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动三国 >

第186章

谋动三国-第186章

小说: 谋动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外忽传毕岚求见。

第四百三十四章 艺术的感染力() 
毕岚沉着脸道:“秋明你倒是逍遥自在,莫非忘了天子交付的事?”

    秋明虽然对他不满,却又不敢出言得罪,赔着笑道:“毕公公言重了,天子所需之物,下官早已备妥,只是看毕公公行色匆匆,想让你多休息几天罢了。”

    毕岚冷哼一声道:“王命在身,哪有什么心情休息,你快些把天子要的东西给咱,咱好回宫复命,若是拖延了时日,自有朝廷兵马前来拿你。”

    秋明把他带进内室,指着案上几个整齐排列的锦盒道:“时间紧凑,下官虽多方筹措,也只找到这么几个宝贝。好在天子所需不过是应付一时之急,日后淘宝鉴宝走上正轨,自有大批人前来献宝,倒是用不到我了。”

    毕岚不置可否,先伸手打开了第一个锦盒,只见盒中用丝缎包裹着一块小石头。这石头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似乎是一方难得的宝玉。

    毕岚在宫中这些年,什么金银珠玉都是见了不计其数,见状大怒道:“好胆,陛下要的是珍玩宝贝,你竟敢随便用一块破玉来搪塞,莫非是要咱治你欺君之罪?”

    秋明连忙道:“公公休恼,此玉并非凡玉,乃是天上赤霞宫神瑛侍者所佩的通灵宝玉。原来女娲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此一块未用,化成通灵宝玉。”

    “公公请看,此玉正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反面有一除邪恶,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十二字,佩之可保平安幸福、荣华富贵、兰桂齐芳、家道复兴,实在是一件难得的宝贝。”

    毕岚撇了撇嘴道:“任你说得天花乱坠,这也不过是一方普通的玉石,难道真的有人会信么?”

    秋明笑道:“别人信不信,有什么关系,只要鉴宝官信了就行。我们在锦盒中放有说明书,在锦盒外饰有贵宾卡,随盒还赠送荣誉证书。能够淘到这样的宝贝,不但是实力的证明,更是身份的象征。”

    看见毕岚轻轻点了点头,秋明又接着给他展示李耳的牛鼻环、姜尚的打神鞭、哪咤的混天绫,毕岚板着脸道:“你弄这些东西,如何能过得了天子那一关?”

    秋明从桌案下面取出一册画卷来:“方才那些宝贝,只是送去淘宝市场的,我手中这一幅,才是下官精心准备,要献给陛下的宝贝。”

    毕岚展开画卷,只见青山隐隐,碧水迢迢,数叶小舟穿溪而过,一只老牛伏地而眠,虽然也有几分笔力情调,却明显不是天子中意的类型。毕岚骂道:“此画算不得上乘,如何能入得了天子之眼,这就是你的精心准备吗?”

    秋明笑道:“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公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这幅画。”

    毕岚半信半疑地把画转了转,顿时睁圆了眼睛。只见画上的老牛不知怎么变成了一名罗裙半解的妇人,弯弯的牛角也化成了一双斜举向上的玉股,颇有曲径通幽引人入胜的意味。

    毕岚大感兴趣,又连续变换了几次角度,画上的风景也随之变换,其中妙用无穷,不可一一胜数。他早已净身入了宫,当真可以做到心无杂念,纯粹以艺术的眼光来欣赏这幅画,而画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张力也在第一时间征服了他。毕岚连连点头道:“妙,妙,妙,此画匠心独运,造化天成,实为多年难得一见之佳作。”

    秋明心中暗笑,难道你这多年别的正事没干,专门欣赏春宫图了么?他马上问道:“以毕公公之见,这样的宝贝献给天子,陛下可会满意?”

    毕岚的一张脸早就春风化冻,换上了一层喜色:“此画乃绝世珍宝,天子一见之下必定爱不释手,秋明你这次可谓再立奇功了。”秋明谦虚了几句,毕岚却叹气道:“你是个妙人儿,只是你那个义父赵忠与咱有不小的过节,若非如此,咱倒真想和你亲近亲近呢。”

    秋明气结,正想要撇清和赵忠的关系,毕岚却又马上恢复了冷冰冰的神情:“宝贝既已备妥,咱要立即动身返回洛阳。秋明你可选得力之人带上这些东西与咱一同上路,若是路上失落了宝贝,你也脱不了干系。”秋明想起毕岚此次是便服来的邓州,只怕其中还有些自己想不透的关节,连忙点头称是。

    再有几天就过年了,魏延等几人都是有家眷在此,秋明也不好在这时候把他们再派出去。黄忠却是孤身一人无牵无挂,于是自告奋勇讨得这桩差事,护送毕岚回转洛阳。临行的时候,秋明拉住黄忠的手悄悄道:“汉升,此事辛苦你了,路上若有危险,你只管自己逃出就行,可不要为了那家伙弄伤了自己。”

