念一想,他说的也有道理,要是诸葛亮日后的成就和周瑜司马懿他们一样的话,怎么能叫诸葛亮呢?秋明随便问了一句道:“那孔明你今后的志向是什么?”

    诸葛亮摇着破扇子道:“学生但求出将入相,如管仲乐毅耳。”

    秋明对他的回答倒是没有意外,脑子却飞快地转了起来,凭自己的本事,真的可以造就出一个智多而近妖的卧龙诸葛吗?好象很困难呢。不过,秋明可是新时代受过高等教育的有为青年,不会被这一点点的困难吓倒的。

    秋明想了想道:“为将而不通天文,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为师就先教你一些天文知识吧”,他抬头看了看天上:“你看,那个圆圆的东西叫做日,也有人叫太阳。”

    诸葛亮的扇子急摇了几下:“老师是不是认为孔明是块朽木不可造就?难道我连太阳都不认识?”

    秋明笑了起来:“你真的认识么?那为师的考考你,太阳是什么?”

    诸葛亮马上道:“不是三足金乌吗?”

    秋明摇头:“当然不是,太阳只是一个巨大的火球,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光和热。其实在天空中还有许多和太阳一样的火球,只是离我们太远,所以看上去就成了星星。关于怎么识别星座,以后我再和你讲,现在先讲讲太阳活动对季节变化和气流风力的影响吧。”

    诸葛亮刚开始还是一窍不通的样子,可是很快就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还经常指出秋明的不当之处,让秋明有些端不住架子。秋明假意训斥了几句,心中却是暗乐,看来今后诸葛亮借东风,未必没有自己的功劳了。

    由于担心惊扰到城中百姓,陈宫把难民营建在离县城有一段距离的张楼,同时在难民营旁边修建了一座背嵬营,玉婆婆被安顿在营里作饭兼顾各种杂务,她的孙子孙女也成了营中的第一批背嵬军。

    当难民营成立的时候,天气已经很凉了,那些从各地收拢来的灾民饥民流着眼泪向秋明和陈宫千恩万谢,恨不得立刻就给他们立长生牌位供起来。秋明吓了一跳,活人被供牌位,可是要折寿的啊,连忙把他们劝了下来。

    把难民营这一摊子事又全部交给陈宫,秋明不由得有些得意,手下有人就是好,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正想找个什么时间再办一次花魁大赛,西北方向传来消息,几路平叛大军都是惨败而回,只有董卓用巧计全身而退。如今叛军气焰大涨,又有兵犯关中之势,三辅一带的民众大慌,又不敢东扰洛阳,大多沿武关道投奔南阳而来,又听到邓州在收拢难民,于是又一窝蜂地拥向这里。

    面对这些送上门来的人口,秋明自然是来者不拒,也幸好他背靠着秋市,几乎可以调动全国的商业资源,特别是东海糜家知道秋明的困境后,特地从徐州搜罗了几百车米粮,总算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只是难民营和背嵬营也越扩越大,几乎要超过县城的规模了。

    和糜家的粮车同到邓州的,还有神隐术大师风魔全藏和他的弟子糜环,以及他们陪同的一个倭国使节团。倭国的使节建御名方对没能及时赶到洛阳,由秋明引见给汉家天子这件事情感到非常内疚,不住给秋明鞠躬道歉,还送给他一百斤足赤的佐渡金当作赔礼。

    本来秋明对这些小矮子是没有多少兴趣的,不过一看见这一百斤金子,秋明的眼睛马上焕发出闪亮的光彩,马上说邓州百姓与倭国人民的友谊日久天长,今后还将继续加强经贸方面的双边交流和合作,保证能有一个稳定的双赢的未来。

    建御名方被秋明这一套说得一愣一愣的,大叹天朝上邦,果然连说出的话都是不同凡响。他立刻把秋明认定为倭国人民的老朋友,几乎就要当场发良民证,还一个劲地追问秋明什么时候再去洛阳面圣,他要跟着一起去和汉家天子谈带方郡的问题。

    秋明打着哈哈道:“很快就要过年了,依照汉人的规矩,这时候都要游子归乡阖家团聚的,我也肯定不会再离开邓州去洛阳了,有事也等到明年再说。对了,使节大人不用回倭国看看老婆孩子吗?”