    黄忠抱拳道:“县丞放心,我心中自有分寸。”说完,他抱鞍上马,紧随在毕岚马后绝尘而去。

    毕岚离开后,前去参加南阳年会的和攀等人也回了邓州,得意洋洋地说起秦太守如何豪爽好客,宛城多么热闹非凡,秋明心中好笑,详细问了问秦颉和文聘的近况,也就不了了之。

    就在秋明以为诸事已了,准备安安心心过个热闹年的时候,邓州城里忽然闯进一伙彪形大汉。原来自从邓州的庸人在秋明的提议下成立佣兵团以后,不但生活大有改善,而且在族中的地位也大有提升。于是上庸和下庸的庸人都对邓州的同族心生艳羡,不约而同地一起来邓州参观考察了。

    上庸的申耽申仪、下庸的金旋巩志,秋明连着接待了两天,笑得脸上肌肉都僵硬了。不过他深知这几个大豪在当地有着根深蒂固的势力和人望,自己今后想要在南边有所发展的话,肯定离不开他们的支持,所以虽然陪聊陪得精神疲惫,陪喝陪得上吐下泻,依然是精心款待,不敢掉以轻心。

第四百三十五章 彭庄之变() 
这日酒过三巡,巩志道:“邓州土地肥沃,人民富足,果然与我等偏僻小县不可同日而论。”申耽也道:“是啊,秋县丞精于政事又深得民心,实为邓州百姓之福。不过我等来邓州也有好几天了,还望县丞据实相告,我等若要同样建立佣兵团,是否可行?”

    秋明看了看他,笑道:“申义举若非已经试过一次,不会想到要来邓州问我的吧?”申耽脸上一红,只好点头,其他几人表情也都不自然起来。

    秋明想了想道:“以秋明所见,上庸下庸地处偏远且道路难行,又没有听说有什么巨富豪商,普通民众即使有什么急事,也很难请得起佣兵。而且象这样的民间武装,未必会被当地官府认可,若是被视为乱军,反而会多生事端。”

    金旋叹道:“秋县丞所虑极是,只是天下庸人同气连枝,若是大家都一般穷却也罢了,偏偏邓州庸一下变得如此富庶,四方庸人都眼红得不行,多有携家带口投奔邓州者。久而久之,吾乡邑固然十室九空,邓州人满为患,你只怕也不好管理吧?”

    秋明道:“其实邓州凋敝多年,正需要大量人口入住,不过既然几位专程来说明此事,我也不能却了各位的情面。你们看这样好不好?既然你们在当地无法设立佣兵团,而邓州秋市日渐繁荣,现有的庸人佣兵也越来越供不应求,不如你们合资并股,投入人力兵力一同把邓州的团做大,同时在上庸下庸成立分部,日后西南两面的任务就由分部出兵完成。这样天下庸人共同进退,共同富裕,岂不是好?”

    申耽目光闪动道:“我庸人部族足有数十万人口,而且全民皆兵,邓州一县之地,真能安排得下这许多任务吗?”

    秋明笑道:“这个自然是不能的,而且我作为邓州的县丞,还要优先保证邓州庸的利益。不过我想既然天下庸人同气连枝,有些事情自然可以有商有量,不管怎么说,庸人部众的生活总会比以前好过很多,不是么?”金旋和申耽对望一眼,都是点头同意。

    秋明正要安排人去朱连山把邓州庸的乡老请来,共同商议此事,张宁慌慌张张地找了过来:“不好了,魏延今天正在院子里洗马,不知道听人说了几句什么,突然提把短刀就冲了出去。我问他去做什么,他只说声去杀人,就扬尘而去了。”

    秋明吓了一跳,魏延那货有时候做事精明,有时候忒也莽撞,前一段只带三百骑兵就敢去围困宛城,也幸好是秦颉自知理亏,不与他多计较,否则哪有那么容易全身而退?今天说也不说一声就跑出去杀人,万一是文聘那厮设的陷阱可就糟了。

    秋明匆匆点了人马,带着典韦鲍出追了出来。他仔细询问守城门的兵卒,得知魏延是向南去的,才稍稍放下一点心。宛城是在邓州的东北面,看来这件事情真的与文聘无关了。

    秋明正要纵骑急追,城门洞里又响起了隆隆的马蹄声,却是申耽金旋等人都追上来了。申耽道:“近日多承县丞款待,惶恐无以为报,今日邓州若有急处,我兄弟自当供县丞马前驱驰,绝无怨言。”

    秋明此时心急如焚,生怕魏延中了什么圈套,只略点了点头便带同他们一起飞驰南下。走不多远,迎面遇到一群出逃的乡民,却说是高洼镇彭庄近日被来自上庸的一伙庸人强盗劫掠,破庄之后杀人放火,还把庄中男丁壮妇全部掳走,凄惨不堪。附近的几个村镇生怕遭了同样的毒手,纷纷举家逃离,前往邓州求救。

    秋明的眼睛登时就红了,彭庄原来住的彭家人早就给自己杀光了,现在入住的都是从义阳魏家冲迁过来的魏家族人,包括自己的救命恩人魏豆豆和魏苗苗。秋明从去年就在说要去彭庄拜访魏老三一家,可总是诸事繁忙未能成行,没想到今天居然听到这样的消息,让秋明怎能不悲愤交加?

    申耽申仪兄弟两个的眼睛也红了,他们这次来邓州,同乡宗族里有不少人是知道的,现在居然有人来邓州杀人放火,莫非是要借刀杀人,让秋明把他们除掉?

    申耽左右看了看,发现不但典韦鲍出对他们怒目而视,就连同来的金旋巩志也显出狐疑的神色,不露痕迹地往旁边躲了躲。他大叫道:“此事大有蹊跷,为了自证清白,我兄弟当追随县丞共讨贼人,绝不敢轻离左右。”

    秋明摇头道:“应当与你兄弟二人无关,你们若早知此事,这几日绝不敢在邓州城里喝得酩酊大醉。”申耽心中一喜,正要拜谢,秋明却冷着声音道:“不过那些庸人强盗来我邓州作恶,我却是不能轻饶了他们,到时你们兄弟也不能拦阻于我。”申耽听出了秋明话中的寒意,心中一凛,只得诺诺连声。

    快马急奔,不到一个时辰便已赶到彭庄,只见庄门倾颓,处处残垣断壁、焦木碎瓦。看见秋明马到,几个老人从庄中趔趄着跑出来拜到马前,哭求秋明给他们做主。

    彭庄本来墙高庄险易守难攻,当年也曾被彭太公打造得如同铁桶一般,所以秋明把魏家冲的人安排在这里,也是图个安心。没想到魏家人只不过是一群善良的农汉,根本不懂得怎么去防范别人保护自己。

    前天晚上,有几个外乡的妇人到庄外哭诉,说是逃难至此只求借宿一晚。魏家人见她们携儿带女似乎很可怜的样子,便打开庄门放了进来。没想到半夜里这些妇人孩童纷纷取出兵器夺了庄门,庄外的大队强盗蜂拥而入,在庄里**掳掠折腾了一整天,到今天清晨才逐渐撤出庄子。可怜魏家冲迁到彭庄来的几百号人,除了眼前这几个幸存的老人外,其他的要么被杀,要么被这些庸人强盗裹胁着往西南方向去了。

第四百三十六章 庸人强盗团() 
听了这几个老人的话,申家兄弟和金旋巩志都是心中雪亮,利用妇孺赚开堡门再血洗坞堡,这本是庸人讨生活时常用的手段,就是他们几个也经常玩这一招的。可是现在他们都还在秋明的势力范围,要是秋明迁怒于他们的话,那就太冤枉了。想到这里,金旋巩志立刻又往旁边躲开一些,生怕被殃及池鱼。

    申家兄弟连忙赌咒发誓撇清关系,申仪大叫道:“这伙强盗如此伤天害理胆大妄为,坏了我上庸好汉的名头,我当亲率部下为头阵,务必将这些贼人一网打尽,不教一人逃走。”

    秋明面无表情地道:“可以,不过我要活的,每一个都要活的。”他的语气平静,可是其中含义却让人不寒而栗。

    申家兄弟这次带来邓州的不过十来个从人,不过个个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很快就追踪到强盗们逃窜的路线,迅速追了上去。

    迎着凛冽的寒风,秋明尽力平息着内心的怒火,头脑也渐渐冷静下来。这伙强盗进入邓州后没有骚扰其他村镇,直接奔的彭庄而来,目的性如此明确,肯定是早有图谋。不过魏家人个个老实巴交,怎么会惹到几百里外的庸人呢?而且做事如此心狠手辣,似乎是有深仇大恨一般,这就有些蹊跷了。

    秋明正在疑惑,前方忽然传来厮杀之声,转过弯去,却见是魏延被几十条大汉围在垓心。魏延手中只有短刀,且未曾披甲,对方又多是持的长兵器,于是他左冲右突只不得出,鲜血浸透了数层棉衣。

    秋明还没发话,典韦鲍出已是双骑齐出,不过片刻工夫就把这些大汉全部击落马下,跟上的骑兵亮出刀枪,把他们看管起来。

    这些大汉望着这些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铁甲骑兵,个个都是惊慌失措,其中一人忽然看到秋明旁边的申耽,欣喜地叫喊起来:“大哥,是我啊,我是小黑。”

    申耽尴尬地几乎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正要大声呵斥,魏延已经翻身下马,快步走了过来,一刀把这个小黑的人头砍下,颈腔中高高喷出一股污血。

    申耽大怒道:“你怎么随便杀人?等我问个清楚明白也好。”

    魏延脸上灰黑一片,几乎看不出底色,只能看见两块眼白骨碌碌转了转,指着小黑的尸体道:“他杀了三叔”,又指着旁边一条大汉道:“这个人污了三婶”,说完,他手起刀落,又剁下一个人头。

    秋明听说魏老三已死,整个人剧烈颤抖起来,双手手指深深插入马背。他的坐骑不知道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