    建御名方奋然道:“我在离开倭国时,曾对女王说过,带方一日不得,本使节一日不归。国家气运全在此举,又怎能以儿女情长为念呢?”他讲到慷慨悲壮之处,不由得嚼齿流泪,其他的倭国人也都跟着热泪长流,交口称赞不止。

    秋明就好象无端吞了个苍蝇一样难受,倭国的国家气运?倭国要是运强了,还有中华儿女的活路吗?虽然到南京大屠杀的时候,自己肯定是不在了,可是自己的子子孙孙还是在的,总不能让人象宰鸡一样杀了吧?不过自己刚收了人家那么多金子,要是马上翻脸的话也太不近人情了。

    既然倭人不肯走,秋明也只好找家客栈给他们住下,好吃好喝招待着。不过他也不会让他们白吃白喝,虽然没有收他们的费用,却把风魔全藏及几个会神隐术的高手都借了出来,准备开展龙组密探的大练兵。

第四百二十四章 宛城故事() 
对于龙组原先的这帮人,秋明可算是腻歪透了,消息延误不说,还总是给些虚假的信息,亏他们还好意思每月从居孔手里拿走那么一大笔经费。回到邓州以后,秋明立刻询问了负责联系合肥一带情报工作的徐敖,得知混进合肥侯系统的密探就是他的堂弟徐渺,由于害怕暴露身份,所以传递出来的信息也是只鳞片爪云山雾沼的。徐敖是铁甲骑兵里的老人了,秋明也不想过多责怪他,只勉励了他几句就不了了之。

    对于手上仅剩的铁甲骑兵,秋明现在看得比掌上明珠还要肉疼,严令任何人也不准把这支部队带出邓州。谁知没过几天,得知秦颉等人已回南阳的魏延就不顾这条禁令,呼啦啦把这三百骑兵全部带去了宛城,口口声声叫秦颉交出文聘。

    秦颉哪里敢应声,只吩咐拉起吊桥闭门不出,魏延于是每天带着铁甲骑兵早也堵,晚也堵,四个城门轮流着转,把宛城官民扰得叫苦连天,几乎不能正常生活了。

    几天之后,赵慈趁着魏延收兵的机会悄悄溜出了宛城,前往邓州找到秋明。

    秋明斜眼看着赵慈道:“你不是想叫我放过文聘的吧?这样就免开尊口了。”

    赵慈道:“我受秦太守命令而来,特来劝秋县丞收拢部下,不要伤了双方的和气。”

    秋明眼睛一翻,就要发作,不过赵慈马上道:“这个是秦太守交代的公事,不过末将还有私情要向县丞禀报。”

    秋明悚然一惊,私情?难道我和你还有什么私情?我可是洁身自好的。他刚要反驳,赵慈看左右无人,悄悄拉住秋明道:“秦太守想要趁年会之机,加害于你。”

    “年会?”秋明忽然想起了年终奖:“年会是什么东西?”

    “去年秦太守刚刚由江夏都尉升任南阳太守,许多门道还没理清楚,所以就一切从简了。今年他羽翼渐丰,又收了文聘这样的得力大将,南阳世族也纷纷向他释放善意,于是想要在宛城办一个盛大的年会,邀请所有的世家代表、郡县官吏都来参加。”

    “郡县官吏?那我也要去了?他准备怎么加害我?”

    “只要你去了宛城,进了他的势力范围,他想对付你还不容易?而且多半还要加你一个谋反作乱的罪名,表示他师出有名。”

    秋明笑吟吟地看着赵慈道:“我记得赵将军是秦太守从江夏军中一手提拔起来的,是他亲信中的亲信,怎么会这么好心通知我呢?难道其中有诈?”

    赵慈马上道:“其实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